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杏庵
圈粉世界4亿人的顶流IP:“中”了。这是2020年12月18日《河南日報》一则报道的标题。
报道说,激动人心的消息从万里之外的加勒比海传来,中国太极拳成功申遗。牙买加当地时间12月17日7时35分(北京时间17日20时35分),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申报的“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太极拳是河南省继皮影戏、二十四节气之后,第三个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
太极拳源于温县陈家沟,距今有300多年历史。它以太极阴阳学说、中医经络学说、道家导引吐纳术为依据,结合武术众家之长而创制,又被称为哲拳、文化拳。目前太极拳传播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者有4亿多人,被公认为21世纪人类最佳健身运动方式。
“大道之源,法式于地,取象于天。”河南理工大学太极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王柏利认为,太极拳成功申遗,是太极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太极拳蕴含和而不同的文化追求、淡化竞争和睦相处的交往智慧,倡导互利共赢的价值观念,将在全球跨文化传播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太极东方来,五洲谱新篇。近年来,太极文化发源地河南深入推进黄河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重点将太极拳作为黄河文化的顶流IP进行推介挖掘,讲好“黄河故事”、弘扬太极文化,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富有成效的“河南贡献”。焦作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申遗成功为新的起点,积极推进‘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建设,充分发挥太极拳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中的独特优势,打造国际太极文化交往研习传播中心”[1]。
成都一学者程大力先生为中国传统武术做了精确定位:“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最濒临灭绝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欣闻讲述河南武术的“前世今生”的《河南省武术志》出版,可喜可贺。
《河南省武术志》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第一本以省级武术为内容的创修性行业类志书。《河南省武术志》史料丰富,类别较全,内容厚重。该志约120万字,12章,分上下两册,时间断限从公元前2000多年到公元2014年,共约4000多年。
《河南省武术志》第一章在对7个拳种的记述中,突出了发源于河南的少林拳、太极拳。在之后的各个章节,几乎都有少林拳、太极拳在比赛、交流、教育、著书、培训、产业、演艺等方面的内容,突出了河南武术的亮点、重点。对这两大拳种浓墨重彩予以加强,全面记述,全志中这两大拳种占据了较大的篇幅。
《河南省武术志》史料丰富,类别较全,内容厚重。如收录了明清时期河南的武状元列表,主要拳种如太极拳、心意六合拳、查拳等传承谱系等史料。也收录了重要武术赛事如全运会、锦标赛、亚洲赛、省运会等武术竞赛名次,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和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的分组成绩,高段位人员列表、武术副教授人员列表等。还汇集了全省各地武术辅导站列表。在武术研究一章中,列出了近年来出版的武术著作和发表论文简介。这些史料和资料都方便查找或进行研究。
毫无疑问,“《河南省武术志》第一次以官方的口径对河南武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做一个客观真实地记录,具有一定权威性和可信性。《河南省武术志》全视角对河南武术进行记述,是了解河南武术及武术文化的捷径和入口,具有引导和指引作用;是近年来河南全省对优秀传统文化整理、发掘和弘扬的众多成果中又一突出的文化产品和成果”[2]。
太极拳,包含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深刻内涵,集养生和防身于一体。
说起太极拳,大家并不陌生。可要给太极拳下个定义、说说太极拳的历史和文化,那就有点“专业”的味道了。这里面蕴涵着丰富的太极思维呢。拳虽小技,大道存焉。要不,老一辈的人怎么说要“学太极,悟人生”呢?在太极拳《十三势歌》里,有这样的表述:“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这句话阐释了古人对太极拳功效、对生命的理解。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之瑰宝,是健身御病的有效手段,是科学养生、陶冶情操的法宝。太极拳,已被公认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太极拳则是其中一颗灿烂的明珠。“置此身于大气圈兮,演练太极。控精气神于其中正兮,感知人体。”太极拳的“术”是狭义的、有形的、初级的功夫;太极拳的“道”则是广义的、无形的、高层的功夫。
太极拳把道家“道法自然”的辩证思想与儒家“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之超越了通常意义的攻防技击之术和强身健体之法。
太极文化,明确地表达了人应该去追求和谐,这也就是构建和谐这一思想的最深刻的文化根源。所以,太极拳中充满了和谐理念。
——题记
一
太极拳是内家拳,讲究“十年不出门”“三年一小成,六年一中成,九年一大成”。传统意义上,太极拳传承是有谱系的,历代积累的拳谱、图谱、口诀是传承的重要依据。
练太极拳如何开始呢?力起于脚,气往下沉,双肩松开,双股前节有力,在盘拳走架时,立身中正安舒,双手自然垂立,心身俱静,无思无念。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练太极拳,先练内劲,别人看见你没动,实际你在动。身虽静,意已动。外显静而静如山岳,内极动而翻江倒海。内外兼修,意到形到,周身通泰,身心合一。
慢练,是太极拳的一种练法,以养气和血、保健养生、延年益寿为主要目的,练得久了,功夫越深练得就越慢。这是由功夫的深度和身体的感觉需要而形成的。
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太极拳爱好者眼中,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是名副其实的中原“太极第一村”。前些年在我国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想了解中国20 年的历史可以到深圳;200 年的历史到上海;500 年的历史到北京;1000 年的历史到开封;3000 年的历史到西安;要了解中国5000 年的历史,只有到洛阳。这个段子说的是大历史,如果具体到太极拳的历史,我觉得,还可以再加一句:想了解中国数百年太极拳的历史,那就必须到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陈家沟南临黄河,北靠太行,山水旖旎,那里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常年水流不断。
作为黄河文化符号之一,太极拳将其对中国传统哲学朴素深刻的理解融入拳法,蕴含了中华民族对搏击之道的独特表达,成为中国武术亮眼独特的存在。
太极拳被称为哲拳,蕴含着中国的传统哲学和文化。太极拳讲究阴阳变化,每招每式都贯穿着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转化的原理。它注重内气、内劲的武术,不是体现于外,而是体现于内。太极拳讲根基稳固,下盘稳定,上肢轻灵自然。
下盘不稳固,上盘再厉害也很难立于不败之地。
太极拳是温和的有氧运动,是通畅的经络运动,符合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关于“体欲常劳,劳勿过极”的养生益寿原则。
太极拳,温和、缓慢、圆活、连贯,似行云流水、春蚕吐丝,动静相兼,集导引术、吐纳术和太极拳术为一体。
太极拳已被公认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沉静和美”是太极拳的态度。此次申报文本中是这样定义太极拳的:“太极拳是基于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以中正圆活为运动特征的传统体育实践。”
学习太极拳,形似者死,神似者活。以拳入道,以拳悟道,由拳证道,明理在先,心法为主。
这就是太极拳。
太极拳讲究虚实、三点归一、似停非停。什么叫虚实?什么叫三点归一?什么叫似停非停?你随便到公园看看,“80多岁”的“耄耋老太极师傅”多得是,他们练起太极拳来,身轻似燕,虽已银丝鹤发,眼中却炯炯有光。
你注意看老太极师傅的动作,就能发现那行云流水般的力量。老师傅们认为,这种力量化无穷而力无边。较真去说,师傅们有此神力可能是假的,可那感悟却是真的,他们感悟的东西就是祖宗琢磨出来的太极了。
太极拳是用“太极”命名的拳法,表明太极拳之理与天地万物之理相通,充满了阴阳、刚柔、动静、虚实等变化。
中国有句古话:自古太极出河洛,也就是河洛文化。太极的产生与中国上古历史上的河图洛书有着很深的渊源。
什么是河洛文化呢?
