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家校共育实效 为学生“轻装减负”

2021-04-20 06:00冮丽杰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家校共育

冮丽杰

摘要:提升家校共育实效,是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关键点。学校和家长在剖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成因的基础上,找准着力点,统一教育思想,落实“五育”并举,提升共育实效,真正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

关键词:中小学生减负;家校共育;五育并举

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顽症。背负着沉重课业负担的青少年,睡眠不足、文体活动欠缺、生活实践能力差,体质下降,身心健康受到损害。为坚决纠正加重学生负担的不正当做法,省教育厅印发《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十要求”》(以下简称“十要求”),明确规定:学校必须“零起点”教学,必须合理确定考试难度,必须控制作业总量,等等。“十要求”的出台,吹响了为中小学生“轻装减负”的号角,而政策的落实,则需要深入探讨基于家校共育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

正确处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不仅是解决现实教育弊端的需要,更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社会合格人才的需要。学生课业负担的外在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家长和学校。

(一)社会的角度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高速迭代增长的科学技术、快速新增或淘汰的职业工种、不断变化的生产生活模式都对未来的社会核心劳动力——中小学生提出了更高的适应要求。所以,客观地讲,新生代的确需要拥有比上一代更高、更新、更复杂的学科知识、生存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稀缺,且发展不均衡,导致有些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集中,有些学校资源紧缺,进一步激化了供求矛盾。

(二)家长的角度

优质教育资源的供求矛盾,导致一些家长在追求、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很难在教养孩子时维持平和心态、控制过高的焦虑。同时,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促使一部分保守的成年人越来越期望孩子未来可以从事稳定、高收益的工作。而不同工作岗位同工不同酬、社会分配差异较大的社会现实,进一步强化了家长对孩子未来职业发展的焦虑感。作为学业红利的受益者,家长往往秉持“知识改变命运”的观点,他们在孩子的学业上过多投入,而忽视了孩子是否有兴趣、是否能胜任的问题。

(三)学校的角度

社会中把升学率、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舆论导向,对中小学常规教育教学工作的负面影响深远。而且,学校教育需要满足的利益相关者彼此追求的目标并不统一。政府从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个体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对学校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的核心培养目标。家长从孩子需要获得学业最大红利以满足激烈的中高考竞争需要的角度出发,必然会用学业成绩评价学校及教师的工作成效。学生作为受教育者,裹挟在社会和班级学业竞赛的漩涡中,同样会不自觉地把可以量化排名的学业成绩作为自我评价的唯一客观标准。学校及教师在彼此矛盾的目标指挥下,疲于调和,严重内耗。

因此,为学生“轻装减负”,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痛下决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家长、学校三位一体,统一思想,协同作战。

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理论依据

忽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客观规律的任何教育行为,都不会赢得积极的教育效果。心理学中非常有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就是很好的证明。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在“成熟实力说”提到,儿童的心理发展受成熟与学习两大因素影响,而儿童的发展过程受成熟程度制约,学习只是促进成熟、为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他每天训练一对出生46周的同卵双生子中的哥哥爬楼梯10分钟,弟弟则不进行此种训练。6周后,哥哥爬5级梯只需26秒,而弟弟却需45秒。从第7周开始,格赛尔对哥哥和弟弟同时进行两周爬梯训练,结果弟弟反而超过了哥哥,只要10秒就爬上了5级梯。按照一般逻辑,哥哥先开始爬梯训练,赢在了起跑线上,而且进行了8周的训练,肯定会比只练了2周的弟弟表现好。但是实验的结果充分证明,从46周开始训练孩子爬楼梯为时尚早,孩子没有做好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结果事与愿违。孩子的生理发展如此,智力发展、心理发展同样如此,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等都是有力的证明。

当下我们面临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说到底,就是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违背教育教学客观规律,片面追求学业成绩的问题。这种错误的理念和目标导向,必然会激发出很多无视教育教学规律的“过高”“过快”“过严”“过重”的学业训练模式。为了取得好成绩,一些家长不惜重金给孩子补課、请私教,导致课业负担翻倍,侵害了孩子的娱乐和休息时间;一些校外补习机构忽视孩子的思维发展能力,将知识、技能简化为各种口诀、模型,通过死记硬背及各种变式练习提高孩子的考试分数;一些学校面对普遍的“课外提前补习”的现象,不得不改变教学起点,赶超教学进度,拓宽授课范围,加大训练强度;孩子为了实现考试“零失误”的终极目标,不断自我施压的同时,变得敏感、暴躁、冷漠、抑郁,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僵化,学业成就感降低,逆反情绪增高。而且从人长远发展的角度看,长期的高压力学习严重地损耗了孩子的学习动力,导致很多孩子被大学录取后出现厌学、内在价值观匮乏、自我放纵、沉迷游戏等种种消极行为,这种影响甚至会延展到职业发展阶段。如果社会、家长、学校真正在这一问题上统一了思想,前文提到的彼此矛盾的目标导向,自然会统一到“为孩子身心健康负责、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轨道上来。

三、发挥家校合力减负的有效策略

(一)家长要树立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家长是孩子最信任、最强大的社会支持来源。家长应成为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保护者,而不是“只见成绩不见人”的施压者、训练者、管理者。“十要求”中明确规定,家长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做好学生睡眠保障工作。这就划清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边界。家长要更关注孩子的生活与习惯,教师才是学生学业的引领者。家长过度关注学业成绩,易导致亲子关系恶化、危机四伏;而对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领不足,对孩子生活习惯、身心健康关注不够,也会导致孩子体验不到来自家长的强大情感关怀和心理支撑。

