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仁学思想在当代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

2021-01-16 03:40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仁学教育者儒家

吴 爽

(大连财经学院 会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在中华民族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文化影响着代代中华儿女,让华夏文明因此而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时至今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虽然中华传统文化大受现代西方文化冲击,但儒家思想依然深深印刻在国人心底,衡量着国人的道德意识、价值理念及思想观念。仁学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在应对当代民族复兴所急需的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撑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仁学思想所关注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议题对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而思政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归根结底就是工具性有余而人文性不足。当代思政教育秉承了党和国家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旨在为提升祖国文化软实力培养优秀的人才。可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工作时却对于人的本性有所忽略,并没有对人的主体性给予应有的重视,缺乏对人的自由、全面、个性化的发展加以考虑。使当代思政教育失去了应有的落脚点和着力点,使本应抓住的“根本”变成了其开展的障碍[1]。反观儒家仁学思想,始终将“人”作为根本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才能在两千多年来的薪火相传过程中,展现出非凡的育人能力,并形成了一套极为行之有效的教化模式。积极研究和借鉴儒家仁学思想既是对于当代思政教育本身的弥补和完善,同时,也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和发扬,以“仁人君子”为模板,塑造现代社会公民的理想人格。

一、儒家仁学思想的价值意蕴

1.以德性为价值核心

所谓德性,即人之自然至诚之性,也可通俗地理解为人的道德品性。儒家仁学思想始终在致力于培养集“仁义礼智信”于一体的仁人君子,并将这种完美人格所具备的德性定义为最高人格和最完美德性。根据马克思哲学所认为的道德,即阶级的道德。虽然其具备很强的阶级属性,属于国家意识形态范畴,但其也具备很强的普遍性,反应一个社会人的普遍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从这个角度来看,儒家仁学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意识形态,也是既往乃至于现在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与行为准则。不仅具备历史性,更具备传承性。德性具有实践性,对于人而言,完美的人格是经过不断的实践而形成的[2]。儒家仁学思想强调修身的重要性,鼓励人对于完美的人格追求。另外儒家仁学思想所强调的德性还兼具个体性和整体性,在强调修身及追求完美人格的个体实践性原则之外,仁学思想讲求的“仁爱”思想更是将德性扩展成一个社会的普遍价值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便是基于“仁爱”思想而对于德性的扩大化实践,也体现了德性的整体性特点。除此以外,儒家仁学思想所强调的德性还具备传承性的特点,代表着一种普遍被认可的价值,由过去走来,影响了现在,更联系着未来。

2.以内圣外王为价值目标

内圣外王作为儒家仁学思想的价值目标,既可认为是一种理想的人格,同时,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政治抱负。内圣外王很好地体现了仁学思想中的“仁爱”思想,展现了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所谓内圣便是指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要求人要以圣人的人格标准为追求目标,努力实践自己的道德修养行为。而外王则更多地是针对于他人的一种责任意识和政治抱负。儒家思想以“仁道”为核心,以“王道”为最高理想追求。强调仁人君子对于天下的责任和济世的情怀。外王是内圣的目标,而内圣则是外王的实践基础。儒家思想所认为的“修齐治平”思想当以“修”为根本,人只有完善了自身的人格,才能承担起兼济天下的责任。

二、儒家仁学思想融入当代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1.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中华民族绵延至今靠得并不是血缘,而是文化。历史上也曾有过其他民族代替汉民族主宰中华大地,但都对中华传统文化予以高度的认可,并以先进的中华传统文化视为本民族的文化。在王朝的更迭与兴衰中,这些民族都汇入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而中华文化也得以代代相传而至今日。任何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忽视等同于对中华民族的背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于育人,而其育人的目标之一也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也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合理借鉴儒家仁学思想既能丰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2.文化的交往

当代是一个多元文化剧烈交流的时代。经济全球化让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程度的在经受着其他民族文化的侵袭,保护本国文化已成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识。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世界四大古老文明唯一没有断绝的文明,拥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在当代文化交流之中,中华传统文化却明显处于劣势的状态,这值得每一位当代中华儿女重视,也值得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保持警醒。文化的交往是一种必然发生的现象,但这并不代表着交往的一方要做一个完全的接受者。任何文化交往都必须建立在拥有绝对的文化自信基础上,这样才是文化交往,而不是文化输入。儒家仁学思想不仅对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同时也具备着很丰富的文化内涵。既可以为教育者提供锋利的教育武器,也可以为教育者筑起一道文化的高墙,让被教育者在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让文化交流可控而有序发生。

3.文化的自觉

文化自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文化自觉行为是建立在高度的文化自信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文化自觉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文化自觉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乎全部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也旨在培养更好的完成文化自觉行为的文化继承者。文化自觉并不是单纯的继承过程,而是经过文化认同、文化比较及文化反思过程而形成的对于本民族文化在理解和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时代都应该有其独有的文化特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但却并不完全是每一个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表征。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历史使命是守护本民族的文化基因,但同时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地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培养优秀的文化传承者和创造者[3]。