按照徐正英先生的定义,河洛文化就是指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与东南西北四个文化圈相衔接的、上古至北宋时期的传统文化圈,其核心为夏商周文化。
《论语·子罕》载: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此处孔子谈到河图的言论虽简,价值却不可低估。这里的河图应该包括了河图和洛书,因为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载《论语》此文时,“河不出图”句下有“雒不出书”一句。孔子虽意在慨叹自己生逢礼崩乐坏的春秋末世,报国无门,但客观上却不仅肯定了河图洛书的存在,而且还揭示出了河图洛书是盛世方现的天赐祥物。
《易传·系辞上》载:“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按传统说法《易传》为孔子所作,虽经历代考证现已确认非出于孔子之手,但其被视为先秦文献是没问题的,当成于战国时期。‘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已成为经典名言,其经典意义在于,它标志着至迟在战国时期,人们已普遍认同了河洛文化的根源性,认为圣人是依法河图洛书初创了河洛思想政治文化的。”[3]
传说伏羲时代,龙马负图、神龟献洛,也就是一匹龙马和一只神龟分别把河图和洛书献给了中华人文始祖伏羲,这就是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起源。伏羲一画开天,创造了阴阳,并推演八卦。相传又经过了夏朝《连山易》、商朝《归藏易》的传袭,到了周朝时期由周文王演化为《周易》。这三部经典统称为《易经》。
《周易》是五经之首,中国传统文化之源,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的“圣经”和“智慧之书”。
我看到,有不少人说,“太极”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其实,《易经》中并没有“太极”一词。事实上,“太极”一词首见于庄子,《庄子·大宗师》有云:“在太极之先不为高。”庄子首先提到“太极”这个概念。不过,庄子口中的“太极”还不是一个实体性概念,与无极、动静、阴阳等范畴也没有发生联系,换句话说,庄子口中的“太极”还没有哲学意涵。到了在《周易·系辞》中,“太极”才真正具有了哲学意涵。因为《易经》早于老庄,而《易传》则晚于老庄,《易经》与《易传》两者相距七八百年。所以,“太极”的观念,来源于道家的庄子。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葛洪认为道本无名,是万物的本源。天道无为,任物自然。
后来有了解释《易经》的《易传》,“太极”这个概念被收录进《易传·系辞》当中。在《周易》“传”里,出现了宇宙形成叙事结构,即《系辞上》中的一段话:《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段话一般解释为:生生之易的太极,运转中生成阴阳两种属性的物质,两种属性的物质不断分化、组合,又产生了“四象”和“八卦”。由此,物质世界成型。
就是说,太极化生万物、万化归一太极,太极是时空的实有。太极是世界的本体,太极是万物的基因,太极是生命的原动力,太极独一无二。然而,太极的应用是要把握一二三的:一是事物的本体,二是事物的功用,三是事物的实质。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修外以及内,静养皆和。”静,静者,宁也。宁则安,安则思,思则万象皆至。无静无以致远,无静无以入真。
有這样一个故事:两个和尚见庙内旗幡飘动,一个就说是旗在动,另一个则说是风在动,为此争论不休。结果一个小和尚一语解决了这场争论。他说是你们的心在动。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是谓心静。心动意行谓拳,形体不动心意动,也谓之拳。
知静而后有拳,这就是“学拳明理”。会读书人能慢慢悟出“静养皆和”的道理,不会读书的人死抠书本字句,李白曾讽刺说:“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有个老人,善于下棋,以前没有碰到高手,所以下得神闲气定。有次碰到了高手,对弈几盘,盘盘败北。老人不甘失败,回去反复分析棋局,劳神耗气,过分用心,脑子像快车一样停不住,十几天都没有睡好觉,患上了失眠症,去看了医生。医生说,中医认为心藏神,心主血脉,人的神魂要靠阴血来滋养。你思虑太过,耗损了阴血,得考虑用安宫牛黄丸、朱砂安神片、太乙紫金锭,或者天王补心丹了。
老年人要“戒之在得”。本身日薄西山,气血亏少,应该颐养天年,不应该再争强好胜。你如果这样机关算尽,步步为营,最后即使赢了对方,那也是输了。为何呢?赢了棋局,赔了身体也不管用。
古人说,天君泰然,百体从令,心神安稳,五脏协调。你的神,如果不耗得那么厉害,身体的津液就不会蒸化得那么猛烈。打个比方,你的车子都没有熄火过,整天在那里开,那水箱的水,当然很快被蒸干了。这时候,有人就去吃鹿茸。你就算去吃鹿茸,确定能补回你耗损的津液吗?鹿茸最常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年老体衰,五劳七伤,损及元阳;另一方面是阳痿早泄不孕不育。比如十补丸,参茸固本丸,这些都是固本培元的代表方。人到疾病后期,大都会走入共同的一条归路,那就是虚劳。对于诸虚劳损,五劳七伤,元阳不足的,也许可以承受像鹿茸这些峻补之品。但补益过度,反而像催化剂一样过早把人催熟。大自然里头,有个现象,叫做早发育、早衰老。过早开花结果的树,长不高长不大,所以现在不少娃子,吃了含有大量激素的食品,比如鸡鸭鱼猪肉,导致身体很快被催熟催大。这么说吧,即使补,也得讲科学,听医生的建议才靠谱,别自个在那里乱补。
