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相关性分析①

2021-06-05 06:24袁清茹
华夏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稳定型脂质冠脉

程 勇,袁清茹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河南 郑州 45300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临床上常见的冠心病类型,可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现阶段,冠状动脉造影是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金标准”,但因其属有创操作,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血管内超声在检查冠状动脉狭窄中可清晰观察管腔形态、大小、结构、病变情况等,具有无创性等优势,患者接受度高[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反映全身炎性反应情况,其水平高低对冠心病患者疾病类型及斑块稳定性均有影响。降钙素原(PCT)是反映细菌及真菌感染严重程度的特异性指标,也是预测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键因素[3-4]。基于此,笔者探索hs-CRP及PCT与冠状动脉斑块间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60例)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组(4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39~74岁,平均(56.9±3.9)岁;体质量指数22~28 kg/m2,平均(24.8±2.9)kg/m2;合并高血压25例,糖尿病12例,脑梗死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8~75岁,平均(56.7±3.8)岁;体质量指数21~28 kg/m2,平均(24.8±2.9)kg/m2;合并高血压21例,糖尿病9例,脑梗死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肝、肾功能障碍;其他系统恶性肿瘤;存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依从性差。

纳入标准: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病例资料完整;患者知晓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标本中的PCT、hs-CRP、血清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冠状动脉造影:穿刺位置选择桡动脉处,穿刺成功后,观察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明确动脉狭窄程度。若造影显示血管狭窄程度≥50%,行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检查。组织学血管内超声检查:将超声探头送至血管最远端,并于血管内注射硝酸甘油,随后将导丝撤回,重点检查感兴趣部位。根据组织频谱信号建立虚拟组织学,其中白色表示致密钙化组织,红色表示坏死核心,深绿色表示纤维组织,浅绿色表示纤维化脂质,在图像处理系统下分析冠状动脉斑块指标。

1.3 观察指标

①冠心病的一般观察指标;②冠状动脉斑块指标;③hs-CRP及PCT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冠心病的一般观察指标

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hs-CRP及PCT水平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TC、HDL-C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观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一般观察指标比较()

组别 n hs-CRP(mg/L)PCT(ng/ml)空腹血糖(mmol/L)TC(mmol/L)HDL-C(mmol/L)LDL-C(mmol/L)急性冠脉综合征组 40 5.36±1.84 0.049±0.020 7.71±1.31 4.65±1.30 1.25±0.54 2.71±0.79稳定型心绞痛组 60 2.24±0.91 0.028±0.012 7.69±1.22 4.26±1.28 1.19±0.50 2.69±0.77 t 11.2501 6.5615 0.0787 1.4837 0.5693 0.126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冠状动脉斑块相关指标

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管重塑指数、斑块偏心指数、NC面积、纤维脂质成分面积均大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冠状动脉斑块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冠状动脉斑块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 n 斑块面积(mm2)血管平均径(mm)管腔平均径(mm)血管重塑指数斑块偏心指数NC面积(%)纤维脂质成分面积(%)急性冠脉综合征组 40 411.03±4.02 4.11±0.56 2.22±0.54 1.67±0.33 6.43±0.42 20.25±9.23 22.88±8.54稳定型心绞痛组 60 10.68±3.86 3.98±0.60 2.19±0.55 1.01±0.21 3.54±0.32 12.56±9.54 16.23±7.66 t 0.4372 1.0903 0.2698 12.2312 38.9915 4.0000 4.0617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相关性分析

血管重塑指数、斑块偏心指数、NC面积及纤维脂质成分面积与血清hs-CRP及PCT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血清hs-CRP及PCT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等,其病理基础均表现为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上将冠状动脉造影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由于无法对斑块稳定性及斑块组成进行准确判断,常发生严重的心血管事件[5]。数据显示,48%~78%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时提示血管狭窄率<50%[6-7]。因此,寻找一种识别不稳定斑块的方式对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意义重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清hs-CRP、PCT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血管重塑指数、斑块偏心指数、NC面积及纤维脂质成分面积大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s-CRP、PCT水平与血管重塑指数、斑块偏心指数、NC面积、纤维脂质成分面积均呈正相关,提示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及PCT水平较高,NC面积、纤维脂质成分面积明显增大,加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及PCT与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成存在相关性,故可依据其水平高低可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血清hs-CRP是由白介素-6(IL-6)及炎性因子经刺激后产生,其水平高低与斑块破裂、炎性反应、内皮损伤间存在密切联系,并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有关[8-9]。PCT为降钙素的前肽分子,为无激素活性糖蛋白,PCT的产生与炎性递质、内毒素释放存在密切联系,当患者体内发生炎症反应时,PCT水平明显升高[10-12]。

综上所述,血清hs-CRP及PCT水平越高,冠心病患者病情越严重;血管重塑指数、斑块偏心指数、NC面积、纤维脂质成分面积与冠状动脉斑块密切相关。

猜你喜欢
稳定型脂质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复方一枝蒿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