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针对高考在考查内容上突出重点,不强求考查的广度而更关注学科主干知识,主题鲜明等特点。历史二轮复习不能成为一轮复习内容的缩减版或简单拓展版,也不能脱离课本,过于依赖复习资料。紧扣教材,用教材教,对于教师开展二轮复习非常重要,因为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最核心的教学资源,它与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之间并不矛盾。因此,二轮复习应该在教师引导下,帮助学生学会整合课程资源,建构通史体系,深化知识运用,重整专题知识体系。
经过第一轮全方位复习后,学生已经建立了一些初步的知识框架。但是,分别以政治、经济、思想为专题形式的三册必修历史教科书,其知识相对零散,学生学习难度较高。二轮复习时教师应该对材料缺失部分的内容进行线索化的整合,避免教学碎片化和思维培养中的片面性,特别是注意加强包括社会主义史的“四史”教学,以实现“立德树人”的宗旨。
人民版历史教科书对于20 世纪60 年代的全球历史及其相互联系语焉不详,比如在复习人民版教材关于现代中国外交内容时,独缺20 世纪60 年代的对外交往,导致学生在理解20 世纪70 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时,难以理解其来龙去脉,不得不在家国情怀和世界意识的培养中留下遗憾。另外,对当时中国与苏联、美国、西欧、第三世界关系的脉络机理也不清晰,而近些年全国卷高考命题者并未因为历史教材缺失这一部分的内容而不进行考查,比如2020 年全国卷Ⅰ第41 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 世纪50 —70 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因此,笔者建议在开展二轮复习时,教师有必要补齐全球史观下的20 世纪60 年代历史。
在20 世纪60 年代,面对中苏关系恶化和中美对立的现状,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修的“两条线”思想,成为中国处理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关系的基本战略。
中苏关系在20 世纪50 年代末开始恶化,其重要原因是苏联企图控制中国,而中国在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同时,也希望能够走出独立自主的中国式发展道路,如例1。这就引起苏联的不满,在20 世纪60 年代形成对立,甚至发生直接冲突,如例2。一直到20 世纪80 年代末,中苏关系才逐步正常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到20 世纪70 年代初,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封锁、威胁、遏制政策,中美关系始终紧张,因此在20 世纪60 年代时,中国既要反美又要反苏。为此,中国在20 世纪60 年代调整了与欧洲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加强了与他们的经济或政治合作,形成了“一大片”。
例1.(2019·海南卷·11)1953 年,中共中央发布指示,指出社会上流行颇广的“技术一边倒”口号“是不恰当的”,“技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同,并没有阶级和阵营的分别,技术本身是能够同样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制度服务的”。这一指示 (D)
A.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调整
B.为“科教兴国”战略的施行指明方向
C.旨在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
D.有利于纠正学习苏联的教条化倾向
例2.(2016·全国卷Ⅰ·31)1965 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 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B)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社会主义阵营分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资本主义阵营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在美国实力相对衰落之际,欧洲国家经济发展较快,且逐步走向联合,并在1967 年成立欧洲共同体。随着欧洲和日本的复兴,这些原本依赖美国的战略盟友,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独立要求变得越来越强,如例3。而且2020 年全国卷Ⅰ第41 题考查的就是类似内容,并且这样的题目在全国卷里绝非个例。
从1963 年底开始,毛泽东几次集中谈到“中间地带”问题:“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出现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以“两个中间地带”为核心的新的对外战略思想,对中国外交摆脱两面受敌、寻找新的战略空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例3.(2017·海南卷·20)1964 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 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A)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
美苏“冷战”源于二战后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冲突的必然结果。到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经济基本得到恢复,开始谋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展开争霸。
1.美苏争霸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到20 世纪60 年代初期,其阶段特点是:缓和与紧张并存,美国处于战略进攻,苏联处于战略防守(中美关系异常紧张);
第二阶段: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到20 世纪70 年代末,其阶段特点是: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美国被迫进行战略收缩(因此调整了与中国的关系,中美关系逐步正常化);
第三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其阶段特点是:美国采取强硬态度,苏联转向全面收缩,因而中苏关系逐步正常化。
例4.(2020·全国卷Ⅱ·35)1958 年,美苏签订“文化、技术和教育领域的交流协议”。两国展开了一系列文化往来,赴美的苏联学者90%为科学家、工程师,而赴苏联的美国学者90%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这表明 (C)
A.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C.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
D.苏联旨在对美国输出先进科技
2.美苏争霸的地域分布
(1)欧洲:美苏争霸的重点,是“冷战”的重点区域;
(2)亚洲:推行“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也有“冷战”;
(3)美洲:美国视之为“后花园”,试图颠覆古巴革命,苏联则制造了古巴导弹危机;
(4)其他地区:被称为“中间地带”。美苏之间进行代理人战争,避免发生直接武力冲突,并努力与对方争夺。
例5.(2016·全国卷Ⅱ·35)20 世纪50 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D)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解析】美苏对峙时期,亚非拉地区作为中间地带,是美苏两国争夺的对象,美国政府资助黑人演唱家巡演是为了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增强亚非拉地区人民对美国的认同感,以应对苏联在中间地带与美国的争夺。
1960 年是“非洲独立年”,这一年非洲共有17 个国家获得独立,非洲的独立运动改变了非洲的面貌,也使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非洲的新兴独立国家成为一支重要的反殖反帝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第三世界为反对不合理的现有经济政治旧秩序,开展了包括组成各种国际组织在内的合作运动。1961 年9 月,不结盟运动兴起,参与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并提出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发展中国家要通过联合行动抵制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结盟的外交政策,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0 世纪60 年代,发展中国家正式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控制,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而中国则于1992 年9 月成为其观察员国。
为贯彻反帝、反修的“两条线”思想,中国提出“一大片”战略,与西欧、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贸关系,与第三世界进行政治合作,支持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在经济上大力无私援助,赢得了更广阔的外交空间,虽然援助超出了当时中国国力的承受范围,存在一些问题,但仍然有其历史合理性。事实上,根据取得的外交成果,中法在20 世纪60 年代建交,和20 世纪70 年代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都与“一大片”战略的成功实施有着直接关系。