你看学术界,有伤寒学派,也有温病学派。温病学派主张什么呀?保胃气,存津液。为什么?你看现在,有多少人,他们白天焦虑不安,急急忙忙,到了晚上,躺在床上,心也没有静下来,就像公路上迅速奔驰的车,或者运动场上跑个不停的人。你想想,这心弦一天都没怎么能松下来,身体得暗耗多少水液呀。再看看伤寒学派,人家主张什么呀?主张温阳气,化津液。为什么呀?想想看,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时期,全球气候都寒冷,特别冷,到宋代就暖和多了。人生活在那么冷的气候里,当然要温阳气、化津液了。
太极拳也是静拳,其中蕴含着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中医的阴阳理论、五行相生相克等都是古人在感悟天地中总结出来的理论。白昼更替,四季轮回,古人由此得出最朴素的古典哲学:道法自然。
《黄帝内经》里说: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这不正是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吗?人身体得温热,血脉就变大膨胀,非常通畅,如果受寒凉,血脉就变小闭缩,不通则痛。
张仲景有个名方,叫温经汤,里面用的君药就是吴茱萸。清代的学者陈修园,赞叹此方说:温经汤一方,无论阴阳虚实,闭塞崩漏,老少善用之,无不应收取效。因为此方寒热通补并用,以温阳通利为主,而不是猛烈地攻逐,使人体血脉得温则通,瘀浊遇阳则化。寒温并用,通补兼施,使月经通调,诸症自消。
《黄帝内经》里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凡药物很难两全其美,但吴茱萸既能辛热发散、以逐沉寒,又可以苦降浊阴、以止逆气,正符合“太极旋转升降之理”。
一物而两全,谁人不爱?大凡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者,不管是虚火实火,都有一个气往上冲的现象在那里。中医不看局部疮口炎症病菌,但观其气,看到气上冲者,引之下达。所以,气降则痰浊降,气降则炎肿消,气降则疮痛减。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用吴茱萸打粉,米醋调和,敷贴在两足心,那咽喉口舌生疮,一夜便愈。
大名鼎鼎的吴茱萸,善入肝经,散肝寒,疏肝郁,降肝滞,是治疗肝寒气滞诸痛的要药。如果寒导致经络不通了,用小茴香配川楝子,寒温并用,“諸子皆降”,下达肝经暖少腹,下达阴器,畅达少腹气机。再用木香配吴茱萸,同样能够暖肝脾之寒。脾主大腹,肝经下络阴器,大腹气机条达,温暖睾丸,若有痛则尽除之。故用一味吴茱萸疏肝郁、散肝寒、降肝浊,真是一举多得。女的有痛经,那么男的呢?男的就可能有睾丸痛。吴茱萸也可以治疗男子睾丸痛或寒疝腹痛,选用寒疝睾丸痛特效方——导气汤。不管是男子的睾丸痛,还是女子的痛经,但属寒凝气滞,无不用吴茱萸。
之所以用吴茱萸,就是因为:肝经下络阴器。当生殖系统被阴寒所包裹时,这时唯有吴茱萸这种辛热、苦泄之药能令肝主疏泄功能加强,从而把阴寒赶出去。肝经不单局限于胸胁,上至巅顶,下至足底,肝经都可以达到。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经脉所延伸到的地方,出现的寒气瘀滞疼痛,这吴茱萸通过暖肝寒、配伍适当的药物都可以把局部的瘀塞通开,将疼痛解除。
吴茱萸能温暖心腹之冷气,这在千年以前就为人们所认可。唐代诗人王维有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遍插茱萸的“茱萸”就是吴茱萸。
在重阳节前后,古人除了饮菊花酒,还要身插茱萸、登高眺望。有诗为证:“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吴茱萸有“辟恶翁”“辟邪丹”之称号,菊花又有“延年客”之雅名。如此芳香辟浊的吴茱萸,配上清肝明目的菊花,真是相得益彰。
端午节前后,古人喜欢在门口放艾叶、菖蒲,因为它们的香烈之味,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状态,还可以驱逐浊气、保持居室清爽。
端午节和重阳节,一个春夏之交,一个夏秋之际,这两个节点都是疾病容易流行之时。古人利用天地之草木来消天地之疾患,正是长期实践防御疾病的智慧。
吴茱萸,为什么能够温暖心腹之冷气呢?原来吴茱萸带苦味,辛热通阳,同时还可以滑利下降,这样辛开苦降,集于一身,真是难得的药物。就像一个人,他既可以向外杀敌,驱邪于千里之外,又可以向内治理国家、收拾战场、把浊阴赶下去。像这种出得厅堂、又入得厨房,能够“出将入相”的药物非常少,薤白是一味,吴茱萸也是一味。
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说:“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故有经验的医生经常抓住三点:一是干呕吐涎,二是头痛,三是脉迟苔白。这时,用吴茱萸配生姜,暖肝温胃,散寒止呕,再加人参、大枣,照顾中焦(脾胃)。这样,肝经之寒得散,脾胃之虚得补,中焦升降恢复,受寒之人岂有不舒服的道理?
