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发与实施

2021-05-30 10:48:04段振林
南北桥 2021年10期
关键词:开发与实施农村中学

段振林

【摘    要】近年来,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与发展逐渐受到重视,科普教育活动层出不穷。而科技馆是实施科普教育活动的重要基地,是对学校科学教育的深化与补充。本文旨在以农村中学科普馆为依托,开发既能体现科技馆教育特点,又能符合学校课程标准和教育目标的科普教育活动,实现科普教育活动的特殊教育价值。

【关键词】农村中学  科普教育活动  开发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0.012

近年来,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与发展逐渐受到重视,科普教育活动层出不穷。本文以彭水一中科普馆展演活动为例,构建馆校结合模式下的科普教育活动并设计具体科普活动案例,以期所研究的科普活动模式与设计思路能为科普教育活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科学素质,已成为持续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因此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是推进我国科普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而学生作为未来建设者,必须要从小培养和学习科学技术。学生在学习时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和了解越多,就越会对学习科学知识有非常大的兴趣和非常好的创造性。

二、研究意义

2020年重庆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20%。其中,重庆城镇居民科学素质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分别为12.63%和6.52%。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地处武陵山区,居于乌江下游,幅员面积84242平方公里,辖3街道18镇18乡。

至2017年底,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常住人口94.01万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现有高中学校3所。彭水一中2009年建校,是彭水自治县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所高中,在校学生人数9000余人,其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所以彭水一中应该充分利用科普场馆资源,开发并实施各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培养农村学生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这对提升农村青少年科学素质至关重要。

三、概念界定

科普教育是指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教育。科普即科学技术普及、科学普及。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四、農村中学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发与实施

彭水一中受地理条件、生源结构等影响,在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始终存在资源匮乏、实践活动单一、家长不理解、师生不重视的困难。

2016年, 彭水一中在环保局支持下建立了生物科技园,并建成生态馆;2018年10月12日,在彭水科协的帮助和推荐下,中国科学技术馆建设的“农村中学科技馆”公益项目落户彭水一中,两馆合并建成 “生态科普馆”,成为学校科普教育活动最重要的实践基地。下面以彭水一中 “生态科普馆”开展科普展演活动为例,详细介绍农村中学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发与实施流程。

(一)活动目标

1.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体验、调查研究和查阅资料等,了解科普展品功能实现的科学原理与技术应用,并掌握网络调查法、实际操作法、科学探究法等技能。

2.科学方法与能力目标:熟练展演流程,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分工意识;掌握查阅网络资料与撰写解说词、观后感、活动过程日志、活动总结报告的方法;学生在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能学会如何学习和应用知识,全面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沟通交流等综合能力,为他们以后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科普展演全过程,能够养成科学价值观,提升科学素养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同时增强团队凝聚力;通过参观、查阅图书和网络资料等,了解科普展品的技术应用,让学生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科学知识才能成为被时代认可的人。

(二)活动重点、难点、创新点

1.活动重点。

(1)学校分管领导组织协调各级关系,保证整个活动有序开展。

(2)指导教师按照整个活动流程组织展演学生开展活动。

(3)展演学生分组分工,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展演活动小组,小组成员明确任务分工。成员A负责展演,需要了解展品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应用,并撰写解说词及熟练展演流程;成员B拍摄整个活动过程图片、视频,形成过程性材料,并撰写活动过程日志、活动总结报告。

(4)学校分管领导组织评委老师对各展演小组的活动进行评比,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奖鼓励。

2.活动难点。展演学生向参观学生形象、直观地展演本组展品,并有效指导参观者体验展品功能。

3.创新点。

(1)活动内容创新。展演学生以农村中学科技馆为依托,通过对展品的互动体验和网络探究学习,对展品功能的实现进行展演。

(2)组织方式创新。来自高一、高二的物理科代表充当展品解说员,经过前期利用课间操时间对展品科学原理和技术应用方面的了解,这些解说员便能为前来参观的学生进行现场专业讲解和答疑。

(3)学习方式创新。利用专题讲座、实际体验、查阅图书和网络资料、小组间相互演练等方式,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贯穿活动始终。

(三)活动时间

2020年9月至2020年11月。

(四)活动地点

彭水一中生态科普馆。

(五)參与对象

展演学生:80余名高一、高二物理科代表。

参观学生:5000余名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学生。

(六)研究方法

1.网络调查法。通过活动服务平台及相关研究网站搜索展品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思考、筛选、汇总、提炼,以便学生收集到更加完整、科学的与展品相关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应用。

