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培民,高春丽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康复科,河南 洛阳 471000)
痉挛型双瘫主要表现为全身肌张力升高,下肢较上肢严重,常表现为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肢内收、内旋及踝关节跖屈,下肢难以支撑体重[1]。该型患儿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占大多数,病变部位在椎体系,主要原因为早产、脑缺血缺氧等[2]。患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上肢发育受影响,下肢肌张力高导致分离运动受限以及下肢不能有效的支撑体重。治疗上通过抑制下肢的异常运动模式、学习足底接触地面支撑体重、促进坐位和立位平衡、提高核心肌群力量增加正常的关节活动。针灸一直以来都是传统康复医学治疗小儿脑瘫的主要手段,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改善肢体功能,具有其他疗法无法代替的作用。本研究探讨黄芪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的效果。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洛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3例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男33例,女18例;年龄1.7~5.6岁,平均(3.4±0.6)岁;粗大运动功能分级2级29例,3级16例,4级6例。观察组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1.5~5.9岁,平均(3.5±0.7)岁;粗大运动功能分级2级30例,3级15例,4级7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痉挛型双瘫脑瘫的诊断标准[3];②粗大运动功能分级2~4级;③经患儿家长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系统严重疾病;②合并癫痫;③认知功能障碍。
对照组患儿给予针刺疗法:头针选取靳三针,用一次性1寸毫针,与头皮呈20°角进针,针刺入帽状腱膜下。上肢选取肩髃、臂臑、曲池、外关、合谷;下肢选取环跳、委中、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解溪、昆仑、太冲,根据穴位位置选取合适毫针,直刺以得气为宜。以上针刺运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其间行针1次。1次/d,20 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取靳三针、曲池、手三里、合谷、足三里、承山、解溪、昆仑给予黄芪注射液(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国药准字:Z51021776)穴位注射。每个穴位的注射量依据穴位的部位而定,隔日1次,10次/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
①临床疗效: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4]评价肌张力。显效:肌张力降低两级以上,足背屈角增大≥15°;有效:张力降低一级,足背屈角增大≥5°,<15°;无效:肌张力无降低,足背屈角增大5°。②运动功能: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量表[5]、精细运动功能评定(FMFM)量表[6]、综合功能评定表[7]评估患儿运动功能。GMFM共88项,根据患儿每项的完成情况分别得0、1、2、3分,最后计算总分,得分越高提示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越好;FMFM共61项,根据患儿每项的完成情况分别得0、1、2、3分,最后计算总分,得分越高提示患儿精细运动功能越好;综合功能评定表共70题,每题1分,最后计算总分,得分越高提示患儿综合功能越好。③脑血流指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患儿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PI)。
数据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高于对照组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73,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治疗后,两组患儿运动功能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运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运动功能比较(分,)
表2 两组运动功能比较(分,)
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GMFM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FMFM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综合功能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1 46.2±7.1 55.9±8.3∗ 63.2±7.6 76.8±9.1∗ 32.6±6.4 42.3±7.4∗观察组 52 45.8±7.2 64.3±9.2∗ 62.8±7.4 87.6±9.8∗ 31.9±5.8 49.8±8.1∗t 0.3180 4.8322 0.2763 5.7500 0.5956 4.8870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治疗后,两组患儿脑血流情况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脑血流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脑血流情况比较()
