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芷莹 高原
【摘 要】亲子阅读活动有助于促进亲子间的互动,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对儿童潜在语言能力、基本阅读能力等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者针对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的实际情况编制问卷,对杭州市和义乌市两地两所小学一至三年级的30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人员通过调查,结合数据分析了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实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现状;建议和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大数据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在强调知识经济和终身学习的今天,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阅读成为人们获取外界资讯以及适应社会的关键手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1~2年级)的阅读目标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1]。亲子阅读以书为媒介,在儿童与家长共享阅读乐趣的同时,通过易被儿童接受的方式,有效培养其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使其从依赖阅读过渡到独立阅读。
亲子阅读也被称为“亲子共读”,指的是父母和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采取合作、对话与互动的阅读方式,围绕多元化早期阅读材料展开讨论、交流和分享的阅读活动。[2]本研究将从不同维度调查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的现状,并结合调查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次问卷调查所选取的对象是杭州市和义乌市两地各一所小学的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共计300人。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约为1.34∶1,其中男生167人,女生125人。选取的调查对象分别是一年级学生138人,二年级学生124人,三年级学生30人。该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292份。如表1所示。
表 1 调查对象分布表
[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总人数 男 76 73 18 167 女 62 51 12 125 总人数 138 124 30 292 百分比(%) 47.26 42.47 10.27 100 ]
(二)研究方法
问卷试题涉及亲子阅读时间、亲子阅读内容、亲子阅读方式以及家长对于亲子阅读的认识四个维度,共计15道题。试题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类,封闭式试题按照普通选择题设计。调查对象通过他人帮助、在线访谈、网络问卷调查等途径完成问卷填写,研究者利用Excel和PSPP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亲子阅读时间
亲子阅读时间主要从频率、时间段和持续时间这三个角度进行研究。
1.亲子阅读的频率
调查数据显示,在一至三年级学生中,43.15%的学生几乎每天都会进行亲子阅读,42.21%的学生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亲子阅读,而11.64%的学生很少或几乎没有进行过亲子阅读(见表2)。
通过调查,研究者还发现,在一年级的学生中,超过半数(52.17%)的学生几乎每天都会进行亲子阅读,44.20%的学生每周至少進行一次亲子阅读,只有3.62%的学生很少或几乎没有进行过亲子阅读;在二年级的学生中,37.10%的学生几乎每天都会进行亲子阅读,46.77%的学生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亲子阅读,16.13%的学生很少或几乎没有进行过亲子阅读;而在三年级的学生中,三种频率的占比依次分别为26.67%、43.33%和30%。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亲子阅读的频率会相对下降(见表3)。
2.亲子阅读的时间段
调查数据显示,在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中,超过半数(53.42%)的学生选择在睡前进行亲子阅读,44.18%的学生没有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会根据空闲时间随机进行,而少部分学生选择在早晨(1.03%)或饭间(1.37%)进行亲子阅读(见表4)。
3.每次亲子阅读的持续时间
调查数据显示,63.7%的低年级学生每次亲子阅读持续的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34.25%的学生每次亲子阅读持续的时间少于30分钟,2.05%的学生每次亲子阅读持续的时间超过1小时(见表5)。
(二)亲子阅读内容
亲子阅读需要借助一定的材料进行,这里的材料主要指的是图书。在亲子阅读的内容中,以文字为主的儿童文学(64.38%)排在前列,这类图书故事情节丰富,但文字较多,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水平难以达到流畅阅读的程度,因此多被家长作为睡前故事进行讲述。图文并茂的绘本(58.22%)也是低年级亲子阅读材料选择的重点内容。科普类读物占比为37.33%,古诗词类的传统文学和卡通动漫类的图画书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程度不相上下,分别占比为27.05%和26.71%。而中外名著、作文书以及与时事相关的报纸杂志则较少被选择作为亲子阅读材料(见表6)。
本研究针对亲子阅读内容进一步提出了相关问题:亲子阅读材料的选择依据是什么?调查数据显示,家长给孩子选择亲子阅读材料,主要是基于孩子的个体特点和兴趣爱好(78.08%),许多家长会根据老师的推荐(60.27%)做出选择,同时结合孩子和家长双方的想法进行选择。而家长的情感需求和一味盲从只占很小一部分(见表7)。
(三)亲子阅读方式
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陪读法(73.97%),其次是讲解对话法(38.7%)和理解观察法(34.25%)。涉及对家长自身文化素养要求较高的故事演绎法(14.04%)和游戏结合法(5.48%)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见表8)。
(四)家长对于亲子阅读的认识
为了调查家长对于亲子阅读的认识,问卷中设计了一道多选题和一道开放题,问题主要涉及家长对于亲子阅读的态度和家长在亲子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产生的困惑。
1.家长对于亲子阅读的态度
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76.37%)的家长认为亲子阅读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近半数(49.66%)的家长认为亲子阅读能够丰富孩子的课外知识,另外一些家长则认为亲子阅读在孩子增长识字量、培养口语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丰富情感体验等方面都具有促进作用(见表9)。
2.家长在亲子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产生的困惑
