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中心小学 刘 慧
在数学课堂上,师生间的对话是常态,有问有答,深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能。问与答之间的“等待”是必要的,智慧的“等待”更有助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的数学趣味。
在课堂上,对数学题目的阅读需要“等待”。等待是一种智慧,等待是一种关爱。教育的过程要“润物细无声”。教师要重视“课堂等待”,运用好等待的智慧,给学生留下读题时间。如在学习“平均数”时,平均数是什么?平均数有何作用?对平均数如何理解?生活中有哪些关于平均数的实例?这些问题提出后,我们要用心去观察学生,用语言来启发学生,让学生在思考后做出应答。“某企业对外招聘,平均工资5000元。但张三应聘后,工作一个月,老板给他的工资为1000元。问:该企业是否涉嫌虚假招聘?为什么?”面对该题,教师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安静思考,对企业的做法进行分析。在等待一定时间后,挑选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或想法,对不同的意见,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再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讲解了“对称轴”“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后,我们展示常见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直角梯形、圆形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分辨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任务布置后,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观察与分辨时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概念来辨析。有学生认为,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圆形是轴对称图形,剩下的不是,“回答得很好。再思考: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圆形虽是轴对称图形,但有何差别?”引领学生观察对称轴的条数,并分别说出每个图形的对称轴有多少条。如等腰三角形只有1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可见,留给学生读题思考的等待时间,可让学生的思考更深入。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儿童立场,耐心、恰当、有效地等待,让数学课堂充满爱,同时也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