张仲景说,一个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身体有久寒,一方面血虚,一方面阳气不达。这种病人容易犯冻疮,经常手冷。怎么办呢?可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这个汤里面有当归、白芍养阴血,桂枝、细辛开发阳气,吴茱萸、生姜散寒降逆,大枣、炙甘草培补中焦,通草可以连通脉道。为什么吴茱萸在肢节逆冷这种病的治疗中,也很好用呢?《神农本草经》上说:吴茱萸能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所以,遇到风冷肢寒这种病,吴茱萸大有用武之地。古人说,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吴茱萸、生姜之辛,能够温胃。四肢皆禀气于胃,所以,四肢厥寒、气血供养不够,要先治他的胃,让胃能够辛开苦降,把温热的气血,打到四肢去,再将寒积收回来,然后排出去。而吴茱萸,正是辛温、走散、开发之药,能使风寒湿之邪从腠理而出。凡寒气在腹,气不得温,腹满下痢,必用吴茱萸。古人说,吴茱萸“下痢寒气用之入神,诸药不可代也”。
吴茱萸再好,也不能天天吃吧。真正让身体强壮起来,真的需要学学太极拳了。因为,太极拳中包含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深刻内涵,集养生和防身于一体。
太极拳之最高境界则为:动之则分,分而阴阳;静之则合,合则太极。明动静,辨刚柔,分虚实。
由于它是据太极之理,由无极至太极,由无相而有相,由静而动,每个招式都分阴阳,动作又以弧形曲线为基础,因此定名为太极拳。
二
那么,什么叫“太极”呢?太极拳中又蕴涵着什么样的“理”呢?
“太极”的太,是大的意思。太和大,是同义语。一个意思,两个字眼。
太,比大还要大,绝对大的那个大。这种能包含所有大的大,处在大的极端的点上、境界上。所以我们可以叫它“极”。
反过来看,大都是从小来的。那么我们说,小,潜在地包含着大。另外,还有零。零,也包含大,因为虚空是没有量度的大小。无限的东西,是要比有限的东西大的。天体在虚空中,正如原子在虚空中。这种虚空,这种没有大小的“大小”,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叫它“零”。
在对小、中而言时,太和大,就是一样的;在太和大相比较时,它们的区分,就要看哪个更大一些了。
在大小不一的一系列的“大”里面,最大的大,就是太。我们这样定义太和大,是为了自己能够把大中之“大”区别出来,在思维上把握住,直到我们能够去追究那绝对的大、无极限的大。
一切无差别,是名太极。无始无终,无增无减,无垢无净。虚极、实极,都是太极。
“无极”,可以理解成大爆炸初期的宇宙。
“太极”——大到极点了,大到不能再大了,也就没大没小了。所以释迦佛一诞生,就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无极”是形容太极的无形,也就是形而上的本性;“太极”则强调无极的客观存在。“无极而太极”恰恰体现了自无生有的过程。无极即太极,并不是说完全相等。
太极,不是让人以极端为目标。一切无差别,是名太极。无始无终,无增无减,无垢无净。在科幻小说里,另外一个世界是这样的:一个人从土堆里长出来,大把白胡子,然后越来越年轻,最后成为婴儿,胚胎,然后被安葬到一种液体环境中(这种液体环境就像母体),然后溶解掉。那个世界的时间运动方向,和我们这个世界刚好相反。
写 《道德经》的老子认为,宇宙“混沌”时期称为“无极”,它由混沌未开之前的虚无缥缈的阴性物质组成,那时还没有阳性物质,即粒子物质。阴性物质世界处在“恍兮惚兮”状态。有人断言这些阴性物质是波形能量因子(或称“虚子”)组成的海洋,无边无际,“其大无外”,故称“无极”。
汉语是能够显现大智慧境象的。你怎么深究、怎么解释都可以,我们各自心证。因为,“理”是先天的,自然存在于客观事物中。“论”是后天的,是言,是用,是表达意的,但是往往言不达意。
“太极”这个观念,在其后的历史时期中不断被丰富和发展。到了周濂溪(周敦颐),他的《太极图说》达到了一个理论上的巅峰。
周濂溪是宋代新儒学的奠基人,他在坚持儒家伦理的基础上,又将佛、道之“无”融汇于儒学之中,提升了儒学的形上智慧和人生境界。毫不夸张地说,周濂溪对宋明理学的开启和后世太极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他的学说也因此被称为濂溪学。
濂溪学有三个特点,其一,他将“无极”引进到新儒学的形而上学之中,“无极”成为高于、先于“太极”的宇宙本源;其二,他将“无為”作为儒者的最高人生境界,将“诚”规定和描述为“无为”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状况;其三,他将“无欲”作为一切有志于学圣的修炼方法。
“置此身于大气圈兮,演练太极。控精气神于其中正兮,感知人体。”太极拳通过肢体语言表现阴阳平衡,具有阴阳开合、虚实转换、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的特点。
太极拳强调“凝”,“凝”就是形神的聚敛,是精神内守而不外泄,是人体元精、元气、元神“三元”之合的体现,是强身健体长寿必求之法,深藏得机得势之玄妙,是体用两得、阴阳相合之道。
《太极拳论》是太极“拳论”,而不是太极拳“论”。
