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理念视域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14-05-26 17:31徐月新
江苏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整合

徐月新

【摘 要】校本课程建设热潮中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以追求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的,以实现课程目标、内容、教学、评价有机统一为愿景的整合理念,应成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核心理念。“晓庵天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整合理念,以课程目标整合、课程内容整合、课程教学整合及课程评价整合为路径,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模式范例。

【关键词】整合 校本课程 开发与实施

近年来,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备受关注。开发校本课程,把师生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从而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成为深化课程改革、重建课程体系的重要抓手。然而,在声势浩大的校本课程开发大潮中,笔者发现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功利化。课程开发往往从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满足学生的发展缺少认真思考,因而出现了校本课程追求教材化、课程编制成人化、课程内容纯知识化等急功近利的倾向。

其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浅表化。既没有充分挖掘本地独具特色而又极具教育价值的地方课程资源,也没有对学校历史传统进行系统分析考量,致使课程内容雷同,缺少校本特色。

其三,校本课程管理实施碎片化。一些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实施缺少整体筹划与设计,对课程内容选择、教与学的方式、课程评价缺乏必要的指导和深入研究,致使课程实施存在零敲碎打现象。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我们江苏省震泽中学以整合为理念,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有效路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整合:校本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

1.“整合”的词源解释

整合一词由英文integration翻译而来,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在1862年创用了“整合”这一术语。以后,又逐步演变为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物理学、哲学等多学科共用的专业术语。在现代汉语中,“整合”是“整”与“合”的合成词。《现代汉语词典》对“整”的解释是“全部在内,没有剩余或残缺”;“合”的解释是“结合到一起”。因而“整合”其意表述为:一定环境下一个系统或结构里全部要素无一例外地结合在一起。

在不同学科中,整合都具有独特的含义;而在哲学意义上,整合“是指由系统的整体性及其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序化过程”。通俗地说,整合就是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其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

2.校本课程建设中的整合理念

整合不是一般物理意义上的拼合,它更近似化学意义上的溶合,是一种有机结合。因此,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整合不是简单地拼合,而是有机地结合,它是课程整体形成的环节和过程,其核心是联系的建立,目的是追求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同时,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它还可以有多种解读:(1)从方法论角度看,整合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种策略;(2)从结构维度看,整合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一种模式;(3)从存在状态透视,整合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一种教学过程。总之,整合的核心思想是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整合的立足点是对学生发展的正确把握,整合的关键在于课程目标、策略、评价等的有机统一。

3.整合理念对校本课程建设的积极意义

整合作为一种课程设计理念,已广受关注。我们之所以把校本课程建设聚焦于整合理念,是因为整合型校本课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课程目标指向学生知识的增广与统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二是课程内容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内容的组织打破了原有学科体系和学科界限;三是课程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兼顾课内与课外、文本学习与动手实践、独立思考与小组探究。

由此,整合理念统摄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必然表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积极意义。第一,有利于及时、动态反映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国家课程体系中的科目是有限的,各门学科内部的知识容量也是有限的,面对科技发展、知识激增的事实,如何及时地吐故纳新是校本课程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整合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由于其结构体系相对灵活,给内容的组织安排创造了较为便利的条件,从而可以容纳较多的新内容,特别是一些新的、跨学科的教育内容。第二,既有助于减少课程门类、减轻课业负担,又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整合型校本课程,可以避免知识的割裂,使学生学会主动求知的方法,增强他们对世界的整体认识能力和横向思维能力,促进知能的迁移。

二、基于整合理念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整合作为一种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是如何具体操作的呢?下面,笔者以我校研制“晓庵天文”校本课程的实践为例,略谈管见。

江苏省震泽中学于1923年创办于太湖南岸的震泽古镇,与明末清初著名天文学家王锡阐(号晓庵)纪念馆毗邻。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校就成立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天文观测活动,三十多年来从未间断。因此,开发“晓庵天文”校本课程既是对我校传统天文特色文化的传承,又是对我校持续开展三十多年的天文特色活动的深化。课程命名为“晓庵天文”,意在弘扬先贤矢志于学、究学不辍的治学精神。

在“晓庵天文”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需求分析评估——课程资源开发——研制课程标准——编撰校本教材——建设课程平台——开展课程教学——实施课程评价”七个环节来落实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贯穿课程开发与实施全过程的一条主线就是整合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目标整合:聚焦核心素养

