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实施三维目标教学以来,高考历史考查细化为熟知的四项十二子目,其中第一项就是“获取和解读信息”。学科核心素养是近年新课程探索中的前沿术语,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五个维度。研究近年全国课标卷试题可以发现多目标综合考查是主要特征。对于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来说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如何组织课堂教学以实现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何在?本文认为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达成核心素养目标的首要任务,并贯穿教與学全过程。
【关键词】核心素养 信息提取 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3-0071-03
一、信息提取能力是落实有效教学的关键
在历史学科素养为导向的教学中,信息提取能力是基础。教学设计的过程应该直接指向学生需要的基本能力上。围绕教学主题,设置逻辑严密的问题链,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不断训练学生的每一个认知区间。
二、信息提取能力的培养关系着核心素养的养成
新课程的改革由顶层设计到具体框架到现在已经越来越向精细化、微观层面推进。教学研讨中耳熟能详的获取解读信息能力培养越来越需要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指导。这是课程改革的进步给教师提出的新课题,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生从不同素材中获取有效信息,加工处理形成自己的思维结构,从而具备一套面对客观世界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教育部2016年10月发布的《考试大纲》将“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作为高考的核心立场与基本功能,提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三位一体,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基础性、综合性、应有性、创新性四翼进一步深化教与考的改革。信息提取能力的系统科学培养关系着学生发展的空间和维度,也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进一步拓展学习,向高等院校输送具有学习潜力,具备关键能力,完成系统教育的关键。
三、信息提取能力需要系统科学的教学规划来养成
能力的培养得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能立竿见影。本文认为,高中三年教学培养需要有一盘棋的思想,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详细制定符合学生心智成长的能力培养目标。
高一年级,学生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过度阶段,注重课堂的趣味性、故事性、形象性、参与性显得格外重要。傅斯年说“史学便是史料学”,课堂教学没有史料便失去历史的味道,若是在课堂中呈现大段史料或是专业性概况性强的史料,例如使用2015年新课标Ⅱ40题“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作为课程素材,虽然是高考真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学生在没有任何循序渐进的训练下,这样的史料呈现就是浪费学生时间,是低效课堂,打击了学生积极性,学生更加茫然失措,那种欲罢不能的历史魅力不能在课堂中获得,怎会有好的历史成绩呢?综合考查之后,本文认为可以采用这样一些方法:
首先确定教学目标,比如必修三明清科技文化成就,学生要理解明清中国科技文化进入总结阶段,于是可以部分呈现2014年新课标Ⅰ40题,引导学生概括宋应星科技成果的特点,呈现《天工开物》《本草纲目》《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等史实,进一步分析明清之际的社会背景,理解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由创新到集成,由开放自信到闭关内敛的时代特征。
设置有逻辑链的问题串,通过学情分析精准定位学生最近发展区,体验式地让学生转换思维,归纳概括能力自然水到渠成。文科班到高三,要求自然是要达到高考的能力标准了。不仅要理解历史概念的基本内涵,也要能深刻认识历史解释背后的意义,概况、归纳、分析、评价、描述等能力都要掌握。
四、信息提取的思维过程曲径通幽,水到渠成
现代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促进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2] “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2],根据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心理学观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提取模型可做如下图示:
以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40题为例,以明清之际人口膨胀为背景,选取李龙潜《明清经济史》《康有为全集》等相关史料,从材料形式上看凸显历史学研究在社会史研究领域的转向,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从考查角度看,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特征,“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3]最大限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并调动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根据模型,笔者把学生解题关键思维步骤——信息提取的思维过程进行还原式呈现。
(一)分解问题
输入指令: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清朝人口膨胀原因及影响。
