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锦春
摘 要:“小组专题讨论”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日常教学的一个补充,在应用设计上着重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强调学生在课后的自我学习与深入思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与检测学生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并锻炼与提升他们相关的学习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组专题讨论;自我学习;巩固;检测;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1-0038-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大学生认识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课程。近年来,不少高校积极引入“专题式”和“讨论式”教学法,探索课程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亦有个别教师博采两者之才,尝试“专题讨论法”[1]。“小组专题讨论”属于“专题讨论法”的一种,它作为日常教学的一个补充方法,着重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强调学生在集中学习后的自我学习,突出学生在消化所学后的深入思考,检验学生课堂内容掌握与理解程度,锻炼学生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
一、“小组专题讨论”的优点与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思政类公共课程,教学内容上理论部分较多,概念内容不少,需要教师通过史实的讲述来引导学生正确思考,通过论点的总结来启迪学生深入领会。传统的课程教学,主要是由专业教师依照教材,按照章节,逐章讲述。这个教学方法的长处是教师熟悉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能够熟练把握课程的进度,保证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便于教师组织和管理课堂教学。但是,这个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也是非常明显的。课堂之上,往往是由专业教师满堂讲授,学生基本上是一种全程听讲的角色,师生之间互动不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并不知晓学生是否熟悉、了解、掌握了所教授的内容。教师认真讲完了,学生是否理解领会了呢?或者说学生理解领会到什么程度了呢?教师无从掌握。因此,传统教学方式对于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缺乏简便有效的检测手段。同时,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目的来说,除了通过课堂讲授进一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近现代中国的发展、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也要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提升他们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问题,明辨历史是非的能力。现如今,不少高校开设或增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类课时。从当前的实行情况来看,“纲要”实践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由教师布置题目,每个学生课后自行查阅资料,独立完成一篇小论文;另一种形式是班级学生以小组形式去一个红色资源景点考察,考察结束后每位学生写一篇论文。这两种形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但这两者也分别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第一种形式下,每位学生都有一篇论文,因为学生人数众多,所以教师在过程指导上很难照顾得过来,学生的作业往往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独立思考的内容少,深入分析的内容少。在第二种形式下,学生提交上来的考察论文很多是感想式的内容,教师亦存在无法精准指导学生学习的问题。
“小组专题讨论”法,是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后,改变过去单纯由教师课堂之上满堂灌的模式,在实践课时的阶段,以“专题”为载体,以学生自我学习与课堂讨论为内容,在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的模式下,赋予学生更大学习舞台与自由发挥空间的一种师生互动、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建设的方法。站在教师的角度看,这一方法既能够检测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也能给学生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进而锻炼与提升他们的相关能力。另外,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教师将课堂专题讨论环节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让考核更加具有真实性,从而促进师生互动的多样化,丰富考核方式。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大学生朝气蓬勃,思维活跃,自我深入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强他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拓展专题相关知识,提升他们的学习自动化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积极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详细剖析,锻炼自己的文献检索能力、资料查阅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材料分析能力与课堂发言能力。在这个过程的中,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全程提供指导,既可以依托现在的教师坐班答疑与自习辅导形式,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教室里为学生辅导,或为前来咨询请教的学生提供指导,也可以在课余时间通过QQ、微信、邮件等网络形式为学生们进行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自我学习与专题准备时遇到的问题、困难,提升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能力。学生以小组形式组成团队,小组的数量不多,也便于教师提供精准指导。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开展应用“小组专题讨论法”,既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有效探索,也是创新教学方式的具体举措。
