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本课程是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生活中教育的契机无处不在,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让幼儿积极地探索与学习,在活动中体现出教师和幼儿间真实的学习和探索过程。因此要求教师多观察幼儿的生活细节和特点,把握住幼儿动态发展情况,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班本主题活动。我们班的班本课程“寻味野菜”让幼儿认识野菜,了解不同的野菜特点,萌发对大自然爱的情感。
【关键词】班本课程;寻味野菜;生活教育
作者简介:胡洁(1981.3—),女,江苏省南通市闸西中心幼儿园,二级教师。
一、发现幼儿兴趣,确定课程主题
在“班本课程”的开展中,为了让师生能互动起来,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选择有价值的活动让幼儿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能力。课程活动的开展要满足孩子的需要,教师和幼儿都要不断地学习与探索。陶行知曾说:教育的根本来源于生活,教育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是教学的基础,只有将生活实践与教育相结合,才能促进幼儿健全地发展。生活中无时不变化,也教育的契机无处不在,班本课程也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幼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生活实际入手,发现幼儿的兴趣,从而确定课程主题,帮助幼儿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班本主题选择方式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孩子们的课程来源于生活,《5—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在科学领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亲近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经常带孩子们接触大自然,能激发他们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并且将幼儿园的班本课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能够降低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心理,使幼儿处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中,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需要保证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如果主题设定得过难或者过于简单,都会影响幼儿的学习效果。一日午后,教师和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散步,走着走着孩子们惊奇地发现了蒲公英:“哇!这里有好多的蒲公英呀,你们快来看呀!”就这样大家展开了关于蒲公英的讨论,在大家的讨论下,我们决定开展班本主题—野菜,大自然中植物很多,其中野菜的品种多样,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中班幼兒有着强烈的探究、求知欲望,在幼儿对学习事物具有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展开教学,能够充分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因此,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实施了此次班本课程,从幼儿出发、从生活出发,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对野菜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认识。
(二)班本课程中主题的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也要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同时,由于幼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足,对于世界的认知比较依赖家长和教师的引导,教师在设置主题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趣味性,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在进行课程安排和教学整合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内容设定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实现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目标。由“寻味野菜”为主题的班本课程,不仅源自幼儿的日常生活,还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这次班本课程的取材我们也考虑到孩子的全面发展,不能仅限于一个领域当中,应开阔视野。在本次活动中我们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一系列活动,如户外写生“特殊的野菜”、亲子制作“野菜大聚餐”、社区活动“感受民俗文化 体验青团制作”、科学活动“可以吃的野菜和不可以吃的野菜”、社会活动“野菜美食分享会”、创意美术“满地便是蒲公英”……考虑到蒲公英是最常见的野菜之一,我们还扩展了晨间谈话,让幼儿在谈话中说一说自己对蒲公英的认识;活动中发现蒲公英的小绒球特别吸引孩子,由此延伸,进行了美术活动“草地上的小绒球”,以点带面开展更为丰富的课程内容,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将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幼儿实际相结合,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
二、创设多样环境,营造课程氛围
(一)利用家长资源,促进深度学习
在进行班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依靠教师的努力,家长的配合也必不可少,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家长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要注重家园共育,要从尊重、平等、合作的角度出发,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让家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此过程中,让家长的教育能力也有所提高。在班本课程“寻味野菜”开展的初期,请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小区里、来到草丛间、来到田野上……蹲下身子细细地寻找那些隐藏在草丛中的“宝贝”。除此之外,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一起上网查阅资料,能获得更多的科普小知识。从幼儿反馈的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幼儿对寻野菜兴趣十足,也为课程进一步的开展打下了基础。同时还很好地促进了亲子情,满满的温情在调查表中体现出来。
“吃”更是孩子们十分感兴趣的话题,野菜的吃法也丰富得让人意想不到,在课程的开展中孩子们纷纷带来用野菜制作的美味与大家分享,这样不仅能加深幼儿对野菜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我们细细品尝舌尖上的春滋味:这里有野菜丸子、野菜馄饨、野菜蛋饼,野菜花卷、野菜春卷……野菜可以炒着吃、凉拌着吃、蒸着吃……还可以做面条、煮粥等。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邂逅了最美的时光。童年有了体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美食有了孩子们的参与才会变得更加美味。活动中,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生活经验。
(二)携手社区活动,感受民俗气氛
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体验也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有了对野菜知识的普及和之前的调查活动,孩子知道了艾叶可以制作青团。在清明节气,艾叶飘香的时节,基于幼儿的兴趣,教师有效地判断课程价值对促进幼儿的发展有着必要且重要的作用,我们和社区携手开展了“小手做青团,一起忆清明”的活动。孩子们切切实实地体验了一把“清明节里做青团”的过程,真正体验了在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孩子们发挥了自己的创造能力,制作出豆沙馅和蛋黄馅的青团。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获得了制作的经验和动手的快乐,也对青团的来历和原料都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让幼儿初步了解到清明及其相关的民风民俗,感受到浓浓的民俗节日气氛,传递了底蕴丰厚的传统文化。
三、给予探索机会,推进课程发展
在班本课程的探索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孩子充分思考、想象的空间,充分给予探索的机会。活动开展中,幼儿会问:“蒲公英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蒲公英是如何长大的?”……在幼儿提出问题时,我们不应该将答案直接告诉幼儿,而是要做一名“引导者”,引导他们在探索与思考中寻找答案、发现答案。
为了帮助孩子们获得答案,我们在阅读区中投放了相关书籍,如《植物百科大全》,休息时间我们一起阅读、分享,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野菜的秘密,从而获得野菜的相关知识,例如,了解几种常见的野菜,知道其名称、外形特征;知道野菜有营养,是人们爱吃的蔬菜……
在孩子们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他们获得了关于野菜的知识,例如了解了野菜的作用、野菜的生长环境、野菜的品种等。孩子们收获知识后,教师帮助孩子们梳理整合,带领幼儿制作野菜小报并张贴在班级内,不仅美化了班级环境,更让幼儿对相关知识进行了进一步的归纳,加深相关记忆。孩子们还自主将发现的秘密记录下来,与爸爸妈妈一起分享。通过这些方式促进幼儿深度学习,使孩子们感受班本课程的魅力。
活动开展中,孩子们的小脑袋里装满了一个个小问题—蒲公英的花茎里有什么?吹一吹小绒球,它变成什么样子?孩子们在这些具有科學特点的活动中,通过寻找、观察等游戏,了解了蒲公英的外形特征和传播方式。
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我们应该让幼儿走进自然,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尽情地去看、听、摸、想,并尝试着去做,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从而获得最真实的感受。为了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完成教育教学的目标,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我组织了幼儿户外写生—“我笔下的野菜”,小草开始发芽了,大地上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满色春园关不住,一群孩子写生来。有的坐在轮胎上,有的坐在草地上,蒲公英长什么样呢?快快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的发现之旅!
