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视域下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探索①

2021-06-05 06:24黄轶旻唐玉琳
华夏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协同实验室育人

黄轶旻,唐玉琳

(桂林医学院教务处,广西 桂林 541199)

从协同育人的视角看,实验室不仅是协同主体联合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基地,而且是协同主体共享实验室优质资源,为技术创新提供研发支撑的有力平台。本文基于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管理传统模式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三位一体模式为主线,从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室协同运行机制、搭建多元协同发展的实践平台等方面介绍桂林医学院在实验教学管理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1 协同育人模式

协同育人模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协同主体,为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突破人才培养资源的局限性瓶颈,通过相互配合与协作,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发挥各方独特优势,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益[1]。其强调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协作配合实现目标,减少、降低人才融入社会的时间及成本。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合作教育新常态下,协同育人模式也随之逐步发生转变,协同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变得更为规范,协同合作关系变得更加多元,协同方式也从外部合作转向更多的内部合作。对高校而言,适应协同育人模式的变化,既是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主动适应的内在驱动,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外在驱动。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兼顾了高校、学生、社会等多方需求,整合了多方教育资源,丰富了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对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协同育人视域下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管理传统模式的不足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占有主要地位。实验室是医学院校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集中了学校主要的技术、设备和优质的实验教学资源,其作为培养医学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协同育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验教学管理过程中针对如何发挥协同育人多元性主体的积极性,平衡各方利益选择,加强协作配合,最大程度优化利用实验室资源等问题,各个医学院校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仍存在不少与协同育人理念不相适应的情况。从协同育人的角度出发,反思当前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不足,可为构建实验教学管理新模式提供新的观察视角。

2.1 实验教学资源存在局限性

医学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相比,更为注重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而医学实验室作为开展实践教学、技能培训、科学研究等活动的重要基地,是学生应用技能的“演练场”。实验室资源的丰富与否,对医学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医学教育中,实验室开放和学生自主学习都需要大量学习资源,但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通常会受到实验资源、实验条件、实验材料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从而无法完全达到学校原定的教学要求,实验资源协同育人的局限性问题有待破解。

2.2 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不能有机融合

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融合,不应该是简单、被动的结合,而应该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以交互的方式给教师和学生创造进行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环境,使得原本单一的课程内容得以扩充、课程实施得以丰富[2]。但目前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的应用大多数仅停留在资源整合层面,两者不能深度融合。存在不少教师对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有畏难情绪,互联网思维与实验教学不能深度融合,教师角色不能有效转变,教学信息化手段比较单一等问题,信息技术协同育人的广度和深度都需要进一步推进。

2.3 传统课程体系不能完全满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机制还不完善,实验教学课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对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等能力的引导不够,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3];先基础再临床后实习的教学安排,导致基础和临床、理论和实践脱节,实践教学时间与考研时间相冲突,实践教学效果不能有效落实。需要建立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凸显课程协同育人作用。

2.4 实验室资源共享与合作建设略显薄弱

一直以来,由于不少高校按实验室类型的不同划归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实验室管理呈现主体分割和自成体系状态,导致实验室建设、资源调配缺乏统筹规划,不能有效整合优质的实验室资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4]。有些高校的开放性实验室还未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开放,针对学生自主选题、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内容上开放的力度还不够。同时,各院校之间缺少协同合作,实验室资源壁垒没有破除,校际间的实验室大协同机制有待建立。

3 协同育人理念指导下构建“三位一体”实验教学管理新模式

桂林医学院是一所应用型地方医学院校,学校在不断挖掘办学特色的同时,一直坚持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实践,持续探索协同育人新途径,从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室协同运行机制、融合信息技术搭建多元协同发展的实践平台等方面构建“三位一体”实验教学管理新模式。见图1。

图1 “三位一体”实验教学管理新模式

3.1 优化实验教学体系

医学实验教学的实施,应注重理论知识、技术技能、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关注学生岗位能力、创新思维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桂林医学院以医学生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围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这一目标,紧密结合行业要求、社会需求,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器官系统为主线,将基础与临床、医学与人文、临床与预防互相融合,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实验课程体系[5];开展以系统疾病为中心的床边教学,将学生分组,按周期轮流分配至负责系统疾病教学的不同临床科室进行学习;把临床操作技能培训纳入实验课程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将学生早期接触专业、早期接触科研和早期接触社会实践的“三早”教育内容纳入培养方案,鼓励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减少验证性实验比例,大幅度增加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通过整合基本验证、综合设计和开放探究的阶梯性实验课程,形成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系统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课程化的、基于探究导向的学习及模拟实训,强化创新实践技能、锻炼临床思维及培养临床技能[6]。

