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彦
(蚌埠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道德自觉就是道德主体主动将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转化为自身的道德认知、道德信仰和道德行为,实现道德规范从他律向自律转换的过程,最终做到时刻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只有当主体真正具备道德自觉时,道德教育才取得了实效。因而,高校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伦理道德教育,也必须把道德自觉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来抓。[1]
道德自觉能促使道德主体在面临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时,可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道德的主体性属性、当前复杂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当代大学生道德自觉水平堪忧,要求当前高校伦理道德教育需将培养大学生道德自觉作为核心内容。
道德是人的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是一种实践精神,更是一种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道德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特殊的规范性。其一,道德规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即非制度化的规范。其二,道德规范只有弱强制性,不会使用强制手段强迫人们执行,主要通过传统习惯、公众舆论和信仰信念来实现。其三,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即社会道德规范只有在被主体真心实意接受的情况下,才能自觉转化为人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此时的道德规范才得到切实实施。同时,道德作为人类的实践精神,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这里讲的道德把握世界不是让人盲目追随外界权威、屈服于邪恶,而是要强化人的主体性意识和选择能力,自觉完善自我德行,提升道德境界。道德的这种主体性属性要求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也要贯彻主体性理念,高校要深刻认识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通常,一个积极向上的道德生活主体必然具备高度的道德自觉和高尚的道德人格。其中,道德自觉是道德生活主体之为主体的根本所在,没有道德自觉,就谈不上道德生活。道德人格是道德生活主体追求人格至善的价值旨归,它激励着道德生活主体不断与普遍的社会道德规范取得一致。因而,高校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境界要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觉为核心内容。[2]
将培养大学生道德自觉作为核心内容是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加之当前国际形势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各方面都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高校德育面临的社会伦理环境也十分复杂,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承认了利益杠杆,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趋利性,社会个体的价值观也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面对道德规范所讲的应然状态与社会大众实际的行为实践之间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社会舆论,反而容易让其失去方向感,进入道德迷茫的状态。社会环境让大学生在很多时候无法预料自己面临怎样的抉择,也使他们在很多情形下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再加上他们普遍缺乏社会阅历,心智都还不够成熟,好奇心又强,对社会上的是非善恶缺乏理性的判断与分析,会做出错误的道德选择。此外,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监管不到位、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缺位和高度平民化的自媒体主流价值观的冲击,使本来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更容易在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从而造成很多网络道德失范现象。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环境,高校必须深刻认识到道德须通过大学生这一内因而起作用。虽然社会和时代的外因对事物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有时能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但不管外因的作用有多大,都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抓紧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努力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觉,高校势在必行。[3]
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无论在道德责任的自觉、道德内容的自觉还是道德行为选择的自觉方面,都令人堪忧。具体表现在:有的大学生道德信仰不够坚定,不能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有的大学生在面临道德选择时无所适从。还有的大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方面出现了严重的知行脱节问题,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虽高,也认识到了当前社会存在严重的道德滑坡现象,但对自身的道德行为却放松要求,导致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严重脱节。例如,部分大学生在道德实践中言行不统一,表面上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但在涉及切身利益的事时,他们的道德立场摇摆不定。这些情况足以说明大学生道德自觉水平还较低,不利于大学生道德境界的培养。又如,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部分大学生为获得更高的薪资待遇和更好的工作岗位及发展前景,不惜采取走后门、塞红包等各种走捷径的手段,甚至催生了拼爹等网络流行语。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德与利益本不是一对矛盾,在竞争压力巨大的今天,大学生关注工资待遇和岗位前景当然无可厚非,然而部分大学生只顾切身利益,完全忽视了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对此,在培养大学生道德自觉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引导大学生做到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要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因而,为了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高校必须将培养大学生道德自觉作为大学生德育的核心内容。[4]
