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轻度颅脑外伤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6-01 09:08张翠王海艳李鸿春
关键词:延续性颅脑出院

张翠, 王海艳, 李鸿春

(阳光融和医院 脑科,山东 潍坊,261072)

颅脑外伤属于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其是由于脑部遭受间接或直接的外力冲撞,导致出现颅骨骨折或颅内出血等症状,病情进展快且凶险[1]。若未得到及时和专业的救治,极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给予轻度颅脑外伤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其术后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干预方式,其通过将院内护理措施延续至院外,保证患者出院后仍能得到专业的护理,从而提高其康复质量[2]。刘健梅等[3]指出,通过对脑外伤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有助于其出院后快速恢复。基于此,本研究对轻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阳光融和医院脑科收治的94例轻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且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纳入标准:① 符合轻度颅脑损伤的相关诊断标准[4];② 因车祸所致的颅脑损伤;③ 无脑血管疾病史;④ 对本研究中涉及到的相关药物和护理操作均无禁忌证;⑤ 患者及其家属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 中途退出研究;② 精神异常;③ 合并凝血功能或脏器功能障碍。按照随机信封法将上述94例轻度颅脑损伤患者分入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26~75岁,平均为(50.02±11.63)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6 h,平均为(4.31±1.02)h;颅内血肿21例,颅骨骨折18例,脑挫裂伤8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25~86岁,平均为(49.95±5.42)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9 h,平均为(4.19±1.12)h;颅内血肿25例,颅骨骨折16例,脑挫裂伤6例。2组间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3个月。① 水肿期护理,对患者或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同时根据患者肢体功能的好转情况,指导其适当进行被动训练;② 病情稳定期护理,对患者辅助使用针灸、按摩等方法进行肌肉感觉刺激,避免出现肌肉萎缩等情况,每天1次,每次20 min;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其适当的心理疏导,消除其负面情绪,并告知其积极配合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好转情况,指导并协助其进行主动训练,每天2次,每次15 min;③ 恢复阶段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站立、爬楼梯等主动训练,以及洗脸、洗手等日常活动,以此逐渐恢复其日常生活能力;待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每月1次的电话随访,了解其病情和康复状态,督促其进行康复训练。

观察组患者术后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3个月。① 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1名护士长、1名脑科医师和3名专科护士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护士长作为组长。在研究过程中对小组成员进行系统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颅脑损伤和延续性护理相关知识。② 病情评估:在患者出院前对其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并以其恢复情况作为依据,制订科学、合理的出院后恢复计划和目标。③ 延续性护理准备:小组成员详细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院外可进行的运动锻炼项目,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提前为其院外康复锻炼提供指导,并加强其对锻炼内容的认知。在患者出院前1周,小组成员引导患者及其家属通过微信、电话、QQ等方式进行自主训练评估,以及术后随访练习,帮助患者从网络等渠道了解轻度颅脑损伤知识,并学习相关的训练方法。小组成员详细为患者及其家属解答病情评估过程中的各种疑惑,并指导患者根据推送的相关内容进行训练,然后结合其日常表现调整出院后的计划。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其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可加快恢复进程,缓解其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④ 落实延续性护理措施:患者出院后,小组成员每月邀请患者参与1次院内举办的轻度颅脑损伤患者线下沟通交流会议,并安排专业医师对患者出院后的训练情况进行评估,针对其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然后邀请恢复较好的患者展开经验交流,提升其他患者对术后训练的认知。护士长将沟通交流会议中的相关内容以电子文档形式发放给患者,便于其后期学习。小组成员通过微信对患者进行每周1次的线上随访,了解其训练情况。然后结合患者的恢复状况,为其推送轻度颅脑损伤相关的康复训练内容,加强其对术后训练的了解,并促进其积极配合训练。

1.3 观察指标

① 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5]评估2组的精神状态,评价指标包括逻辑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和结构能力。MMSE最低分为0分,最高为30分,评分越高说明精神状态越好。② 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6]评估2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指标为进食等日常生活能力,最高得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强。③ 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7]评估2组的神经功能,评价指标为意识、语言、视野、凝视和感觉等,总分为0~42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的神经受损情况越轻。④ 采用焦虑量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的负性情绪,SAS和SDS分别以50分和53分作为临界值,低于临界值为无负面情绪,反之说明负面情绪状况越严重[8]。⑤ 使用生活质量测定核心量表(QLQ-C30)[9]评价2组的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4项指标,每项指标最高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精神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比较

2组在护理前的MMSE、BI和NIHS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2组在干预3个月后的MMSE和BI评分均比干预前高,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在干预3个月后的MMSE和BI评分均比对照组高,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MMSE、BI和NIHSS评分比较分)

2.2 2组心理情绪比较

2组在护理前的SAS和SD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2组在干预3个月后的心理情绪评分均比干预前低(P均<0.05);观察组在干预3个月后的心理情绪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见表2。

表2 2组SAS、SDS评分比较分)

2.3 2组生活质量比较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的心理、社会及环境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护理3个月后,2组的心理、社会及环境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干预前高(P均<0.05),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均<0.05),见表3。

表3 2组QLQ-C30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需及时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救治,才能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主要采用手术方式控制病情,减轻患者的脑部组织受损程度,以及改善其脑部血液循环。但治疗后依旧有部分患者会发生神经功能受损,对其肢体及认知等方面的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在术后采用有效且专业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延续性护理是一种将院内护理延续至院外,以确保患者在出院后仍能得到科学且有效的护理干预,从而明显改善康复效果[10]。基于此,近年来在临床中开始推广应用延续性护理措施,其可以保证患者在院外得到系统和全方位的指导,也能够为患者的后期恢复提供保障[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MMSE和BI评分均提高,NIHSS、SDS和SAS评分均降低(P均<0.05),提示延续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轻度颅脑外伤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缓解其不良情绪。究其原因为,在出院前对患者进行详细且全面的评估,并根据结果制订对应康复计划和护理措施,可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提高其康复效果;此外,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其适当的心理疏导,可缓解其不良情绪。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QLQ-C30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提示通过对轻度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丁璐璐[12]的研究结果表明,延续性护理有助于加速颅脑手术出院患者的康复,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与常规护理相比,延续性护理通过组建专业的护理团队、在患者出院前全面评估其病情、出院前实施延续性护理准备和落实延续性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促使其积极配合出院后的随访和康复训练,继而提高其生活质量[13]。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轻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神经功能,且能缓解其不良情绪,并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延续性颅脑出院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基层医院颅脑损伤的救治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
延续性动词与非延续性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