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兰
摘 要:信息技术教学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实际,重点就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展开探究论述,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几点针对性建议,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自主探究教学;教学设计;教学环境;教学方式
自主探究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理念与指导思想,是当代高中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能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主要包含自我导向、自我激励以及自我监控三个方面。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结合自身学习现状与学习需求制订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在自我激励、自我监督下自觉开展学习活动,最终完成各项学习指标。但值得注意的是,自主探究并非仅仅停留于理念与思维层面,它更是一种实际的策略方法,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且自主探究虽然是以学生为主导,但学生并不是学习活动的唯一参与者。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在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主导下协同教师、同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从中有所收获与成长[1]。基于以上理论认知,下面联系实际首先就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做简要分析。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高中学生了解信息技术、探索信息技术、实践信息技术的重要窗口,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平台。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开展好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对社会均有重要意义。但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还不够科学规范,在各类教学活动中存在一定问题。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实践类课程,课堂上应当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与整体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主。但在目前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大部分教师比较注重理论讲解,理论教学占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很大比重。此外,高中生信息基础普遍相对薄弱,且在高考压力下,很大一部分学生不重视信息技术,不会投入一定的时间与精力钻研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也是抱有轻视心理,不注重对自身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与锻炼,学习的自主性差。在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心理、学习态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作用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不理想,信息技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因此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急需转变理念与方法,转变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进行锻炼与培养[2]。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一)完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为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与锻炼,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把握以下要点。
1.注重实践操作培养,构筑信息化环境。相较于英语、语文等基础性学科,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性特征更为明显,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一定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范围十分广泛,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能准确把握该门课程的以上特征,巧妙运用各类资源与手段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途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我引导、自我激励、自我监督广泛涉猎、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从而具备优秀的能力与素质。具体来说,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顺应时代要求,结合当前社会、企业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与素养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信息技术环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提供保障。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时,教师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数字图书数据以及即时通信等先进技术为学生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并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实现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2.注重培養主体意识。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方法培养高中生的信息技术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为其日后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学环节比较固定,多是教师占用较多时间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与技能演示,然后预留出较少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自主性得不到培养与发展,且因为整个教学过程相对枯燥无味而导致学生参与度低,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能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适当缩减理论教学时间来增设实验教学环节,将学生从繁重的基础课程学习任务中解救出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行自主探究与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运用“支架教学”理念,若学生遇到困难,教师不急于给学生提供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将掌握的知识进行衍生,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概念联想起与之相关的多个概念,然后对知识点进行组合,搭建支架,最终找到线索,找到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此外,教师也要向学生展现自己的探究精神,给予学生好的熏陶与教育,让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设疑,深入探究,不断促进自身自主探究能力发展。
(二)创新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实践证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信息技术教学,不利于学生计算思维的形成与提升,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发展需求对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优化,以更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引导学生更深入、全面地认识信息技术,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具体而言,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策略方法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1.运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可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创设情境时,教师既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与资源,也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与整合资源,基于各类案例给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的信息技术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表格的制作与使用时,教师就可为学生创设财务人员应用表格办公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模拟场景中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具体的工作场景制作表格,填写表格然后提交,通过这样的情景化教学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巩固学生学习效果,让学生对该项知识与技能有一个更为全面、准确的认识。
2.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师也可采用分工合作、小组协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发展。例如,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个人数相等的小组,给每组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组内分工协作,合作探究。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与学习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协作探究的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在应用合作学习策略时,教师可定期更换小组成员或是组内成员的角色,让学生多尝试几种角色,多做几种任务,这有利于丰富学生学习经历,锻炼学生综合技能,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与信息技术素养发展。
3.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与评价。总结、反思、评价这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时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高度重视反思与评价的作用,要在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环境与平台的同时也及时带领学生反思评价,通过科学客观的反思评价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并做出改进,让信息技术教学更加科学有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与评价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以及相互评价,同时也要根据学生学习与能力发展情况作出适当评价,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价让学生更客观、全面、系统地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并以此为依据适当调整学习策略进而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
(三)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环境
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要想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发展,教师就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自主探究能力发展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以现代多媒体、融媒体、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为基础,利用各类科学技术构建 Web2.0 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充分运用博客、微博、飞信、腾讯QQ、微信等构建学习与通信平台,一方面方便学生搜集资料与技能学习,另一方面方便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例如,学生可应用微博发表自己关于学习话题的见解、思想,记录下学习发展的全过程,或是通过微博与教师、同学沟通交流,一起分享学习观点与学习体验,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循環系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建立微信群或博客群体,形成一个共通的、固定的信息发布和协作环境,从而增加网络环境协作的要求。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也可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视频,并提前设计好PC 端网页,方便学生从网站中获取学习信息,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采取小组协作学习、集体讨论以及个人自主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学习思维与学习能力,让学生的能力素质在这一阶段得到培养与提升。课后,教师通过云平台及时、全面汇总学生学习信息,总结学生学习情况,实现对学生的有效评价。
三、结语
综上所述,自主探究能力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能力,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时,教师要能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征特点,立足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完善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发展平台,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与锻炼。
参考文献:
[1]崔月梅.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创新优化措施分析[J].考试周刊,2020(79):17.
[2]齐亚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