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南,孙晓雷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立刻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涌现出无数敢于担当的最美逆行者,他们的英雄故事一次次生动诠释了担当精神。因此,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帮助大学生培育担当精神的重要契机。大学生担当精神的意蕴是什么?大学生培育担当精神的重要意义有哪些?如何利用疫情防控阻击战有效帮助大学生培育担当精神?这些问题的探究有助于把握好这一重要契机,帮助大学生积极培育担当精神,使其真正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国家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基础,爱国是最大的责任与担当。热爱祖国是大学生担当精神的第一要义。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历代大学生均以救亡图存、民族复兴为己任,始终高擎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上演了一页页感天动地的爱国篇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大学生们积极行动起来,他们有的响应政府的号召自觉待在家中,减少外出,隔离病毒;有的发挥自己所长,或画画、或写作、或唱歌,然后借助互联网进行发布,及时向社会传递正能量,鼓舞人、激励人;有的第一时间参加志愿者服务,自始至终战斗在抗击疫情的前线。新时代大学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国分忧、为国解难,生动地诠释了他们拳拳的爱国之心。
热爱祖国和热爱人民始终是一致的、统一的,离开热爱人民谈论热爱祖国是空洞而抽象的,更是无法想象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国各地无数的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纷纷请战,前赴后继奔赴武汉、奔赴湖北,为抢救患者,与病魔斗争,他们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最美逆行者的英雄壮举不仅映照了他们的医者仁心,更折射出他们热爱人民的赤子之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1]真正理解担当精神,首要的前提是要明确为谁而担当。只有为人民而担当才是真正的担当,才是英雄的担当。
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远大理想,理想是担当精神的动力之源。有理想才有目标和追求,才会自我生成强烈的内在动力。当然,正确的远大理想应该是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体。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个人理想的树立必须以社会理想为指导。个人的理想必须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保持高度一致,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只有树立正确的理想,才能赋予担当精神以正确的价值导向。新时代大学生要将个人的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从而进一步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更加自觉地培育和践行担当精神,实现人生价值,谱写绚丽的人生篇章。
敢于担当是担当精神的关键词。何谓敢于担当?敢于担当,就是当国家需要、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无论将面对怎样的困难和危险,都要一往无前,不怕牺牲,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国家和人民分忧解难。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虽然年事已高,但当疫情来临之时,他们都一如既往,勇往直前,向全国人民充分展示了他们国士的担当,成为担当的楷模。当然,还有千千万万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平凡英雄,他们都以无数日日夜夜的坚守、默默无闻的奉献生动地向世人诠释了可歌可泣的担当精神。
疫情防控阻击战使人们深化了对担当精神的认知。抗击疫情的英雄本来都是平凡的人,只是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才成为了人们心中敬仰的英雄。世界上本没有英雄,是担当成就了英雄。习近平总书记说,“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2]因此,崇尚英雄、争做英雄,首先要敢于担当。只有敢于担当,才能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忘我奋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3]不仅要敢于担当,更要善于担当,担当精神需要落实到实际行动。如何担当?只有具有过硬的本领,才能真正地担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包括钟南山、李兰娟、陈薇院士在内的广大医护人员,他们的担当精神不仅体现在敢于“逆行”,而且更在于他们拥有过硬的本领,这些最美逆行者们都具有精湛的医术。正是凭借着高超的业务素质,这些医护人员才能战胜病毒,从死神手中抢回无数的生命。新时代大学生培育担当精神,既要从思想精神层面培育责任意识,面对困难和危机,能够勇往直前,不怕牺牲,更要刻苦学习,钻研学术,以奋斗练就过硬的本领。大学生只有具有过硬的本领,才能为国家分忧,为人民解难,从而真正成长为敢于担当、能够担当的时代新人。
以疫情防控阻击战为契机,帮助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培育担当精神,有利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得到充分彰显,中国人民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魅力。在抗击疫情中,不同战线的人们都日夜奋战,如:医护人员、人民警察、基层干部、志愿者、新闻记者、一线工人,等等。他们的岗位虽然不同,但是都具有强烈的担当精神,他们都以忘我地工作生动展示了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重要品质,真正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只有培育担当精神,才能和战“疫”英雄们一样,面对危机和挑战,毫不畏惧,迎难而上,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公民,以实际行动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中,广大医护人员凭借毕生所学与病毒作斗争,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广大科研人员日夜奋战,与时间赛跑,加紧科研攻关,不断研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药物,大大推进了疫情防控阻击战胜利的进程。他们的感人事迹深深地触动了大学生的心灵,启发了大学生的思想,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不仅要敢于担当,还要能够担当、善于担当,只有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大学生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刻苦学习,努力钻研,长大了也要成为像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那样德才兼备的人才,以真才实学报效祖国、奉献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培育有担当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存在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只不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个挑战,今后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怎么办?无法回避,只有敢于担当,才能战胜挑战,一往无前。困难和挑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何战胜可能存在的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培育担当精神,才能真正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只有积极培育担当精神,才能更加自觉,自我加压,努力奋斗,成为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勇敢地肩负起属于自己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首先,注重思政课教育教学。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背景下,帮助大学生培育担当精神,必须充分发挥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高校思政教师需要立足于疫情防控阻击战,紧紧围绕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精心选取生动的教学素材,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细节、凸显教育主题。在抗击疫情期间,各高校都在开展线上教学,高校思政教师更要积极利用移动教学平台,大胆探索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及时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培育担当精神。高校思政教师可以在抗击疫情的大量感人素材中精心选取一些蕴含担当精神的生动教学案例,这些教学案例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小视频、文档、图片等。思政教师将这些生动的案例进行整合加工后,及时上传至移动教学平台的资源库。在大学生学习富有担当精神的教学案例后,思政教师及时利用移动教学平台的“头脑风暴”“讨论答疑”等功能发起主题讨论,引导大学生在线上进行深入讨论交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思政教师帮助大学生不断增强对担当精神的认知、理解、认同、接受。
