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远东地区当代华侨华人社会经济状况

2021-01-16 03:40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远东中俄华侨

高 艳

(黑河学院 图书馆,黑龙江 黑河 164300)

俄罗斯是当代军事和经济强国,在石油、冶金、军工、航天、核工业等方面有着特定的优势。而中国作为进出口大国,在经济、贸易上与俄罗斯有密切的合作。正是这个良好的契机,使在俄罗斯远东发展的中国人数量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社会身份和发展格局的群体,这个群体就是俄罗斯远东华侨华人。从中俄建立友好关系和密切邦交以来,一部分有外贸意识和外贸经验的中国商人便开始踏入俄罗斯从事基础性的劳务,随着国际发展趋势不断深入和复杂,中俄贸易及各领域合作地不断加深,了解俄罗斯远东华侨华人社会经济现状和历史进程对于当今中俄关系的长远性研究和促进中俄外交关系的策略构建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本文将从远东华侨华人迁移的人数、社会经济状况和所面临的问题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远东华侨华人的数量

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苏之间已经有了小规模的劳务方面的合作,在两国关系稳固的背景下和高校外语专业语言人才交换培养模式下,中俄教育文化交流的推进激发越来越多的华人去俄罗斯进行交流文化、教育培训、就业与深造及多样性的商业活动,俄罗斯华侨华人的数量逐渐增加,多达50万人[1]。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的媒体夸大在俄华侨华人的数量,同时引起了该国民众的恐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经济博士希尔博明确表示:“俄罗斯目前有800万华人华侨,而根据中国远赴俄罗斯的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发展趋势,到了2010年华人华侨的数量将增加至2 100万,而到了2020年将增加至4 400万”,经查阅俄罗斯官方文献资料,该观点显然是夸张的,从1996到1999年,每年经俄中边界东段(远东和外贝加尔)边境通道进入俄罗斯的中国人为35—38万人;从2000年起增加到50—55万[2]。这也说明俄罗斯远东华人华侨在俄罗斯可以找到自己的发展定位,也是中俄互通有无的一个历史性体现。

厦门大学外文文学院的于丹红教授在其研究的“俄罗斯远东华人现状与形象”的学术研究中对“俄罗斯远东华侨华人”的开始发展节点做了一个基本的定位和分析,1992年是历史性标志的一年,这一年中俄宣布相互视为友好国家,1994年中俄宣布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中俄宣布发展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两国首脑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俄之间建立友好合作,自2006年以来,互办“国家年”“语言年”“媒体年”等一系列活动推动了中俄双边合作全面发展,拉近了两国及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也是赴俄人数逐渐增加的一个客观因素[1]。另一个原因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物产丰富,人口稀少,缺乏劳动力,而中国有些地区则劳动力过剩,国内就业竞争大。俄罗斯远东地区需要中国的人力,财力和技术,而中国需要远东的广阔土地,自然资源和市场。这样的相互合作自然加强了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二、远东华侨华人的社会经济现状

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在1860年左右去俄罗斯生活和发展的华侨华人基本是处在社会底层的,其中有逃犯、打工者,还有摆地摊和采矿者。这个时期他们在远东的生活基本没有太多的保障,只是基本的求生;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俄罗斯远东地区自身发展的需求及中俄各个领域的合作形式逐步形成,出现了不同的远东华侨华人群体[1]。

2006年俄罗斯华人研究学者“拉林”对在俄罗斯的华人群体的生活商业活动情况做了研究和统计,结果显示:很多中国人从最初的摆地摊和倒卖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的情况转变为“从事各类常规生产活动”的体面社会工作者。俄罗斯学者对在俄华侨华人的职业调查统计显示,在俄罗斯从事批发、零售业,汽车、日用品等维修行业的有132 623人,从事建筑业的有38 894人,从事农业、狩猎、 并提供以上行业的服务者16 979人,从事林业和提供此行业服务的13 022人,还有一些从事其他行业:如少量华商在俄罗斯开设大、中、小型翻译公司、工厂等,从事各行业的翻译人员以及在俄罗斯公司任职等。近年来,去俄罗斯求学的中国留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远东地区的留学生有上千人,全俄范围内的数量会更多一些[3]。通过统计可以看出,俄罗斯时期华侨从事经济贸易者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建筑业,再次是农业、林业及生产再加工行业,最后是其他行业。