《太极拳论》并不是一篇专门针对太极拳的解释,而是用太极阴阳学说对广泛意义上拳术进行论述的著作。《黄帝内经》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一部《黄帝内经》,80多万字,就是“阴阳学说”,用两字来概括,讲的就是阴阳。人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盛,阳气就会受损;如果阳盛,阴液就会受损,所以,《黄帝内经》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蕴藏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肾有肾阴肾阳,肝有肝阴肝阳,心有心阴心阳,脾有脾阴脾阳,胃有胃阴胃阳,肺有肺阴肺阳……身体每一个部分的阴阳都必须保持平衡,一旦某一个部位的阴阳失调了,那个部位就会出现疾病。
为什么说“阴得阳生,则泉源不绝”呢?你看泉水在秋冬季阳气不够,河流就进入枯水期,甚至大雪封山,泉水点滴不下,即使有阴分物质在那里,没有阳光去普照,冰雪化不了,水也流不出来,不能滋润大地。而一旦春暖花开,冰雪融化,河流立马川流不息,泉眼立马泉源不绝。所以现在很多人吃很多营养,但是阳气不够,最后这些营养都搁在身体里面,化不开,消纳不了,要么大便不成形,要么拉出没消化的食物。这时食物不能被身体充分运用,那么吃再好都等于没吃。
“医儒不分家”,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满口“之乎者也”的老夫子,大都略通岐黄之道;而悬壶济世的老郎中,也会附庸风雅子曰诗云一把。在宋代,范仲淹“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理念深入人心,济世救民成为读书人的两大抱负。至此便出现了“儒医”之名。朱肱、许叔微、李时珍等都曾习举子业,而王安石、苏轼、沈括等一大批文坛巨匠,医学功底也十分了得。张景岳是明代著名医家,人称“仲景以后,千古一人”。他曾选辑古代医方,分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八阵,撰成《古方八阵》;但又觉得临床取用“犹有未尽”,又结合自己的经验,化裁制定新方185首,仍分八阵,称为《新方八阵》,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现在很多中医临床上常借鉴张景岳书里面的方子,还是蛮灵的。比如冬天阴阳之气不协调,容易失眠抑郁;压力大、工作忙,也会睡不着,有医生就用“高枕无忧散”来治疗。这个方子是以经典方温胆汤为基础,但更注重对虚、痰病机的分析,更注重对具有清心豁痰(抑阳)、宁神定志(守阴)作用的中药竹茹的运用。“高枕无忧散”中有一味重要的药,就是半夏。《内经》所谓“卫气行于阳,不得入于阴,为不寐,饮以半夏汤,阴阳既通,其卧立至”,是将半夏用于交通阴阳之最早记载。清代医学家邹润安进一步阐释说:“头为诸阳之会,阳为阴格则眩;咽喉为群阴之交,阴为阳搏则肿痛。肠鸣者,阳已降而不得入;气逆者,阳方升而不得降。汗出者,阳加于阴,阴不与阳和。凡此诸证,不必委琐求治,但使阴不拒阳,阳能入阴,阴阳既通,皆可立已。”这就是他认为半夏能治疗以上诸证的根本原理,即在于该药能交通阴阳,“使人身正气自阳入阴”。他说:“是故半夏非能散也,阴不格阳,阳和而气布矣;半夏非能降也,阳能入阴,阴和而饮不停矣。”所以,那种认为半夏能“散结消痞”“降逆止呕”,还仅停留在认识的表层,还未看到半夏有交通和调和阴阳的功效。其实,这才是它最值得看重和加以利用的。
中医看到阳火不足、不能腐熟水谷之象,便利用制阳光之法,用一些补阳温阳之品,如附子理中丸,这样,中焦脾胃阳气一运,下焦命门火力一壮,水谷食物这些阴性物质就纷纷被炼化,游走周身,为我所用,而不至于拉稀泻下完谷不化,这就是阴得阳生则泉源不绝的道理。
金代著名医家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说:“噎膈之病,或因酒得,或因气得,或因胃火。医氏不察,火里烧姜,汤中煮桂;丁香未已,豆蔻继之;荜拔未已,胡椒继之。虽曰和胃,胃本不寒;虽曰补胃,胃本不虚。况三阳既结,食必上潮,止宜汤丸小小润之可也。”特别是在南方,噎膈之病(咽炎、食道炎之类),甚至鼻咽癌、食管癌的病人并不少见。一方面,南方地区地处沿海,气候比较湿热;另一方面,现在家家有了电视、人人有手机,人们晚上追电视节目、玩手机,不罢不休,看到阴虚火旺。湿热加上阴虚火旺,平时男的烟酒应酬多,女的容易生闷气,或者稍不注意,吃些油炸之品。那么“浊火”立马烧上来,导致咽喉不利、胃中痰浊不降。平常身体有湿热之人,一吃胡椒辣椒,咽就容易沙哑,牙齿就容易肿痛,口舌容易生疮,甚至痔疮也容易发作。不管是胡椒、辣椒、川椒,它都有一派辛热阳火,对于脾胃虚寒者食之,是良药,但对于阴虚火旺,或湿热内盛者,吃下去,就会引发脏腑诸疾。
这种情况下,你用凉药会伤正,你用热药会助火。你寒温并用,也只是一时权宜之计。
对于这类病人,医生通常都建议他们少熬夜看手机、少下馆子应酬、少食辛辣烧烤。这三样一旦戒掉,再适当配以普通的草药,就有比较好的疗效。
有一味药名叫天雄,它的功效非常奇妙,非常符合天地之道。我们通过“湿柴不火论”,就可以领悟到天雄的作用,天雄能把湿柴变干、帮助阳火鼓荡起来。所以说,它能散寒祛湿,其实就是把寒冷潮湿的状态,散出去,这样身体命门的火就可以把干燥的柴点燃。张仲景的“天雄散方”用来治疗男子肾阳亏虚,精冷不育,阳痿早泄,腰膝痹冷。“天雄散方”中仅由天雄、桂枝、白术、龙骨这四味药组成。
由此可见,最厉害的壮阳、补阳,不在于你拼命去买打火机,而在于你如何把潮湿的柴变干,这样你不去壮阳,阳气自壮。为何古人说,湿盛则阳微?我们可以反弹琵琶,湿微则阳盛。为什么张仲景治疗男子肾阳虚、精液清冷,会去用白术来治脾。因为脾主湿,湿盛则阳微。一片滔天大水,你再大的火,都微不足道。真是“阴寒去,阳火生,湿柴干,精阳足”啊!
