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德粉
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自由性、开放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新知识,增长新能力。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基于区域活动开展数学教学的观点,期望孩子们在快乐的区域活动中自由的发展,真切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并为他们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期望在有效策略的引导下降低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实现幼儿的快乐学习,为他们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學;区域活动;数学智能;实际研究
一、前言
区域活动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其自由性的特征可以满足孩子们的需要,而且在幼儿的自主操作、自我发展中达到了“快乐学习”的目的。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点学科,是幼儿阶段必须体会和理解的科目之一。但数学的概念性、知识的抽象性,加剧了孩子们的学习困难。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区域活动中来,通过玩的形式展现数学知识点,可以带给幼儿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进而解决数学枯燥、无趣的尴尬局面。基于此,文章立足幼儿数学,从区域活动视角出发,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入阐述。
二、幼儿数学智能在区域活动中的开发研究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被大家认可的激活幼儿思维的有效措施。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基于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区域活动,并加强对操作性数学的探索与研究,利用区域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实现幼儿数学教学的创新。基于此,文章从如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幼儿数学智能在区域活动的应用策略:
(一)构建区域角,打造数字生活
幼儿园在开展数学区域活动中,为了提升幼儿的参与度,教师要在区域情境、素材选择上入手。考虑到3-6岁幼儿理解力、认知力薄弱的现象,教师在选择素材上要尽量契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以环境设计为例,教师可以在区域墙壁上张贴与数学有关的贴纸,包含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发展小故事等等,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看见这些内容,会从内心产生触动。比如墙面上张贴的贴画“找不同”,上面有很多生动的数字(数字以图画的形式展现,可以吸引幼儿注意力),然后还贴上大大的标题“请大家从物体中找出最特别的一个”。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让数学充斥着幼儿的生活,而且让他们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就素材选择来看,教师可以开辟出“数学角”,放置足够多的数学绘本,这些绘本故事性很强,而且多彩的动画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比如《避开恶猫的方法》、《阿锤和阿蛋愉快的一天》、《面包公主三姐妹》等,为孩子们展现了别样的数学知识,可以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绚烂多彩。基于此,教师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绘本开展讲学,这时幼儿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不仅优化了以往数学教学沉闷、枯燥的氛围,而且改变了孩子们对数学的看法。
(二)打造数字游戏,强化幼儿的真实体验
幼儿对游戏天生没有抵抗力,而且基于游戏开展数学教学可以保持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构建区域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游戏的作用,让孩子们在无形中掌握知识,避免传统数学课堂新课导入幼儿疲惫、厌恶等情绪的出现。在这样的课堂中,才能改变幼儿对数学的看法,才能实现他们的快乐学习。例如在“比大小”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开展“糖果小达人”的游戏,教师为每一个孩子发放足够大的背包,在教室的各个角落放置一定量的糖果(多种类型和口味),并提前利用多媒体向孩子们介绍本次的游戏规则(不能偷朋友的糖果,游戏中不能推搡)。考虑到孩子们可能会发现同一处糖果的情况,教师可以适当的调整游戏规则,比如两个或三个人围成一个小组,共同寻找糖果,限时5分钟。当一个小组完成之后,教师重新布置,另一个小组寻找。在上述的教学活动中,不仅保持了幼儿的参与性,而且推动了活动的有序进行。在游戏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为什么找到糖果数量最多的小组是获胜的?什么是多?通过引导孩子们分析和总结,孩子们理解了大、小的概念,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基于数学游戏开展数学知识教学,可以推动数学课堂的有序开展,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三)进行拓展与延伸,激活幼儿的数学思维
基于数学区域活动构建拓展平台,可以激活幼儿思维,可以让他们在自主探索思考中真正的理解数学知识,为幼儿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如教师将“比大小”知识融入到实际的排序和数量问题中,利用多媒体为幼儿展示“体操比赛”的排名视频,排名第一的体操运动员成绩要比排名第二的成绩高,基于这一实际现象可以引发幼儿的深入思考,让孩子们认识到什么情况下数字多少和代表的大小是相反的,进一步拓宽幼儿的认知。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发幼儿的探索,让课堂氛围持续高涨。比如在完成《面包公主三姐妹》的绘本阅读之后,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在面包公主三姐妹制作长棍子面包,不知道做成多长的时候,他们选用了格尺来测量。那么,小朋友们在你们想要知道一个物体多长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用尺子量一量呢?这样便激发了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在他们的自主操作中获得了愉快的学习体验。在这里教师要注意:教师问题的设计要以幼儿理解力为前提,保证问题被孩子们理解,如此才能保证教学的持续进行,才能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是幼儿教学的重难点,因幼儿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所以加剧了他们的学习困难。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幼儿区域活动中来,可以引导孩子产生兴趣,可以开启幼儿的智能,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让他们以乐观的态度看待数学学习中的困难。
参考文献:
[1]康艳.中班幼儿数学认知在益智区 活动中的实践与探索[J].读天下(综合),2018,000 (013):P.71-71.
[2]楼丽娜.基于乐高游戏发展大班幼儿数学智能的实践研究[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6,(5):106-107.
[3]张霞.利用游戏促进幼儿数学能力发展之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