四、根据课程主题,拓展课程领域
(一)丰富区域活动内容
区域活动是幼儿认识与了解事物的主要途径,也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形式。在开展班本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班本主题创设合适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有可操作性的环境与材料,让幼儿在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探索与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实践性。在生活教育理论下,教师需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设计合理的区域活动,并且要保证教学的趣味性,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于幼儿来说,生活主要包括他们的一日互动与日常互动,每天发生的事情都是幼儿生活经验的来源。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影响下,幼儿教师要加大对幼儿生活的关注,了解幼儿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并引导幼儿在“做”中学,为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真正的知识,真正落实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
例如,当幼儿对蒲公英有一定的了解后,会好奇为什么蒲公英能够随风飞扬,它们是怎么飞的。借此机会,我们可以开展“飞翔的竹蜻蜓”教学活动,向幼儿讲解蒲公英会飞的秘密。为了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蒲公英的构造,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蒲公英随风飞扬的场景,对于细节处可以暂停让幼儿仔细欣赏、观察蒲公英的构造,然后再为幼儿展示天空中飞翔的动物,如海鸥、老鹰、大雁等,让幼儿观察会飞物体的共同特点,教师对其进行总结,让幼儿明白小动物飞翔的关键是靠两只翅膀,蒲公英飞翔是因为它的花像一把“伞”,与小动物的翅膀有同样的作用,再借机引出手工活动—“竹蜻蜓”。在幼儿动手制作之前,教师要讲解竹蜻蜓的制作过程,并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进行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或帮助幼儿完成手工。最后,还可以带领幼儿去户外进行比赛,看看谁的竹蜻蜓飞得最高,让幼儿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真正落实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育理念,并且也为幼儿解答了疑惑,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与知识。
(二)融合户外游戏活动
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设定需要联系实际生活,保证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找到课程生活的影子,拉近幼儿与课程教学的距离,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开展“寻味野菜”班本课程时,幼儿通过寻找野菜、制作野菜、绘画野菜等活动后,对野菜有了具体的了解,并且知道野菜蒲公英花茎的形状,以及蒲公英会飞的奥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开展教育的重要途径,既能体现对幼儿的尊重,又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最大效益,提升班本课程的实施的生活化。为了更好地将幼儿生活与本班课程结合,可以将教育与幼儿特有的生活方法进行融合,创设相应的户外游戏。
针对本次班本课程的内容,教师可以开展“小小蒲公英”课外游戏,主要是以蒲公英的生长习性为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模仿风吹蒲公英飞的场景,在游戏中进行转圈、走动、跳跃等,提高幼儿的平衡性与灵敏性。具体的游戏规则为:正式开展游戏之前,以6个或5个幼儿为一组,每组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小圆,开始游戏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念儿歌“小小蒲公英,长在草地上,一阵风吹来,遍地花儿开”,当念到“开”的时候,全体幼儿放手,四散站在空地上。教师接下来说“刮小风”时幼儿要在原地转圈,教师说“刮大风”时幼儿可以边移动边转圈,教师说“风停了”幼儿要在原地站稳。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加深对蒲公英习性的了解,还能锻炼避让能力,提高合作意识。
五、反思成长过程,收获课程经验
班本课程的探索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让幼儿真正成为班本课程中的主导者,让教育真正体现其活力。在班本课程的实施中,其目的、内容、实践,是课程中的大方向,我们要不断调整课程,使其更贴近孩子的现实生活,在活动的开展中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我们要观察幼儿的行为,细心、耐心地正确引导,让幼儿展现自己的能力。班本课程的稳定发展需要师生的相互了解与共同探索。
【参考文献】
[1]黄文洁.幼儿园班本课程推进与实施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1(18):107-108.
[2]沈乐悦.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推进与实施—以小班班本课程“你好,小蚂蚁”为例[J].山西教育(幼教),2021(01):38-39.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7(09).
[4]李季湄.培养幼儿的成长能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