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华
摘要:初中阶段的体育学科教育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学生学习体育,能够掌握重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培育健康身心,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继承体育精神,形成体育素养。教师明确体育学科教育的重要意义,应反思初中体育教学现状,不断创新体育教育方式,从而打造更高质量的初中体育课堂。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育创新;教学质量;策略
思索当前初中体育教育现状,很多教师在教学方法运用上仍然比较传统、单一,致使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不足,体育锻炼缺乏。教师应不断创新体育教育方式,吸引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动力,使学生在长期的体育学习与锻炼中明白体育学科本质,心生热爱,练就强劲的体魄,塑造健康的心理,从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
一、当前初中体育教育现状
(一)教师教学方法传统,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足
前初中体育教育现状是值得广大教师进行反思的。即使拥有丰富教育经验的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运用上仍比较传统,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足。很多教师体育知识原理讲解非常清楚,但学生大脑似乎装了“信号屏蔽器”,无法顺利接收教师的教育信息。教师应不断创新体育教育方式,如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辅助等丰富课堂呈现,注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激发,相信能够打造更高质量体育课堂。
(二)体育教育缺乏实践指导,学生体育锻炼不充分
体育学科教育的目标不但要教授学生重要的体育知识,还应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从理论到实践的教育过度,似乎成为摆在很多初中体育教师面前的教育难题。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和目标,采用顺应学生学习和理解的方式,不断丰富体育课堂实践,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既能够理解体育理论知识,又能接受充分的实践锻炼,进而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养,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创新初中体育教育方式,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体育课堂呈现,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教师明确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现状,为追求体育教育质量提升这一重要目标,应积极突破传统教育方式局限。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使体育课堂呈现更精彩、多元,吸引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体育学习效率,实现高质量体育教学。
以“体操技能在生活中的应用”教育内容为例,教师教授學生本课重要知识,包括学习与了解前滚翻的动作技术结构,掌握动作要领,进一步使自身身体力量控制提升,具备一定爆发力,同时提升身体协调性。学生能通过学习体操,掌握体操中的前滚翻动作,能提升安全意识,形成替我保护能力等。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体操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包括面对突发状况如何利用体操所学化险为夷等。学生会明白学习体育不但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在突发状况下自救或他救。因为体育学习与实践不仅能锻炼身体素质,还能锻炼胆识、随机应变等重要能力,学好体育,可谓益处多多。
(二)丰富体育课堂活动,使学生接受针对性体育教育指导
初中体育教学中,为突破传统体育教育局限,不断创新体育教育方法,实现高质量体育课堂教学,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丰富的体育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得到针对性教育指导,进而提升学生体育综合素养,实现更高质量的体育课堂打造。
以“踢花毽”为例,民间体育是初中体育教育的内容,其中踢花毽更是过去几代人的童年美好回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踢花毽活动,踢花毽能够锻炼脚内侧、脚背力量,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控制好发球力度,能够展现完美的花式踢毽子。踢花毽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不但能锻炼身心,还能体会到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踢花毽比拼,结合踢花毽基本动作要领,师生共同进行趣味踢花毽接力比拼。每组学生进行踢毽子传递,每次传递都有具体的数量要求,如一组中从第一人开始踢毽子,第一个人踢一个之后传递给第二人,第二人踢两个传递给第三人,依此类推。其中还可加入左右脚交替踢等花式踢毽子动作,看学生的自助分配。通过团结协作实现游戏目标,不但能使学生掌握踢花毽的动作要领,熟练这一项体育活动,还能使学生在趣味游戏比拼中体会到重要的体育精神,包括坚持不放弃、团结协作等。同时,教师教授学生踢花毽,对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也是有意义的传扬,发挥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实现体育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结语
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立足学生体育学习实际,不断创新体育教育方式,使学生热爱体育学习,接受充分的体育锻炼,练就强健的体魄,养成健康的身心,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不但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焕猛.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小品文选刊:下,2020(1):0089-0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