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暴力倾向幼儿的教育策略研究

2021-04-06 20:22金燕红
广西教育·D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教育

金燕红

【摘要】本文以本班幼儿小A为例,分析了幼儿暴力倾向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以期通过家庭教育及幼儿园教育两方面的相互合作来帮助幼儿,让幼儿在爱与理解中消除暴力行为,平静地处理人际关系,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暴力倾向;家庭教育;幼儿教育

当幼儿不知道如何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而产生暴力倾向时,家长和教师必须了解幼儿暴力倾向产生的原因,如此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幼儿调节情绪,使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1]。

一、问题提出

小A经过医院诊断,智力较为低下,有多动行为。他经常以自我为中心,脾气暴躁,逆反心理强,常常出现暴力倾向。同时,他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会产生极强的逆反心理,不能与人友好相处,不服从教师管教,甚至和教师对着干。面对像小A这样特别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怎样去引导他,帮助他呢?针对此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对小A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进行了详细的行为记录,最终找到了小A产生暴力行为的动机,并对造成小A暴力行为的多方面因素进行了分析。

(一)亲情的缺失

小A,男,2岁时父母离异,跟着爸爸一起生活,但是爸爸长期在外地工作,没有时间与小A相处。双方互动频率较低,爸爸很少给小A打电话,也很少主动了解孩子在园及在家的情况。爸爸在家时,也很少和小A独处,因为爸爸经常对小A发脾气,对于小A的暴力倾向,爸爸采取的是以暴制暴,经常动手打小A。而小A的母亲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很少抽出时间来看小A,与小A的交流几乎为零。亲情的缺失使小A的性格暴躁,情绪极度不稳定。

(二)隔代监护教育不当

小A的父親长期在外地打工,将他交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对小A较为溺爱,习惯用陈旧的观念和经验去教化小A。平时,奶奶总是一味地满足小A提出来的所有要求。如果小A犯了错误,奶奶也只会帮他找理由,有时候甚至会为了小A对教师撒谎,这使小A在奶奶面前暴力行为尤其多,奶奶根本没用办法独立带小A。由于爷爷奶奶文化水平较低,不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小A的学习能力根本无法与同龄孩子相提并论。而爷爷脾气比较暴躁,当看到小A的暴力行为时总是采取打骂的方式,这使小A在遇到问题时同样采取暴力的方式。

(三)动画片的不良影响

在家中,因为爷爷奶奶需要干农活,没有时间照看小A,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和小A进行交流。于是,小A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电视机在一起。小A对大部分的动画片都不感兴趣,唯独对有暴力倾向的动画片特别感兴趣。在幼儿园,小A也经常模仿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

有研究表明,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比生活中的暴力行为对学前儿童的影响更严重,而小A经常看这些暴力行为较多的动画片,日积月累,暴力行为日益增加。

(四)同伴交往障碍

小A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也不知道如何与同伴交往。当他想和同伴一起玩时,会采取强硬的态度,把其他幼儿抓住,拿走他们的玩具。长此以往,班里的其他幼儿不愿意和他一起玩。当其他幼儿拒绝他时,小A情绪容易激动,从而发怒,出现不良的暴力行为。

二、幼儿园暴力倾向幼儿的教育策略

本文主要从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分析如何帮助幼儿减少暴力行为、克服暴力倾向。

(一)家庭教育措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语言文字学习、心理思想态度、行为举止习惯的养成等都会受到父母的熏陶和感染,其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2]。因此,要想帮助幼儿克服暴力倾向,教师需要从幼儿最亲近的家庭关系入手。

1.针对父亲的教育措施

(1)要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孩子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模仿自己最亲近的人,而父母就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小A正是在从一开始模仿父亲到后来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的。对于暴力倾向的幼儿,我们千万不能以暴制暴,而是要给予幼儿充分的关爱、多和幼儿交流,当幼儿感受到被爱后,其内心的安全感会逐渐增加,慢慢地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表现出亲社会的一面[3]。

