赵丽敏
摘要: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中,处于教育状态中的学生不仅是学校中的一份子、家庭中的一份子更是社会、国家的一份子,所以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的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德育教育区别于智育教育,其主要的落脚点就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德育教育,但是在高中阶段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德育教育课堂,而是将其融入所有的教学当中,实现无处不在的渗透与润物无声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强化爱国主义;培养民族自信
高中历史是一个具有无限内涵丰富意义的学科,其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对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认识都有重要的帮助,所以德育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很大的落地空间。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直接的帮助,将二者结合能够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正面的引导。所以,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特色,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为德育教育的落实提高落脚点。但是,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始终明确历史教育的主体性,德育教育只是从历史教育中升华的一部分,不可颠倒主次。德育教育也应当是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的,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强化爱国主义精神
高中历史教学中涉及了大量的中国的历史,学生可以通过对这部分的历史对国家的发展有较系统较全面的认知,这些认知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的历史是坎坷的,并不是一路平坦的,如今的和平和富强都是在前人筚路蓝缕下逐渐建成的,学生今天能够如此轻易的接受教育离不开前人的贡献。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历史事件,通过学习不仅丰富着学生的思想认知还使学生具有更浓厚的民族感情,更真切的爱国主义精神。
例如,在教授“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与学生回到清朝末年时期,真切的与这段历史对话。学生通过对这一章节的学习,了解到在那一时期国家所遭受的一切。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些血的教训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印象。历史是历史,现实是现实,二者看似无关,但是今日的现实总会变成明天的历史。中国在过去的屈辱与落后,以彻底成为历史,中国今天的富强美好也将成为历史,但是中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学生只有对中国的由羸弱到富强的这段历史有详细的理解,才会更有理想抱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培养民族自信心
民族自信心主要指的是一个民族对自己处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以及其发展前途的信心,民族是由无数的个体组成,只有个体有足够的自信心,民族才能更有自信心。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够看到整个世界的发展,视野会放的更宽,也就更能看到中国的重要所在,对民族自信心的培养有很大的辅助。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仅关注其的过去或者现在,而是将其过去与现在结合起来,观察其整个的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分析。中国的历史有过辉煌的古代,也有落后挨打的近代,以及逐渐发展的现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发展史。学生在进行历史的学生时,多多少少会形成一定的历史思维,这些历史思维能够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时提高精神支持,也会更有民族自信与民族认同。
例如,在教授“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引用了许多的影像资料,尽可能全面的复现那一时期的重大成就。历史具有一度性与不可更改性,同时也导致学生很难对另一时空的历史事件产生共情,身处的时代不同,对同一事件的感悟能力也就不同。所以,教师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采用了很多具有当时时代色彩的资料,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的,学生可以以此真切感受那些成就的震撼。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能够更有责任意识,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培养积极乐观心态
德育教育主要是从各个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思想境界与行为品德,给予学生更好的精神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下,很多学生在学习的压力下形成各种的心理疾病与精神疾病,这些疾病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很大的破坏性,需要尽可能的化解与避免。德育教育也具有这样的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思想道德环境,缓解学生的压力与内心的负面情绪。高中历史的教育,能够给学生一种较为宏大的世界观,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细小的事件的,也就能变得更加的乐观与开怀。另外,学习历史的同时学生也能够了解到历史的发展趋势,路是走出来的,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例如,在教授“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了一些突破性、开创性的事件。历史中不乏创新,创新常常能够刷新历史,所以历史是不断更新不断向前的。歷史中的经验同样可以用于现阶段的生活,学史可以明智就是这个道理。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见证者无数的前人的经验总结,若将这些批判性的继承成为个人发展的辅助,那么人生将会增加很多的助手。高中阶段会是很多学生比较迷茫的阶段,很多的问题想不明白,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生活逐渐乏味,但是历史中不乏各种苦难可历史依然继续,历史会提供战胜苦难的动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总之,德育教育是学生必备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给予学生良好的德育教育,为其人生的发展提供方向性的引导,也是教师的责任。高中历史教育与德育教育有很大的共通之处,两者的结合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培智.浅议高中历史新课程德育现状与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5)
[2]夏树田.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J].中国科技投资,2013(26)
临汾市第一中学校 山西 临汾 0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