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这就诠释了历史时空具有普遍性,无处不在。“时空”是历史的存在方式,是认识历史的起点。时空维度是认识历史无法超越的维度,时空观念是探究历史的重要理论和方法,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思维,处于基础地位。但在一轮复习结束之后,因历史时空而产生的问题却十分突出:学生对历史必备知识不能准确定位、对时空概念认识不深刻、对不同时空框架类型模糊等,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在二轮复习中更好地实现时空观念价值。
一轮历史复习结束后,针对高考要求与高考试题对时空观念考查的强化,学生的现状往往不容乐观。一方面,当今高考内容突出的是“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考查目标,呈现的理念是新课程、新高考,这必然强调对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考查,而2021 年高考的学生使用的是旧教材,以专题形式展开,存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被切割,时间线索不明显,淡化时空观念的问题。另一方面,2020 年高考历史卷中,对时空观的考查或直接呈现,或隐性暗示。
以2020 年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以下简称为“山东卷”)为例:选择题直接呈现的有“战国时期”“先秦至西汉前期”“唐代”“1873年”“五四时期”“1906 —1921 年”“1928 年和1932 年”“1938 年”“1969 年”;以隐性暗示呈现的有“王安石”“黄宗羲”“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普罗泰格拉”“启蒙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非选择题中则大量出现时间标志,如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1900 年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詹天佑(1861—1919 年)、邹容(1885—1905年)、周恩来(1898—1976 年);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中的涉及的四天准确时间:“81.12.12 号1 天”“82 年3 月23 日1 天”“83 年3 月3 日1 天”“84 年4 月12 日半天”;涉及咖啡馆的“1652 年”“17 世纪中后期”“18 世纪中叶以后”这三个时间,涉及茶的“1606 年前后”“1658 年9 月23 日”“17 世纪末”“18 世纪”这四个时间。
针对涉及以上时空信息的试题,学生失分的原因之一是时空观念淡薄。而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则是二轮复习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以时空观念引领,构建以大事年表为主形式的中外对照式的通史知识清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依据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学生可形成知识清单的主线: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发展呈现在横纵两个维度上,从纵向上看,体现时序性,人类社会从古到今的社会形态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呈现出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历程;从横向上看,体现地域性,各地区从原始、孤立、分散不断发展到形成一个个密切联系的民族、国家,进而形成一个息息相关的世界整体。中国需突出中华民族主题,世界则突出经济全球化主线。这样以时空维度的时序为主线,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此规划二轮通史十三个知识单元,形成如下单元: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夏商周、秦汉
第二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交融与发展——魏晋南北朝、隋唐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多元与巩固——宋元、明清
第四单元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古罗马
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兴起和资产阶级革命(14 世纪—18 世纪中期)
第六单元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18 世纪中期至20 世纪初)
第七单元 旧民主主义革命前期(1840—1895 年)
第八单元 旧民主主义革命后期(1895—1919 年)
第九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年)
第十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20 世纪初—1945 年)
第十一单元 当代世界的竞争与共存(1945 年后)
第十二单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年)
第十三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 年至今)
在此基础上,归纳积累单元知识清单。教师将所学必备知识,以大事件的形式体现,对一些时段性历史概念、现象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时空定位,以课时为单元进行积累,再整合成单元知识清单,以便将特定的史事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构建横向和纵向的时空对比与联系。清单的内容实际上是将单元所涉及的基础性、通用性学科知识进行时空定位,构建过程本身就强化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阶段性。教师引导学生逐一构筑各单元知识清单,最终形成了以大事年表为主要载体的中外对照式通史知识清单,其时序清晰、中外关联,适合学生在二轮复习中养成时空观念。
时序思维能力是历史推理的核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指出:“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做出合理解释”,但高三师生对时空框架类型却模糊不清。对时空框架的分类有许多种,但多过于深奥,学生不易理解也不易运用。历史以时代演进纵向贯通,以地域联系横向展开,本文借用历史时空观念的时序性、地域性,通过对其进行组合,可分四种类型:特定时空、特定空间长时段、特定时段大空间、跨越时空。笔者下面侧重分析每种类型下如何强化时空观念:
特定时间空间可理解为史事发生的特定时间和空间,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具体,如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所涉及的时空观念,不仅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任何史事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何时何地具体明确,这是时空观念的自然属性,也是史事在历史长河中的具体刻度和坐标,通常用来对知识进行时空定位,如前面所列的大事年表式知识清单。但这种自然属性仅是时空观的表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社会实践创造了人类生活的社会时空的实体,赋予了时间和空间以意义,时空是人类实践的时空,这是时空观念的社会属性,是时空观念的里层。大事年表式知识清单所列的各史事,如果仅从时空自然属性考查是孤立的无生命力的历史,只有深入探究时空的社会属性,将史事放到特定时空中与特定人类的实践(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等)相联系,进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让其回归历史的现场,这种历史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才是历史学习与教学的原点。如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企业,教师可先按时空自然属性列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公司”的变化:手工工场—工厂—垄断组织(大企业)—特大企业(二战后),再对“大企业”的社会属性进行联系:
