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2021-03-16 03:01蒋军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罗非班盐酸斑块

蒋军军

冠心病主要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痉挛、管腔狭窄,促使心肌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可出现明显胸痛、阵发性胸闷,属于当前心内科常见病,若未在短时间内给予治疗,可加剧心绞痛,引起心肌梗死,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随着相关研究深入,可发现血小板在抗血栓形成中起着较大作用,能够避免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防止血栓形成[2]。而盐酸替罗非班属于一种非肽类血小板GPIIb/IIIa 受体拮抗剂,是血小板表面受体,与血小板聚集过程存在一定相关性,不仅能减少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阻断血小板聚集,还能够改善心肌组织的再灌注水平和TIMI 血流,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3]。本研究旨在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 年2 月13 日—2018 年2 月13 日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 例,纳入标准:(1)经心电图检查,相邻导联ST 段下移≥0.1 mV,精细心电图均≥2 个,且存在不同程度胸闷、胸痛等症状;(2)各项资料齐全,且能够准确表达内心感受;(3)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现象。排除标准:(1)不能配合治疗或伴有精神障碍者;(2)患有严重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者;(3)有颅内出血或中风等倾向者;(4)近期内有创伤史或手术史者;(5)动静脉畸形、颅内肿瘤、活动性出血者;(6)对本研究存在抵触情绪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中男33 例,女27 例;病程(19.78±4.65)个月;年龄(67.3±3.5)岁;心电图类型:病态窦房节综合征11 例,房室阻滞22 例,窦性心动过缓27 例;合并症:高脂血症31 例,高血压29 例,糖尿病14 例。观察组中男32 例,女28 例;病程(19.65±4.13)个月;年龄(67.1±3.5)岁;心电图类型:病态窦房节综合征10 例,房室阻滞21 例,窦性心动过缓29 例;合并症:高脂血症32 例,高血压28 例,糖尿病15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 组均直接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前首次服用剂量为300 mg 氯吡格雷(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23115)+300 mg 阿司匹林(河北瑞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73209),随后剂量改为75 mg 氯吡格雷+100 mg 阿司匹林,1 次/d。造影检查时,对梗死冠脉进行投照检查,全面了解梗死冠脉信息,并插入引导管,将PTCA 钢丝送至梗死冠脉的远端位置,连接注射器进行血栓负压抽吸。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在PCI 术中给予依诺肝素(成都济仁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63400)治疗,每隔12 h 注射1 次,每次1 mg/kg。观察组采用盐酸替罗非班(河南省顺康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4023689)治疗,术前给予10 μg/kg 盐酸替罗非班,在3 min 内推注完,随后保持每分钟0.15 μg/kg 速度滴速,直至术后24~36 h。2 组均连续治疗5~7 d。

1.3 观察指标(1)比较2 组临床疗效,其判定标准为[4]:显效:患者运动测验由阳性转变为阳性,心电图恢复到正常,胸部无窒息感,心绞痛分级降低2 级;有效:T 波由平坦转变为直立,导联倒置T 波变浅,偶感胸口疼痛,各项症状呈恢复趋势;无效:心绞痛症状无变化、改善,平坦T 波变倒置,直立T 波为平坦。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比较2 组治疗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检测方法: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实施血清分离处理,保持3 500 r/min 速度,放于冰箱内待检,在检测MMP-9 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检测;需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由荷兰飞利浦公司提供PHILIPS HD6 型号)。APTT、TT、PT 使用凝血分析系统(由STAGO COMPACT 公司生产)及其配套试剂检测,具体方法按照说明书严格进行。(3)比较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5,P<0.05)。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试验室指标 治疗前2 组MMP-9、APTT、TT、P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P-9、APTT、TT、PT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心功能指标 治疗前2 组LVEF、ESV、EDV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EDV 高于对照组,ESV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皮下瘀斑6 例,血栓栓塞5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3%。观察组出现皮下瘀斑1 例,血栓栓塞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0,P<0.05)。

3 讨论

冠心病具有难治愈、病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目前主要诱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又称之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在相关研究深入过程中,可发现吸烟、肥胖、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家族史、年龄和性别均属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5]。而冠心病形成机制主要为:脂质代谢出现异常时,可引起脂质类物质类似粥样堆积,血液脂质沉着于动脉内膜中,可形成白色斑块,且在斑块明显增多后,可影响血流动力学形态,引起动脉腔变窄,出现心绞痛和心脏缺血等症状,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血流完全阻断,形成血栓,引发变异性心绞痛,严重时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6]。为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还需注重治疗方案选择,秉持着预防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原则[7]。

对于PCI 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早期常运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其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但此类药物仅能够对一种途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而血小板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活化,对此还需注重其他药物选择[8]。盐酸替罗非班属于GPIIh/IIIa 受体拮抗剂,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能够防止血小板血栓形成,阻断引起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通路,减少ACS 缺血事件发生,另外还可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抑制急性血栓形成,更快促进动脉粥样斑块趋于稳定状态,抑制凝血因子或血管假血友病相关因子,利于恢复血管血流[9]。

盐酸替罗非班能够直接作用于冠脉病变处,从而改善缺血区心肌细胞的血供,增加梗死相关区域的再灌注,降低微血栓发生率,有效减轻病变部位血栓负荷和炎性因子的趋化。盐酸替罗非班能够有效降低ACS 缺血事件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能够进一步抑制血小板血栓形成,阻断血小板的最后通路,从而控制动脉局部局势细胞迁移和增殖、当前免疫和炎性反应,有效获取满意治疗效果。此外,MMP-9 能够促进炎性反应,在降解细胞外基质中发挥关键作用,当MMP-9水平表达升高时,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加速血栓形成。PT 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的指标之一;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APTT 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的常规指标之一。盐酸替罗非班能够发挥阻碍血小板聚集、激活等作用,有效减少脂质斑块脱落,可对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的结合产生一定竞争性抑制作用,从而获取满意治疗效果。李振灵[10]进一步证实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效果更好,且安全性更高。

表2 2 组治疗前后MMP-9、APTT、TT、PT 比较()

表2 2 组治疗前后MMP-9、APTT、TT、PT 比较()

表3 2 组治疗前后LVEF、ESV、EDV 比较()

表3 2 组治疗前后LVEF、ESV、EDV 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MMP-9、APTT、TT、PT 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LVEF、EDV 高于对照组,ESV 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有效抗血栓和抗血小板,稳定活动斑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罗非班盐酸斑块
盐酸泄漏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替罗非班桥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早期PWI-DWI不匹配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合成盐酸芬戈莫德的工艺改进
盐酸安非他酮和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