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学的名义,破管理学的困局

2021-04-12 14:53王晓波
新班主任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育学管理学管理人员

王晓波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一次聊天引发的思考》一文,我被文中M老师对教育的敏感度和洞察力所打动,更为她为了学生生命成长而不断争取、努力寻求平衡的坚守所感动。透过李老师与M老师看似轻松的闲聊,我们得以窥见当下班主任的生存境况。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学校管理人员,都或被动或主动地陷入追求效率的“管理学”困局。快与慢,事与人,学校与学生,如何平衡?如何破局?我认为还需重返教育学,以教育学的名义,破管理学的困局。

教育学是一门探讨成年人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而管理学则是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前者指向具体的人,后者关注抽象的事。学校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但学校毕竟不同于企业工厂,它是一方为生命而存在的空间,不是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而是以成就生命幸福成长为追求。

作为班主任,M老师始终以教育学的眼光看孩子,她专业且有智慧,关注孩子的独特性。比如,她注意到刚升入初中的孩子在阅读内容和能力上存在差异,有的能读经典,有的喜欢读一些漫画、玄幻小说之类的;还会关注情境的独特性和个人生活的独特性,比如,那个重度抑郁症女孩的问题根源在于家庭,而那个贪玩又不合群,上课老是迟到,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作业常完成得不好,和同学关系也不是很融洽的男孩家庭生活艰难。这样的教育敏感性不是一般教师都能拥有的,它是一种特殊的才能。

然而,学校的规章制度并没有与时俱进,管理人员的认知依然是保守的,做法也倾向于简单化。学校大多时候从管理学的角度审视学生,将学生视作物,而非具有独特思想独立人格的人。我们如何看待一个孩子取决于我们和这个孩子的关系。在M老师眼里,学生课间看课外书是一种自我教育方式,阅读、聊天、下棋、掰手腕等则是丰富课间生活的途径。而在管理人员看来,一切行为不论其出发点是什么,统统都以是否违反校规校纪为判断标准,可谓简单方便又快速高效。M老师用教育学的眼光,把学生看成独特的个体,一个正在自我塑造和成长的人。而年级主任、德育主任、校长等管理人员则用管理学的眼光以抽象的方式去看待孩子,将他们分为“不守纪律”“学习成绩差”“重度抑郁症”等类别,并以一整套原先设想好的方法——没收书本、象棋,强制男生按标准剪发、请家长陪读等去回应他们。这样看似负责任且表面上也解决了问题,但实际上是对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放弃,不仅没有行为的指导,也缺乏价值的引领,更谈不上生命的成长,甚至还可能埋下隐患。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对于M老师的遭遇深有体会,对她内心的矛盾与无力感同身受。当年我也曾面对过这样的困境,记得当时的校长对我说:“世上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只能自己救自己”“相信自己,没有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今天看来,这些话很容易被看作是“鸡汤”,但不得不承认,这些“鸡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出路。在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尚不足以撼动整个学校的制度时,转变思维,主动求变,寻求帮助,协同更多人参与教育,或许就是困境里的突破口。

什么是协同?协同不是妥协。妥协时1加1最多等于1.5,双方都有损失。协同不尽是合作,合作时最多等于2,双方的效能没有发挥到极致。协同比“我的方法”或“你的方法”更好,它是“我们的方法”。所以,协同就是1加1等于10或100甚至1000!

作为M老师,一方面可以主动向管理层汇报自己在教室里的改革和探索,积极争取管理层的理解与支持。比如,对于学生课间读漫画和下象棋的行为,可以与德育处总负责人沟通,说清楚动机,并与德育处就阅读和下棋的时间、地点、内容、常规等达成共识。或者以退为进,以一学期为实验期,以这个期限内班级与学生的进步为筹码争取更大的自由……另一方面,还可以协同更多的家长与老师、社会人士参与学生的教育,比如针对那个重度抑郁的女生,可以悄悄地建立起学生、家长、教师甚至有专业人士组成的爱心“帮扶团”,真正从内心去关爱她,在行动上予以支持与帮助,赋予她面对困境的勇气和力量,帮她走出黑暗。当然,我并不了解M老师所面对的真实困境的具体细节,以上所述只提供一种思考的路径:作为班主任,我们不必悲壮地孤军奋战,而是要协同更多人一起参与教育,建立教师、家长、社会的创造性伙伴关系,释放所有孩子主动支配而不是被动接受自己人生的潜能。

作为一名学校管理人员,我能够理解文中年级主任、德育主任、副校长等人的立场,却无法认同其做法。在我看来,学校管理人员应该多一些教育学的观照,少一些管理学的审视,不断升级认知,以教育学的眼光看待学生;努力开放心态,以教育学的名义改革制度,让师生都能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升级认知,以教育学的眼光看待学生

李希贵校长刚到十一学校上任的时候,要求把学校图书馆大部分的书搬到教室。面对不解与质疑,他曾问过图书管理员:“假如有学生因为太爱看书,把书直接拿走了,你会怎么办?”图书管理员答:“这不是违反校纪吗?性质很恶劣,一定要严肃处理。”李校长说:“作为一个图书管理员,你觉得这是在对你的工作负责,但是你却站到了一个爱读书的孩子的对立面。”接下来,李校长又问了一个问题:“身为一名图书管理员,你到底是对书负责还是对人负责?”无独有偶。李镇西老师初到武侯实验中学任校长时,也曾将学校图书馆的书放到公共场合让学生随意取读。面对图书开放初期书本丢失的现象,李老师也曾发出过是“以人为本”还是“以书为本”的灵魂拷问,并将开放式书吧坚持到底,最终迎来“4000余册书一本都没丢”的喜人成效。

两位校长给学校管理人员上了生动的一课。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设计与管理,但在面对具体问题时,管理人员应该升级认知,认识到自己首先是教育者,对待学生应该有一种“教育爱”,即马克斯·范梅南先生所说的“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它是“教育管理人员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的能力”。作为管理人员,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一线教师,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開放心态,以教育学的名义改革制度

以教育学的眼光看学生,意味着在处理问题时应该多一些思考:这样的规章制度和处理方式有助于学生成长吗?如果不能,甚至有可能伤害到师生,那就要进一步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是不是到了需要进行制度改革的时候?比如“男生剪短发”这件事,出发点是什么?如何引导?在我看来,完全可以放手组织一场校园讨论,让男生一起制订标准,在争辩中明晰中学生的最佳形象,在辨析中学习审美,培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之情,甚至还可以邀请女生参与讨论,在这样的讨论中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增进彼此的了解。这样的活动,由一个点切入,最后影响整个面,不仅解决了男生剪发问题,更注入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审美意识的培养,何乐而不为?

除了学生的管理制度,班主任的管理制度是否也需要升级?对于像M老师这样对教育有着深刻理解,对学生有着敏锐洞察力的成熟型班主任,应该给予足够的自由与信任,甚至可以推行“免检制”,支持他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耕耘劳作,并在评优评先中给予倾斜与照顾,让他们享受到更多的职业尊严和幸福感。同时,以他们为榜样,鼓励更多班主任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让孩子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成长为自己的模样。相信这样的改革不仅能带来教师精神面貌、行走方式的改变,还能让整个学校呈现出生机勃勃、百花盛开、各美其美的盛景。总之,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应该时刻谨记康德的这句话:“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民路小学)

猜你喜欢
教育学管理学管理人员
浅析我国当代教育学改革的策略
教育学信条
Analysis of the activation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English language potential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从管理学角度看军事指挥体制改革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