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专题框架 探讨能力培养
——以二轮复习中的经济史教学为例

2021-05-31 13:29新疆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1年2期
关键词:史料土地探究

新疆

新时代的高考定位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达到一定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高三阶段的二轮复习已远远不能只停留在掌握单元的章节知识点上,必须将相关的知识内容重新进行构建整理,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可以相互衔接的专题式的知识体系,以应对高考中全新的史料和灵活多变的设问,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师应整理创新教材内容,铺设史料,让学生在理解历史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提升历史思维能力。笔者在二轮复习时,对学生较难掌握而高考中常考的经济史内容进行类比、整合,以期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一、以史料引出专题知识框架

近几年来,高考以深入的研究成果、丰富的史料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知识以及学科能力。史料虽短,但却隐含着大量的知识内容,将古今中外的知识融会贯通,越来越凸显出小切口、大问题的倾向,所以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备考时,面对史料以及相应的设问,要做的是“小题大做”,除了回答设问外,还要将相关的书本知识糅合进去,创设新的设问,即将史料深入地剖析、充分地挖掘,完全利用史料的价值。本文主要以经济史的内容为线索,阐释在二轮复习时如何构建专题知识框架,并培养学生的能力,现以下面两则史料展开探讨。

材料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道德经》第77 章

材料二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

通过对这两段史料的分析探究,可得出中西方的思想家都发现了广泛存在于社会中的一个现象: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在经济领域可以描述为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现象,即“马太效应”。在教学中,教师作为一名史料情境的创设者,可以将有价值的史料引进课堂,并进行拓展,通过深挖教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印证阐释。上述两则史料的指向性一致,都反映出强者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获取更多的好处,而弱者可能处于不利境地一无所有。本文就以这两则史料为依托,对必修二经济史的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得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和三角贸易两大内容。中国古代的土地兼并离不开当时的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和民族特性,以及与它牵连的一系列并发问题,这使得中国逐渐卷入到由三角贸易而拓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二者存在必然的联系,以此构建专题知识框架。

二、通过专题框架,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探究一】土地兼并会引发什么严重后果?能否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是教学的主持引导者,要让学生掌握构建专题知识框架的方法,有规律可循,在教师的构建引领下,学生才能开展自主学习,领会知识之间的联系。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古代中国作为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土地的重要性在哪里?同时探寻土地自由买卖、兼并的源头以及土地制度的发展演变脉络,并提出假设:统治者如果想制止土地兼并有哪些可行的措施?这一问题和统治者自身的利益有什么联系?有了问题导向后,学生就能够明确探究的方向,开始思考、整理所学的知识并作出概括: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时就埋下了种子,在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土地是最大的财富,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聚敛土地成为古人的不懈追求。历代封建王朝都会遇到土地兼并这个棘手的问题,贵族地主兼并土地会激化阶级矛盾,引发农民的反抗、起义,更有甚者会导致王朝覆灭。汉唐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限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但只要封建土地私有制这一制度存在,这个棘手的问题就不会得到根本解决。到了宋代,统治者不抑制土地兼并,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加剧,“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到明朝,这一问题夹杂着繁重的赋税、天灾,在崇祯皇帝时期爆发李自成农民起义,明朝由此灭亡。清朝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但鉴于清朝遇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最终被辛亥革命推翻,所以不列入其中。笔者将这一土地兼并引发的问题称之为“崇祯死弯”。

教师通过一步步追问学生土地兼并问题的始终,引导学生画出关系示意图。

图1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关系示意图,教师可让学生对其进行叙述,学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学生的叙述总结如下:汉唐时期的统治者会保护自耕农,因为自耕农可以为封建政府提供稳定的赋税收入,中国作为农业国家,统治者非常重视小农经济,然而封建地主却掌握大部分的土地,他们向封建政府缴纳赋税时会出现瞒报漏税的现象,影响到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封建地主凭借政治经济特权,兼并自耕农的土地,使自耕农沦为地主的佃农,而封建地主从佃农身上收取的赋税名目繁多,数量繁重,再加上天灾人祸,农民沦为流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当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爆发流民起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农民起义,这个王朝就会被农民起义推翻。当新的王朝建立后,统治者会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保护小农、减轻赋税和徭役、抑制贵族地主兼并土地等一系列措施,例如通过实行均田制,限制地主占有土地的数量、增加农业人口等。但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存在,土地兼并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又会出现地主兼并土地,导致自耕农沦为佃农,引发农民起义,推翻王朝这种周而复始的现象。