2.实际操作法。利用课间操时间,各展演小组成员亲自体验并演练实现展品功能的操作。

3.科学探究法。在活动中生成有价值的小问题进行科学探究。

(七)活动过程

1.准备阶段(9月1日—9月13日)。为保证科普展演活动的可行性与教育价值,指导教师在争取学校领导支持的基础上,协调好参与展演活动的年级和学生人数,对学校生态科普馆的展品进行前期预考察。及时发现与更换已损坏的零部件,综合考虑活动的可操作性及学生对活动的接纳程度,选择合理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制订出科普展演活动方案。

2.实施阶段(9月14日—11月15日)。利用课间操时间,指导教师组织、引导展演学生观摩和查阅网络资料,让学生熟练科普展演活动流程。在活动实施初期,学校领导对展演学生进行动员宣讲,让学生从思想、行为、态度上引起重视,确保科普展演活动的有效开展。

(1)学生分组并确定展演项目。与高一、高二年级主任沟通,通知每班的2位物理科代表于课间操时间到学校生态科普馆报道。指导教师宣讲展演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流程,要求以班为单位成立展演活动小组,组织各小组明确本组展演项目,并按照科普展演活动方案做好小组成员任务分工。即小组成员A负责展品的展示与解说,了解展品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应用,撰写解说词,熟练展演流程;小组成员B拍摄整个活动过程图片、视频,形成过程性材料,并撰写活动过程日志、活动总结报告。

(2)各展演小组了解展品科学原理和技术应用。利用课间操时间,指导教师组织小组成员到机房集中,各小组成员A通过活动服务平台及相关研究网站搜索展品的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本组展品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应用,并撰写展品展演解说词。各小组成员B利用手机照相功能,把本组成员A的活动过程以图片形式记录存档,并填写本次活动过程日志。

(3)各展演小组熟练展演流程。利用课间操时间,指导教师组织小组成员到学校生态科普馆集中,讲解展演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各小组成员A演练展演流程,各小组成员B拍摄活动过程图片和视频,同时充当临时参观者,为本组成员A的展演提出改进意见,并填写本次活动过程日志。

(4)各展演小组为学校5000余名学生进行科普展演。各小组成员提前10分钟到达学校生态科普馆做展演前准备,指导教师做要求。因科普馆场地有限,展演时,按2个班为一批次,每批次参观40分钟。各小组成员A按先前演练的内容和流程向参观者介绍科普展品;各小组成员B拍摄活动过程图片和视频,并填写本次活动过程日志。每批次参观结束后,指导教师向各小组做总结,以便后面批次展演做得更好。

3.总结阶段(11月16日—11月22日)。各展演小组的成员A根据本次展演活动全过程,结合本组活动过程图片和视频,集成不短于5分钟的活动过程视频集锦,并总结参与整个展演活动的收获与感想;各展演小组的成员B根据展演活动过程图片和活动过程日志,按照模板要求撰写活动总结报告。

4.评比阶段(11月23日—11月27日)。本次活动要求各展演小组对展品的应用进行科学探究,将展品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应用向公众展演。活动结束以后,各展演小组需提交以下材料:

结果性材料:活动总结报告(文字+照片)。

过程性材料:活动过程日志(文字+照片)、活动过程视频集锦(视频要求为mp4格式,不短于5分钟,50M以内;照片为JPG格式,3M以上)。

评委老师根据评分标准,对各展演小组提交的材料进行综合评定,评选出一等奖3组、二等奖6组、三等奖9组,获奖学生及指导教师均获得荣誉证书。

(八)活动效果

本次活动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氛围。通过网络探究学习和展品实际体验,展演学生更加明白书本知识的实际应用,对其学习兴趣和动力方面的提升非常大且全面。学校将在后期举办科技相关系列活动,如科普征文、科技小制作、创新小发明、科幻画等科技活动,以持续营造出良好的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氛围,让学生拥有一种科学的视角来生活和学习。同时,彭水一中本次展演活动还邀请了彭水电视台、彭水日报作相关报道,起到了积极的科普宣传和带动周边学校的效果。

五、结束语

在当下科技迅速发展的经济时代,加强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活动,造就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终身发展新一代,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这不仅关乎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和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保证,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陈玮.基于增强现实的小型科学场馆的开发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7.

[2]牛红艳.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图书馆建设,2007(3):17-19.

[3]彭春燕.农村中学物理课外活动设计的探索与实践[D].湖南科技大学,2016.

[4]严博.基于STEM的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5]尹晓爽.农村中学科学教育乡土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开发与实施农村中学
开放·融合·引领
农村数学教学中的后进生转化
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
刍议农村中学写作教学
民办高职院校思政实践课实施的有效策略探析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4:37:44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0:44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04:59
如何更有效地开发与实施信息技术课堂
关于校本课程“江格尔”的开发与实施
整合理念视域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江苏教育(2014年8期)2014-05-26 17: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