高中阶段的培养目标因毕业生不同的流向而有所不同,但不管是为升学做准备,还是为就业做准备,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基础和前提。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呢?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表现,它不同于特定领域的专业素养要求,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共同要求。因此,我们在预设校本课程目标时,必须坚持整合理念,聚焦核心素养。既要指向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要关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我们开设“晓庵天文”课程,其目的并不是要培养众多的天文学家或天文爱好者,而是以“天文”为切入点,引导高中学生借助已有学科知识,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感悟天文科学的无穷魅力和根本价值,从而涵养科学人文素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此,我们把该课程的目标整合为:

一是弘扬科学精神,培养探究能力。课程以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基本宗旨,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挑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科学兴趣、大胆创新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治学品质、究学不辍的科学精神和探究不止的实践能力。

二是陶冶天文情怀,提升人文素养。课程集天文、人文于一体,通过天文学学科延伸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整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感受天文之美,从多层面求索天文奥秘,从而提升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传承校本文化。

三是倡导动手实践,转变学习方式。天文注重实测,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创生知识,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

2.课程内容整合:突破学科边界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基础。课程目标的整合,决定了课程内容必须走向整合。那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如何来整合课程内容呢?坚持“跨界”思维,突破学科边界,是比较理想的操作策略。具体说来,就是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旨,以某一主题为主线,跨学科遴选课程资源,以“化合”或“融合”的方式来选择安排课程内容。这里,课程虽由几种学科内容合并而成,但合并后的内容却如同化学反应之后产生的新物质、水乳交融之后形成的新东西,超越了学科分界,按照一种新的体系或组织方式,形成了一个新的整体。

我们在设计“晓庵天文”课程内容时,一方面对国家课程的各学科(含必修和选修)进行“二次开发”,从中挖掘出与“天文”相关的知识点,使之成为校本课程的“生长点”。另一方面依托我校各类校本天文资源(晓庵天文台、晓庵天文公园、天文景观、天文辅导老师等)以及校外天文资源(王晓庵纪念馆、南京大学天文系、紫金山天文台、吴江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努力寻找“天文”与国家课程的结合点。在此基础上,我们以整合为策略,开发研制个性化的校本教材(分别命名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概览》《怀想诗意的天空》《高中数学与基础天文》《天文视窗》《高中物理与天文》《宇宙化学》《宇宙与生命》《谈天说地》《史海天文》),做到了感性与理性交融,实践与理论结合,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综合,较好地表达出了天文的探究之趣、人文之美、和谐之韵、研究之实;体现了科学与人文融合、学校与社会融合、学习与研究融合,使“晓庵天文”课程以一种亲近的方式真正进入师生生活之中。

例如,《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概览》以中国历史演进为线索,分别介绍老庄、孔孟、董仲舒、程朱、张载、王阳明等人的“天人合一”思想,引导学生运用高中历史、政治等学科综合知识去探究古代先贤的“天人关系”思想。

又如,《怀想诗意的天空》选取了30篇吟咏天文现象的诗词歌赋(包括《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现当代文学),按照年代顺序,分“昊天星斗”“云汉星语”“怀想天空”“探天究地”四个板块汇编成专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感悟天文之美。

再如,《宇宙与生命》以地球生命的起源与演变、地球以外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地外生命到达地球的猜测为素材,综合运用生物学、化学、地理等学科知识去探究学生感兴趣的天文话题;《高中物理与天文》则分别介绍了开普勒定律、牛顿运动定律与人造卫星、宇宙速度、大气光学、粒子物理和宇宙等当下天文学热点问题,实现了高中物理国标课程知识与天文现象的深度整合。

3.课程教学整合:创建“学习综合体”

实施课程教学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中心环节。课程改革不配套以相应的教学改革,便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如果仍以传统学科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课程内容的呈现仍囿于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递,改革便失去了意义。因此,课程教学必须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实现创新突破,必须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基于这样的思考,在整合理念的引领下,建设融设施设备、课程、师资、资源于一体的“学习综合体”,创设直面问题的学习活动情境,成为一种合理的应然选择。