还有一味药,叫硫磺。硫磺是火中精,能大补命门。它大热纯阳,善于补火助阳。它跟大黄一起,都叫“将军之药”。大黄是寒将军,硫磺是热将军。所以,热结便秘用大黄,寒结冷秘用硫磺。
李时珍说:“凡产硫磺处,必有温泉作硫磺气。盖人一身,全赖命门真火周布,使能上灌心肝,以主云雨,中及脾胃以蒸水,下司开合以送二便,旁达四肢以应动作。”大热纯阳、火中之精的硫磺,外用能杀虫止痒,治疗疥癣湿疹。在《肘后方》里头,治疥单方,就是一味硫磺,用麻黄调敷。所以,古人称硫磺乃疥疮要药。
还有一些治疗顽癣湿疹的古方,都会配用到硫磺。这方面《药性赋》说它暖胃杀虫,我们要知道它为什么能杀虫。虫,大都是因寒所生,因湿所生。你一派阳火充足,虫见了,立马都让道,居家搬迁。所以硫磺杀虫,是以其纯阳大热之性,令虫难以安居。《神农本草经》中说,硫磺主妇人阴蚀。阴道寒湿,虫蚀为患,也会用到硫磺来杀虫止痒。
硫磺是石类药,质重下达,直入命门,一路开胃下肠,所以,能够让人体热气下达,然后外散。这味药补火助阳,直接下纳命门,而不会那么容易浮散。有经验的医生会告诫病人:不要轻易试用硫磺,因为你如果不辨明寒热虚实,用反了,不仅难以建功,反而容易伤到身体。特别是阴虚火旺纵欲的病人,更应该远离。
《黄帝内经》中说“痛则神闭”。一般病人无痛不寻医,他来找医生肯定有疼痛、苦闷、郁滞之處,所以,医生经常要找一味药可以作用到神志上的,让他神清气爽,使心主神志功能加强,能够开窍醒神、安神定志的这味药,非菖蒲莫属。中医认为,心脑相连,又认为,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所以,记忆力跟心肾关系很密切。老中医常用一个小方子,叫金标状元汤。就只有几味药,菖蒲、远志、枣仁、天冬、熟地。也可以泡些菖蒲水给他喝,菖蒲开心窍之药,可以治疗记忆力减退。徐灵胎说,菖蒲一进入人身体,就不能为水湿痰涎所阻滞。它能够芳香开窍,除掉风寒湿。邹润安说:“人身灵明,犹火蓄石中;人身躯体,犹石能蓄火。假使躯体为寒水所蒙,灵明为痰涎所壅,则运动不周,视听不协。外之不化,由于内之不出。惟菖蒲生水石间,而辛温芳烈,有阳毕达,有阴悉布。故凡水液浑浊为神明之翳者悉主之。”凡阴云密布,得阳光就疏散。病人痰浊蒙蔽清窍,神明为之蒙翳,用菖蒲皆可开之。古方菖蒲郁金汤,就用菖蒲配郁金,开窍解郁,治疗痰热蒙蔽、高热神昏的病患。
人体的心神是属于阳性的,所以古人说阳神。这心神一旦被痰浊阻塞,人的头部就会感到晕沉,就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病。古人说,怪病多痰,怪病治痰。怎么治痰呢?大家看菖蒲郁金汤就知道了,既有半夏、竹沥直接降痰浊,又有菖蒲、郁金辛开解郁,把蒙痹的阳气宣散开来。这样乌云下去,阳光出来,自然天朗日清,惠风和畅。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根结底,可以分为两类:一为阴,一为阳。阴阳是两种相互对立的能量,它们一正一负,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前一后,相互制约,彼此依存。正因为阴阳彼此对立,相互依存,所以才有了天地、日月和男女。人体虽然复杂,但说到底,也只存在两种能量:一是阴,一是阳。这两种能量不断变化,便有了人的生、老、病、死。
古人说,若人识得阴阳理,天地都在一掌中。
那么,“阴阳学说”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来自道家和阴阳家。周以后,《老子》描绘了“道”创生万物的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道”孕育混沌未分之气,混沌之气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运动形成天地,阴阳二气相合生出的和气产生万物。
道家和阴阳家在高度概括了自然万物的基本元素(属性)之后,以参同体悟的直觉方法发现了这一阴阳变化的客观规律。太极,就是一种相互转化的运动状态,是“阴物质”和“阳物质”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的状态。这种状态相对于外部事物来说,是不可分解地胶着在一起的。太极正是特指这样一种过渡性的临界状态。
庄子说:“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于天,赫赫发于地。两者交通成全和,而物生焉。”可以说,太极阴阳说是道家的宇宙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一”即太极。老子认为宇宙是个太极,人体也是个太极,生物各自有一个太极。太极至广大,尽精微。阴阳,则是太极这个整体中所包含的两大要素。由阴阳而两性,伏羲与女皇(女娲)结为夫妇生了四子,共同造地造天。祖先神创世,配对创世,家庭创世,显露出浓浓的中国文化气息。
古代哲学家提出的阴阳学说,对太极拳影响很大。朱熹以“太极,理也”沟通了易学与理学的关系。传统中医有“八纲”之说,八纲者:“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也。”太极拳道亦有“八纲”——“拳知八纲”,即“阴、阳、动、静、虚、实、刚、柔”。此“八纲”亦是太极修炼的基础。
与中医八纲相同,太极拳亦是以阴阳为中心——须心悟阴阳之理,在此基础之上,方能由内而外“明动静”“辨刚柔”“分虚实”。阴阳为先,刚柔为果。动静虚实,抽象出因果之间的无限机巧与奥妙。知阴阳,悟太极,通一理,应万变。
《太极拳图说讲义》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一阴一阳之谓拳。”太极拳将阴与阳统一于拳路之中,“脚踩阴阳手划圈”,一招一式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哲理,所以太极拳被誉为哲拳。
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周濂溪引入了太极、阴阳,开创了自己独特的太极哲学体系。他在《太极图说》中确证了无极太极——动静——阴阳之间的关联结构,其“太极”概念的内涵与结构在朱熹、邵雍、二程等人的争论与解说中不断丰富和完备。
周濂溪之《太极图说》中之“图”——那个著名的太极图的S曲线,以及其“说”,明清有学者考证是从北宋初的道教学者陈抟那里借鉴来的。周濂溪在《太极图说》中融儒、释、道为一体,将太极无极观念引入了儒家解读《易经》的系统,将太极的宇宙生成论援引入了人生的“理”,为宋明理学的心性修养论,建立起了一个形而上学的理论支点。
