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智慧课堂建设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2021-05-30 10:48陈国大
学语文 2021年5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信息素养智慧课堂

摘要:智慧课堂建设与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密切相关,更期达到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1.0时代强调的是学应用,2.0时代强调的是赋能,要从学以致用到能力提升,达到个体学的突破。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以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与差异化学习。

关键词:智慧课堂;语文教师;信息素养

智慧课堂建设与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密切相关,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关系。为此,借助当前的智慧课堂建设,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2014年,笔者以优秀的成绩通过安徽省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1.0发展测评。2020年,五河县第二中学成为蚌埠市智慧课堂建设首批基地校,初中部学生每人一台学生平板,学科教师每位一台教师平板,光纤入班,配套硬件到位,合肥科大讯飞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平板、白板互联。在后来的智慧课堂建设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力显著增强,其初中语文教学的信息教学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的智慧课堂,又有了新的理解。目前,五河县第二中学进行全校整体推进智慧课堂建设,学生正在从混合学习环境向智慧学习环境转变,教师正努力实现混合学习环境下10项微能力的提升,来激发、提升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内生动力,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如何借助智慧课堂建设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笔者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者和应用者,深感责任重大。在信息化应用的过程中,探索以下三种方法路径。

一、基于课堂教学,生成应用能力

通过语文教研组进行集智备课,教学研讨,再分组合作进行。理论方面研讨围绕语文学科2011版课程标准和语文优质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利用教师平板进行备课时,可以使用资源库中的本地资源、云资源等网络资源,还可以导入自己编好的课程资源,导入导出进行编辑都非常方便,然后拖到所需的位置便可。可以试举笔者在操作过程中的方式路径,以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第1课《邓稼先》为例,从“我的课本”找到《邓稼先》电子课本,第一种方式是从左侧“资源库”调出菜单,显示出“文本”、“课件”、“视频”等内容,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资源,如若不妥,还可以对其相关资源进行二次修改,直到满意为止;第二种方式是从“我的资源”中“资源中心”中再次寻找适合的教学资源;第三种方式是从“本地资源”中的两个栏目“本地课件”和“U盘资源”,再另外嵌入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通过这三种不同方式嵌入的教学资源,既整合了线上、线下提供的现有教学资源,又融合了自己对《邓稼先》文本的独特解读,进行如此充分的备课,定会为课堂精彩教学奠定扎实基础。

立足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案例研讨,七年级由笔者和张家利老师先上观摩课,供备课组进行案例分析,总结成功操作,补齐操作短板。以实际运用问题为导向,侧重解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日常操作问题,大家共商对策,针对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就请教驻校的科大讯飞技术人员,让其帮助解决,就这样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带动笔者及本组教师操作能力整体提升。笔者在应用过程中,特别针对不同能力起点的老教师,给予拉一把、多分享的帮助。

在初中阶段,探索智慧课堂支持下的新授、复习、实验、习题、实践活动等不同课型的教学开展形式,创新开展针对不同学情的分层作业训练、分项目综合学习和跨学科融合的综合性活动。

二、探索教學新路,提高应用能力

首先,向骨干教师、名家学习。五河县第二中学在推进智慧课堂过程中,采用骨干引领的方式,安排王金兰、陈雷等语文骨干教师先上示范课,让大家进行观摩和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观看名师优质课视频或课堂实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近期,还收看了网络直播——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20未名语文教育论坛,聚焦“阅读改变教育”,来自语文教育领域的温儒敏、顾之川和李希贵等名教育家,以及肖培东、李永强等名师,他们围绕着“阅读与未来、阅读与生活、阅读与成长漫谈、纵论语文教育”等话题展开,让笔者获益匪浅,开阔视野,了解语文学科的前沿动态,无形中也引领笔者在今后提升语文学科素养方面发展的方向。

其次,课堂互动提升学习效率。使用平板上课,不仅增加课堂容量,让PPT、课本和白板之间可以来回自由切换,投屏方式也灵活多变,既可以平板授课,也可以小屏投大屏;更能够在授课中和学生进行师生互动,采用屏幕推送、限时答题、随机选人等方式,随时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并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激励。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互动”,笔者和张家利老师在上观摩课时进行充分挖掘,首先使用第三板块中的“屏幕推送”让师生同屏互动,其次进行提问时,可以使用“随机选人”、“抢答”、“全班作答”和“分组作答”等不同模式,学生回答人人平等,被电脑随机选中的学生犹如中头等彩票似的,既惊又喜。另外还可使用第二板块的“PK板”和“讨论”等模式,发动学生进行小组互动。限于课堂时间紧张,就无法进行功能一一测试了,期待以后充分挖掘其功能。

再次,进行及时监测反馈。利用平板既可以进行加载编好的测试题,也可以利用题库练习自带的自由出题、单元检测等程序进行习题检测。检测的方式可以分为当堂检测(含限时检测)、午间检测和单元检测等。批阅方式既可以是生生互批,也可以是老师批阅。从学生提交的时间、数量,到对学生答题的准确率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系统会自动进行统计、分析与反馈,供笔者进行“以答定讲”,这也为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提供数据支撑,做到有的放矢。另外,笔者还尝试过在课前布置一份电子导学案,待学生答完,利用反馈结果的数据分析,明确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以学定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自我加压积极参与片区联片教研活动。笔者带领教师积极参加2020年10月15日在五河县第二中学举行第一片区联片教研暨“智慧课堂观摩”活动,开课的课题为《〈论语〉十二章》,探索畅言智慧课堂各项应用功能,大胆创新智慧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多样的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使学生和现场听课的教研员和老师们体验到智慧课堂带来的新生态。

三、借助科学评价,提升信息素养

首先,进行自我测评。可以对照《安徽省校本应用考核微能力认证规范》进行自评,模拟在三种环境、四个维度和30项微能力中,遴选出适合自己的混合学习环境和智慧学习环境的跨越两种学习环境的若干个微能力,一定要在微能力的最终测评结果中,取得合格等级,才能使自己的应用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其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应用考核。要抓住机会,积极参加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信息技术应用类比赛,如微课比赛、一师一优课比赛等技能大赛,提升自身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自己的考核过程积累测评素材。按照研修新模式要求,参加不少于60学时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笔者于2020年11月参加在合肥举行的“国培计划(2020)”——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培训,就可以算作一定的学时,力争在校本应用考核中获得不少于25学分。

最后,数据助力测评助学的精准性。蚌埠市教科所每月都公布全市各校的关键使用指标,该指标由科大讯飞提供,笔者使用教师平板的各项指标都会依次呈现,2020年9月22日至2020年10月21日,从蚌埠市智慧学校建设项目基础数据中导出五河县第二中学的相关数据,其中“备授课”项目中的“授课参与率”(授课教师数/授权教师数)达到83.3%,“互动”项目中的“学生互动参与率(一次互动当中实际提交人数/应作答人数)”达到94.4%,“作业”项目中的“批改参与率”达到56.2%,而笔者资源引用次数共计60次,授课次数14次,授课时长为7.5小时。参照这些数据,能够反思自己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足和短板,提高使用率和有效率。

总之,1.0时代强调的是学应用,2.0时代强调的是赋能,笔者在信息化的快车道上从学以致用到能力提升,要完成从原先的集体教模式到集体学的模式,再到个体学的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笔者更期待能有效运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工作坊和研修社区等,达到高级研修阶段,能够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与差异化学习,更期达到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创新一些校本课程,对于运用较好的语文学科,将尝试形成本校的校本课程,形成特色学科。

(作者:陈国大,安徽省五河第二中学副校长)

[责编尹达]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信息素养智慧课堂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