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并发血清肿的相关因素及防治策略探析

2021-01-25 02:55詹尚欣刘鑫斌古旭莹江水华陈锭光张琳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0年6期
关键词:疝囊修补术腹股沟

詹尚欣,刘鑫斌,古旭莹,江水华,陈锭光,张琳*

评估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最重要因素是围手术期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有血肿、血清肿、尿潴留和手术部位感染,术后并发症的总风险为15%~28%[1-3]。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很少,其他严重并发症如中肠损伤的风险估计为0%~0.21%,术后肠梗阻发生率为0.07%~0.4%[4-7]。尽管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较开放的Lichtenstein 法疝修补术有更多的优势,如血肿、手术部位感染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较低,但血清肿的发生率没有减少[8]。本研究进一步分析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并发血清肿的危险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防治策略,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本院及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676 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中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确诊;②年龄25~80 岁;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②复合疝;③合并心、肺等器官严重衰竭及血液系统性疾病患者。

1.2 研究方法

记录患者两组年龄、性别、年资、病程、术前合并症、疝分型、疝类型、疝囊直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补片类型、术后下地时间、血清肿体积、血清肿处理方法、治疗结果、血红蛋白、白蛋白及疝囊离断、有无放置引流、有无服用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物、有无感染及有无过敏。

1.3 统计学处理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x±s)表示,行t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年资、病程、术前合并症、疝分型、疝囊直径、手术方式、疝囊离断、术后下地时间、有无放置引流、有无服用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物、有无感染、有无过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疝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补片类型、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

2.2 临床资料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并发血清肿的多因素分析

将表1 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影响因素设为变量进行进行赋值(年龄≥60 岁=1、<60 岁=0;病程≥5年=1、<5=0;有术前合并症=1、无术前合并症=0;疝分型Ⅲ、Ⅳ型=1,Ⅰ、Ⅱ型=0;疝囊直径≥5 cm=1、<1=0;手术方式为TAPP=0、TEP=0;无疝囊离断=1、疝囊离断=1),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症(OR=1.499,95%CI:1.152~5.897,P=0.012)、疝 分 型(OR=6.599,95%CI:1.876~14.183,P<0.001)、疝囊直径(OR=1.461,95%CI:1.088~5.811,P=0.002)、手术方式(OR=2.152,95%CI:1.166~7.801,P=0.006)及疝囊离断(OR=3.886,95%CI:1.361~11.129,P<0.001)为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并发血清肿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临床资料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并发血清肿的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已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可使患者迅速恢复。与Lichtenstein法相比,虽然在复发率方面两者没有差别,但在恢复时间更快和双侧腹股沟疝同时供应方面具有优势。TEP 术式是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TEP 方法的优越性,国际内镜疝学会(IEHS)指南[8]推荐用于双侧疝和疝后复发的疝修补术。大部分文献报告中,TEP 和TAPP 方法在围手术期和术后并发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9,11],一些报告中发现这两种方法之间的细微差别。Köckerling 等[10]人进行的两项多中心研究中,在原发性和复发性疝中,TAPP 术后血清肿的比例稍高。Gass 等[12]人的一项研究中也证实TEP 后围手术期并发症(如血清肿)的比例明显增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病程、疝分型、疝囊直径、手术方式及疝囊离断为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并发血清肿的危险因素。同时相关研究报道,病程、疝囊直径为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并发血清肿的危险因素[13]。考虑其可能原因为:因患者年龄较大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且发病时间较长,囊疝越大,会增加血管脆性和血管壁通透性,并降低血浆渗透压,加之囊疝结构致密,精索腹壁化困难,手术时剥离面积较大,使创面渗出多,且再次手术时离断组织较多,进而导致血清肿[14,15]。一般情况下Ⅰ、Ⅱ型疝血清肿发生率低于Ⅲ、Ⅳ型,因此应对于Ⅲ、Ⅳ型腹股沟疝患者术中应给与更多的关注,术后进行更多的观察[16]。

手术中采用疝囊离断可能是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并发血清肿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TEP 建立操作空间时分离过程中创面过大有关,同时在分离过程中造成的热损伤,导致渗出液增多,增加血清肿的发生率。因此术中疝囊是否离断尚存在争议,对于疝囊离断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小疝囊可完整剥离,大疝囊可采用横断法,对于巨大疝囊尽可能保留腹膜组织,并注意在分离过程中对血管的损伤。另根据文献报告,TEP 术后24~48 h 腹腔前引流可有效减少术后早期血清肿的形成。然而,IEHS 并不建议将TEP 术后的引流作为常规程序。根据IEHS 的建议,降低血清瘤发生率的其他方法有:斜疝时疝囊完全还纳,直疝手术中采用横筋膜倒置[9]。

猜你喜欢
疝囊修补术腹股沟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联合腹股沟小切口治疗特殊类型腹股沟疝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负压引流预防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