二、“小组专题讨论”的应用设计
“小组专题讨论”从开始向学生布置到最后开展讨论,涉及到的环节主要有时间的确定、小组组建、讨论题目(专题)的确定、学生的课后准备、学生的现场小组讨论与报告以及教师的总结。其中,学生的课后准备除了上文所说的教师指导外,其余几个环节的实施主要遵循以下时间顺序与基本要求。
(一)时间、分组的确定
既然是“专题讨论”,那么时间的选择上不会太靠前。如果是针对某一个专题进行讨论,任课教师可以选择该专题讲述完成后的下一次实践课为活动时间,但是必须提前2~3周时间告知学生。如果是等课程全部讲完后再开展相关讨论,任课教师可以选择最后一次实践课作为讨论活动时间,并至少提前2~3周时间告知学生。从已有的实践经验来看,如果是小班教學,一组学生以4~5人为宜,如果是大班教学则各组人数可以适当增加,小组中的具体分工由学生自行决定。因为考虑到“小组专题讨论”的时间会被提前2~3周告知学生,学生会有充裕的准备时间,所以小组组建的确定时间必须与之同步,即教师在向学生通知“小组专题讨论”时,必须要将小组组建好。教师在发布时间、做好小组组建时,要注意向学生讲清楚讨论的形式以及时间的具体安排。
(二)讨论题目的确定
讨论题目的确定,最好要与时间、分组的确定同步。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讨论的题目应由任课教师提出并向学生公布,不会采取由学生自拟讨论题目的方式。如果是某一专题讲述后的讨论,鉴于篇幅不多,任课教师在讨论题目的设计上,宜大、宜宽、宜少、宜精,即题目要适当宽泛,给予学生发挥的空间,甚至学生也可以选择题目的一个部分来展开,但题目要精挑细选,反复斟酌,不但要紧扣课堂教学内容,更要对内容有进一步的拓展与延伸,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理解、消化课堂内容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在巩固学习的基础上有所得。题目确定后,任课教师可以指定各个小组讨论的题目,几个小组也可以讨论同一个题目。因为题目少且宽,所以每个小组可以有不同的切入点。如果选择全部课程讲完后再开展活动,那么任课教师在选题的设定上宜多、宜细、宜新,且要有针对性,既要考察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也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面向未来进行发散性的思维,在围绕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要做到立足于其而不拘泥于其,根植于其而有所外延于其。各个小组学生自行从发布的题目中选择感兴趣题目进行讨论,但要注意不能泛泛而谈,要依据查阅到的史料与各类书籍报刊资料,谈出因为然,所以然,为什么然,如何然,要展现出小组成员共同的努力成果。
(三)小组讨论与报告
学生小组的讨论与报告不但是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课堂检验,更是学生深化课堂所学,深入思考探索的成效反馈。每个小组的学生经过数个星期的精心准备,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分析,再到理论与事实的支撑,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每个小组中每位组员都可以讲一部分,亦可以一人主讲,其余人补充,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这些都由学生们在小组内自主讨论决定。任课教师则将课堂的舞台交给学生。在这种讨论模式下,讨论与陈述的整体环节的设置基本不变,但是内在的细小环节可以由小组自行设计,以便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比如陈述过程中是否与在座同学互动。小组陈述的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为宜,时间短不易讲透问题,时间长则影响其余小组。如果任课教师发现某一小组存在超时的问题,要适当予以提醒。当小组陈述完毕,在座的同学可以向他们提出问题,组员则应予以回答。任课教师也能根据小组的陈述内容,进行提问。
(四)教师的总结
学生的讨论与发言,是他们小组集思广益的结果,他们在思考问题时会体现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任课教师在认真听取他们小组报告以及其他学生的意见后,对于其中积极、正确的观点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对一些优秀的细节要给与赞扬,要鼓励他们继续对有关或类似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之后,教师也要对他们在讨论中存在的一些不成熟、不全面的看法,积极地予以指正。这个过程,任课教师要时刻坚持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引导方向,注重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最后,教师要对讨论结果予以延伸,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结合他们的大学生身份,明确地教导学生应该怎么做。教师要在思想上激励学生,在精神上鼓舞学生,在实践上动员学生,让学生的讨论与总结起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积极作用。
三、“小组专题讨论”的实践缺陷与改进思考
