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框架理论视角下近代媒介对社会舆论环境的构建

2021-03-22 01:32陈雨璇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大公报统计表舆论

陈雨璇

(阜阳师范大学,安徽 阜阳 230067)

晚清到民国建立的十年间是“民变”最频繁的时期。在“民变”发生高潮阶段,各地“民变”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抗捐暴动、抢粮、毁学堂、冲击官府等。在任何媒介环境中,舆论的生成都需要以群体的作用为动力,维系彼此关系的是围绕某一议题所建构的共同意义,从而使分散的意见表达形成规模效应。“民变”作为当时突出社会问题,自然成为大众传媒关注的对象。从清末民变年份统计表可以看出,在1906—1907、1909—1911这两个时间段的“民变”事件数最高,其中1910年最高达到217件,远远超过其他年份,因此,本文选择数量较为集中的1909—1911这个时间段作为研究的时间分期(见表1)。

表1 清末民变年份与省份统计表[1]

表1(续)

一、《大公报》对“民变”的报道

经过文本数据统计,1909—1911年间《大公报》有关“民变”的报道大致可以归纳为饥民起事、抗捐暴动、聚众暴动、户籍调查和抢米罢市五类,共204篇。为了便于归类,对于连续性的报道,本人将只选取一篇放入统计表中(见表2)。

表2 《大公报》民变事件报道分类统计表

表2(续)

《大公报》关于“民变”的报道,以消息为主要形式,向受众传递某时、某地、有某个“民变”事件发生;对于当时影响较大的“民变”事件,便会选择连续报道的形式,并配发“言论”(评论)表明立场和态度,以此构成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报道链”,影响社会舆论的走向。

二、新闻框架理论下《大公报》对舆论环境的建构

社会舆论的传播也就是对于当时社会环境与现实的建构,媒体的新闻报道不是对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根据媒体自身所坚持的新闻立场和新闻价值标准对各种事实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现实世界的建构,是媒体所构建的一种新闻框架或媒介框架[2]。《大公报》追求的“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工”,并以此意志为导向整合社会,是一种典型的信息单向流动过程。

(1)新闻框架理论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这些原则来自于新闻媒体的立场、编辑方针以及与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2]。

从《大公报》民变事件报道分类统计表来看,报道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江苏、湖北、湖南、安徽和山东等地区,这些是“民变”事件的高发区。《大公报》关注的“民变”事件集中在事件的焦点区域、高发区域,对于影响重大的事件进行跟踪报道,追究事件的前因后果,意图用大规模、全方位的报道来干扰受众接收信息的频率。比如,在对“湖南长沙抢米事件”报道的过程中,整个报道周期长达一年,从1910年4月19日至1911年4月13日共有12篇报道,其中1篇言论、1篇闲评和10篇消息。“山东莱阳乱事”的事件报道周期有两个多月,从1910年8月3日至1910年9月26日,其中1篇言论和1篇消息,最引人注目的是连载的9篇实地调查报告书。对于这两个新闻事件报道的处理,通过安排的时间、报道次序、全面性等方面可以看出,《大公报》是在“有意”地向受众传递着有关“民变”的重要信息,为受众建构的是一个具有新闻真实性与敢于正面剖析事件缘由的舆论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受众接收的不仅仅是事件的“原貌”,更多的是媒体为他们构建好的舆论场,如若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接收到的信息与报纸的报道存在冲突,报纸此种大规模的报道对受众的思维便会产生冲击,继而影响受众对事件乃至对当时社会时局的看法。

(2)在一定的新闻文本中,新闻框架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比如定性的关键词或具有特定意义的图像符号等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形成对新闻事件意义的建构[2]。

《大公报》在新闻事件报道过程中,使用的定性关键词是新闻框架的符号化体现。在对各地“民变”事件的报道中,使用的关键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如抗捐、抢米和抢面、聚众滋事、劫官、暴动、叛民等带有消极贬低倾向的词语占据的比例约50%左右;如租界罢市、调查户口、兵民交战等中性词所占比例约30%;其他占20%左右。从关键词使用的比例来看,《大公报》更倾向于将事件定性为带有反抗性质的民众示威行为,通过这些关键词建构了一系列属于自己的符号体系。在这个体系下,报纸对民众行为的定性看起来似乎对民众不利,但事实上是在隐性地警醒受众,《大公报》所建构的舆论环境是偏向于广大民众,是在为民众“呼喊”的。比如,在“闻湘省饥民闹事志慨”[3]这篇言论中,《大公报》批评了其他报纸在没有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前就进行大肆报道:“况乎国民之所以成饥民者,亦非全由天灾矣。此来国家行一新政即为官吏胥役开一之国财之塗,樹嗤嗤者说,平日括其养生之资以鲍官吏之私嶪”,果断地指出“饥民起事并不是全因天灾,其中国家实行新政也是一大原因”,坚持正面剖析事件,向民众传递事实的真相,在当时起到了引导舆论,建构正向舆论环境的作用。

(3)新闻框架作为新闻事件定性的主导型框架,对受众认识、理解新闻事件以及对新闻事件作出反应具有重要影响[2]。

受众阅读新闻是一个基于个人框架对新闻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和批判力。但是对于受众个人经验较为间接或较复杂的新闻事件,特别是在缺少对照性信源的情况下,媒体的主导性框架所造成的先入为主效果是显而易见的[2]。《大公报》在对“民变”事件进行报道的过程中,所建构的是一个带有“激进”思想,为国民引导道路,监督政府的新闻框架,对于所报道的新闻事件的定性更多的是来自于这样的准则,崇尚新闻规范,做好“上”与“下”的沟通,寻找受众与之相关的合意性,影响受众的主流价值观和对待事情的理解与看法。《大公报》自1902年创刊以来一直关注各地发生的“民变”事件,到1910年前后不断进行的大规模连续性报道,加之民众反抗报道的“泛滥”,也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宣扬变革的思想。故而在“冲突框架”和“激活框架”的共同作用下,构成了《大公报》报道的主题框架,这易于在社会中形成“革新变法”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结论

近代传媒担负了民众了解国家、社会、信息,了解内部沟通和外部环境等职能,而晚清时期的内外危机使得近代报刊在构建舆论空间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政治性和批判性,作为信息传播和公共舆论的基本单位,也增强了对社会的渗透和影响力度。1909至1911年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活动最频繁的时期,也是康有为、梁启超等在维新变法失败后,到处奔走,以保皇立宪图变革发展的时期。此时纷起的“民变”事件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激励,催促着他们进行革命或者变革。在这一时期,《大公报》虽然秉承了其一贯坚守的社会责任和公共意识,大量报道革命活动,但在言论上还是在推崇君主立宪,一直坚持自己政治思想、政治倾向,这更多是与他的办报人英敛之的个人思想有关。《大公报》主笔英敛之主张变法维新,议论朝政,反对袁世凯,使得《大公报》的新闻报道在选择事实、阐述立场、表明态度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带上了这样的政治色彩,这对其建构舆论环境有很大影响。

猜你喜欢
大公报统计表舆论
《大公报》举行创刊120周年庆祝仪式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从《大公报》看《红楼梦》与近代社会生活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神奇的统计表
《大公报》报史研究的现状与启示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大公报:从民办到“官媒”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