从秦朝到明朝,历代封建王朝几乎都逃脱不了“崇祯死弯”这个现象的诅咒。教师接下来继续提出:我们在学习知识时会用到这样的概念推理,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又分别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土地兼并作为经济领域的问题,它和古代的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肯定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通过联系相关政治史、思想史的知识进行补充整理,可了解到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对土地兼并现象采取抑制措施,除此之外,也和统治者的治国思想有密切的关系。

西汉武帝以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的建立者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被继承者吸收、发扬,并对一国之君和国家大事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孔子提出“足食富民、厚施薄敛、开禁利民”等农业教育思想,重视农业和农业劳动,对于农民的农业生产和农时也提出保障的要求;唐太宗反复强调“君舟民水”的关系,儒家“仁”的思想对统治者的治国政策和理念给予了很大的影响。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土地私有制存在的强大后盾和政治保障,地方的稳定以及地方向中央政府缴纳的赋税是国君统治平稳的基础,而统治集团的利益基础就是把土地转化为财富,因此从中央到地方的封建官员和贵族都把兼并占有土地当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富商也争先效仿,通过买田置地增强其社会影响力。另外,大河平原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农耕经济的主导性以及古人重视土地的民族性格特质。

这个探究问题是教师针对学生所掌握的薄弱环节进行拓展延伸,制定复习思路,帮助学生展开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知,梳理知识线索;借助问题驱动,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归纳整理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知识,锻炼历史思维能力,提升学习的意义感和效能感。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细细品味历代王朝的土地政策及出现的土地兼并问题,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历代王朝创造繁荣的过程极为相似,其衰亡也经历了相似的轨道,都逃不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

【探究二】三角贸易是否只对当时的殖民国家和殖民地产生影响?

在本次探究中,教师意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锻炼学生对古今中外知识的联系以及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也是学生互助合作的辅导者。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已对第一个探究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整合,因此,笔者将学生分成了多个小组,按照提出设问、联系探究的内容、整合课本知识、归纳总结的步骤进行,并画出关系示意图,先在小组内交流,再选出代表发言,对此学生的积极性较高。教师搭建平台让学生展示,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对同学质疑知识内容的能力。

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整理的专题如下:

设问部分:第一,中国古代的土地政策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会产生什么深远影响?三角贸易会和中国发生怎样的联系?第二,三角贸易对贸易双方和整个世界的发展会带来什么影响?

专题整理部分:围绕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劳动力、国内国际市场和技术条件等因素进行思考。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庇护之下,土地兼并依然保持着猛进的势头,伴随着封建制度的繁盛衰落,农民被固定在土地上进行耕作,手工业和商业作为其附庸受到抑制,这导致中国缺少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狭小,缺乏资金和技术,由于明朝的海禁政策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几乎没有海外市场,在近代前夜的曙光出现之前,中国已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而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在地理大发现之后,迅速走上殖民扩张发展海外贸易的道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些欧洲国家拥有更多生产资料进行资本积累,越来越富有、强大,而殖民地区遭受掠夺奴役,越来越贫穷。三角贸易中欧洲、非洲和美洲之间的货物往来和从属地位延续了300 多年,直至1840 年的鸦片战争,将亚洲的中国完全纳入其中,中国前期的贸易顺差地位早已不复存在,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东西方之间的分工日益明显,而国际地位决定了外交话语权,中国开始处于被动挨打地位。结合上述信息可画出如下关系示意图:

图2

而针对三角贸易除了对殖民国家和殖民地产生影响之外,还在哪些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的问题,学生资源共享概括如下:

联系所学知识和时政热点可以得出:①它使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促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②加速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欧洲殖民国家进行的殖民扩张以及后来连续不断的侵略扩张战争,使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或是封建社会的漫长道路上踯躅的时间明显缩短,进而加快了世界整体的文明发展步伐;③造成当今世界的南北差距以及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地区冲突和纷争不断。例如:美国种族歧视问题、朝韩问题、巴以冲突、纳卡问题、钓鱼岛问题等。

第二个探究问题是让学生对16 世纪开始的三角贸易至近代中国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这段历史进行辩证思考和理性分析,准确解释历史事件,增强时空观念,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从而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教学中,历史教师是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者。通过对两则史料的挖掘利用,对经济史教材中的两大专题内容的分析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论是中国古代土地兼并问题引发的阶级矛盾、改朝换代,还是三角贸易引发的灾难,都是一部融合史、发展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最终汇聚成为一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古代中国想闭关隔绝,但却被动的纳入世界市场当中;现如今,“三角贸易”必然被历史淘汰,多边贸易、互利共享已成为主流思想,中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并影响着国际事务,推动着世界潮流的发展。中西方思想家的言论启示我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果不想被打败,就要加快发展步伐,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不断去追求和超越已有成果。

猜你喜欢
史料土地探究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我爱这土地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史料二则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