1.从事经贸行业

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罗夫斯克等地都有中国大市场,很多中国人在当地从事果蔬批发、服装批发、日用品批发等,经营的大部分商品都是从中国义乌等地批发,然后运到俄罗斯当地,售卖价格低廉,受到俄罗斯人民的喜爱,让很多华人也因此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在布拉戈维申斯克水果市场:2017年1月该市场有华侨商户40—50人,在2012—2013年间该市场生意兴隆,有华侨商户160余人。在远东地区经营蔬菜水果批发零售的华商年均收入是20—40万元不等,在远东地区一些从事蔬菜水果批发行业经商时间较长、经验较丰富的华侨,年利润在30—50万元人民币,甚至更多,而在华商较少的城市,如比罗比詹市、白山市、新布列亚镇、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等地,华商的年利润较其他城市略高。

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场:崔某,1973年出生,黑龙江黑河市人,和妻子、儿子一家经营服装摊位,投入30万人民币,房屋月租金1万人民币,每月上缴利税3 000人民币,雇佣1名中国员工,每月支付服务员工资5 000元人民币,月利润2万人民币。

2.从事建筑行业

建筑行业的工程项目一般是由中国政府或者建筑公司和俄方签订工程项目合同后施工。中方承包工程项目,雇佣设计、施工、设备等劳务人员,中方提供施工材料,最终交工由俄方负责验收。建筑行业比较辛苦,多数俄罗斯人不愿意从事此行业,加上俄罗斯人时间观念强,俄罗斯人责任意识弱,到点就会停止手中工作,哪怕所驾驶的吊车正在施工中,也要准时休息。而中国工人大多数是农民出身,能吃苦耐劳,有责任心,国内建筑行业竞争激烈,远东地区劳动力匮乏,因此多数中国人选择来远东地区从事建筑行业,不过一旦项目结束,中国人便继续回到国内。

在俄罗斯最成功的中国建筑企业当属华富集团,自1992年以来,华富集团在黑河对岸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累计承包建设了50万平方米的建筑工程。华富集团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标志性建筑有商业兼住宅楼、精品商贸城、四星级宾馆、写字楼等,如位于布拉戈维申斯克中心“ГУМ”综合百货商店斜对面的米黄色的商业兼住宅楼。仅2002年建筑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包揽了该市当年一半的建筑工程,在俄罗斯当地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该集团有500多名中国员工。由于工程质量优良,售后服务好,华富集团真正成为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建筑行业的第一品牌,改写了中国商品质量低下的不良记录[4]。

3.从事农林业

俄罗斯《独立报》23日称,根据俄联邦统计局的信息,在俄远东地区,与中国有关的公司和法人租赁或拥有至少35万公顷的土地,而与中国相邻的俄5个边境地区的耕地面积为220万公顷。据此,中国人耕种的土地约占该地区所有耕地的16%[5]。远东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有很多闲置土地,农业是中国人在远东主要活动之一。他们种植玉米,大豆,蔬菜和水果,也有从事养猪业。

李树铭,哈尔滨滨县人,远东地区的蔬菜大棚老板,1994年,乡政府以公家名义,派遣他以技术员身份和村里一批农民去俄罗斯远东种菜,两年里他在当地学会了俄语,混熟了人脉,便萌生了想自己种菜的想法,1996年回国后,便开始筹资和招人,承诺负责所有人的往来路费和手续费,供吃供住,每年10月可以回国,从1996年至2005年,一共从村里带走11个生产组,在俄罗斯开始了蔬菜大棚种植事业[6]。

黑龙江松林林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公司位于哈尔滨,主要做俄罗斯原木、板材加工、进口业务。在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和哈巴罗夫斯克拥有占地50亩的板材加工厂和全自动化锯材加工厂,采伐后加工成木材运回国内,该公司长期在国外的员工四五十人,每年销售额达5亿多人民币。

4.其他行业

通过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分析,国内高校俄语生去俄罗斯从事翻译工作的较多,不但工资高,且还能提高口语,当今,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合作频繁,市场对俄语人才的需求较大,所以驻外翻译成了俄语毕业生的首选工作。

翟先生,1988年,哈尔滨依兰人,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做翻译,负责现场谈判翻译和与俄罗斯员工的日常交流,供吃住,五险一金,月薪万元左右。