受互联网时代和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双重影响,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思维活跃,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化,而他们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信仰等方面却出现了各种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道德认知是个体对社会道德规范的理解、体会和认识,直接影响个体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可以说,没有正确的道德认知,很难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当前大学生中常出现不能将正确的道德认知统一于自身道德实践中的知行脱节问题,其根源就在于他们的道德认知出现了明显偏差。缺乏对道德本质内涵的理解,道德本是个体对自身行为在社会关系中的“应该”和“不应该”的自觉意识,但一些大学生却将道德当作获取自身利益的手段,甚至错误地认为道德束缚了人性。很明显,部分大学生对道德本质内涵认识不深刻,甚至完全是错误的。此外,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学术不端、退税漏税、贪污腐败等负面事件,也给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带来强烈冲击。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在面临事关自身利益的诱惑时,容易失去理智,将道德认知抛向脑后,最终做出背离社会道德的行为。还有一些学生对当前社会道德的总体状况未做理性分析,只看到负面现象,以偏概全,缺乏全面的认知,致使这部分大学生难以从内心真正产生道德自觉。[5]
道德情感作为个体道德意识的一部分,与个体的道德认知息息相关。具体是指人们对所处社会的道德环境的爱憎与对自己或他人道德行为的好恶等情感。高度的道德自觉必然需要具有强烈的道德情感。然而现实情况中,当代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在童年和少年时期与他人都缺乏感情交流互动,容易走向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即只要不损害切身利益,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产生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很少关心他人,渐渐导致道德情感严重淡漠。即便进入大学,大学生中仍有很多人对时事政治漠不关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甚至认为政治和自身毫不相干。在社会公德方面,一些大学生对坐公交不让座、随地乱扔垃圾、老人摔倒无人扶等不道德的现象习以为常,甚至自己也位列其中。这些情况都说明当前部分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已经严重淡漠。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受个人利益和人才竞争等压力,大学生在具体的道德行为实践中容易走入既希望维护好自身利益,又想完全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两难境地。对此,考虑到社会上发生过的扶老人反被讹诈等事件,部分大学生就选择了置道德规范的“应然”于不顾,只求自身的实际利益没有受损即可。[6]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发展促使多元文化和思潮在国内传播,而西方价值观在此过程中也加强了渗透,给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了不良影响。如,功利主义极力鼓吹利益至上、唯利是图,甚至在社会上催生了很多为了走捷径而不择手段地谋取私利的行为,这都给大学生的道德选择与判断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降低了对主流道德价值的认同,致使他们的道德行为失范严重,道德实践背离了社会道德规范。例如,尽管有部分大学生主观上愿意将个人利益统一于集体利益,但在实践中又经不住个人利益的诱惑,不顾集体利益。对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等社会公德,他们虽然表示认同,但自身在平时仍会有浪费水、电、粮食等现象。还有一些大学生虽然对社会上的“走后门、托关系”等潜规则深恶痛绝、嗤之以鼻,但在涉及自身利益时仍利用这些潜规则为自己谋利。可见,大学生在利益导向与道德价值追求相悖时,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一些大学生的道德立场容易发生动摇,做出不顾社会道德约束而一味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导致道德行为失范。[7]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精神文明的发展步调却远远滞后于物质文明,二者发展的不同步使得社会产生一些现实问题。原因在于,市场经济所特有的趋利性促使个人主义道德越来越站稳了脚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对己对物更加追求其使用价值,导致人们的社会生活秩序越来越倾向依靠利益这一纽带,促使人们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只关注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也同样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耳濡目染。例如,当前社会上存在的行贿受贿、明星暴富、炫富攀比等负面事件就给大学生的道德信仰带来了严重冲击,导致部分大学生面对名和利的种种诱惑失去理智,放弃了自己的道德信仰和立场信念,造成了他们一系列道德信仰缺失的问题,例如大学生中常发生的论文抄袭、考试作弊、一味追求个性、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等现象。有的大学生立场不坚定,随波逐流,上课得过且过,甚至以作弊应付考试。有的大学生将个性非主流当作时尚,将中规中矩视为落伍,认为浓妆艳抹才是潮流,淡妆素颜太古板。还有的大学生极力推崇现代都市文化,哪怕自己生在农村也极力贬低和轻视传统乡土文化。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些原本道德信念坚定的大学生,面对上述种种现象,也容易产生思想困惑:道德的判断标准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坚守道德信仰?坚守道德信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到底有何意义?而这些困惑如果得不到及时解答,将会在大学生中引发更多道德信仰丧失的问题。[8]
反思当代大学生伦理道德失范的现状,高校应深刻认识到培养大学生道德自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校在道德教育中要强化大学生道德意志的自我约束,创新道德教育体验模式,强调启发式教育,完善道德素养反馈和激励机制,激发大学生的道德自觉,进而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
