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珺
作为班主任,到底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打倒情绪小恶魔,引导学生学会管理情绪呢?
首先,引导学生认识情绪的真面目。学会自我觉察,感受压力来源,这是情绪管理的前提。我们要引导学生自我觉察,了解自己面临压力时,身体会有哪些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对于低年龄段的学生,更是要多观察、多了解,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情绪。
其次,引导学生摆脱不合理的信念。ABC理论清晰地阐述了情绪产生的根源: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事件所持的信念B,才是更直接的原因。
学生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自己对事物的想法和看法有关。在这些想法和看法的背后,有著学生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导学生对事物做出恰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当学生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并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将会导致情绪障碍C的产生。因此,不合理信念是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我们要引导学生摆脱以下几种不合理的信念。
一是绝对化要求。这是一种极端的认知方式,它指的是学生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认定自己或其他人必须怎样。例如,“我必须得到这个礼物”“我必须在各方面都做到优秀”“你必须照我说的去做”等等。“我必须”是学生对自己提出的不易实现的目标,是过于严格要求自我的表现;而“你必须”是学生对他人提出的过于苛刻的要求。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事事如愿,所以持有这种信念的学生容易产生挫败感。因此,我们要告诉学生不要过于执着,做事情要讲究分寸,也没有理由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二是以偏概全。这是一种片面化的思维方式,它是指学生只根据一两件事情便草草得出结论,并认为其他事情也是如此。例如,“我的听写错了很多,我学不好语文”“他连这个数学题都不会做,真是个傻瓜”等。持有这种信念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或者轻视他人。因此,我们要告诫学生不能片面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三是糟糕至极。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它是指学生认为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便感到非常害怕。例如,“老师要报听写,可是我有好多都不会,一切都完了”“别的同学所有方面都比我好,我啥也不行”等等。持有这种信念的学生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我们既要告诉学生“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的道理,也要告诉他们“杞人忧天”的典故。
另外,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学会判断自己的认知是否有偏差,便于及时调整自己的想法,从而调节自己的情绪,从极端的想法和情绪中解脱出来。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运用一些心理学技巧。例如:“吸引力法则”——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如“我有能力学好,相信自己”,使自己接近理想的自我;“注意力转移法则”——感到压力较大时,可以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调节,比如:画画、看风景、看书、听音乐等;“合理宣泄”——跟亲朋好友倾诉,或者把不良情绪写出来;“静心冥想”——在舒心安静的音乐氛围中,想象自己担心的考试已经来临,自己的状态却很放松,心情舒畅。此外,学生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保持精力充沛,从而使自己的情绪更加稳定。
总之,我们要引导学生选取适合自己的调整情绪的方法,并指导其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让学生获得战胜情绪小恶魔的法宝,真正学会做情绪的小主人。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外国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