周濂溪在《太极图说》里,首先提出了“人极”的观念,以及“立人极”的目标。在他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那点“人极”。
据说,人极是佛祖。而对于世人,最好的目标应该是菩萨——翻过山的那一面,又走回尘世中来。
太极拳高手就有这种“人极”的境界。
打太极拳要求动作轻松柔和,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如行云流水,绵里藏针,这充分体现了古代老子所说的“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的道理。
太极拳的命名,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效天法地的思想方法。比如太极十三势,就吸收了周濂溪《太极图说》中的太极阴阳,并以五行取代四象八卦的学说。太极“内动”,在太极拳中体现为强调“太极元气”在体内的运动。而“心为太极”的思想,则体现为演练太极拳时强调“心贵静”。
有的人说,我练太极拳只是想健身,没有过多地考虑。其实,健身就是一种大境界。研习太极拳,也是一种“生命的体验”过程。
三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之瑰宝,是健身御病的有效手段,是科学养生、陶冶情操的法宝。
太极拳强调的是修身养性,故以“哲拳”“文化拳”而著称。太极拳以意行气,刚柔兼济,虚实分明。
大凡修身养性之术,无不讲究平心静气、内外结合、神气合一、刚柔并济,就像太极。
《太極拳论》中说:“拳者,权也。”开始练太极拳你可以把它作为一种追求健身的手段,时间长了,你甚至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生活的方式。
太极拳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就是随时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做到全身放松。放松,对打好太极拳至关重要。从养生的角度讲,只有放松,才能心平气和,脉顺血畅,强身健体。
把放松的状态和调节的过程通过最自然的过程实现,这是练太极拳的一种高境界。到那时候不是时时故意地调节,而是形成自动调节系统——紧张消除的全自动系统。
不会松,你练什么太极拳呢?可是一味地追求松呢,则又完全入了另一条歧途。太极拳之松紧有如拨动之琴弦:过松则无律,过紧则崩断;松紧适中,则可弹奏出美妙的声音。内功所展示的无穷魅力与艺术神韵,就在这一松一紧之中。
太极拳一招一式看似优哉游哉,实则“血气方刚”。刚柔并济,方为太极之道。太极拳修炼至高境界为:松、空、虚、无。
松,是松柔,松筋、松骨关节,肌肉群之间,肌肉与骨紧邻之间要松开,各个骨的大小关节都应一一节开。周身放松有:静松、动松、阴松、阳松等多种放松法。
俗话说:“唱戏的腔,烩面的汤。”咱们河南资深的烩面师傅都知道,一锅美味的高汤是烩面的精华。就学习太极拳而言,放松,就是这个大道的“精华”。学习太极拳首先就要学会放松、苦练放松,用特有的心法和功法使练拳的人遵道而修,真正学会调整自我,放松身心,保持松紧适中、阴阳持衡的良态佳境。
孙子曰:“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孙子又曰:“择人而任势。”依照不同的部署,创造不同的“心势”。为人处世、择人任势的要领,和打太极拳一样,也不外乎推、拖、拉,以及接、化、发的运用。
太极拳的容纳、沉静、和顺,尽显松柔的淡定从容。松柔也是太极拳的灵魂。它可以柔化人的肌腱、韧带、筋骨,可以疏通人体的经络,按摩五脏六腑。它是由内而外、由气到形的一种松柔之动;是看似不动,实为在动,又非妄动;是小动而养,意者养心,养心在静;是形者养身,养身在动。这种松柔促使人体气血畅通,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
我这么说,有点绕了。如果再直白一点,太极是一种自然流行的状态。什么叫“自然流行的状态”?这个“自然流行的状态”肯定不是乱比划、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找到自己最舒服的那种状态。举个例子,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为什么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仅次于“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稿》)?以至于到了明代,董其昌见了《黄州寒食诗帖》,写了一段跋语,如此夸赞:“余平生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
要知道,在苏轼那个时代,还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书法家,那是西方“艺术家”概念为国人广泛接受后,现代社会分工与民族文化传统相互作用的产物。比中国书法史更具正统地位的帖学传统,某种意义就是一部文(名)人书信手稿的历史。《黄州寒食诗帖》,为什么被誉为书法艺术中的精品?究其原因,实乃“无意于佳乃佳”,非常典型地代表了“宋人尚意”的时代特色。
啥叫“尚意”?就是“自然流行的状态”。怎么理解这个“尚意”的“意”?历来众说纷纭。事实上,苏轼此处之“意”,不仅是指思想、情感之“意”,而是一种无意之“意”,其思想内核是自然论,包括三个层面:作书前的精神状态要淡泊自然;运笔布局要“无思、无意”“忘手、忘笔”、听其自然;书法中所表达出来的审美精神要有一种高蹈自然的萧然之气。在唐代“尚法”书风走到极致时,北宋苏轼等人于唐人之外另辟蹊径,我就“尚意”、 就喜欢“尚意”,用苏轼自己的话说“天真烂漫是吾师”。文雅一点说,这叫美学主张;粗野一点说,这叫率性而为。脱去雕饰,崇尚自然,任性——当然,不是简单的任性,而是在魏晋风度和老庄思想基础上的“任性”,不践古人、自出新意,书以意造、任其自然,追求自然、冲淡、和平之美。