唐女士,1988年,黑龙江省双鸭山人,研究生学历,在俄罗斯从事5年翻译工作,笔译为主,负责文件与施工材料的翻译,月薪12 000元,五险一金,待遇优厚,供吃住。

从中国境内走出去的绝大多数俄远东华侨华人都是在商业圈打拼的,从中国境内步入俄罗斯远东做生意的人口比例分布:“75%的都是来自东北三省的,其中黑龙江占比为52%,大部分人都接受了正规教育,其中大专学历的占据了相当一部分,他们因为子承父业或者在俄罗斯远东有商业祖产,因此这一部分人进入俄罗斯远东后有相对稳定的去处,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自己的生活交际圈,这部分人的生存状况能够好一点”[7]。在商业经济、日常生活和文化交际圈中50%的俄罗斯华侨华人认为可以在俄罗斯的商业发展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有10%的人认为在俄罗斯的消费压力大,日常物品或有短缺,还有30%的人认为自己可以在基础性的商业发展中满足常规的社会发展需求,也可以满足生活、教育、文化和商业化活动等各个方面的客观要求。

另外,在俄罗斯远东华人群体日渐庞大的过程中,这个群体与俄罗斯的商业文化和生活文化之间已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一些俄罗斯当地人对基础的汉语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在俄远东的华人也能日常用俄语交流,华侨华人为中俄两国语言和文化的互学及中俄文化交流互鉴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远东华侨华人的经济活动中所遇到的共性问题

俄远东华侨华人的社会经济活动也有一定的困扰,俄罗斯远东也并非乐土,根据2008年到2019年间的俄罗斯远东华侨华人的实地考察发现,真正以高学历或者文化交流身份亦或以商业大亨迁移到俄罗斯远东进行高层次交流生活的人群比例并不大,占比不到20%,其余的80%左右大多是中国东北三省和其余省份,中层阶级占据了一小部分,普通商贩和国际商人占据了一小部分,而剩余的一大部分则是普通市民、矿工、农民和普通从业者。研究中俄关系的学者做了大量的实证性和行动性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内容和需要解决的特定问题,可以系统归纳出俄罗斯远东华侨华人的经济活动中所遇到的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俄罗斯远东华侨华人长期来面对的客观性问题。

第一,社会治安差,“街道抢劫、纵火和其他各类偷盗行为”时常发生,这些是远东华侨华人尤其是商业群体所面临的困扰。这对于初到远东的市民和经济薄弱的小商贩而言是极大的困扰,怒不敢言,虽然俄罗斯治安管理水平在不断提升,对俄罗斯远东华侨华人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突发性的危险对于华侨华人而言还是有一定的概率性。

第二,是俄罗斯远东华侨华人与当地俄罗斯人在生活、经济、政治权利和公民权益等方面的待遇和公民权益还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基本性的保障制度是不完善或是空缺的。经常会有俄罗斯人以收取保护费为由压榨华商。许多华商为了能平安、稳定地经营自己的生意便乖乖上缴。如果华商不缴纳保护费,俄罗斯警察就以各种理由到市场勒索,为难华商并向华商索要更多的物品和钱财。

第三,俄罗斯远东华侨华人的商业活动和一些特定生产活动一直处于某种限制中,比如,俄罗斯当地政府对俄罗斯华侨华人的移民政策、商业销售禁令及政治文化自由权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这是作为华侨华人所面临的一些困境。

四、结语

从俄罗斯远东华侨华人群体数量、社会经济现状和遇到的共性的问题进行了一个客观地梳理,可以发现:21世纪以来,在中俄友好关系及俄罗斯移民政策影响下,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的提升,华侨自身的文化程度变化,使在俄华侨的社会、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不再是满足基础物质生活,而是变成了同行业令人羡慕的生意人。针对华侨华人与远东当地人群在商业禁令、社会安全、财产安全问题和公民权益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既是历史原因,又是国际外交对于华侨华人的态度所致。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两个国家的共同努力,远东华侨华人的自身努力和社会良好形象的自我塑造。本论文的研究和论述有助于人们系统了解远东华侨华人及其当下的社会经济现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其次,对于中俄两国在制定两国合作外交和对待本国移民或外来侨民的惠民政策的制定上有较好的引导价值,这是论文的切实意义。

猜你喜欢
远东中俄华侨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我的华侨老师
2020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顺利召开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2Analysis of the Usage of Domestictio and Foreignization in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远东战役中的和平天使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