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育治
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过程中,因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区域环境创设及活动指导效果不佳。因此,在区域环境创设及活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遵循科学性原则与秩序性原则,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构建全面的实践体系、设置指导性标识语与建立合理的评价及反馈机制,以充分引导幼儿参与,实现互动。
关键词:区域活动 区域环境创设 活动指导
区域活动在幼儿园中又被称为区角活动、活动区活动,其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其他教学活动而开展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与活动材料、同伴之间的互动,进一步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而区域环境创设及活动指导是区域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丰富多彩的区域环境,能让幼儿在感知、实际操作、收获体验中获取经验,而科学、合理的活动指导则能确保活动取得成效。因此,本文就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及活动指导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并通过探究多种对策来开展区域活动,以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一、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及活动指导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现阶段,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多存在活动空间小的问题,而过小的活动空间会导致幼儿在开展活动时较为拥挤,同时也导致幼儿喜欢或常用的活动区域较少。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在区域活动空间设计过程中,幼儿园并未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从其需求的角度出发,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对此,在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合理划分区域空间,充分利用教室墙壁、窗台、走廊及户外空间等,以扩大幼儿的区域活动空间,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同时,在区域活动设置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需求等,以设置他们喜欢的区域活动,从而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遵循科学性原则,确保区域活动环境设置变得更为合理,使幼儿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收获良多。
(二)秩序性原则
区域活动多以幼儿自主活动、教师指导为主,而不同的活动有着不同的性质,故在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过程中,除了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外,还要遵循秩序性原则,以确保区域活动井然有序地开展。在创设过程中,需结合实际需求,不仅要方便幼儿自由玩耍,还要对活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避免活动指导无方向、教师放任不管的情况出现,要确保幼儿活动的质量。例如,幼儿园的阅读区与角色扮演区,阅读区需保持安静,而角色扮演区较为热闹,这两个活动区域必须分开设置,不能紧邻,以避免活动质量下降;同时,在规章制度方面,教师要根据区域活动的性质制定,如阅读区,其规章制度必须要求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保持安静,以避免嘈杂对幼儿的阅读产生影响,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二、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及活动指导的策略
(一)创设适宜以及愉悦的区域环境
在幼儿园中,区域活动的设置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新精神,以通过活动、游戏引导其认知新事物。在舒适、愉悦的环境中开展活动、游戏,幼儿不仅会感到开心、兴奋、无压力,而且这样的环境还会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因此,针对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教师要重视营造适宜、愉悦的环境,使幼儿在活动中释放天性,全身心投入。例如,在角色扮演区环境创设中,教师可选择幼儿喜欢的卡通人物、小动物、花鸟图案及物件进行布置,使活动区域能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因角色扮演区多以活动为主,所以教师要为幼儿设置足够大的活动空间,活动区域内不能摆放堅硬、有棱角的物品,以避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受伤情况。此外,在角色活动扮演开始前,教师可适当增加与角色扮演有关的布置,以增强幼儿的熟悉感。创设适宜、愉悦的区域环境,能让幼儿在活动中更加投入,并与同伴合作更为融洽;而且这样的环境,能让幼儿在收获新知识、新经验的同时感受到开心、愉悦,使区域活动质量进一步提升,从而促进幼儿在活动中发展。
(二)构建全面的区域活动实践体系
针对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其实践体包含了区域空间规划、各区域关键经验、区域材料投放、区域活动观察、区域活动指导等方面,故构建全面的区域活动实践体系对区域环境创设及活动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教师需认真对待区域环境的创设,在创设过程中遵循全面性、目标性、科学性、趣味性与互动性等原则,并结合班级的空间特点,合理划分区域,以避免静区与动区相互影响;同时,根据活动的性质,合理确定区域的位置,使易于相互交往、合作的区域临近。其次,在区域环境创设中,区域材料是否丰富、品质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区域活动的实效性与品质,因此,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需结合幼儿的需求、兴趣及发展目标,以扩展其兴趣,并引导其发展。在材料投放后,教师应对区域材料进行持续性跟踪、观察,以便及时作出调整,使材料能为幼儿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最后,在区域活动观察、指导中,教师要重视幼儿间的互动性,并充当“知识传授者”“纪律维持者”“矛盾调解者”等角色,科学、合理地指导幼儿开展活动。例如,在美工区活动中,教师可以交叉游戏者的身份,并介入活动中进行指导,这不仅能确保活动顺利开展,还能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收获新知识、新经验。
(三)设置区域活动的指导性标识语
在区域活动中,通常需综合考虑幼儿之间的差异性,使活动能适应幼儿的个性发展需求,但在活动过程中过于重视幼儿的自主性、自由性,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身心发展。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活动中,均需遵守规矩。因此,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需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活动特点来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定,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例如,游戏区与阅读区内,幼儿乱丢玩具、乱摆书本的情况十分常见,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在玩具、书籍收放区分别贴上指导性标识语,以引导幼儿将玩具、书籍正确放回原位。又如,在表演区中,教师可粘贴“请勿打闹”“请勿大吵”等标识语,以维持该区域活动的秩序。应用指导性标识语,能为区域活动营造一个“标识性环境”,这不仅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还能减轻教师维持秩序的工作量;同时,指导性标识语能给区域活动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指导作用,如在游戏活动中,教师根据游戏特点,制定指导游戏开展的标识语,让幼儿有序地开展游戏,从而避免出现教师对区域活动控制过高或放任不管的局面。
(四)建立区域活动评价及反馈机制
评价是教育教学反馈机制,通过评价,教师不仅能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还能准确掌握教学质量。一个完整的区域环境主要由布局结构、区域种类、区域材料、区域标识组成,故这些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发展性是区域环境的重要评价指标;而活动指导的评价指标则是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幼儿的表现及发展状况。因此,在幼儿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过程中,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及反馈机制,从而为幼儿构建一个科学的区域活动。首先,教师要了解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程度,评估区域环境创设是否合理;其次,评价活动的自主性、计划性与目的性,以明确活动指导的实效性;最后,观察幼儿在活动中与同伴交往、对区域材料的创造性使用、解决问题能力、遵循规则情况等,以评价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作用。此外,教师对区域活动的价值认知会直接影响区域环境的创设,故对教师可从区域环境的规划、区域材料的投放、自身在区域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对幼儿的观察与活动指导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不断的评价来提高教师对区域活动价值的认知水平,使其积极创新区域活动环境。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中,区域环境创设及活动指导十分重要。在创设与指导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考虑幼儿的兴趣,结合幼儿培育课程,为幼儿提供一个合理的区域活动环境,并使其在正确的指导下收获良好的活动体验,从而提高幼儿园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