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运用时机选择

2021-03-29 00:05吕晓涛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创新探索微课教学高中地理

【摘 要】本文论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运用时机的选择策略,提出在预习阶段投放微课激发学生的学科思维,在课堂讨论环节投放微课突破学习重点难点,在课后复习时投放微课促进认知内化等做法,促使学生在主动思考和讨论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

【关键词】高中地理 微课教学 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2-0071-02

微课在学科教学中有广泛应用。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适时运用微课,学生接受起来更为自然顺畅,其助学效果也会更突出。教师在微课设计、微课投放、微课引导、微课调整、微课评估等阶段做出积极探索,能够对学生形成感官冲击。特别是微课运用的时机选择,能够对学生形成不同启迪:预习阶段投放微课,能够快速激发学生学科思维;课堂讨论环节投放微课,能够促进学习重点难点的突破;课后复习时投放微课,能够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进而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预习:运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

在预习阶段,教师借助网络交互平台,在新授课前录制微课视频,让学生自行展开学习和思考,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启动学科思维,在主动阅读、分析、讨论、总结等学习活动中建立前瞻性认知,为后面的地理新知学习奠定基础。

(一)运用微课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进入学科学习环节后,教师借助微课开展教学,能够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官体验。因此,教师在预习环节就可以利用网络交互平台播放微课内容,让学生观看和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借助微课设计预习任务,规划预习活动,引导学生自觉进入预习环节,让学生在深度思考和梳理学习中建立预习认知。

如教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课时,教师在课程教学之前借助微课设计了预习任务:观看视频内容,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什么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体现在哪些地方?请列举生活案例,说说太阳对地球造成的影响。学生对地球和太阳都比较熟悉,因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球和太阳,教师利用微课视频引导学生深度研讨相关问题,能够大大地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地球与太阳之间存在太多联系,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生活认知积累,自然能够主动进行深度思考,而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微课进行对应设计,能够对学生的感官形成一定的冲击,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如太阳辐射问题、太阳为地球供应光和热、维持地表温度、为地球多种运动变化提供动力支持等。

(二)奠定学习基础

在预习环节布设微课视频,不仅能够创设适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启示,帮助学奠定学习基础。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微课内容,针对学生的学力基础做出具体引导,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体验中成长学科认知基础。预习属于“先学”行为,为教师的“后教”奠定基础,也为学生后来的深度学习创造条件。

学生对自然科学有主动探索意识,特别是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教师抓住学生的学习关注点展开对接处理,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新体验。例如在教学《地球的结构》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课前出示微课,对一些地理概念进行对应解读,如地震波、地球圈层结构,以及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然后推出一些地图信息,引导学生了解地壳与岩石圈、软流层的位置关系。学生对微课内容展开主动研究,结合教材内容做先期阅读学习,然后成立研学团队,对相关概念和地图展开互动讨论,逐渐理清相关内容的内涵。特别是地图的研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为课堂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运用微课提升教学品质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搭配微课内容,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鲜活的信息,促使学生顺利进入重点、难点突破环节,在微课支持下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一)运用微课优化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环节启动后,教师适时推出微课内容,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直观信息,还能够激发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主动进入到学科学习核心,在主动观看、交流、分析、归纳等学习活动中建立学科认知。微课大多以微视频形式呈现出来,教师应创新微课设计,自然对接教材内容,让学生在主动研学中进入学科核心,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在深度互动中形成学习共识。

微课具有直观、便捷、灵动等特点,教师借助微课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对学生形成多点激发,让学生对微课更为喜爱,但教师在设计和引导中需要体现对应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地球表面形态》这节内容时,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性阅读和深度思考,在介绍“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时,教师推出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并播放微课视频,让学生先观看动画视频片段,然后再思考问题。微课视频将大陆漂移情况直观演示出来,使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认知体验,教师鼓励学生结合微课视频对大陆漂移情况进行分析,学生根据动画演示过程,逐一介绍大陆漂移情况,从而使得课堂学习气氛被充分点燃。

(二)运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学科重点、难点突破环节渗透微课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教师在面对教学重难点问题时,需要做出理性思考,借助微课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结合微课画面深入研究地理教材,寻找重点、难点突破之道。高中学生的思维比较独立,学法积累也比较丰富,教师如果能够对微课设计进行优化处理,让微课形成多点激发,就能够帮助学生顺利突破教学重难点内容,完成学习目标。