“小组专题讨论法”的实践,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们踊跃参加,积极开展小组策划,查阅资料,集思广益。许多学生通过这个活动,大大提高了个人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该活动也激发了學生的热情,有些学生不局限于教师布置的任务,勇于创新突破。比如一些小组不但按照要求制作了PPT,还制作了VCR,个别小组还别出心裁地录制视频,情景演绎某个历史事件。总体来说,“小组专题讨论法”的实践,获得了预期的效果。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找到了一些不足,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学生参与的差异性。部分在高中选修理科的学生以及一些对历史兴趣不浓厚的学生,他们的参与活跃度明显不如前面的学生。在学生分组时,他们往往选择与喜欢历史的同学一组,在具体分工时自愿担任助手角色,承担一些诸如整理资料、制作PPT、播放PPT等辅助性工作。从小组组建到最后完成讨论,扮演核心角色的始终是小组中的活跃学生。整个小组对于问题的思考以及提出的观点,其实就是几位活跃学生的意见总结,甚至极个别不活跃的学生自始至终都没有发表过意见或谈论过感想,只需要配合前者做好保障工作即可。从小组讨论的整体情况来看,该小组确实是圆满完成了任务。但是从组员内部情况来看,并不是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了这场热烈的讨论当中。显然,任课教师无从考察每位学生对该问题是否进行过思考与讨论,这一问题在应用设计之初未能被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也是下一阶段方案完善的重点之一。
其次,是题目选取的差异性。各个小组分好之后,将依次确立讨论的主题。题目的范围由任课教师发布,各个小组从中选择一个。从理论上说,任课教师发布的主题数量,肯定是多于小组数的。例如,全班分成5~6个小组,任课教师往往会发布9~10个题目,能够满足各个小组选择。但是,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对不同主题的兴趣差异,大家对一些耳熟能详且能联系大学生实际生活的主题积极性高。选择了这些受欢迎的主题,学生们会非常细心地查找资料,寻找生动事例,并且相关资料也容易找到,学生们可以搜集大量的史料来论证自己的看法,通过理论来联系实际,同时结合自己大学生的身份和他们日常学习与生活的经验,可以较容易地谈出他们的思想所得,谈出他们的努力目标。这既能谈得深入,也能谈得具体,并且也容易与同学们产生共鸣。而一些相对陌生的主题,尤其是教材“上编”部分内容,学生在查找资料过程中,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也因不是历史学专业的学生,要查找晚清的历史材料,一是材料不容易查找,二是部分学生文言文功底薄弱,小组最终做出的讨论汇报成果,无论是在讨论的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不如前面说的那些小组。所以,在班级发布讨论主题时,各个小组都希望能分配到或者选择到他们心仪的主题,选择速度慢一拍的小组只能从剩余的主题中挑选,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工作压力与工作难度。
针对“专题讨论法”在实践中只能考察到小组但不能具体考察到每位组员、只能考察到整体却无法考察到个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在班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研、座谈以及请教相关同行教师来解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改进:第一,在小组讨论时,任课教师可以采用随机点名抽问的方式询问小组内的任何一位成员,同时也允许学生在提问时可以选择回答人,由此激发小组每位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化压力为动力,让每个人都主动熟悉讨论内容。第二,在小组讨论时,任课教师可以发动全班学生通过微信和QQ等网络形式投票,也可以用现场投票的方式,评选出该小组的“讨论之星”或者“活跃之星”,并把每位学生的评分计入平时成绩,来鼓励小组中的每位成员积极参与讨论。第三,任课教师可以将小组讨论的题目作为平时作业发布给学生,要求组员以小组分配或者选择到的题目作为主题,撰写一篇思考心得。文章在字数上不做硬性规定,但在内容与质量上需要有明确要求,虽然小组内成员间的主题相同,但是各人所写内容不得完全相同,一定要杜绝小组内全体成员的作业雷同现象,务必要体现出每位成员个人的深入思考,表达出个人对该问题的心得与感悟。
关于题目选取的差异性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进一步完善题目设计,积极总结经验,使每一个题目都能给学生宽阔的发挥空间,尤其是围绕“上编”部分内容展开的题目要进一步凝练,要依据他们现有的历史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精心设计题目,所设计的题目要能给予学生合适的讨论切入点。这个工作是需要任课教师认真思考,努力完成的。其次,任课教师在布置完题目后,要给学生提供一些讨论上的思路,指导学生一些思考方向,比如可以开列一些合适的参考书目或者文章,特别是“上编”部分的题目,可以列举一些代表性且通俗易懂的著作,让学生去查找与阅读,让他们少走彎路。最后,教师要全程积极主动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后与教师交流。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合作者,与其平等相处”[2],既可以在坐班答疑与自习辅导时为他们答疑解惑,也可以定期通过网络询问他们的进展,在每个步骤的进展上把一下关。对于学生制作的初稿,教师可以提前帮他们审阅,提出意见,帮助他们不断改进。
“小组专题讨论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探索应用,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导,提升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给予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舞台与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在自我深入学习中巩固课堂所学,拓展课程知识,多方位地增强自身的学习实践能力。教师通过“小组专题讨论法”的探索实践,既为学生搭建了学习的舞台,也为自己创造了学习的平台,既丰富了师生互动,也拓宽了育人渠道,既积累了深化课程建设的经验,也不断鞭策自己提升专业水平,与时俱进,以便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指导、辅导与答疑解惑工作。
参考文献:
[1]陈俏巧.“专题讨论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使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2]赫志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引导学生理论思考的三个关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