首先,家长要改变错误的成才观和学业观。时代飞速发展,传统单一的成才之路必将逐步被新型、多元的成才之路取替。创新才能赢得发展机会,自主才能获得不败之地,经验的再利用价值降低并且成为了束缚发展的羁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不当惩戒、过度控制为主导的家庭教育模式才是毁掉孩子“前程”的主因。家长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积极成长的原始动力,引导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学业观,鼓励孩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大胆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这是家庭教育应完成的基本任务。

其次,家长要改变“只见事不见人”的教养方式。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家庭生活中萦绕的亲情,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永远无法替代的。洞察孩子举手投足间的情绪变化,了解孩子对人对事的各种看法和应对方式,看到孩子的点滴成长和缺点不足,更要看到孩子的愿望、努力与付出。和孩子“海阔天空”的闲谈中流淌着关注与理解;和孩子一起准备一餐一饭的行动间饱藏着真情与关爱;和孩子一起锻炼身体时传递的是力量与坚持;亲自动手帮孩子答疑解惑时体会的是孩子的不易与付出。

再次,家长要自觉抵制“提前学习”“超高教育”“跟风补课”等功利教育行为。“十要求”明确规定,学校严禁敷衍教学、超纲超进度教学;家长不额外给学生增加家庭作业负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业成绩的提升,固然与强化训练、拓宽学习内容有联系,尤其是技能的掌握,的确离不开强化训练的支撑。但是,训练的边际递减效应也告诉我们,并不是“只有练得多、学得难,成绩就会好”。为了追求“零失误”的考试成绩,以牺牲孩子身心健康为代价,与边际递减效应抗衡,必然导致两败俱伤。而且这种超越极限的训练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情绪,消耗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宝贵的上进心。当孩子因为总也写不完的补课班作业,变成了“为爸爸妈妈学习”的被动学习者时,成才与未来发展都变得无从谈起。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主学习、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动力系统应是家庭教育关注的重点。

最后,家长应成为孩子人生中的“引路人”。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家长是孩子潜意识里模仿的榜样,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深刻而持久的。做好引路人的前提,是要做好上面提到的两点,即摒弃“成绩第一”的教养观,以“见事更见人”的教养方式保护好彼此信任、和谐的亲子关系,家长才会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引路人”。

此外,家长应形成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理念,积极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亲子沟通技巧。作为学校,也要开设相关的家庭教育课程,承担起促进家长成长和实现家校共育的引导作用,同时加强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形成教育共识,实现教育合力。

(二)学校要落实“五育”并举方针,为学生“减负”主动作为

“五育”并举,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是中小学教育教学追求并遵循的准则,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也符合教育自身客观规律。学校落实“五育”并举,从理论上讲并不难;但学校一旦裹挟进应试教育、学科竞赛的漩涡中,被社会舆论胁迫追逐中高考成绩,必然会面临“五育”并举难以落地、素质教育浮于表面的实际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即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十要求”也强调,学生要加强体育锻炼,要将校外体育活动纳入家庭作业任务。因此,学校在社会追求应试教育的惯性下,更要勇于作为。要保持清醒与专业,坚持正确的教育教学行为,真正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

首先,学校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根本目标,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品德修养教育,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充分利用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教育资源,引领学生走进社会实践的大课堂。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在提升体育、艺术教育方面,广泛开展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和校园艺术活动,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同时,学校还要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的功能,加强对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的训练,将劳动教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坚持学生值日制度,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积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和社区志愿服务,同时借助家校共育的力量,引领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激发孩子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热情,给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全面落实“五育”并举要求的同时,学校还应始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学生—班级—年级—学校—家庭”五级联动的心理健康保障系统,通过心理健康课、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家庭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提升学生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其次,“五育”共同纳入评价体系,有利于纠正当下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错误导向。学校在将“五育”纳入评价体系时,必须充分尊重不同学科的本质特点,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评价内容、方式、标准和指標,避免走入用应试教育的方法落实素质教育的“怪圈”,更不能将学科竞赛的热度引向很难量化评价的德育、体育、艺术教育中。《意见》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要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突出考查学校坚持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办学行为、队伍建设、学业负担、社会满意度等;学生发展质量评价突出考查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劳动实践等。强化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教育评价是指引教育发展方向的航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更应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五育”并举,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也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追寻的方向。“五育”并举,是人才观的转变。社会的飞速进步,不仅对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人才的多样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如何解放因“剧场效应”而禁锢的人力资源,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需要改变用人单位重学历、重“出身”的录取观,需要解决不同职业、工种所享有的社会地位、劳动报酬悬殊的实际问题,这将是个相当艰巨的过程。教育是面向未来的长远行为,只有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守教育教学的规律,家校共育,才能真正引领孩子把握当下、赢得未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J].人民教育,2019(Z3).

[2].辽宁教育厅关于印发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十要求”的通知[EB/OL].http://jyt.ln.gov.cn/zwgk/jywj/jytwj/202011/P0202011113449479

67143.pdf

[3].沈阳市教育局.创新办学模式 推进减负提质[J].辽宁教育,2020(1)(下半月).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家校共育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政策演变、价值诉求与未来建构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
家校共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