苏轼写《黄州寒食诗帖》时为什么能够“任性”?这就需要了解一下背景。《黄州寒食诗帖》是在什么心情下写的?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醉酒之后的人生感慨(寒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
经历过“乌台诗案”,他可以喝光幾十年都没有舍得喝的好酒,也见证了一辈子都没有见证过的苍凉。那滋味呀,根本无法用语言描述,他一下笔呀,满纸都是惆怅啊孤独啊,诸如此类的纠结。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呢?简单地说,苏轼因为写诗获罪,差一点掉脑袋。闯下这么大的祸,他到底写的是什么诗呢?说起来你都不敢相信,就是一份“谢恩表”。元丰三年(1080),苏轼被调任为湖州太守,照例写了一份“谢恩表”。差不多是例行公事吧,可苏轼毕竟是书生,在“谢恩表”写了“新进”“生事”之类的话,总之,容易让人联想吧。一些人还真的“对号入座”了。没过多久,一御史把苏东坡谢恩表中的四句挑出来,说:出来走两步。你这样写,你确定不是蔑视朝廷?于是,弹劾他。某监察御史找了几首苏东坡的诗,里面果然有这样的信息:农人青苗贷款,三个月无盐吃等等。接着,另一御史也上表,列举了四点苏轼该杀的理由。这事闹大了。立案,由御史台审理。还在湖州任太守的苏轼就被人抓回京城,关进了御史台监狱。因为御史台常植柏树,柏树又常常是乌鸦的栖息地,所以,人们常称御史台为“乌台”。这就是“乌台诗案”的大致情况。
人这一辈子转瞬即过。当时的苏轼人到中年,因“乌台诗案”被逮捕下狱。他自己也预感不妙,说“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万幸,万幸,苏轼最终躲过了这场大难,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据说,苏轼迈出监狱门槛时,感慨万千,挥笔写道:“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有人说:“幽默是一种生活的刚需。”苏轼这时候几乎幽默不起来了。因为写诗,被关押,他心想:我不写了还不行么,我种地还不行么。他真的默默地在黄州城外的东坡上开荒种地,自号“东坡居士”,从此,世人记住了一个苦中作乐的苏东坡。
苏轼被贬黄州第一年,他是怎么过的,第二年又是怎么过的,你自己想象去。反正到了被贬黄州的第三年,他的手又痒了,又想写诗了,又“不吐不快”了。
《黄州寒食诗帖》的内容是两首五言古诗,诗的内容写的大致是他孤独惨淡的生活和凄凉苦闷的心境。人一老就容易怀疑自己的价值。他,一个人独自回想自己48年走过的路、喝过的茶、做过的事、交往过的人、见过的世……他似乎感觉有一种“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不平和委屈。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心绪何止苍凉、何止惆怅。被冤枉也好,被称赞也好,都过去了……
“乘风破浪”“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不惧风雨,方见彩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扶正必须祛邪,激浊方能扬清”“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48岁的苏轼,他的心情当时不是这样的意象,没这么豪放了,在他眼前的,是“小屋、渔舟、空苞、寒菜、破灶、湿苇、乌衔纸、坟墓、死灰”这些深具悲剧色彩的书法意象,现成的,都不用多想。值得也好,不值得也罢,都过去了。金戈铁马、痴情柔肠。昔人早已不在,往事早已如烟,而他们的眼神里,满是故事。有些话,虽不能言,却依然可以借助于书法表达。
如果你无法理解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心情,那么,你可以尝试着换位思考一下:庚子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社会运行秩序……事非经过不知难。经历疫情重大考验,付出艰苦努力,你是否更珍惜当下的生活?是否对过往的行为有所反思?
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寒食节”,在这个节点上,苏轼的情感突然勃发。身世之感,切肤之痛,化作这《黄州寒食诗帖》。他一落墨,一起笔,痛快淋漓,通篇笔法起伏跌宕,气势奔放,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就这样一气呵成。
他一提笔,马上就是侧笔,错落反侧、跳宕突变,用书法诠释了他的人生经历和艺术追求,把书与人的情绪高度统一,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貌。他那是写书法吗?不是,是发泄,是表达,是跟自己交流,跟内心世界握手言和。黄河奔流,世事如水。我不在乎你记忆里出现的橡皮擦,我只在乎从现在开始的每一个当下。他是在用毛笔“打太极拳”啊!
泰戈尔说:“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昨天的一切,再荣耀或者再糟糕,都已经过去了,让过去的彻底过去。过去的日子里,得到或者失去,都一笑而过。苏轼用毛笔“打太极拳”,写下《黄州寒食诗帖》,卸下行囊,然后一身轻松。
太极思想的要旨,在于认为“本来就这样”。首先,心理上要保持“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以“怎么样都好”的心情,用头脑仔细想想,然后“看情势”办事。这种自然流行的方式,不产生什么心理压力,才会自得其乐地“顺势行事”,以求身安心乐。
苏轼写《黄州寒食诗帖》的时候,就是那种自然流行的状态。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 陈学桦,孙勇.圈粉世界4亿人的顶流IP:“中”了[N].河南日报,2020-12-18.
[2] 李悦,张子健.讲述河南武术的“前世今生”《河南省武术志》出版[N].河南日报,2020-1-8.
[3] 徐正英.论河洛文化的根源性特征[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6):32.
美编 敏子 编辑 饶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