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课程层面的整本书阅读与我们习见的学生课外自由化、兴趣化和散点化的阅读不同,课堂实践中的整本书阅读要体现它的课程价值和教学价值。教学价值则指向三大问题。第一,选择什么样的整本书来阅读?第二,以什么样的方法来阅读整本书?第三,以何种方式来评价整本书阅读的效果?简言之,即读什么、怎么读和如何评价的问题。我们以《老人与海》为例,探讨以什么样的方法来阅读整本书。
关键词:高中;小说;整本书阅读
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討”作为15个学习任务群之一,贯穿于必修、选修课程之中,使整本书阅读从理念倡议层面正式进入课程层面,在语文课堂实践中落地生根。下面以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为例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
一、选取《老人与海》作为整本书阅读的理由
人教版必修1到必修5的课文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录包括演讲稿、小说、话剧、散文和科普文,但选为必读课文的仅为2篇,其他皆为自读课文,学生对于外国文学的了解并不多。从理论上说,只要是公认的经典著作,只要读进去了,就会有收获,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就能行得通。因为整本书的阅读者是高中生,是十六七岁的青少年,应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方式等具体学情。《老人与海》作为小说较其他文体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能够满足高一学生阅读需求,尤其是高中生易受影视作品、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等的影响,具有很强的英雄主义情结,而老人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可以让学生对“硬汉”“英雄”产生正确的认识,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另外,一般情况下,整本书阅读所选用的整本书选取有三个途径:一是由教材节选章节辐射到整本书,比如学习《老人与海》后,可指导学生阅读完整的《老人与海》。二是根据学生阅读兴趣自主选定阅读篇目。三是教师在调研学情的前提下,指定统一的阅读篇目。相对而言,第一个和第三个路径可行性更强,因为整本书阅读最终要落实在学生的读上面,并且是进行深度阅读。教师在了解学生成长背景、阅读爱好以及阅读习惯的情况下,就所学课文拓展到整本书或者选择一本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书,进而通过一本或几本书的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即“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二、《老人与海》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操作
(一)准备工作———为有目的地阅读开列一个阅读任务单
1.不论是购买纸质书籍阅读,还是电子阅读,一定要读“原典”,选取优秀版本进行阅读。要求暑假期间阅读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同时摘录文本中富有哲理性的语句,并试作点评。
2.了解海明威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美国当时的社会现状,明确什么是“迷惘的一代”。
3.了解《太阳照常升起》中的杰克、《永别了,武器》中的亨利、《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罗伯特·乔丹、《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桑提亚哥,说说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感受海明威笔下的“硬汉”。
4.试着就小说中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如语言特色、情节特点、人物性格、写作手法或思想主旨等,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
5.学生全体参与、人人都要完成。
(二)课堂实践操作策略
要想使整本书阅读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作用,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就要想方设法搭建多样化的语文活动平台,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思中提高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发展审美能力、扩大文化视野并增强文化自信。学校高一年级语文课时安排一般是每周6节,利用每周一的两节课,用5周时间与学生一起开展如下活动:
第一周:朗读交流,谈感受;整合搜集材料,了解作者和背景。
第二周:批注交流情节,感受场景;感受人物形象。
第三周:探究意象的象征含义和多种写作手法。
第四周:感悟小说的思想精神,拓展延伸,谈认识。
第五周:写作。
三、《老人与海》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知识积累目标
1.什么是“迷惘的一代”,了解海明威所处时代到社会背景。
2.了解海明威小说中的“硬汉”形象。
3.了解海明威“冰山”理论的创作原则和象征手法。
(二)能力提升目标
1.依据时间变化理清小说情节发展,体会丰富的人物形象。
2.赏析主人公桑迪亚哥的形象。
3.感受海明威在搏斗中的心理描写以及在描写老人的心理时寓情于景手法。
(三)精神成长目标
1.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主义”情结。
2.体会作品中传达的对自然、命运以及人生价值观的理解。
四、《老人与海》学程设计
1.搜集整理——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当时的社会背景,美国“迷茫的一代”。
【活动1】识其人,知其文【第一周,2课时】
(1)上网搜索,自主查阅,搜集海明威的生平资料及代表作品,了解海明威一生的经历与创作历程,制作一份海明威人物小报,相互交流,展示分享。
(2)了解什么是“迷惘的一代”
(3)教学提示