如在《大气环境》一课教学中,教师讲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这部分内容时,直接推出了微课视频,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并对全球气压带分布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对气压带形成状况有了直观了解。因为视频帶有动态化特点,学生从地表热力环流情况进行直观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气压带的分布规律。为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热情,教师根据微课视频展示情况引导学生讨论:假如地球表面很均匀,而且不自转,也不公转,地球气温的纬度分布是什么样的?在热冷地区大气会如何运动?问题一出,学生再次观看微课视频,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学习,课堂研学气氛更为高涨。由此可见,教师借助微课视频组织学生进行动态分析,对气压带和风带形成情况展开直观观察,对其形成规律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使学生顺利进入到学习核心内容,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三、复习:运用微课促进知识内化

在课后复习环节,教师及时布置微课内容,能够为学生归纳、总结知识提供便利条件,促使学生尽快行动起来,在知识整合、实践延伸等操作过程中形成学科认知基础,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

(一)运用微课整合学科知识

地理学科知识点众多,学生在课后需要做归纳总结处理,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教师借助微课进行梳理和归结,特别是直观性图示、数据、结构图等信息的展示,无疑能够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冲击,进而点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在对知识的归纳总结中完成内化目标。学科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记忆,还需要有“温故知新”的意识,在知识目标整合过程中展开创新思考和探索,需要更多辅助手段的支持,教师适时推出微课内容,其启发效果会更为突出。

如在《水循环和洋流》一课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体验,绘制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以及水循环运动的主要成因。学生进入深度研学之中,教师随即布置微课视频到网络交互平台,微课视频展示的是一些直观图形,并给学生做出一些提示。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思考,从中获得不少启发,促进学习顺利开展。为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教师借助微课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之中,搜集一些现实案例信息(都是关于影响水循环的实例),并对关于水资源应用问题展开深度解析。学生对这个话题比较熟悉,主动进行深度思考,并借助多种信息渠道展开行动,很快就找到一些现实案例,对相关问题做出对应解读。教师在复习阶段推出微课视频,借助网络交互平台进行展示,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激励,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运用微课延伸训练长度

微课应用有着广泛的空间,在学科复习环节设计微课内容,不仅能促进学生梳理知识,还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教师对微课内容开展对应设计,出示更多研究信息,引发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热情,让学科复习变成学习研究,这对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积极的意义。学生进入复习环节后,对学科知识有客观的评价,其学习体验更为真切,教师针对学生的内在需求投放微课,其教学效果更为理想。

在教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教师组织学生深入阅读相关信息材料,对地理環境整体性特点进行重点研究,给学生带来更多信息冲击。在课后训练设计环节,教师设计了自然环境变迁研究小课题:因为自然环境变迁让罗布泊成为沙漠,当年闻名中外的楼兰古国从此消失。请大家深入思考,导致楼兰古国消失的主要原因除了自然地理环境变迁,还有其他原因吗?请借助多种信息渠道开展对应研究。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教师适时播放微课视频,为学生进行信息搜集提供启示,为深度研究共享一些素材信息。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处理,进一步提高复习训练效果。教师推出小课题研究任务,利用微课带给学生更多学习启发,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学生对直观信息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微课手段进行助学设计,其适合性更高。

在地理学科教学中运用微课有更广泛的空间,教师要抓住微课切入点展开具体设计和投放微课内容,以提升其学习效率。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需要,在预习环节、课堂教学环节、复习环节设计微课视频内容,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微课针对某一个知识点展开重点解读和展示,能够为学科教学提供更多帮助,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微课,能够对学生形成感官冲击,进而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飞.基于微课应用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探究[J].高考,2021(26).

[2]潘丹.高中地理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21,34(8).

[3]姜士丹.“互联网+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教育,2021(Z6).

【作者简介】吕晓涛(1981— ),男,汉族,甘肃正宁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甘肃省玉门市第一中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地理教学。

(责编 卓 怡)

猜你喜欢
创新探索微课教学高中地理
基于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新探索
新常态下人事档案的创新管理探索
三年制专科美术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意义及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