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丽云
[摘 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得众多教育者認识到,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借此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基于此,初中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也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及特点,用科学的教学技术手段,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及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数学学科;学习兴趣;学习成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兴趣作为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必不可少的,在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热情、提高数学成绩上,作用尤为明显,是教学活动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因素。
一、农村初中生数学兴趣低、成绩差的原因
(一)家庭状况影响
随着土地的流转,农村现在基本上是以“六一三八六零部队”(即儿童、妇女、老人)为主,大多家庭无力监管孩子的学习,认为孩子交给学校就一了百了了。更有甚者,不但不配合学校和教师,还经常借故找学校和教师的不是。
(二)学生认识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初中生,把学习当成了给教师和家长完成任务,什么课前预习、专心听讲、课后复习都与己无关。即使是作业也要教师和学习委员在屁股后面追着要才能交上来,抄袭作业更是司空见惯,逃课逃学如同家常便饭。
(三)教师理念问题
在农村学校有大部分教师的观念跟不上新课改的进程,理念老化,虽然课程内容大幅变化,但教学方法依然刻板僵化。如此一来,课堂上死气沉沉、波澜不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没有合作、交流、探究的配合,教师唱独角戏,学生成了观众。即便有的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所改变,也想积极运用新课改理念,但常常在多种阻力之下又使课堂变得无法驾驭,学生收效甚微。
二、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成绩
(一)加强感情投入,全面关注学生
师道之爱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源泉,而情感的投入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教师只有以真挚的情感去温暖、感动和激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而提高数学成绩。由于现在农村很多家长外出务工,学生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少,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或是由爷爷奶奶照看,他们对孩子监管不到位,大部分是放任自流。这些现象造成了学生心理压抑、感情缺失等很多问题。因此,从农村学生刚进入初中开始,教师就要全面了解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努力与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引导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二)贴近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要求根据具体学情、教材特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设施设备等,在课堂上以有目的地创设有针对性的情境为主线,以优化的具体情境为教学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学习与应用数学。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尽量从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举出贴近生活的例子,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克服对数学的畏难心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这样引入:体育课上杨老师给小明连续发出“向右7步走,向左10步走;向右9步走,向左3步走;向右5步走,向左9步走;向右2步走,向左8步走。”的口令,你能说说这时候小明在原位置的什么方向,距离是几步吗?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刚开始学生一头雾水,但他们通过自己实地演练亲身体验,很快就说出了结果。这样,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创设熟悉情景进入新课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使学习内容具体化,加深学生对“有理数加减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鼓励大胆实践,积极主动参与
现在农村的孩子虽然接触各种信息的机会很多,各种学习资料也不少,但学习数学的主动参与意识较弱,多数农村初中生不喜欢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为此,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多讨论、多探究、多操作,使用多种教具,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力求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教学对称图形时,学生对“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是对称图形吗”这一命题,往往会出现认识上的错误。教师在教学时可准备两个全等三角形模型,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直线,作为对称轴,让两名学生各拿一个模型到对称轴的两边,一边的模型固定不动,另一边上下左右或不同角度变换位置,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出,两个全等三角形不一定是对称图形。然后举一反三,通过出示各种全等多边形,让学生得出“对称的两个多边形一定全等,而全等的两个多边形不一定对称”的正确结论。
(四)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数学要使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交流,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农村初中新生,对课程突然增多、课堂学习容量猛然加大很不适应,往往出现听课效果下降的现象,对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数学成绩。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教给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预习发现不懂的内容,找到不懂的原因,扫清学习的“拦路虎”。学生能够通过课前预习,做好学习笔记,做到目的明确、注意力集中。预习时,尽量把重点和难点记录下来,为课后复习打下基础。
二是帮助学生掌握听讲的方法。在上课听讲的过程中,让学生先了解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听清楚新旧知识的关联、引入、推理及形成,弄懂突破重点、难点内容的方法,课堂小结时概括好本节课的要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三是引导学生掌握思考探究的方法。初中数学最常用的思考方法是类比法、联想法。类比法是把诸多事物联系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其异同;联想法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通常是几种思维方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应用,才能促使学生思维得到充足发展,帮助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得以概括、深化、升华。
四是掌握提问的方法。教师要尽量用亲切的语气、平和的态度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用层递有序、中心辐射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提问。用竞赛氛围、游戏场景、激励展示等手段推动学生有效提问,鼓励学生及时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和其他学生请教,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问题尽快得以解决,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五)重视课堂教学环节,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上好一节课需要做到张弛有度,缓急转承,要突出各个教学环节的特点。要想上好初中数学课,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环节上环环相扣,各有侧重,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是激趣引入开好头。教师在课前,要充分研究教材的前后联系、学生掌握的情况和生活环境,使课堂引入既紧扣教材内容,又贴近学生生活,切合学生特点,以便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举出学生常见的事例引入新课学习。
二是师生合作学新知。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创新意识,给足学生时间,使其主动探索、自主发现,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在学生主动探索和教师积极引导下,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互动越多,学生表现的机会就越多,就越容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三是巩固训练重双基。可灵活选用一题多解、变式练习等方式,逐步开阔学生思路,加大思维强度,提高双基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习惯和敢于发现的创新意识,也要允许学生犯些错误,鼓励学生从错误中找到正确的方法。同时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肯定和认可,使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和发展,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四是引导归纳化于心。要重视知识的归纳概括,尤其是要揭示出新知识所蕴含的深刻的数学思想和科学的数学方法。强调学生归纳时语言要规范,其他学生尽量补充。教师视具体情况加以引导,形成规律性的东西,便于学生内化于心。
五是对症辅导促转化。课后辅导要对症下药,切忌一刀切,重点加大学困生的转化力度,将其作为提高学生整体成绩的有效抓手。教师要投入更大的耐心、爱心关注学困生的辅导与转化,并贯穿于课前、课堂和课后全过程。对学困生的转化,不仅要重视基础性知识的辅导,更要重视学习思想、学习思路、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破除他们对学习的畏惧心理,激发其学习兴趣、求知欲和上进心,使其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最有力、最稳定的动力,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李立寧.如何激发初中学生数学学科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率[J].师道:教研, 2020,(02).
[2]李容.浅谈初中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分析[J]. 儿童大世界(下半月), 2019,(03).
[3]李家全.乡镇初中生数学厌学心理的转变对策[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 (12).
(责任编辑 武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