这里所说的“学习综合体”,是指学生学习活动的场合或情境。在这里,有形象直观的核心教学内容模型,有人机互动、自主测验的教学用具和设施设备,有为不同潜质、不同水平学生提供的个性化学习课程资源。换言之,“学习综合体”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和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平台。基于“学习综合体”的课程教学,一方面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物态和非物态相结合的模型展现,以形象直观的体验,引导学生演示、验证、巩固和拓展学习内容,增强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直观理解和对具体形象内容的抽象概括,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能;另一方面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开发技术推动的互动学习平台,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际动手中发现、探究、创新,逐步养成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行为习惯。

在“晓庵天文”校本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就是通过“晓庵天文公园”这一“学习综合体”来开展课程教学的。“晓庵天文公园”是一个全天候开放的天文主题公园,由“天文观测”“天文展览”“天象模拟”“天文研习”四大功能片区组成。

在“天文观测”片区,设有室外肉眼观测区、望远镜观测区和人体体验区,是学生进行天文观测的场所。其中,望远镜观测区配置了AT-220型折射式望远镜、卡塞格林420毫米反射式天文望远镜、BOSMA天龙—马卡望远镜等,主要用于天体的目视、照相、电视显示、CCD及其他接收器(分光仪、滤光器)的观测,可以观测月亮、行星、彗星、恒星、星云星团和双星等。

在“天文展览”片区,可以举办天文讲座、播放天文科教电影、阅读天文科普读物、展陈天文图片等。展览以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兴趣为首要目的,为广大天文爱好者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参与和互动的平台,为国内外最新天文发现、重大天文活动提供了一个宣传的平台。

在“天象模拟”片区,通过天象仪将各种天象投放在人造天幕上进行天象演示,为学生带来最真实的星空体验。光学天象仪采用计算机综合控制,能够预先编程设定较为复杂的天体运动并进行天象演示,如演示全天任意地点、任意时间天空中太阳、月球、行星、恒星、星云等天体在星空中的位置,演示流星雨、日食、月食、掩星等天文现象等。

“天文研习”片区既有教师进行天文科普教育教学活动的专用教室,也有学生进行天文研究活动的实验室。室内配置各类现代化天文教学、实验仪器,如天文望远镜成像光路演示仪、数字式太阳系行星运行仪、电动天球仪、数字全天星座示教仪、星空互动学习测试系统等。此外,还专门创办了“晓庵天文网站”,作为推介天文科普知识、发布天象观测信息、交流天文研究心得的网络平台。

4.课程评价整合:基于真实表现

评价是校本课程实施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评价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测评出应该测评的综合素养?传统的“纸笔考试”评价,因其测评效度不足而备受质疑;当下流行的综合素养评价过分依赖同学评、老师评、家长评,因评价的主观性太强致使评价的效度遭受普遍的质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下新课程改革难以深入推进的一个重要瓶颈制约就是评价。

那么,整合理念视域中的校本课程评价应以什么为标准?我们认为,作为整合型校本课程的评价,必须是基于学生真实表现的评价。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真实表现行为进行观察,并对其表现结果的水平进行划分,得出相应的评价结论。这样的评价,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展需求的差异性,不以追求同质性、统一性为目标,而是以个性化、针对性为宗旨。

例如,在“晓庵天文”校本课程的评价中,我们坚持参与性、过程性、激励性原则,寻求学生个性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课程修习之初,教师采取前测,对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知识水平和能力评估,再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和特点,设计不同维度和层次的评价标准。在后续阶段评价中,主要通过作品展示、现场演示、实物制作、项目设计、对话交流等多种方式来评价。

总之,现有学科课程体系因过于分化、脱离现实生活、在课堂上传授彼此孤立的学科知识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而饱受诟病。近年来,对课程整合的重新倡导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浪潮,这与一体化社会的形成、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新知识观的兴起是直接相关的。基于整合理念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致力于建构一种具有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课程设计模式,不失为一种可贵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柳夕浪.走向深度的课程整合[J].人民教育,2014(4).

[2]黄甫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法[J].课程·教材·教法,1996(10).

[3]吴永军.再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核心理念[J].教育发展研究,2004(3).

[4]靳玉乐.校本课程的实施:经验、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1(9).

[5]范蔚.当前综合课程设计的难点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1999(11).

[6]沈晓敏,有宝华.综合课程的范式解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0(10).

(作者系江苏省震泽中学校长)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整合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