3.2 建设实验室协同运行机制

3.2.1 校内协同 我校协调校内各专业资源,打通信息沟通渠道,把功能相近、资源重复的实验室归类合并,通过整合消除重复建设,提高实验资源的利用率。实验室、管理部门以及各二级学院联合推动,形成共建共享的实验平台。从操作模式上看,是以促进交叉学科的相互融合为出发点,由教务和科技管理部门牵头并协调运行,组织各二级学院和各专业开展论证,制定跨专业的实验教学计划,从而设立不隶属二级学院的教学科研实验中心,向全校开放[7]。同时,针对实验室开放工作,建立综合考评机制,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实验仪器设备利用情况,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第二课堂中开放性实验的收效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进一步释放推进实验室开放的原生动力。

3.2.2 校间协同 根据各医学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开展院校间的实验室合作。针对双方的学科方向相近、各有优势的实验室,采取“强强协同”的方式,对学科与实验室进行各有侧重的共建共享,达到双赢。同时,充分利用各自拥有的实验资源优势,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访、交流,进一步加强院校间的沟通与合作,碰撞出思维火花,促进新方法的学习和使用,实现校间协同共享。

3.2.3 医教协同 医院是医学教育的延展,是保障临床教学任务高质量完成的重要一环。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基地分为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三种类型,承担一定教学任务是其担负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学校和医院作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主要场所,应积极寻求共同发展的需要,以实现协同合作、资源共享的愿景[8]。双方的合作可以根据临床教学基地的类型,按照不同的学科专业性质和教学组织形式,采取学校和医院共建、一方主导的实验室建设模式。桂林医学院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联合申报并获批多个实验实训教学基地、协同育人平台等项目,学校4所附属医院获评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本科生临床教学、住院医师规培、临床教师培训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和医院深度结合,人员聘用、教学工作实行院系合一、人员双跨、资源共享。学校与医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9]。

3.3 融合信息技术搭建多元协同发展的实践平台

3.3.1 虚实结合,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为医学实验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通过多媒体、数据库、网络信息等技术,学生可以在可视化、人机交互、开放的虚拟实验环境中自主开展实验,完成现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10]。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自2016年获批为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培育项目以来,以基础医学为支撑,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以形态学资源研发与教学应用为特色,围绕“器官-系统,正常-异常,健康-疾病”主线,整合各基础学科虚拟仿真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校内外网络终端和手机app进行远程访问、移动学习,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作为对现实实验的有效补充,在突破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以及空间、时间限制的同时,把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实验操作更安全、高效。

3.3.2 线上线下结合,搭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学平台成为线下教学强有力的辅助手段,为线上教学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教师备课工具,其营造的师生互动环境,有力地拓宽了教学空间。我校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将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贯穿整个实验授课过程。一是课前阶段,教师线上发布实验教学目标、推送视频等学习资源,学生自主完成预习、开展线上讨论并提交实验预习报告,教师通过后台数据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二是课中阶段,在线下实验教学开展过程中,鼓励学生将实验结果的照片或操作过程的视频进行线上展示,互相学习;三是课后阶段,学生自主开展在线测试,教师通过测试结果进行针对性指导。

同时,我校不断建设以网络实验课程、数字化实验教学资源库、临床网络互动实验室为主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伸缩性和适应性。学生可以在线上学习的基础上,个性、自主地选择适合的线下开放性实验内容进行学习。这一新型的教与学关系,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实验教学体系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11]。

桂林医学院通过探索实验教学管理新模式,深化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改革,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促进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实践技能及科研能力的综合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创新创业、实验设计等竞赛中,均获得不俗的成绩;学生就业情况良好,大批学生成为广西高等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在毕业生质量调查活动中,桂林医学院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可。

猜你喜欢
协同实验室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