例6.(2019·全国卷Ⅲ·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节选)
材料《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
表1 《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
——据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等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中应该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中国积极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1961 年中国反对世界帝国主义压迫,支持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因此,作者将话剧改译为《黑奴恨》,将汤姆塑造成争取民族解放的斗士,突出汤姆的阶级觉悟,增加痛斥殖民者罪行和鼓舞被压迫者抛弃幻想、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演说,旨在抨击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2018年全国卷Ⅰ第35题 以1945—1975 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考查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2016 全国卷Ⅰ第34 题通过国际茶叶委员会等四个国际组织名称,考查其出现的主要因素是“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而2015 年全国卷Ⅰ第35 题则根据世界银行的性质和功能,从贷款项目和贷款总额增加这一现象,考查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新兴独立国家的大量增加。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说”旨在说明文明不可能单独存在,只能生存于由多种文明组成的“体系”当中,一种文明的兴衰依赖于体系发生变化,而不仅仅是文明自身的原因。
20 世纪60 年代的世界,正处于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当中,各国在经济政治发展变化中向多极化发展。中国、西欧、日本、第三世界都逐渐成为世界重要的一极,各国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对外关系等内在与外在的作用正在相互影响。同时,20 世纪50 年代国际关系产生的惯性作用与20 世纪60 年代新情况也相互影响。二轮复习时,教师不能将20 世纪60 年代作为一个孤立的中时段,而应该放在二战后世界格局相对稳定与局部变迁的长时段里面去综合考量。
整理史实时,教师应该联系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的相关内容。比如,《中外历史纲要(下)》是这样定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掀起了现代化建设浪潮”;关于西方阵营分化和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的分析如下:“与此同时,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逐渐分化,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所导致的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以及中苏关系的破裂,表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以中国自力更生拥有‘两弹一星’、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重大事件为标志,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这些结论更方便师生厘清相关史实。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客观基础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考查学生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有利于学生认识历史的本质。全球史观主要体现在将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前提下,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强调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这与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发展非常合拍,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形成全球化视野下客观、公平正义的科学历史观。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指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素养,注重学生从试题材料中提取、分类归纳还有解释的能力。高考真题训练则有利于加强学生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培养。
历史高考命题的改革趋势,日益重视对学生学科能力的考查。高考注重创新试题设计,突出历史学科所独具的思维与分析方法。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时能高度重视并以历史学科能力培养为要务。与材料题相比,创新选择题试题比较困难,但并非毫无办法。命题者为贯彻新课程的核心素养要求,必须在选择题上保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拓展历史概念,以达到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够举一反三的目的。
创新类试题的材料题干一般是第一层内容,针对学生陌生的一个新历史事件或历史类型、概念等下定义,后面材料的内容都是以这个概念为前提,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准确理解材料含义及相互关系,做出正确抉择,从而分层次考查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高低。
例7.(2020·全国卷Ⅲ·35)1964 年,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在1975—2006 年联合国决议中,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这种状况 (B)
A.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
B.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C.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
D.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
【解析】此题通过七十七国集团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但现行教材中并没有提到七十七国集团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国际组织。命题组“强调试题素材的公平性和规范性”“确保考查内容的基础性和稳定性”。学生如果注意到材料中“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这句话,就会发现题目已经指明了这一组织的主要成员国是发展中国家,这是本题正确解题的必要前提。据材料“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意见基本一致”,并结合所学可知,亚非拉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因而主要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但没有改变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故排除D 项,正确答案为B 项。
进入专题练习阶段,教师需要精制历史试题,这时应该注意将中国、苏联、美国、日本、西欧自身的发展习题与此专题复习联系起来,将其中涉及的历史概念讲解清楚并加以练习。对于选择题而言,“史料实证”是突破选择题瓶颈的最佳选点。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更多侧重于结论的传输,而对获得历史结论的过程则鲜有涉及,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结论、轻证据和逻辑的倾向。“史料实证”素养的提出有效弥补了这一不足,也必将有助于进一步展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和魅力。复习、备考需要让学生用专业历史术语,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在联系历史和现实中加强家国情怀。
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应该把解题方法融入专题复习之中,将知识学习、理论提升、能力培养这三点融会贯通。教师应寻找到高考选择题命题答案来源和命题者的意图,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参与到专题试题的命题、研究、解答和总结的过程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