(2)离孩子近一些

小A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离孩子较远,很少关注小A的教育问题。笔者建议其尽量在离家比较近的地方工作,这样他可以和幼儿园及时进行沟通。当幼儿出现一些情况时,爸爸也能够及时和教师沟通。在沟通时间上、原则上,最好做到每周联系一次。在沟通内容上,不能只谈生活,应全面了解其心理、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多倾听孩子的心声,详细了解孩子的渴望和要求。同时,我们也鼓励幼儿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

2.针对长辈的教育措施

(1)对孩子的爱要适度

对于孩子的要求,长辈不要一味地满足,爱孩子但要适度,如果孩子出现不正确的行为,一定要严肃地制止。在孩子犯错时,不要觉得孩子还小没关系,为孩子找借口。否则,孩子就会在出现问题时,觉得都是别人的错,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因此,长辈对孩子一定不能够无条件宠爱,要明白对孩子的教育也需要规则[4]。

(2)带孩子和周围同伴一起玩

此外,对于有暴力倾向的小A,爷爷奶奶总是生怕小A出去会惹事,就减少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触的机会,周末时也是把小A关在家里,不让小A出门。这样一来,小A只能和电视机做伴了,也少了很多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这样的方式是非常不妥的。爱打人的幼儿更需要多参加集体活动,需要在引导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正确的社会交往方法。

(二)幼儿园教育措施

1.从兴趣入手,让幼儿感受“静”

小A对幼儿园的活动都不感兴趣,唯独对音乐活动非常感兴趣,每一次音乐活动时,他都会停下脚步,安静地走到自己的位置上,聆听音乐,跟着音乐摆动。每次一放音乐时,小A就能够安静下来,不吵不闹,静静地欣赏音乐的旋律。因此,笔者从小A的兴趣入手,让他学会感受“静”[5]。

2.培养幼儿正确的交往技能

在幼儿园中,笔者会请一些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去帮助小A,主动地去和小A接触,在小A做出不良行为时及时地告诉小A这样做是不对的。当小A做出好的行为时,笔者也会带领其他幼儿对他进行表扬。

三、实施成效

(一)幼儿学会了控制情绪

小A出现暴力行为,很多时候是不良情绪引起的,小A在遇到不顺心的、自己没办法解决的事情时极其容易出现暴力行为。经过一段时间与小A家庭的配合,小A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先冷静一下,然后再做出相应的行为,虽然冷静下来的次数较少,但是也是在慢慢进步。一般只要冷静下来后,小A的情绪还是比较稳定的,不会用暴力行为来解决事情。

(二)幼儿学会了和同伴交往

在家庭中,小A的爸爸、爷爷奶奶也意识到让孩子学会交往的重要性,因此带孩子接触不同的小朋友的次数不断增加,小A的交往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与同伴游戏时,暴力行为减少了,有时甚至一周都没有出现过暴力行为。但是,一旦在游戏中与其他幼儿发生矛盾,他就会动手去打他们,或者会摔椅子。这方面还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引导和指导。

(三)幼儿学会了进行安静的活动

小A一直都无法坐下来和其他幼儿一起进行安静的活动,如画画、玩玩具等。每次其他幼儿安静操作时,他总是在一旁影响他们。但是当情绪慢慢稳定后,小A对画画产生了兴趣,还能够跟教师和爸爸说自己画的是什么。

对暴力倾向幼儿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细致、复杂的工作,需要家庭、幼儿园等各方面的相互合作,如此才能帮助幼儿消除暴力行为。我们要用爱去理解幼儿、引导幼儿,让幼儿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幼儿内心的声音,和幼儿一起成长[6]。

【参考文献】

李芳霞.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攻击行为的影响[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5,36(02):147-150.

张国萍.论幼儿暴力倾向的成因及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72-74.

陶素丹.学前儿童视角下的家庭教育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145.

丁书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18):81-82.

张丽霞.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退缩行为的影响[J].家教世界,2019(27):6-7.

寇二虎. 父母教養方式与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心理理论的作用[D].黄石:湖北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幼儿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