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摘要】教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聚焦课堂教学行为,关注学生学习状态,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积极开展对话式教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成长水平,教师应该打造以“关注课堂,关注学生,促进深度学习”为主题的“对话式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态教学;教学实践;教学对策
引言:为推进“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数学老师应该通过认真学习“双减”“五项管理”政策,不断钻研教法学法,注重教研,提高对话式教学能力,扎实推进学科发展。
一.与生活紧密联系
对话式教学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不断的发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关系,推動学生将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例如:教师在教学三年级《面积》一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摸一摸、找一找生活中的面,让学生充分感知什么是面,感知面的大小。通过有层次的设计,自然而然地引出面积可以是物体表面的大小。接着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面积的由来,渗透数学的文化,同时体会面积概念产生的需要,使学生对面积概念有更深入的认识。除了物体表面的大小,教师还可以设计涂色环节,使学生认识到平面图形也有面积,逐步完善和强化学生对面积含义的认识,建构起面积概念的表象,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在比较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时,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从目测法、重叠法到数方格的方法,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比较策略的多样化,丰富自己的经验。在巩固练习的设计中,让学生体会到了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经历面积比较从定性到定量刻画的过程,建立面积度量的雏形。教师的这节课是一节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学习活动,课堂中设置看一看、摸一摸、选取工具比一比、数一数等实践性活动,需要每组同学共同合作实践完成。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具体的任务,明确分工,进行数据的记录和计算的汇总,以及组内讨论分享,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活动围绕核心问题进行设计,如何比较面积大小,让学生找到多种比较方法,也通过提出有效情景式的问题来让孩子们自己得出本节课的重要结论。孩子们在实践中自然而然得会选择最优方法来比较,效果显然优于传统课堂。
二.让学生更好的探究问题
教师教育以研究问题展开全课,将问题抛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思维发展空间,借助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生生互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维向更深处追溯,开放的课堂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层次的发展,教师要从数学本质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学习方法和学科素养的培养。例如: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可以从核心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什么条件有关?”出发,引导学生展开猜想,测量数据尝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探究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合情猜想,以此为起点借助方格纸工具验证,通过“割补法”深入探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什么等于“底×高”。通过对任意平行四边形、沿任意一条高剪开的再次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研究问题从一个到一类,从特殊到一般的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升数学素养。最后再次思辨“邻边相乘”的猜想,借助框架模型,充分观察与比较,既肯定学生猜想的合理性,又为将来的学习作了孕伏。在核心问题引领下,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每一个问题中经历探究、思辨的过程,引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想,有效唤起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彰显了数学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价值。再如:教师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本节课教师找准知识的建构点,充分重视学生多种学法的体验和应用,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学生能积极地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将枯燥抽象的知识点变得有趣而又灵动。学生在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平均数的意义,同时也充分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的理念,从而发展了思维,提升了能力。
三.创设数学情境
对话式教学强调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为学生打造情景课堂。例如:教师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分蛋糕情境出发,让他们从中提炼出与分数有关的数学信息,主动质疑,老师则顺水推舟地引领学生去探索。学生在具体的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主动学习,体验到探究与成功的乐趣。整节课中林老师没有急于授予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大胆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他们通过积极思考、合理表达,在说理交流中逐步明晰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思考、讨论、探究、汇报,教师适时给予一些引导,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高,课堂氛围很活跃。再如:教师在教学《确定位置》的时候。课堂伊始,教师可以通过“猜一猜”的环节,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之后利用实物图过渡到学生座位图的方式,启发学生发现数对中的一些规律,通过数对中加入字母,强化本课的难点,先列后行,依次逐步抽象出数对的本质,层层递进。
结语:
教师要去思考如何真正去落实在“双减”“双新”的大环境下,通过对话式教学的改革来改变传统课堂,从而让孩子们收获更多数学学习的知识与乐趣。每一次的备课磨课,都是美丽的蜕变;每一次研讨切磋,都是成长的印记。教师要不断促进专业素养的提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单海珍. 小学数学对话教学应用探究[J]. 魅力中国, 202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