表3 两组脑血流情况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MCA(cm/s)治疗前 治疗后PCA(cm/s)治疗前 治疗后PI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1 36.8±6.1 43.6±7.5∗ 27.1±3.6 31.1±4.1∗ 1.53±0.42 1.12±0.35∗观察组 52 36.2±6.0 49.6±7.7∗ 26.9±3.3 35.3±4.5∗ 1.58±0.46 0.84±0.28∗t 0.4908 4.0184 0.2616 4.8677 0.5758 4.4877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痉挛型脑瘫的主要损伤部位在椎体系,多为大脑皮质的不同部位,可引起躯干和肢体的随意运动障碍[8]。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是脑瘫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病理改变发生时,主要表现为痉挛型双瘫或四肢瘫[9]。缺血缺氧时,会发生脑水肿、脑组织坏死、缺氧性颅内出血等。缺血缺氧时,细胞生化改变导致细胞受损或凋亡已引起学者的关注[10]。治疗上主要采取物理治疗、作业疗法来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随着儿童康复在我国的飞速发展,在康复医学治疗的同时,传统康复手段已经普遍应用于该病的康复治疗。
祖国医学没有脑瘫这一病名的记录,根据临床症状应当归入“五迟”“五软”的范畴。《小儿药证直诀·杂病证》中有“长大不行,行则脚细;齿久不生,生则不固”的记载;《活幼心书·五软》指出“头项手足身软,是名五软”“良由父精不足,母血素衰而得”。现代有医家提出 “五硬”的观点,与“五迟”“五软”同属于儿科难治之症。根据辨证可分为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气滞血淤三型。痉挛型脑瘫多为肝肾不足,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精血不能注于筋骨为肝肾不足型,表现为发育迟缓、坐立、行走、生齿等明显迟于正常小儿,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患儿在先天不足的基础上,后天禀赋不足,肾气得不到后天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的充养,肾气不足,不能生髓;肝不藏血,精血同源,肝肾亏虚,脑髓失养,血不养神;肝主筋,肝气不足,筋失所养,筋不得动,出现筋脉挛急,致使头项、四肢、躯干变硬,屈伸障碍。
针灸一直都是中医治疗小儿脑瘫的主要疗法,有药物及其他疗法无法替代的作用。头针可以醒脑开窍、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起到改善患儿肌力和关节功能的作用;体针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改善肢体功能[11]。穴位注射是在穴位上进行药物注射,不仅能够起到针刺的作用,又能发挥药物本身的治疗作用,达到调整机体功能,改善病理状态的目的[12]。针刺和药物作用于穴位,刺激经络,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另一方面,穴位注射后,药物可以长时间留存于穴位上,可以增强和延长对穴位的刺激,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现代医学研究[13]证实,黄芪中含有胆碱、叶酸、皂苷、糖类、蛋白质和钙、铁、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强心、生肌、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等作用。
由于椎体系损伤,患儿肌张力升高,因此,肌张力的改善程度能有效反应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肌张力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说明普通针刺疗法通过对头部和肢体穴位的刺激,起到明显的缓解肌张力和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肌张力的降低情况和足背屈角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能够明显提高普通针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作用。通过穴位注射,不仅起到了对穴位的刺激作用,药物注射到穴位上以后,对穴位有持久的刺激作用,再加上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牛国辉等[14]观察穴位注射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影响,发现穴位注射组疗效明显优于肌内注射组。
脑损伤导致的肌张力增高,会严重影响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导致运动功能异常。GMFM、FMFM和综合功能评分能够客观反映患儿运动功能水平。治疗后对照组患儿GMFM、FMFM和综合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说明针刺治疗能改善患儿肌张力情况,提高运动功能。治疗后观察组患儿GMFM、FMFM和综合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能够有效提高针刺治疗对患儿运动功能的改善。刘志华等[15]研究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的作用,发现观察组患儿运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通过穴位注射疗法,提高了患儿肌张力改善程度,增强了肌力和关节运动功能,使患儿运动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强于对照组的普通针刺治疗。
脑损伤的出现会使患儿的脑部供血出现异常,脑血流速度直接影响患儿各方面功能的恢复。MCA、PCA的血流速度和PI水平能够客观反映患儿大脑的供血情况。治疗后对照组患儿MCA、PCA的血流速度和PI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说明针刺治疗能改善患儿脑部供血,从而有效治疗痉挛型双瘫的患儿。治疗后观察组患儿MCA、PCA的血流速度和PI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脑部供血。李恩耀等[16]观察头部水针对脑瘫患儿智力障碍的影响,发现水针疗法组患儿脑部血液供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肌肉注射组。
综上所述,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能够明显提高针刺治疗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患儿粗大和精细运动功能,提高脑部供血水平,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