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时序引领下的高三试卷讲评教学

2021-05-31 13:29浙江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1年2期
关键词:时序试卷历史

浙江

一、时空结合:体验历史时间之序

历史的时序即历史发展的先后次序,笔者首先选择了以下例题,帮助学生感受时序的含义。

例1.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逐渐走向成熟,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D)

①参加国民党一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召开八七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

④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要让病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告诉病人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吃辛辣食物。帮助病人起床,指导病人进行必要的康复锻炼,加强病人的抵抗力,加速病人的康复。建议病人根据医生的要求服药。加强心理咨询,打消病人的所有担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选择理由】①这是一道很典型的历史排序题,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时序的内涵;②该题学生错误率高,达到了57%,具有分析的价值。

【分析路径】教师可先请学生回答,进而引导学生明白对关键时间点(段)历史事件的准确记忆是解决此类历史排序类试题的前提。然后教师设疑激发学生思考:如果作答时不明确具体的时间是否可行呢?

答案是否定的,历史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时间或事件,它由一个个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次序联系起来,并形成了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而明晰纵向的历史发展脉络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排列历史事件发展的先后次序,有时并不一定需要知道历史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比如这道题作答错误主要是因为学生弄混②和④的顺序,它们都发生在1935 年,但是④是1935 年1 月的遵义会议,②是1935 年12 月的瓦窑堡会议,许多死记硬背的学生由于分不清两者的具体月份而失分。其实如果学生可以明晰长征这段历史的发展脉络,该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时间和事件是历史学习的经纬线,教师以时间轴为基础,绘制历史发展的线索,有助于学生构建历史的时序。当然任何历史都是特定时空下的历史,任何事件的推进都伴随着特定的空间转移,如果教师平时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事件时结合地图,关注地理位置的转移变化,将有助于学生建立起更形象立体的历史发展顺序。如在讲述长征时,教师可以结合地图,请学生辨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瑞金、遵义、赤水、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瓦窑堡、会宁等在地图上的位置,有利于学生掌握长征相关的知识。时空结合将有助于学生对客观历史的准确定位,也有助于解决此时段历史时序类问题。

二、合纵连横,感受历史时序之面

梳理时间轴有利于帮助学生感受时间之序,历史事件的发生是错综复杂的,以时间为依托,打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阻隔,横向联系历史将帮助学生理解某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感受历史时序之面。

例2.材料(节选)

——依据(美)傅高义著的《邓小平时代》改编

(2)1979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局之年。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年我国在内政、外交方面的重大变化(6 分)

【选择理由】该题考查的时间节点为1979 年,需要联系多个史实,学生错误率高,具有极高的分析价值,且与笔者试卷讲评的主题呼应。

【分析路径】第一步:呈现学生的典型答案(图片)并请学生打分,同时说明理由。

第二步:教师亮出实际得分,并引导学生逐句分析。设立经济特区是1980 年,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且材料未涉及,工作中心转移发生在1978 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美关系缓和开始于1972 年,这些表述与1979 年不符,所以只能得1 分。

第三步:教师引导学生从政治史、经济史等方面搜索发生在1979 年且与材料相关的大事,从而得出答案,让学生也由此认识到,高三历史复习中要注意关键时间点(段)的横向知识联系。

从时间轴的角度来讲,比某一年大一点的是一个阶段或一个时代,这些历史的长时段涉及历史时序问题的另一个面,如2020 年7 月浙江卷26 题第(2)问: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在这一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指导下,我国外交在21 世纪初取得的重要成就。

此题也是考查历史节点的题目,但它考查的不是某一年,而是一个时间段,即考查中国21 世纪初的外交成就。此类题目需要清楚界定历史阶段,如21 世纪初指的是2000 年至2020 年,学生列举的史实需在此阶段内,史实除了政治领域还有经济等方面的对外交往成就,很多同学在答题时忽略了2001 年中国加入WTO 这一经济史方面的外交成就。

对某个时间节点的横向历史联系,有助于学生构筑起该时段历史的完整面,它不仅体现了这个阶段历史的特征,还上承前时段之果,下启后时段之因,即历史的时序不仅关乎历史的过程,还影响到原因类、影响类问题的解决。

三、追因溯果:深化历史时序之释

历史的发展有先后,构成其因果逻辑与发展脉络,对于某个时间点(段)历史事件来说,因在前,果随后,即发生在事件前相关的历史构成其原因,发生在事件之后的相关历史为其影响,厘清了这个关系,学生在分析问题时才不会时序混乱,因果颠倒。

例3.(节选)

材料二1937 年5 月,美国国会通过的《中立法》中规定与交战国的非军火贸易实行“现购自运”的原则,并将武器禁运扩大到任何发生内战的国家。1939 年11 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中立法》,撤销了武器军火禁运条款,把“现款自运”原则扩大到了军火贸易。

——整编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第5 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7 年《中立法》对西班牙的影响是什么?1939 年美国在怎样的背景下制定了新的《中立法》?这一新法案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 分)

【选择理由】学生得分率低,主要的失分原因是时序混乱,影响学生对于背景、影响类试题的作答。

【分析路径】教师通过学生错误答案的再现,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时序对解决原因、影响类问题的重要作用,并进而点拨原因、影响类试题的准确作答除了要注意时间先后,还要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答题的模型。最后引出例4 作为本堂课的总结升华:

例4.材料

对上表中国歌变迁进行历史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历史解释题,它要求学生在提取材料信息(国歌体现的时代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时间分析不同时代的国歌产生的特殊背景,及对当时及以后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该题既可以考查学生运用时序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帮助教师由此了解学生在本堂试卷讲评课的学习效果。课堂自然走向尾声,教师再次总结点题:历史的时序,不仅关系到历史发展的过程,还关系到背景类、影响类等问题的阐述。所以在高三二轮历史复习中,必须要注重对重要历史事件的时空把握。

以上是笔者对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的一次探索,笔者主要选择了试卷中一道选择题和三道非选择题小问,以“历史时序”为中心组织开展试卷讲评教学,通过时序引出历史学习的三个层面:过程类、原因类、影响类问题的解决,即兼顾了试卷分析又突破了构建原因类和影响类问题分析的模型问题,为最后解决历史阐释类问题打下了基础。当然教无定法,试卷讲评教学更是如此,需要教师不断尝试,常试常新。

猜你喜欢
时序试卷历史
顾及多种弛豫模型的GNSS坐标时序分析软件GTSA
清明
基于GEE平台与Sentinel-NDVI时序数据江汉平原种植模式提取
你不能把整个春天都搬到冬天来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