政府调整:“与国家政权结合”;
企业自身调整:“人民资本主义”(资本)、“经营者革命”(经营);
第三次科技革命:“产业结构调整”;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
经济全球化背景:“跨国公司的发展”。
联系这些内容,就形成了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发展的整体认知。
特定空间长时段侧重于历史的纵向时序性,强调贯通意识,重在考查特定空间下历史进行和文明发展的过程,历史叙事或重构历史应按时间序列构建,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历程。二轮复习中,常适用于三种情况:
1.用以分析概括通史单元阶段特征,梳理长时段历史脉络
二轮复习中归纳常用知识,也是解题的知识背景。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例,教师可整合单元相关知识,勾画出兼顾时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跨单元知识结构图。
第一条线索是列强侵华,说明这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也是中华民族的抵抗侵略史;第二条线索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经济上表现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艰难发展历程,政治上表现为各阶级的努力,思想上表现为学习西方启蒙之路,这两条线索构成了七八单元的阶段特征,学生也理解了第七单元、第八单元各自不同的历史走向的差异。
针对长时段历史脉络,如中国历史中强调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概念,教师应放到中国历史长河中来学习深化,厘清脉络。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中国古代体现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近代紧扣“民族独立”、现代围绕“民族富强”,但“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多元”兼容是中华文明绵延至今、历久弥新的根源,“一体”是历史的潮流和各族人民共同的心理自觉。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2.对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从宏观角度分析其背景、归纳其影响
如将商鞅变法置于下列时空背景下,就会正确解释“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军功、推行县制的具体意义,也能理解商鞅变法的彻底性。
3.从某一特定角度或特定现象入手
如长段历史中某一知识序列,或宏观历史概念或事件等。如近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相关知识如下:
重商主义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思想,核心是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
自由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思想,核心是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凯恩斯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核心是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自由主义时期,国家减小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将其置于下列时空图中,可立体透视在世界范围内近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横向可调整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关联,纵向可理解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演进的历史线索。
特定时段大空间侧重历史的横向地域性,人类的历史是人群到民族、国家,再到整体世界,形成的是关联意识,横向历史以空间区域为背景来呈现,凸显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和文化的独特性。在二轮复习中,常用的两种情况:
(1)特定小时段大时空,如教材中的地图,多属于这种类型。
(2)近现代历史的中外时空联系,随着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形成,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中外时空联系无处不在。如以大事年表为主要载体的中外对照式通史知识清单,明显体现了中外的关联。近现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应放到中外历史背景下去分析阐释,如启蒙运动及其影响:
长时段,大空间,可视为跨越时空定位的历史时空观念。常用的有两种情况:
(1)在整个人类历史时空的跨越,时空观念凝结成规律性的认识与总结,最经典的是唯物史观,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等,都是跨越时空的历史规律性总结。
(2)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中跨越,在某种意义上,历史就是今人与过去的对话。这种对话是双向的,从历史到现实方向,体现的是历史学家克罗齐的命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着重历史的现时性,其实就是着重历史与生活的连贯。对历史中的事件,从当今时空评说史事对当代人的价值或意义,即是从当代人的环境和需要来评判史事,这其中进行的史实实证与历史阐释,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情怀,赋予史事以当代时空意义——家国情怀;另一个方向是从现实到历史,如《课程标准》要求的“将现实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时空条件下进行考查”,即是历史思维具体的迁移方式,深层也需从现实到历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时代的进步不断向历史提出新问题,我们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时空观念在学习叙述历史知识时生成,在练习考试试题中检验升华,最终形成的是终身受用的思维观念。本文针对一轮复习后,学生在时空观念养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必备知识时空不清、时空观念及框架不明,提出了适用于二轮复习的解决方案。二轮复习阶段时空观念的运用中,学生还应注意理解以下三种关系。
它们仅是四种思考历史问题的时空视角下的思维方式,以此应对史事的分析评价,学生应根据不同历史条件来灵活运用,或以一种为主,或多种并用。学生可以将史事放在不同时空框架下,做出多种合理解释,判明历史方位和时代主题,洞察历史趋势。
它们是不可分割、五位一体的,时空观念的运用展开,也渗透着其他素养,起点体现了唯物史观,过程展现了史料史证与历史解释,归宿凝结成家国情怀。
历史上的时间与空间是相对的、可相互转换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每一次提高,都是对原来时空的突破,使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不断扩大。如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其重要原因在于生产力的进步,使水田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扩大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生产力的发展呈加速的趋势,有人在20 世纪70 年代评价:“当今物质生产力三年内的变化,相当于20 世纪前三十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三百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三千年内的变化。”这说明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节约劳动时间,实际上等于创造人类争取自由的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