三、当代思政教育的困境

1.理念层面对于“人”的忽视

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同时也是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关注人的本性、本质以及特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从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来看,更多凸显的是工具性,而并非是人文性。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其本身具有能动性,即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在实际思政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往往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及学校规定的教育任务开展教学工作,而对于被教育者的实际性需求,也就是其能动性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被教育者缺乏选择的权利,只能去接受。由于能动性的被忽视,使很多学生无法真正地参与到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来,思政教育过程无法促进学生内化与外化过程的发生,更无法促进内化与外化过程的统一。除此以外,当代思政教育还存在着对于人的精神需求的忽视现象。人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一样,都是人的最为根本的社会性需求。然而当代思政教育更多的关注的是人在物质层面的需求,却对人的精神世界缺乏积极而有序的引导和满足。

2.内容层面对于“生命”的关怀程度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涵盖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及心理教育。这些思想内容既可从知识层面来理解,同时,也可以从生命的价值意蕴角度来理解。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紧紧围绕着这四项内容而进行,但更多的是从知识层面进行。学生感受不到教育者给予对于其生命价值的关怀。教育者往往只追求将学生塑造成一个预定人格状态的人,而并没有去考虑学生是否真的可以或说适合成为那个拥有预定人格的人。对于国家层面而言,当代思政教育并没有给予国家理想以应有的关注,学生对于国家理想和民族未来的概念是模糊的,也并没有从思想政治教育中获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正是这种共同理想教育的缺失,才使得当前社会呈现出凝聚力不强及低庸俗文化泛滥的现象。而对于社会层面而言,当前的思政教育缺乏对于人的社会责任的涵盖。任何人只有处于一定社会中才能称之为完全意义上的人,而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便自然而然地拥有着一定的使命和责任,同时也享受着一定的权利。但当代很多人只看到了自己可以从社会索取的权利,却对自己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视而不见。从个人这个生命最核心的层面而言,当代思政教育缺少对于人的生命价值意蕴的涵盖,并没有引导学生去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导致当前社会对于生命价值的误解,出现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也有的人因为不知道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价值为何,所以,便在空虚和无聊之中耗尽生命。

四、儒家仁学思想对于当代思政教育的启示

1.以人为本,坚持多样性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在于主导性的发挥,其在教化过程中需要发挥统领性的作用,将主流价值理念注入到人的思想价值体系的核心位置。儒家仁学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发挥的也是思想主导作用,其对于人的教化实践给予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太多的启示,而其中最为核心的便是以人为本的多样性教育。思政教育的主导性作用并不意味着其要消灭不同形式和内容的价值理念与思想,而是要在承认其他价值理念与思想存在的前提下,明确和强化当代社会应当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思想。儒家仁学思想讲求的“仁”既是人之为人的实践目标,同时,也是人之为仁的伦理目标。所有的教育实践都紧紧地围绕着人而展开。而教育的目标也是为人、为天下人。

对于儒家仁学思想的借鉴可以帮助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驾驭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因为儒家思想是从人的本质出发,充分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认为人才是这个世间最为宝贵的。思政教育的核心也是人,无法否定人本来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社会上存在着许多不同形式的思想潮流。作为教育者而言并不应该一概去否定这些思潮的存在,因为这些思潮或多或少地对于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育者所要做的应当是在尊重并承认这些思潮影响的前提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更为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引领和主导多元化社会思潮,给予学生的思想成长以一个正确的方向,同时,也允许学生的人格有着一个自由发展的可能。

2.明确价值目标,丰富思政教育方法

儒家仁学思想有着非常明确的价值目标,既有个人层面的“德性”目标,同时,也有着政治理想方面的“王道”目标。儒家仁学思想强调“仁爱”思想,讲求人与人、与社会、与万物苍生的责任伦理关系,又在“修齐治平”四个价值维度阐述了“人之为人”的价值追求[4]。这对于当代思政教育而言,在价值目标方面予以了极大的补充和丰富。

在教育方法方面,儒家仁学思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形成了一套极为行之有效的教化理论和实践方法。当代许多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其实都可以从儒家儒学思想的教化方法中寻找到影子。对于儒家仁学思想教化方法的借鉴既可以说是对于当代思政教育的补强,同时,也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儒家仁学思想在教化方面讲求循循善诱和言传身教,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要注重自身的德行师表,为学生做出一个良好的效仿榜样。同时儒学思想在教化方面还将求因材施教和知行合一。仁学思想以“君子”人格为完美人格,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君子。教育者要对学生的性格特征、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予以肯定,并且采取适当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去完善自己的人格。对于知行合一思想的体现则表现为儒家思想的“修齐治平”思想,儒家思想虽然强调修身,但同时也强调修身之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教育者不仅要要求学生去完善自身的人格,还要鼓励学生以“仁爱”的思想去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社会,关心民族,树立起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伟大的人生目标来。

五、结语

从教育的本质角度而言,当代思政教育与儒家仁学思想有着高度的相似之处,都是对于“人的本质”的高度概括和理想追求。儒家仁学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于当代思政教育而言,儒家仁学思想最大的启示在于对于“人”的本身的重视,同时,仁学思想完善的理论架构和详实的价值目标描述也对当代思政教育内容的完善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对于儒家仁学思想的借鉴既可以让儒家仁学思想在当代社会价值空间得到展现,同时也可以为当代思政教育带来更加丰富、完善及深入的发展机遇。在多元文化和全球化文化交流背景下,为我国当代思政教育探索出更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

猜你喜欢
仁学教育者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品读
兄弟草原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孔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比较分析
浅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