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玲 席雪梅
摘要:《创新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创新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创新与创造力的关系,战略与创新的关系,新产品开发的流程,创新的文化氛围,创新的支持流程等内容,了解创新管理在具体企业实践中的应用,逐渐培养创新管理思维。《创新管理》课程作为面向工商管理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因此是适宜于融合思政内容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一门理想载体课程。因此,强化《创新管理》课程思政教育,有助于通过潜移默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大三阶段理解中国创新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严峻挑战,明确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这对于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勇做社会主义接班人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工商管理专业《创新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创新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引言
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高等教育人才更是我国应对西方国家挑战和威胁的生力军和储备队。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应该是更具实操性、与社会联系更为密切的高级人才,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坚力量,是实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群体。在《创新管理》背景下深挖思政资源并将其融入人才培养环节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工商管理类专业思政课程特点
要守好工商管理课程思政这段渠,种好责任田,实现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需要推进教学改革,从单一知识传授向德才育人转变。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特点和优势,深挖其在社会文化、道德伦理、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元素,融入课堂,透教学。
1.實践性特点
工商管理类专业思政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点。例如,高校教师在中国企业制度建设和中国企业制度改革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把目前我国经济的热点与改革过程之中的难点全部贯穿在教学内,利用举出实际案例的模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转移于企业管理具体实践中,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习知识印象,更好的去实践和应用。
2.综合性特点
高校工商管理课程中,任何一个经济相关问题均涉及到其它不同学科知识点,包括心理学知识点、社会科学知识点以及经济科学知识点等。学生通过对各类知识点的学习,可以提升社交能力,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更好的分析市场发展情况以及落实工商管理等工作,也利于提高学生的情商,强化其综合能力,更加善于分析社会以及经济和政治性问题。
二、《创新管理》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内容
《创新管理》课程的知识单元一共有16个,对应每一个知识单元,梳理了课程思政的融入点、融入方式以及预期成效,如表1所示。
三、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体系缺乏,课程思政模式缺乏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本质上是同向的,但由于之前普遍在基础课或通识课程中进行大学生线上线下的思政课程教育,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品德修养等课程。一般课程体系与课程模式是以思政课程为主线的,大多归属于教务教学管理部门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或基础部或通识课系部进行教学管理模式。而以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还没有形成,或有的只是在个别课程当中进行,缺乏统一的专业课程思政系统规划和建设机制与保障,工商管理专业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并较突出。同时课程思政的专业课程教学经验或方法的缺乏,也造成课程思政专业模式及教学模式的缺乏。有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在传统课堂教学形式中有一定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创新,但线上的课堂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和实践较为缺乏。相关的评价体系也不成熟或欠缺。
(二)师资队伍建设及师资力量培养还存在不足
由于课程思政对于众多高校来说还是比较新鲜的教育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还没能适应或跟上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发展要求,师资队伍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战略部署,高校或多或少存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体系规划不够清晰,系统建设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现象。课堂教学中课程教师又是线上线下课程思政的关键,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还需要一段时间去打造。教师师资课程思政力量的培养、交流培训还存在明显课时或内容内涵不足、优秀教师的“领头雁”效应还没完全形成。有的师资队伍建设或师资力量培养流于形式,甚至有的只是“纸上谈兵”,个别可能出现负面应对教育部门监督管理或自我评价。
四、建议
(一)专业教师队伍
专业教师应该先从自身做起,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变被动为主动,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有意识地挖掘思政元素,并研究如何将思政元素合情合理地融入专业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之中。各专业教研室定期举办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建设、“创新管理”等专题研讨会,互相交流、分享促进、共同提高。在此过程中可邀请思政专业教师参与研讨,以保证思政建设的质量。不能闭门造车,还须多向兄弟院校取经,参考他们的研究成果,提升自身的思政建设水平。
(二)持续完善和强化课程思政保障机制
其一,应建设相统一的、上下贯通的教学机制。其中校党委对其进行统一部署,机制的具体运行由学校团委以及教务处来进行负责,各专业以及班级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学期间,要依据新时代、新课程教学标准,制定科学计划,依据计划进行有效教学,保障思政元素可以有机的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其二,也要建设协同运作、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如,建设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建设综合素养课程等多课程教学协同机制;也要建设理论和实践课程、课上教学与课外教学课程等,利于把理论和实践、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良好结合,利于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实现全员育人大目标其三,应建设多元化、全方位教学激励机制与教学评价机制,在教学期间以及教学完毕后,强化和重视对学生、对教学课程的评价对考核。若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落实针对性教学。教师若是及时对自身教学开展评价,可以了解教学中不足,完善自身和提高教学能力。激励机制则可以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约束教师不良行为和习惯,进一步规范不良教学行为。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围绕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孤岛效应”,建设课程思政,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与此同时,工商管理专业决不仅仅是一门教学体系,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知识。更一般地说,对于工商管理经营也就是对人生的经营,工商管理同时也就是人生管理。因此,把工商管理与人生管理灵活地融合起来,是工商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如何挖掘整理工商管理课程的思政知识元素,是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世平.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商业文化,2019(07):118-119.
[2]刘洁.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现代商贸工业,2019,42(07):131-132.
[3]何丽.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J].大众投资指南,2018(06):222.
[4]郭伟.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探讨——以《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05):158-161+178.
[5]陈晓峰.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以《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8(07):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