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建构视角下数学复习课的实践与思考

2021-05-31 13:01高小娣
江苏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复习课

【摘 要】如何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这是一个值得一线数学教师思考和研究的话题。针对长期存在的“碎片化”复习教学弊病,教师应该站在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高度,倡导整体建构的教学理念。如复习“量与计量”领域的知识,教师可以从创异、创意、创益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在复习中形成知识结构、方法结构和思想结构,从而形成认知体系,发展思维能力,培育思维素养。

【关键词】整体建构;复习课;思维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6-0049-03

【作者简介】高小娣,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江苏海安,226600)副校长,高级教师,南通市数学学科带头人。

相较于新授课,复习课似乎缺少了新鲜感。实事求是地说,当前的数学复习教学不容乐观。不少数学教师局限于就知识点讲知识点、就试题讲试题,重于对单个复习内容的细品,而疏于对整体结构的把握。尽管每节课都设计了详细的复习环节,但对于同一板块不同层次之间的知识教学缺乏内在沟通和有效衔接,导致复习教学活动肤浅断层,缺乏系统性和深刻性,缺少整体性和连贯性。这种单一性的、碎片化的复习教学,不仅使教学效果呈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而且于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学生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

针对长期存在的“碎片化”复习教学弊病,站在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高度,笔者认为,教师应树立整体建构的教学理念,对传统复习教学进行“提档升级”,让数学复习向学生思维更深处漫溯。简单地说,就是基于数学知识的内在结构体系,通过结构化教学,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建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方法结构和思想结构,促进他们完善认知体系,发展思维能力,培育思维素养。下面,本文以“量与计量”知识领域的复习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与实践。

一、创异:打通知识之间的关联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量与计量”板块一共有20多个知识点,约占全套教材知识点的16.9%。尽管其所占比例不大,但是贯穿于各册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既有与几何知识有关的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又有与生活知识相关的计量单位(如人民币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单位)。这些常见的量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打通知识之间的关联,形成较为完整的结构。

1.横向:理清每一类单位内部的关联。

以长度单位为例,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分别是多少?在生活中,它们分别有着怎样的作用?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联?在复习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避免“散点状”“碎片化”的知识罗列,而应采用结构化的呈现形式(如图1)。教师形象的板书不仅直观表达出了大小和序列的特征,还突出了五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联,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他们从中不仅能很清楚地看出每个长度单位所处的位置,而且能清晰地感受到长度单位系统所蕴含的规律与节律,从而增强对数学整体性、结构性、逻辑性、严谨性的感受,培养结构化思维。同时,对于复习面积、体积、人民币、时间、质量等单位,以及结构化梳理数学知识系统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2.纵向:提炼不同类常见量之间的关联。

比如,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三者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而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三者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三者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10、100、1000之间的关系正好是100=10×10、1000=10×10×10。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体会:长度单位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是一维的“線”;面积单位相当于由线段平移形成的二维的“面”;体积单位相当于由一个个相同的面叠加而成的三维的“体”。线的平移形成面,面的叠加形成体,这样的内在逻辑打通了三者之间的关联,有助于学生形成较为形象直观且稳定的知识结构。

二、创意:构建探究式的复习空间

数学复习课上,学生复习热情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复习课的内容都是原来学过的,尤其复习题多是反复做过的,甚至是机械训练的试题。如果我们把复习题换一种面孔,旧壶装新酒,穿旧鞋走新路,通过设计一些综合题或拓展题,将一些知识点以整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将有助于激发学生新的学习欲望和动力。

1.挖掘新题材,让习题充满生活性和趣味性。

新题材主要是指与当前社会发展相吻合的内容。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情境性和生活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比如,复习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出示: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于2020年7月1日建成通车。大桥全长11.072( ),其中公铁合建桥梁长6989( )。大桥上层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00千米/(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设计建造技术实现了五个“世界首创”。

2.开发新题型,让习题充满思考性和创造性。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有些学生遇到熟悉的题型就能轻松解答,而面对陌生的新题型就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新”中寻“旧”,把握题目中的知识本质,寻找该题型在原有知识中的“原型”,从而让习题充满思考性和创造性。在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多设计这样的习题,并以结构化的形式呈现,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如,复习容量单位时,教师可以出示:根据图(如图2)中的信息,在以下容积后面的□里填上相应的字母。(1560毫升□,1.7升□,1200毫升□,1.07升□,1[14]升□)

三、创益:发挥无穷大的复习价值

变式题组练习是提高数学复习教学效益的有效策略。采用变式题组练习进行复习是一种常见的途径。通过题组对比训练,可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有些教师由于对变式题组练习存在着认知上的偏差,把题组当作组题来看待,这样的变式题组练习就失去了题组练习的应用价值。如何充分发挥变式题组练习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思维素养呢?从整体建构的视角来构建变式题组,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路径。

1.同题不同类。

教师可以通过变换情境、数据、关键词、重要语句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要点。比如,复习“年、月、日”,教师可以出示这组变式题:(1)2021年2月份有( )天,前一个闰年是( )年;(2)2020年2月份有( )天,前一个闰年是( )年;(3)2000年2月份有( )天,前一个闰年是( )年;(4)1900年2月份有( )天,前一个闰年是( )年。要解答这组变式题,学生既要判断所在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还要推算前一个闰年的时间。判断所在年份,看上去只是变换了几个数据,实质上包含几个不同的知识点。2021除以4有余数,这一年是平年,2月份有28天;2020除以4没有余数,是闰年,2月份有29天;2000是整百数,除以400没有余数,是闰年;1900是整百数,除以400有余数,是平年。这四道题目,将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同质不同类。

有些题目虽然情境不同,但采用的解题方法、蕴含的思维方式是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变化的情境中寻找不变的解题规律。比如,复习计量单位之间的转化时,教师可以出示这组变式题:(1)10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100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 )厘米,1000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 )分米,10000000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 )米;(2)1枚一元硬币大约重6克,1000枚一元硬币大约重( )千克,100000000枚一元硬币大约重( )吨;(3)1滴水大约0.05毫升,1000滴水大约( )毫升,1000000000滴水大约( )升。这三道题分别涉及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容积单位。虽然单位不同,但解题方法一样,都是通过倍比法、转换单位等来解题。这样的变式题组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建构单位之间的换算,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提炼规律,甚至可以创造出类似的题目情境。

实践表明,在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整体建构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能使知识在其头脑中不断积聚而内化,从而完善其认知结构,提高复习质量。

猜你喜欢
复习课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探索
如何上好九年级英语复习课
初中语文复习课有效性教学初探
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复习课效率
上好初中数学复习课应遵循“三原则”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功能之浅见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