经验性分解:看到问题后学生会迅速在大脑中搜索相关联的信息,明清时期的印象,说明题课堂上老师讲过吗,原因题一般分为几部分作答,内外因,国际国内等,影响要辩证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结构不同,表现就有差异,主要影响因素:知识点记忆存储是否有序,调动信息敏捷度如何,平时做题习惯是快是慢,潜意识是对自己鼓励还是消极暗示,平时的训练是否科学规范,动机强烈与否等等。
(二)扫描材料
这时大部分学生会默念从问题中获得的指令信息,扫描所给的材料区域,提笔自然不自然地勾画材料中的一些显性文字表述,清朝、耕地、人口、农作制、数据等。这些信息迅速闪过,不成系统,零散凌乱,甚至有的还没有进入学生意识可感知的程度。这些外部的感官信息获得为信息提取的第一阶段。
(三)筛选加工
获得的信息素材在问题的引导下开始进行筛选加工,并在头脑中序列化。有效信息越来越丰富,并把文字描述的信息想象化、情境化;这时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问题和信息之间已经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学科思维能力水平在这一关键节点中有明显区分,试题的公平性显得至关重要,假如有的学生对相关材料背景事先有所了解,问题设置又是平时检测时重点训练过,这样学生在答题时思维显然有了依靠,并减少了筛选加工的许多环节。基于此,我们不难发现,师生在高三备考的关键阶段,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题海训练,有成效,但是并不科学。因为,学生信息提取能力的提高是盲目粗放型,无意识的努力的结果。所以,只有精细化的组织复习备课,师生互动明确学情,教师引导组织训练,学科组科学制定能力目标培养的具体流程,真正实现通过备考提高学生学科能力和学习潜力,为高校输入合格的大学生。
(四)概念化转换
历史学科的学科特征在此过程得以凸显,除了客观的时间、事件、人物、地点等信息外,对历史的把握在于构建一套合理的解释范式,也可以说是一系列概念之间的逻辑组合。“历史以这种方式才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是心灵的一种体现”[4],学生在归纳“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信息的时候,想到耕作、农业、方式多等信息,大脑会进行迅速的链接整理,记忆存储中的农业、小农经济概念会调动出来,自然也就得出“精耕细作”这一结论。由此可见,历史概念的深刻掌握对信息转换,信息运用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对历史概念理解的准确度、完整度、内涵外延的区分、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等因素是学生在最终进行描述的时候能否真正把自己能力呈现出来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很棒,作业检查过关,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充分。但是到期末综合考试的时候,成绩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概念混乱导致思维路径出错是主要原因。特别是在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引导学生共同构建思维导图,从笔者经验来看效果不错。
(五)输出结果
第二问中“概括……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的问题,在概念、信息已经丰富的情况下,学生会对概念进行整合,判断甄别、归纳推理等逻辑、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结合时代背景、阶级属性、本质认识、唯物史观等规律,逻辑性、层次性、系统性、结构性的运用历史学科术语表达出来,把最终思考结果呈现在试卷上。
这样精细化的教学过程对于培养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由于长期以来的信息提取能力教学只停留在空泛的说教层面,并未深入学生思维深处进行诊断矫正,以至于学生茫然失措。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是苍白无力的。
根据行为主义的动机理论,促使学生建立起强烈的学习动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很大。课堂不应该是知识的灌输,试题的训练,机械的学习。历史课堂应该充满着对个体的鼓励、集体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后的满足感,对历史感悟后人格的升华,价值观的完善,对生命的尊重。
当今世界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学习的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历史课堂中“信息处理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基本素养”[5];培养学生信息提取的能力是教育的基本要求。历史课堂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在新课程改革普遍使得历史教学与考试不适应的背景下,主动追寻考查能力在课堂中如何呈现这一问题,对于推进高中歷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转变教学方式,思考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生成长的全景式历程模糊点在哪里,教学的边界就在哪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编.高考文科试题分析:2016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泛珠三角地区九所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现代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3]教育部考试中心编.高考文科试题分析:2017年版·文科综合分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4](英)W.H.沃尔什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李河蓉.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D].浙江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张启专(1990年-),男,彝族,云南云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