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与历史。基于中国傳统文化的学习任务群的运用,通过朗读、导读、啃读、品读帮助学生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念,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不断发展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关键词】审美情趣;学生素养;高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0-0111-02
【本文著录格式】郭素娟.审美情趣:基于学生素养发展的教学实践[J].课外语文,2021,20(10):111-112.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知明行笃,立诚致广”“为学为师,求实求新”等词语是中国一些知名大学的校训,这些校训内容博大精深,含义深远,让人过目难忘,其间充满了文化的魅力与张力。总书记说,“文化是国家的魂与根”。这些文字与几千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是相通的,故能激发起人们的共鸣,引发人们的向往,鼓舞广大师生按照校训的办学主张不断前行。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指出:要在语文学习中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基于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就需要关注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化传承”两个维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朗读:在仪式中“读文求美”
传统文化当中的经典作品历经千百年来的大浪淘沙,流传下来的都是充满言语智慧的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是诗词内容、有的是散文小品、有的是名言警句。无论这些内容的形式是什么,但所包含的情感是一致的,都是作者内心不断流淌的东西。
朗读,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在朗读的过程当中,学生就能够不由自主地走进内容的主体,感受内容的温度、贴近内容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每节课时间进行有机的安排。每天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诵读。在诵读过程中,首先安排一名领诵人,植入一定的仪式感,让“晨诵”成为开启黎明的一天;其次,在领诵的同时,班级其他同学参与聆听,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诵与参与情况进行点评。在这样一个活动过程当中,实际上也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感知的过程。
做好日常的朗诵,还需要教师设计好朗诵的形式。如在学习高中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时候,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开启学习之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搜集与“学习”相关的作品开展晨诵活动,在诵读当中感悟经典,如《增广贤文》《进学解》《论语·为政》等,让学生获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不断地提高学生言语欣赏能力。
以《增广贤文》为例,首先是开启诗,这是一段适合高一学生反复诵读、反复品悟的诗歌。如“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这一段内容为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注入鲜活的源泉。其次可以在第一单元的学习时间内,分解《增广贤文》内容,从信、善、孝、惜、勤五个方面搜集相关资料,在古韵声声中,哲理条条中获得道德生长、懂得勤奋惜时、学会结交良友。
二、导读:在自然中“观景感美”
自然是神奇的造物主,让大地变得丰富多彩,无论是高山还是河流,塞北还是江南,都留下了诗人墨客的诗词歌赋。翻开《唐诗三百首》,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诗题都与山水有关。如《题西林壁》《题李凝幽居》《题都城南庄》,都是诗人在游山玩水、访友探人的过程当中留下的感叹。同时,诗人在不同的场景,一定有着不同的感受。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这是一篇游记,记录作者游览的不同地点,介绍了“褒禅山”“华山洞”的来历,写清了其间的方位所在。作者看似写景,实则是为了议论,作者通过考据碑文,提出了“深思而慎取”的观点,言简意丰,强调了“志”“力”“物”三者的关系,读来让人豁然一新。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导读,达到学生的审美体验。
师:“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是毛主席对山水景色的赞美。“文如看山不喜平”,山亦如文本不平。奇峰异岭,怪石嶙峋,才能给人出其不意的感觉。作者王安石认为,观赏景色,展望人世,达成的条件是什么?生:力、志、物(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板书)。师:作者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具体阐述,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假如只有“力”,没有“志”,结果会怎样样呢?生1:就会找不到奋斗的方向。生2:做事就容易半途而废。生3:就如同学习一般,只有拥有足够的意志力,才能持之以恒。师:是啊,那么如果只有“志”,没有“力”则又会怎么样呢?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师:同学们,那么王安石就“读书”与“过山洞”的关系,讲了“志”“力”“物”三者的关系,重点是指出了“志”是人生应该拥有并永远追求的。