其次,重视课程思政。在抓好思政课培育担当精神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课程思政帮助大学生培育担当精神。非思政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帮助大学生培育担当精神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认识到育人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教书与育人始终是统一体,不可分离,以自己的实际担当为大学生树立榜样。非思政教师要立足于任教学科,结合专业理论知识,把握最佳时机巧妙融入抗击疫情的生动感人案例,及时组织讨论交流,帮助大学生将担当精神真正融入其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之中,早日成长为敢于担当、能够担当的时代新人。例如:物流管理专业老师在讲授相关专业知识时,可以巧妙地融入顺丰速运武汉分公司“最美快递员”汪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英雄事迹。汪勇为了帮助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解决各种困难,积极组织了一支志愿者队伍,他们不辞劳苦,默默奉献。物流管理专业老师在分享汪勇感人事迹的同时,要积极教育和引导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帮助他们深刻认识到从事物流管理事业,不仅仅是从手中传递物品,更要从内心传递爱,给予别人光和热,做一名“爱”的快递员。
利用疫情防控阻击战帮助大学生培育担当精神,需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影响力。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影响力,是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沃土。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高校可以开展一系列以担当精神培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一方面,高校可以组织一些大型活动。例如:举办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事迹展;邀请本地援鄂医疗队成员和本地抗击疫情杰出代表到高校举办报告会。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展,以及倾听先进人物深情讲述自己抗击疫情的难忘经历,让大学生在接受心灵洗礼的同时,从内心生成强烈的责任意识,激励大学生积极培育担当精神。
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校要鼓励学生会、大学生社团积极举办各类培育担当精神的文化活动。例如:举办情景剧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歌唱比赛、书画比赛、征文比赛、黑板报比赛等。鼓励大学生们结合疫情防控阻击战,自己动手积极创作作品,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和思想。例如:可以鼓励大学生根据抗击疫情中最美逆行者的感人故事,自己创造剧本,编排情景剧,深情地再现抗击疫情的英雄们积极请战、冲锋在前的泪目瞬间,生动地诠释英雄们忘我奋战、不怕牺牲的担当精神。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日子里,除了战斗在抗击疫情的一线,人们大多数都待在家中,大家都十分关注疫情防控工作。人们对抗击疫情的最美逆行者都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崇敬。例如: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血液检验科医生甘如意,这个“90 后”女孩为了尽快赶回医院抗击疫情,她骑行了300 多公里,用了四天三夜从家乡荆州赶到了医院。甘如意的事迹很快家喻户晓,当家庭成员在关注、热议、点赞甘如意以及和她一样的最美逆行者时,为战“疫”英雄一次次泪目的瞬间,不知不觉中就营造了培育担当精神的家庭氛围。显然,这种家庭成员关心抗击疫情、崇尚战“疫”英雄的独特氛围对于居家的大学生必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有利于激励大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培育担当精神。
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是网络世界的弄潮儿。当前,利用抗击疫情的契机帮助大学生培育担当精神,离开网络的影响是不可想象的。网络媒体必须增强责任意识,要以独特的宣传优势为大学生培育担当精神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网络媒体要大力宣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敢于担当、能够担当的先进人物和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官方权威新媒体在弘扬担当精神中,更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及时宣传报道抗击疫情中富有担当精神的人物和事迹。网络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非官方新媒体深刻认识到自身的角色和责任,为大学生培育担当精神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并以敢于担当的实际行动为弘扬担当精神注入强大动力。新媒体在宣传报道抗击疫情中的担当精神时,需要充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视角进行宣传。例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媒体报道了武汉一家名叫Wakanda 的咖啡店,这家咖啡店自武汉封城后就一直坚持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广大医护人员赠送咖啡。因为网络媒体的及时报道,网友们都很快了解到了这家咖啡店一群年轻人敢于担当的感人事迹。网友们纷纷向这家咖啡店进行“云买单”,也积极参与为一线广大医护人员赠送咖啡的行动中。这不正是担当精神感人肺腑的接力传递吗?而这一切又正是因为新媒体的及时挖掘和大力宣传。显然,这个网络宣传案例无疑是极其成功的,值得新媒体在弘扬担当精神中细细品味。
疫情防控阻击战本身就是生动的实践,在这场人民战争中,大学生都是参与者、见证者、战斗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有很多大学生积极踊跃参加志愿服务。他们有的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有的测量体温、登记信息;有的为居家隔离的群众运送生活物资;有的跟随基层干部进行疫情摸排。在抗击疫情的实践中,作为志愿者的大学生们得到了锻炼,深化了对担当精神的认知,同时,这种认知反过来又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担当精神,使其更加努力进行志愿服务,不怕苦、不怕累,争取为群众提供更多力所能及的服务。
以前大学生关于担当精神的认知往往是理论层面由外而内的灌输,而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让每位大学生都置身其中,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大家都是亲历者。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大学生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责任意识,抗击疫情,人人有责,疫情防控关系到生命的存亡,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大学生们第一次如此普遍近距离地切身感受到责任与担当,也从最美逆行者的身上深刻地感悟到真正的担当精神,从而使担当精神由外而内得到激发,再由内而外地生成,最后完成由精神培育到实际践行的飞跃和升华。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4]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人民充分展示了勇敢的担当精神,尤其是一些90 后甚至00 后,他们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抗击疫情、保护人民的神圣使命,让全世界都见证了的中国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正因为中国的青年一代具有英勇无畏的担当精神,所以“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5]这对于年轻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最鲜活的案例、最生动的教育、最大的鼓舞,必将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最终成为敢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