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学习历史需要具备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认知能力,历史学科的高考也是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考查。但在日常学习和考试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经常会陷入一些思维误区之中,这影响了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准确认识和把握,也是导致学生考试失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利用二轮复习的补漏性和综合性特征,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常见的思维误区,帮助他们加以矫正,以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
据笔者观察,学生在学习和考试中经常会出现的思维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
在分析某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结果与影响时,有些学生总习惯把所有原因都与经济或生产力进行联系,也有些学生容易把一些毫不相干、相隔久远的事情联系起来。在学生心中,历史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积木,可以随意搭配、任意拼接。但这样思考往往会遗漏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忽视影响历史大势的必然结果,从而严重干扰学生的正常思维和准确判断。例如,一些学生想当然地认为:我国明清时期进步的儒家思想是在欧洲启蒙思想影响下出现的,而没有认识到它是在明清时期新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在看待和叙述历史事物或历史事件的发展历程时,有些学生的看法过于简单,他们认为成功的历史就是一帆风顺、一往无前的,而失败的历史则是一塌糊涂、一败涂地的。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是由无数条直线组成的,有的直线上升,有的直线下降。例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总趋势是君权的不断加强和相权的不断削弱。然而,实际上在君权不断加强的过程中也常有皇权旁落的情况发生;在相权不断削弱的过程中也频频出现权臣当道的现象。
在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有些学生对正面历史人物和事件,采取的是绝对的肯定和称颂,对反面历史人物和事件,则是绝对的否定和贬斥。在他们的心目中,历史是一块块双面板,不正即反,非黑即白。例如,有很多学生先入为主地认为,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英明伟大、完美无缺的封建君主,“贞观之治”也是繁盛至极、尽善尽美的;相反,北洋军阀都是一无是处、十恶不赦的大坏蛋,北洋军阀的统治也是暗无天日、毫无建树的。
还有些学生总喜欢标新立异,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和已有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还美其名曰“创新”,却又难以自圆其说,没有充分的事实依据,找不到足够的证据支撑。在他们的心目中,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以随意摆弄、任意修饰。例如,有学生不同意“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一历史定论,他们肆意夸大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的贡献,而罔顾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相持阶段,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半数以上侵华日军的大量事实。
那么,在二轮复习中,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矫正以上这些常犯的思维误区呢?下面结合案例谈谈笔者的一些具体做法。
此方法主要针对的是学生胡乱随意的联系思维。历史事物或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多样的、普遍的,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也有多因多果和互为因果。但联系也应当是客观的,不能牵强附会、胡乱联系。为此,当一个单元,或者一个专题复习完成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本单元或专题的知识结构体系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学生对重要的历史事物以及事件之间的联系便会一清二楚、一目了然,不会无中生有地胡乱联系。例如,复习《西方近代文明的兴起(14 世纪—18 世纪)》这一专题后,笔者引导学生绘制出该专题知识结构体系的思维导图,如图1:
图1
此方法主要针对的是简单直线的发展思维。学习完每一个重大历史事物或事件,教师都可以将它的发展轨迹用曲线图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错综复杂,具有波折的,每一个历史时期、历史事物都经历过反复曲折的斗争。成功的历史中有过挫折缺憾,失败的历史中也留有辉煌与荣光。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就是一个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例如,在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单元后,笔者向学生出示了图2:
图2
这一图示直观地反映了近代中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路径和变化轨迹,学生从中可以看到各种经济形态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起有伏、忽高忽低,曲折发展且相互影响;也可以看到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成分。
此方法主要针对的是片面绝对的评价思维。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让学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使学生能够自觉将唯物史观运用在学习和探究中,认识到历史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有优点也有不足;认识到历史事物的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或局限性。还可以让学生知道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应当做到客观、公正和全面;既要坚持两点论,又要坚持重点论,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和方法,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片面、绝对化的评价思维在学生的头脑中就没有了立足之地。
例如,在复习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这段历史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并调动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北洋军阀的统治”。通过这一评价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北洋军阀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利益,是帝国主义在华的代理人,对中国的统治极其黑暗腐朽:它对外卖国(如签订“二十一条”),对内独裁(如袁世凯复辟帝制,段祺瑞拒绝《临时约法》),割据混战,镇压革命;经济上压榨人民;文化上尊孔复古。它的种种倒行逆施,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中的些许亮光:经济方面,它鼓励发展工商业,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文化方面,有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外交方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和约,在华盛顿会议上据理力争收回山东主权。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这些都是北洋军阀政权所为。当然,它的消极作用还是占主导地位的。
此方法主要针对的是空口无凭的“创新”思维。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是,学生不能一味追求创新,为创新而创新。所有的创新都必须建立在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都必须有足够的证据作支撑,要经得起推敲,受得起验证。否则,就是伪创新。为了反对伪创新,鼓励真创新,笔者将近些年高考历史试卷中的一些历史开放性试题集中起来,组织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如以下例题:
例1.(2015·全国卷Ⅰ·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者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例2.(2020·全国卷Ⅰ·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宋史: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例1 的要求中提到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公式,而例2 要求学生自拟一个书名,这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试题还要求学生利用准确的史实、史论结合地论证自己提出的新公式和新书名,也就是要求学生的创新必须建立在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是有足够的证据作支撑的,这样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才是我们所需要和提倡的。那种空口无凭的所谓“创新”毫无意义。在学生训练后的阅卷评分环节,教师对那些提出了新观点,观点有理有据,史实准确充分,能史论结合论证自己观点的答卷给予高分,并将高分创新答卷作为示范向全班展示;对那些提出了“新观点”,但论据事实不充分,论证逻辑不合理的答卷,少给分或不给分,并批示扣分理由。这样的专项训练和评分导向,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