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导向性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2021-03-04 10:32赖淑珍耿文东冼佩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4期
关键词:导向性评定量表康复训练

赖淑珍 耿文东 冼佩玲

脑卒中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据可靠统计,约70%脑卒中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又以肢体偏瘫较为常见[1]。患病早期对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有助于调节肢体协调和感觉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任务导向性训练是运动再学习的康复运动形式,是基于运动学理论和患者自身功能缺陷相关情况并通过重复密集的训练来获得最大可能性的功能改善,为临床科学有效的康复干预手段[2]。EMG是一类客观敏感且细致无创的电生理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表面电极和信号接受器从目标肌肉表面采集肌肉收缩时的神经肌肉系统生物电变化信号来进行一系列分析,以用来评估神经肌肉的功能和监测康复效果[3]。本研究拟用sEMG数据来评估下肢导向性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80例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9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经颅脑CT确诊为脑卒中且合并偏瘫;意识清楚,能准确完成指令任务。排除标准: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骨折、骨质疏松等影响康复训练效果相关疾病;恶性肿瘤;既往有精神病史。

1.3 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包括坐站转移、站立、步行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部分减重步行训练、躯干康复技术等),40 min/次,2次/d,6 d/周。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每日增加35 min的下肢导向性训练,具体方法如下:①增强平衡控制能力的项目:坐位双臂前伸触碰前方的杯子;站位保持双脚平行站立15 s,并用手去触摸超过手臂距离的物体。②增强下肢负重能力的项目:分别从不同高度的椅子由坐到站并不断增加难度;上下楼梯及不同坡度的训练;交替使用双腿进行踢球训练,速度由慢到快。③提高步行耐力的训练项目:椭圆机、慢跑及室外平地步行。两组均连续干预6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采用Fugl-Meg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评定下肢运动功能:得分越高,则下肢恢复情况越好,总分为34分。②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包括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得分越高则下肢恢复情况越好,总分为40分。③sEMG比较:于治疗前后使用无线表面肌电系统采集患侧下肢胫骨前肌和股四头肌的sEMG,采集时保持室温22~28℃,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再对两组iEMG、RMS进行观察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Fugl-Meg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Fugl-Meg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ugl-Meg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干预前后sEMG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患侧下肢胫骨前肌和股四头肌的iEMG、R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患侧下肢胫骨前肌和股四头肌的iEMG、RMS较干预前均改善,且实验组胫骨前肌与股四头肌的iEMG高于常规组,RMS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干预前后Fugl-Meg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Fugl-Meg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常规组干预后比较,bP<0.05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EMG比较()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EMG比较()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常规组干预后比较,bP<0.05

3 讨论

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类疾病[4],据调查,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正呈逐年上涨趋势。绝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神经功能受损症状,尤其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其中偏瘫就是脑卒中患者出现躯体运动功能障碍的表现,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对改善其预后具有关键作用,康复训练的实质在于反复锻炼和不断学习,充分调动组织的重组和重建功能。但临床上仅仅依靠康复训练疗效欠佳,有研究[5]发现,任务导向性训练是针对患者自身存在的运动障碍进行具体分析,针对问题存在具体原因设计出相对应的训练方案,使患者通过反复主动训练获得功能重组的同时更好地适应卒中后新的生活方式。

任务导向性训练方法是一类综合性干预计划,基本步骤包括:①探究原因,避免额外损伤;②建立相关高效的干预计划;③采用目标指向性方法适应任务与环境,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参与和最小程度的损失[6]。依据干预计划,本研究在对患者进行下肢导向性训练过程中,对训练强度、难度进行了合理有序的编排,不仅改善下肢功能性活动的能力,也使患者不断适应任务和环境变化,从而不断提高患者对自身的认识,增加自信。sEMG是检测及评价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的重要方法[7],其中iEMG是一定时间内所有参加活动的肌肉放电总量大小,可实时反映肌肉活动状态,体现肌肉在单位时间内收缩特性[8],发生偏瘫时,患肢肌张力增加,肌力下降。RMS则是反应一段时间内,所有参加活动的肌肉瞬间肌电图振幅均方根值,其变化主要反映肌肉活动时运动单位激活的数量、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类型及同步化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Fugl-Meg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实验组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患侧下肢胫骨前肌和股四头肌的iEMG、RMS较干预前均改善,且实验组胫骨前肌与股四头肌的iEMG高于常规组,RMS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蒋玉燕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陈冲等[10]的研究也显示下肢导向性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胫骨前肌和股四头肌的肌张力、肌力具有更为显著的成效。

综上所述,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下肢导向性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EMG,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导向性评定量表康复训练
任务导向性训练与冰、酸剌激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Vanderbilt父母评定量表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患儿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论新闻记者如何把握好新闻导向性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校级课题立项导向性的建议
《品德与生活(社会)》利用评定理表对学生进行测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