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生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1-02-28 21:57雷欣梅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5期
关键词:双减培养策略初中语文

雷欣梅

【摘要】在初中时期,语文课程属于必不可少的科目之一,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十分有益。不过,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语文教学工作的效果并不理想,教学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运用的教学方式过于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状态十分被动,无法真正体会语文知识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影响最终的学习成绩。基于改变此种不良状况的目的,教师要注重教学策略的改进和优化,紧密结合不同学生的需求,提出合理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有所收获。

【关键词】双减;初中语文;学习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涯最为关键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初中语文学科,关乎后期初中至大学阶段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语文作为初中的重点学科之一,不仅需要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同时也需要在生活中学习。

一、组织阅读交流会,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阅读是积累语言、认知世界、体验审美的活动。在此活动的体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积累语言、体验审美,还要将自己获取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如此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事与愿违,在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过分地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忽视交流活动,导致学生在閱读文本的过程中,尽管可以实现知识、审美的积累,但是却因为无法将积累到的信息有效地表达出来,很容易使其丧失阅读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也不会对所阅读的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如此自然对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产生消极影响。新课标对语言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语文核心素养也将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主要维度之一。因此,在实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专注阅读、批注阅读,还要鼓励学生将获取的信息表达出来,实现语言积累与应用,如此才能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为了实现这一点,笔者在组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会组织阅读交流会,鼓励学生就自己的阅读所得进行自由交流。

以《桃花源记》为例,在学生自主阅读文本之后,笔者立足文本内容,组织了“探寻桃花源”的交流会。在此次交流会中,笔者设计了“惊艳桃花林”和“探访桃花林”两个主题,并在不同的主题中,为学生设计了不同的交流问题。比如,在主题一中,学生需要展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勾画出来的描写桃花源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的语句,并借此说明桃花源是什么样的,桃花源中的人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在主题二中,学生需要总结出桃花源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桃花源的环境和人文。如此交流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阅读文本的主动权,在互动中进一步地理解文本内容,还能使学生锻炼思维,积极交流,便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兴趣,才能主动去学习,逐渐学会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贯穿趣味的元素,同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展开自主的思考和探究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也是被动去完成某些学习任务,但是已经逐渐真正过渡到自己去主动寻找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在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童年的歌曲,比方说《外婆的澎湖湾》《让我们荡起双桨》等都是经典歌曲。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听歌曲一边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这时候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些时间认真回忆自己的童年,并要求学生声情并茂地和其他学生分享。为了检验学生以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课文的大意,建议用“这是一篇……的课文”的句式。学生思考之后举手回答说这是一篇回忆童年且充满童趣的课文。再比如教学朱自清的《春》的时候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教师在刚上课的时候可以为学生播放《春天花会开》《春泥》等歌曲。让学生一边听歌一边自己思考自己对春天的印象,或者是回想一下春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并和大家分享。再比方说教学《济南的冬天》的时候可以用彩光等在教室内放白色的小点点模仿下雪的样子,进而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通过一些方式渲染美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内心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情绪。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的培养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言十分重要,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考虑,寻找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策略。

三、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展师生互动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基于以生为本的理念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要先做好对学生的认知启发,设计出能与学生良好互动的教学情境,以确保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下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例如,在进行《愚公移山》课文的学习时,虽然课文是古文,但学生对这一经典故事都有一定的了解。为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能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我设计了自主学习模式。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我先让学生独立学习,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我会与他们针对课文内容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将自己所看到的、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并与同学、老师针对课文内容、情节进行讨论,由此来实现对学生学习需求的满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完成课堂讨论后,我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与他们进行交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发挥自己优势、改善自己不足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指导,由此做到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带来良好的助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影响学生长久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提升语文学习效率,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加希.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J].课外语文,2020(10):92-93.

[2]杨晓红.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新智慧,2019(18):134.

[3]黄琳惠.初中语文教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8(05):177.

[本文系2021年度信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学生良好校园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编号:JCJY21093)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双减培养策略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