高中教学内容当中基于山水景色的文章较多。这些文章当中所渗透的自然之美、哲思之美,都在字里行间。教师需要从山水景色之美过渡到人世生活之美、生命之美、生存之美,在“观景感美”中,走向“美美与共”,实现学生生命的自觉。
三、啃读:在人物中“知人悟美”
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当中,人物形象类型众多,人物特点性格迥异。认识这些人物,就如同走进经典作品中,与前人先贤进行历史对话。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走近人物,了解人物事件与人物的对话过程。如在教学《荆轲刺秦王》一课时,可以设置如下啃读环节。
师:同学们,《荆轲刺秦王》是一个历史故事,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要想了解这个故事,需要我们好好地啃读一番。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三组镜头来走进这个故事:樊荆会面、易水诀别、秦廷行刺(板书)。师:让我们随着历史的镜头,把目光投向第一个镜头,这样的镜头在故事中的那一段。生:在故事的第三自然段。师:要想深入感受两个人的内心世界,需要具体的啃读,下面同学们分组进行分角色朗读,感受一下人物的对话。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师:在这一段当中,同学们来具体分析一下,从中你读懂了什么?生1:这一段通过三个问句,有依有据,抽丝剥茧。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生2:荆轲很讲究谈话的策略,以诚待人,心胸坦荡。生3:樊深明大义,勇于担当。师:同学们通过啃读课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人物形象。那么在课文中,这样的形象是如何描摹的呢?生:通过对话的形式描摹人物的形象与特征。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不同视角去認识人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文本内容为载体,以品读感悟为形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围绕高中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从语文素养的角度,发现文本背后的内容,让学生不断地在文本生活与现实生活当中“走几个来回”。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像这样的历史人物还有很多,如烛之武、樊哙、屈原、贾谊等,教师要善于通过文本内容的啃读,走近历史人物,实现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与文本内容同生共长,感受英雄之美,体会人性之美。
四、品读:在言意中“得言向美”
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包含着丰富的意象之美。意象就是人们对传统物象当中所形成的约定俗成的一种认识。经典就是要发现从物象到意象的路径。如在学习古典诗词中“月”的意象项目研究当中,教师就可以围绕“月”的意象组织活动的流程。
首先,在项目活动当中,教师组织学生搜集与月亮相关的诗词内容。经过检索资料,大约收集了有关月亮的诗词,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身随残月影,夜半到军营”“依稀十年,西江月,宫墙内外”“风起梢头叶,月照千里舟”等。接着进行组内分工,学生在充分理解有关月亮的诗词内容的前提下,从月亮的不同意象表现进行分类。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大体可以把月亮的意象分为边塞之月、团圆之月、愁绪之月、思乡之月等。最后,进行项目汇报。各小组围绕自己的发现,进行活动的总结交流。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月亮意象的艺术之美就形成了共有的认识:古人笔中之月并非眼中之月,而是心中之月。诗人笔下之月往往是心情所托,这样当学生再次见到月亮的时候,就会结合自己不同的心情去感受月、认识月、发现月,获得对月亮完整的印象认知。
品读,就是让学生从“言”向“意”出发,既要“得言”,也要“得意”,在言意兼得中,走向言意共生;从物象走向意象,从生活内容走向语文素养的发展。品读,还需要教师设计出具有思维进阶的品读生长点,让学生有内容可品,有方法可用,有话语可说。传统文化当中有着丰富的意象,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对传统文化鉴赏的能力,能够发现同一物象不同意象的区别,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语境当中获得对意象的认知,能够在意象的感召下,获得言语运用的能力。
总之,审美,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就是让学生在朗读、导读、啃读、品读中,走近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感悟传统文化,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学习,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获得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同时,也发展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邵然.在任务群教学中培育民族审美情趣——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20(6b).
[3]荣爱华.高中语文中的审美教育途径与方法例谈[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8).
作者简介:郭素娟,女,1980年生,江苏高邮人,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为现代文阅读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