海明威是世界文化名人,学习他的作品首先要对这个人,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解其文。制作海明威人物小报,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海明威丰富的人生经历,执着的精神,坚定的信念,也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2.内容梳理——进一步熟悉文本。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完成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他本人对这部小说的评价是:“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著作。”
【活动2】海明威小说中的“硬汉”们。【第二周,2课时】
(1)阅读《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可以摘抄式阅读、批注式阅读、探究式阅读,力求做到深度挖掘。
(2)允许多种方式查找资料,制作卡片,分小组讨论,小组代表上讲台演讲,进行课堂交流。
(3)其他学习小组同学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提出异议,可当堂辩论,给出修改建议。
(4)教学提示
创设任务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研读文本、细品文字、网络搜索、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展开学习,比较任务活动,主要找出海明威小说中“迷惘的一代”特点,“硬汉”形象的区别。
【活动3】海明威小说的语言风格。【第三周,2课时】
(1)再阅读,筛选信息勾画《老人与海》中独特的语言。
①海明威的“冰山”论创作原则
这个原则是1932年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DeathintheAfternoon)中提出的。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只有八分之一,而隐藏在水下的则是八分之七,含蓄是海明威艺术风格的突出特点。他的作品都具有丰富的“潜台词”,产生“意在言外”“余音不散”的艺术效果。《老人与海》的内容很简单,海明威选用了简单的词汇、简单的句型结构和简单的句间逻辑关系,显示出一种朴素的尊严。“一个人可以被消灭,可你就是打不败他。”初读起来十分简单明了,但是细究下去,会发现简单的故事具有难以穷尽的内涵,具有极其独特的表现手法。
②海明威以“狮子”意象为代表的象征手法
象征是指用具体的事物表达抽象的概念。在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之间并不是要有必须的联系,当读者读到这些具体的事物时,他们会更加清楚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写作意图。在这部作品中,老人、海、枪鱼、小孩还有鲨鱼等等,他们很大程度上都被赋予了象征的意义。这一环节的设计以师生共同讨论交流为主,教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意象的象征含义。
(2)学生仔细阅读并筛选信息,相关语句用波浪线划出,寻找《老人与海》中“冰山”的踪影,以报告的形式进行展示。
(3)PPT展示学生搜集到的孩子、狮子、冰山、老人、海、金枪鱼还有鲨鱼图片,VCR展示学生们制作的狮子和孩子的短片。
(4)小组合作交流,互相点评,提出修改建议。
(5)教学提示
此項工作比较繁复,学生课下的准备工作很多,要在对形象的思考,若能引导学生在文本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更佳。
【活动4】《老人与海》中老人的精神品质。【第四周,2课时】
(1)归纳总结老人的精神品质,并通过筛选文本,作旁注,简要分析。
①面对挑战的勇气与耐力
②征服磨难的乐观与豁达
③困境中的自信坚定、永不言败
④面对失败的高贵傲骨
(2)分四组就老人的四种精神品质进行分析论证,一组代表阐述,由其他三组对阐述内容作出评价,要求做到公平、公正,评价准确到位。
(3)通过对老人精神品质的学习,对于这样的英雄形象血气方刚的高中生会有什么样的心灵感悟?写200字学后感,当堂完成,自我展示。
(4)教学提示
海明威笔下老人圣地亚哥在面对挑战中拥有勇气与耐力,在征服困难时无比乐观、豁达,在困境当中自信坚定、永不言败,在真正面对失败时不向厄运低头、高贵傲骨。《老人与海》中,老人圣地亚哥虽然孤独、虚弱,但这个英雄形象却向世人展现了当我们在遭遇困境和挑战时应当具有的精神和品质。这位打不垮的“失败者”鼓舞了许多逆风前行的人们,启发我们在逆境中应勇于接受挑战、永不退缩,同时应敢于承受失败,直面前方。
【活动5】《老人与海》微写作【第5周,2课时】
(1)给出三个方向进行微写作训练。
①人物形象式微写作——“我心中的硬汉桑迪亚哥”
②语言风格式微写作——学习海明威小说“冰山”原则,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创作。
③描写手法仿照式写作——内心独白式心理描写,人物形像、鲨鱼和景物环境的描写方式的仿写。
(2)一节课写作,一节课组与组之间互评,优秀作品展示。
(3)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微写作训练,外貌描写一定要突出人物特征,人物特征一定要暗示人物精神。如文中对圣地亚哥的外貌描写,那颗肉瘤、那道伤痕、那一条条的皱纹,不仅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他那令人敬佩的执着,而且也使学生体会到生活的艰辛,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童志国:《整本书阅读应为学生的心灵成长奠基——以〈平凡的世界〉为例》,《治教观摩》2018年第5期。
[2]赵春辉:《冰山与狮子——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小说创作风格》,《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3]杨仁敬:《海明威:美国文学批评八十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
[4]马兰:《海明威的创伤体验与硬汉形象的塑造》,《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5]刘璐:《高中外国名著整本书阅读研究——基于〈老人与海〉的个案探索》(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7年。
(作者:李静,安徽省巢湖市第四中学教师)
[责编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