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急救护理模式在高热惊厥患儿施救中的效果比较

2021-06-01 09:08王萧竹
关键词:绿色通道满意率监护人

王萧竹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儿童医学中心,湖南 衡阳,421001)

高热惊厥为儿科急诊常见病,好发于6个月~6岁儿童,以体温骤升伴全身性、短暂性抽搐和意识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暂停,导致其生命安全面临巨大威胁[1]。相关研究[2]显示,反复发作的高热惊厥虽不会引发后遗症,但会增加大脑功能损伤风险。因此,针对高热惊厥的急诊救治重心不仅仅在于临床症状的改善,也需强调疾病复发的预防,在这一环节中,合理急救护理模式的选择占据重要地位。既往临床针对小儿高热惊厥常采用绿色通道模式,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质量[3]。近年来,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在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模式将院前急救、急诊急救、病房干预3个环节均纳入急救护理,旨在确保急救护理的规范性和延续性[4]。本研究选取90例高热惊厥患儿,针对三位一体、绿色通道2种急救护理模式的施救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 以高热惊厥为主诉,拟接受急诊救治;② 经临床检查符合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5];③ 年龄6个月~6岁;④ 临床资料及病历资料保存完整。排除标准:① 合并肾衰竭、肝衰竭或心力衰竭;② 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③ 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或认知障碍。将接受三位一体急救护理者纳入观察组(45例),接受绿色通道急救护理者纳入对照组(45例)。2组间年龄、性别、入院时体温、惊厥持续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绿色通道护理 对照组患儿接受绿色通道急救护理。① 院前护理:护理人员接到急救电话时,向患儿监护人仔细询问患儿的基本情况,并根据患儿的基本情况选择对应的分诊、初诊和急救方案。护理人员随车接诊,于车内完成口鼻分泌物清理等基本护理操作,耐心安抚监护人的情绪,并通知检验科、急诊科和影像科等相关科室完善急诊准备,确保急诊器械、药物等准备妥当。② 急诊急救:入院后,向患儿监护人发放绿色通道证,该证明可实现优先检查,以及挂号、缴费优先排队。入院后迅速向急救医师介绍患儿病情,确保急诊医师全面了解患儿状态并开具急救处方。病情介绍结束后,立即按照标准化路径实施降温、解痉和镇静等急救护理,包括静脉给药、持续监测心电图及体温等,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并协助急救医师完成其他急救操作。急救结束后通过绿色通道将患儿直接送入重症监护病房或普通病房,缩短等待时间。回病房后采用常规护理,持续至患儿出院。

1.2.2 三位一体护理 观察组患儿接受三位一体急救护理,包括院前急救、急诊急救和病房干预共3个环节。① 院前急救:护理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时,除询问患儿基本情况外,嘱其监护人立即将患儿的头部摆至一侧,取平卧位,并解开其衣扣,在清理口腔分泌物后将软毛巾置于其口腔内,避免舌头被咬伤。护理人员保持与监护人电话沟通直至到达现场,到达现场后,迅速检查监护人各项基本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对错误措施或不到位措施予以及时纠正。急救车内护理操作与对照组相同。② 急诊急救:在向监护人介绍高热惊厥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和预后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强调配合治疗及护理对于确保急救质量、提高急救效果的重要意义,缓解监护人的焦虑、紧张情绪,保证急救顺利实施。③ 病房干预:将患儿送回病房后,继续开展病房延续性护理。首先向患儿及其监护人介绍医院环境、医护人员,帮助患儿适应陌生环境;其次,积极开展心理护理,避免患儿负面情绪的产生及进展;帮助患儿及其监护人分析引发高热惊厥的原因,并共同讨论预防方法,鼓励患儿增加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并强调膳食平衡、营养充足的必要性;嘱监护人在家中常备压舌板、解痉药和体温计等物品和药物。观察组病房干预持续至患儿出院。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2组患儿的急救情况、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及监护人护理满意度。① 急救情况:记录2组患儿的急救时间及入院后1 h体温。② 恢复情况:记录2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③ 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脑性瘫痪、智力障碍和癫痫的发生情况。④ 复发情况:对患儿开展为期6个月的电话随访及门诊随诊,记录随访期间高热惊厥的复发情况。⑤ 护理满意率:于出院时向监护人发放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5个选项,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急救情况比较

2组间急救时间、入院后1 h体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急救情况比较

2.2 2组恢复情况比较

2组间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恢复情况比较

2.3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22%、11.11%,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2.4 2组复发情况比较

2组患儿均获得有效随访。观察组随访期间的复发率为2.22%(1/45),低于对照组的24.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15,P=0.002)。

2.5 2组监护人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监护人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见表5。

表5 2组监护人护理满意率比较 [例(%)]

3 讨论

高热惊厥的反复发作不仅会导致患儿自身、患儿监护人的恐惧及担忧心理,也会增加患儿癫痫发作、成年后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6]。因此,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不仅仅强调退热、缓解惊厥症状,也关注高热惊厥复发的预防。

目前中国多数医院针对小儿高热惊厥已开通绿色通道,通过就诊期间医护人员的合理配置,有助于缩短接诊、检查、分诊和救治等环节时间,为患儿急救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7]。相较于传统急诊救治模式而言,绿色通道急救护理模式首先强调护理人员的职责及急救流程的规范性,能够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及统一性。其次,在护理路径的指导下,护理人员能够尽早完成抢救器械、药品的准备工作,从而避免在急救过程中应对混乱,提高急救效率。此外,绿色通道护理模式能够通过简化各项入院手续、提高急救积极性及主动性,尽可能争取最佳急救时间,能够为患儿病情的缓解创造良好条件[8]。得益于上述优势,对照组的平均急救时间被控制在25 min以内,且患儿入院后1 h体温即降至37 ℃以内,显现出这一护理模式良好的急救效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虽然未在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但使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其原因可能与急救各阶段的优势积累有关。院前急救时确保各项流程无缝衔接,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急救效率、缩短症状持续时间;急诊急救时积极介入护理,能够避免传统护理模式下被动等待医嘱的弊端,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病房干预的延续性不仅能够提高患儿及其监护人对高热惊厥的认知水平,也能够使其全面了解预防疾病复发的相关知识,有助于高热惊厥复发风险的控制[9-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随访期间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印证了上述结论。在并发症方面的比较中,观察组并未较对照组表现出明显优势。沈燕等[11]的研究发现,三位一体急救护理模式更高的护理质量及效率有助于降低高热惊厥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关于这一结论有待日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予以明确。此外,戴潇雯等[12]指出,由于高热惊厥患儿病情发作时往往导致监护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可能影响医患、护患关系甚至引发矛盾。而三位一体急救护理模式于各阶段均强调患儿监护人的心理疏导、安抚及宣教,能够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并将护理策略由被动执行调整为主动参与,可于急救各个阶段针对患儿监护人的心理状态变化实施对应护理及心理干预策略,确保护理干预的实时性和针对性[13-14]。因此,观察组监护人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这对于优化医患关系也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三位一体、绿色通道急救护理模式均可保证高热惊厥患儿急救及恢复效果,三位一体护理模式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风险、提高患儿监护人满意率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

猜你喜欢
绿色通道满意率监护人
选择意定监护人,为养老未雨绸缪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绿色通道
School Admission择校
School Admission择校
智慧大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