通过家长的回答进行归纳,我们发现家长在亲子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下:(1)家长没有时间陪伴孩子阅读(或时间不固定);(2)阅读材料选择困难;(3)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力难以集中;(4)孩子缺乏阅读兴趣;(5)孩子识字量不足;(6)孩子不喜欢阅读文字多的书籍;(7)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强;(8)家长的文化水平受限,难以解释阅读内容;(9)担心孩子的视力问题;(10)家中缺少阅读氛围。
(五)亲子阅读过程中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
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是关乎亲子阅读成效的重要因素,本次调查对调查对象在亲子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力集中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从“很不集中”“不太集中”“比较集中”和“非常集中”四个选项中挑选一个最符合调查对象注意力集中程度的选项。本次调查的赋分情况如下:注意力“很不集中”计1分,注意力“不太集中”计2分,注意力“比较集中”计3分,注意力“非常集中”计4分,分值越高即代表调查对象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越好。
一、二、三年级的调查对象人数分别为138人、124人和29人。调查数据显示(见表10),一年级学生在进行亲子阅读过程中注意力集中程度最高,均分为3.051分,三年级次之,为3.000分,而二年级最低,仅为2.871分,但三个年级均分相差不大。在标准差方面,一年级学生标准差较大,说明在三个年级中,一年级调查对象的注意力差异相对较大。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的结论
本研究发现,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1.从学生的维度看
小学低年级学生(7~10岁)处于学龄初期,其认知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处在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同时,由于该阶段学生的识字量不足,阅读理解能力较弱,导致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家长。调查显示,24.66%的家庭在亲子阅读活动中采取朗读感受法,即以家长读、孩子听为主。此外,53.42%的家庭亲子阅读时间是睡前,即以睡前故事的形式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儿童的参与程度。
2.从家长的维度看
大多数家长表示他们在时间分配、材料选择等方面存在困难。一方面,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文化水平有限等原因,难以正常开展家庭亲子阅读活动;另一方面,家长缺乏外界专业人士对亲子阅读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这一系列主、客观原因致使家庭亲子阅读活动难以有效进行。
(二)研究的建议
1.家长主导,当好亲子阅读活动的总舵手
实施家庭亲子阅读的关键在于家长,如何让为人父母者形成科学的亲子阅读观念,掌握亲子阅读的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3]
首先,家长需要把握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体现连续性和阶段性。通过调查不难发现,大部分家长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教育理论知识掌握较少,亲子阅读的开展尚处于自发状态,目的性不强,阅读方式也较为随意,难以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因此,建议家长有意識地了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对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成长需求形成正确的认知,在亲子阅读过程中与孩子产生共鸣。
其次,家长需要利用一切机会拓展阅读素材。生活中处处有阅读的机会和内容,家长可将日常生活中的风景和事件变为讲述材料[4],实现阅读材料与生活经验的联结,以此培养孩子自觉的阅读倾向和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5],从而使阅读真正融入生活。
最后,家长需要有意识地营造亲子阅读氛围。由于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让“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成了“我在你身边,而你在玩手机”。因此,家长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电子产品,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若条件允许,家长可尽量在固定的时间和场所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活动,以便孩子形成动力定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家校合力,为亲子阅读的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亲子阅读与学校的指导密不可分。在调查过程中,许多家长表示在亲子阅读中存在困惑,这就需要家校密切合作,建立家校协作的亲子阅读模式。学校可通过家长会、公众号等途径,为家长提供儿童心理特征、阅读内容推荐及阅读策略等内容,为亲子阅读提供科学的指导。同时,学校应建立专门的评价体系,通过制作阅读小报、写读后感等方式评定家庭亲子阅读开展的有效性。
此外,学校与家庭间应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及时交流亲子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形成家校合力,共同推动亲子阅读活动高效、有序地开展。
3.社会参与,共同创设书香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亲子阅读虽是在家庭内部开展的活动,但离不开外界环境的烘托和引导。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2015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文化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视。
因此,在社会层面,一是要加快阅读精品工程建设,号召公众好读书、读好书;二是要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社区文化中心的功能作用,为全面建设书香社会创造必要条件;三是社会机构、大众传媒等要合力为亲子阅读提供科学指导,积极营造亲子阅读的社会氛围,真正做到全民阅读。
亲子阅读是全民阅读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需要得到多方的重视和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汪涓.多元互动的亲子阅读指导策略探析[J].幼教天地,2011(3A).
[3]胡珊.国内外亲子阅读研究发展及其新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周兢.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林凤姐.促进亲子阅读的指导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4(3).
(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 3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