道德规范的他律性转化为自律性的重要标志是道德主体的行为动因由之前的外在约束走向自觉的内在约束,即转化为主体自我的意志约束。其一,高校要强化大学生道德意志的自我约束,就必须引导学生高度认同道德规范的他律性。要让学生既深刻认识道德规范的他律性,也能主动服从这种他律性的约束。为此,高校要想方设法深入引导学生深刻反思道德规范的他律性,让大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敬畏社会道德规范,他们才会积极、自觉地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约束。其二,高校要深刻认识到由于道德规范在社会关系中产生,对个体而言表现为一种外在于人的他律。而强化大学生道德意志的自我约束就要引导学生在认同道德他律性的基础上,要自觉升华和发展这种认同,主动将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内心的道德法则,让大学生做到自己给自己制定具体的行为规范,帮助他们学会每日自我反省,自觉纠正不当言行,调动他们自律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不断自勉。其三,高校强化大学生道德意志的自我约束,要重点引导学生坚定道德意志,正确把握自身的欲望和爱好,让大学生懂得用意志力来节制自身的欲望和爱好,而这样的意志力正融和了人的理性与情感。[9]
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觉,就必须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关注主体的道德体验。第一,高校德育要始终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将道德自觉的培养回归到大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中。大学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生活,就要下大力气改变以往大而空的理论灌输,杜绝脱离学生生活的、居高临下的规训宣讲,转而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德育接地气,更具亲和力、更加生活化,让道德规范真正走入学生内心,内化为学生心中的道德准则。第二,高校德育要重点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觉,引导大学生学会在每天的生活点滴中涵养自身德性。高校要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德性的养成与发展。为此,高校还要走入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重点指导他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在真情实感中培养他们的道德自觉。第三,高校还要改革道德教育模式,创新道德教育体验模式。高校要定期举办各类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高度的道德自觉。[10-11]
其一,高校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隐性德育。相比显性道德教育,隐性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采取比较隐蔽的方式依托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等隐性道德教育资源,让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因此,高校不仅要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而且要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既要在校园走廊、教学楼、图书馆等场所的宣传栏中张贴大学生行为准则等规范,也要借助校园广播、校园网、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惩恶扬善,让学生在积极的舆论导向中逐渐培养道德自觉。其二,除了隐性德育,高校还要强调启发式道德教育。启发式道德教育旨在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自觉,促使受教育者践行道德规范。而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作为大学生启发式道德教育的主要引导者,迫切需要与学生建构一种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思想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道德问题,主动探究道德问题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教师还要主动、积极地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在与学生平等交流中启发他们的道德自觉。此外,教师还要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做到旁征博引,引用发生在学生身边、具有时代性特征的鲜活、生动的材料来引起学生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及时回应和解答大学生提出的道德困惑和思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做到因材施教,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想动态,以便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抓住时机开展个性化地启发引导,从而实现精准培养并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觉。[12-13]
首先,高校要完善道德反馈机制,可以在大学生中间采取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实践检验和个别访谈等形式来仔细了解和综合分析本校学生的道德自觉水平等道德素养状况。同时,高校还要根据各种反馈结果随时调整调查方法。例如,对一部分道德素养反馈结果不良的大学生,高校要重点做好跟踪调查反馈,密切关注其思想道德动态,及时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引导工作。其次,高校还要着力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道德激励机制。高校建立道德激励机制的目的在于通过褒奖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惩罚不道德行为,实现惩恶扬善,从而激发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为此,高校要着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优秀事迹及时奖励,对大学生的不道德行为进行及时通报批评和警告,建立和完善通报和奖励制度,不断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此外,高校相关负责人要主动将人民和当今时代对大学生的道德期望纳入本校的道德反馈和激励机制中,进而提升大学生主动养成道德自觉的积极性。[14-15]
在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高校坚持把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引导大学生学会明辨是非,理性看待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促使大学生真正做到谨言慎行,自觉纠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道德失范行为,切切实实在崇德修身方面下功夫,这不仅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和水平,而且有利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