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俄华工在俄罗斯修筑西伯利亚和摩尔曼斯克铁路中的贡献

2021-01-16 03:40吕白玉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招工华工西伯利亚

吕白玉

(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黑龙江 黑河 164300)

华工是近代史上为生活所迫自愿前往或被人拐骗到国外谋生的中国人,是华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靠出卖苦力为生的中国人。陈独秀曾说过:“无论太阳走到何处,都照着中国人做工。①独秀文存(第2卷),第103页。旅俄华工的出现晚于赴欧洲和南洋的华工,从19世纪60年代到十月革命仅半个世纪,但他们所付出的艰辛在华工出洋历史上却实属罕见。在沙皇俄国的大地上,从北极圈附近摩尔曼斯克铁路的修建到横穿欧亚大陆世界上最长的铁路之一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到处都有华工的脚印,俄罗斯的大地上浸透了筑路华工的血汗和泪水。

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于1891年到1916年,起点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终点位于东太平洋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长9 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壮观的铁路线之一。摩尔曼斯克铁路途径科拉半岛,是北极圈高寒地带,有数千公里的森林、沼泽和冻土带的高纬铁路。俄国在这条铁路修筑期间,曾多次派人到中国招募工人,仅在西起车里雅宾斯克东至符拉迪沃斯托克7 000多公里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上就活跃着十万华工的身影[1]。这些中国工人来到西伯利亚和摩尔曼斯克铁路工地上工作,成为在最艰苦条件下工作的华工和俄国开发史上的“脊梁”。

一、俄国招募华工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殖民地的开发热潮,华工被大量贩运到海外,世界各地的中国人就更多了。旅俄华工出现在1860年以后,恰好是中国政府的锁国政策彻底破产并正式承认华工出洋的合法之时,同时也是俄国加紧对西伯利亚和远东开发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之时。

俄国政府曾尖锐批评美国和拉丁美洲国家进口中国劳动力,进行奴隶贸易,但受经济利益驱动,俄国资本家和包工头仍旧大批雇佣中国劳工。俄国资本家认为华工拥有许多俄国工人无法比拟的长处,他们精通业务、勤劳节俭、吃苦耐劳、遵纪守法、勤奋努力、不酗酒,不仅能熟练木工、砖瓦工、铁工等技能,还会油漆工等手艺,且还满足于最低的工资收入和最差的生活条件。于是,俄国政府在西伯利亚大铁路和摩尔曼斯克铁路等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中大规模地雇佣华工。俄国的资本家或包工头来华招工时花言巧语,甚至随身携带漂亮的衣帽、皮靴和精美的炊具之类的生活用品蒙骗中国人,让他们相信到俄国做工后将会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就是这种“盗窃的贼”将许多天真质朴和期待美好生活的中国人哄骗去了俄国。华工们到俄国以后发现与招工时所见所闻完全是天壤之别,他们挨冷受冻、忍饥挨饿的劳作换取低廉的工资,积攒起来带回国养家糊口。华工在俄国资本家和包工头眼里与“黄种劳力”或者“黑工”奴隶等同,任人宰割蹂躏。

俄国人招募华工的手段主要包括三种。第一种是“拉私”,即由俄国资本家或包工头直接出面或通过中间人私自招募雇佣中国人。这种办法招募没有给华工按照规定办理正常过境手续,而是在夜深人静时采用“偷渡”的办法将华工运送过境,这种办法在乌苏里江沿岸经常被采用,招募人数少,但次数多。第二种是“私招”。与拉私的不同之处是招工地点不仅局限于边界地区,还深入中国内地进行招募,招工人员暗地里不经中国政府允许私自招工并偷运出境,招募人数多,次数少。据被招募到摩尔曼斯克铁路做工的华工刘福回忆,他被“俄国大把头阿林果夫”招募,当时欺骗他说是去伊尔库次克,上车后却一直被拉到摩尔曼斯克[2]。我们从这些零散碎片的回忆可以断定摩尔曼斯克铁路的这次招工并没有预先告知招工地点,这种招工方式采用的就是“私招”。第三种是公开招募也可称为“正式招募”,这种招工是按照中国政府规定的招工程序公开进行的。俄国资本家和包工头充当中介方与华工签订合同后在外交部等相关部门留存。但这种有名无实的招工合同都是“绣花枕头”,就是华工的卖身契。

二、西伯利亚大铁路

(一)西伯利亚大铁路修筑背景

1.国际原因

1853年,克里木战争爆发,俄国局限于简陋的运输而输掉了战争,失去了在黑海的出海口,同时也失去了向东欧扩张的踏板,这场战争的失败对俄国来说不单单是耻辱,更多的是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损失,激烈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使西伯利亚的战略地位凸显出来。为了牢固地占有这片远离欧洲的土地并扩大战略纵深度,也为了实施沙俄蚕食亚洲的“远东政策”,沙皇更加坚定了修建一条贯通整个西伯利亚的大铁路的决心,并于1886年提出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计划[3]。在这条贯穿西伯利亚的大铁路的修建过程中,有一个地方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那便是当时国际争夺激烈的中国东北地区,因此,修筑时又延伸了一条重要的支线——东清铁路。

2.国内原因

克里木战争后,俄国统治阶级深刻认识到俄国发展铁路事业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如果不修建铁路,专制制度就无法把国家权力继续控制在手中。此外,农奴制的废除解放了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剩余农产品迫切需要向全俄各地运输等。

(二)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巨大贡献

列宁指出:“西伯利亚大铁路(所谓大,不仅指它的长度,而且指建筑人无限掠夺国家金钱,无限剥削筑路工人)开辟了西伯利亚。再没有别的东西能像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那样,象征着西伯利亚机器时代的到来。这条铁路像铁链一样把欧洲和亚洲链接起来,他使东方地区的移民和经济发展发生革命性的变化。”[4]

1.西伯利亚大铁路建设促进欧俄农民大规模向俄国东部地区移民

农奴制改革后,大批自愿移民来到俄国东部地区开发西伯利亚,但俄国政府为了维护欧俄地主阶级利益,不实行向俄东部地区移民的鼓励政策。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后,俄政府逐渐转变为实行鼓励移民政策。例如,1888—1890年,西伯利亚移民数是116 164人;1891—1893年移民人数达到227 785人;1894—1896年则增至383 323人[5]。从这几组数分析,铁路修建直接推动俄国东部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

2.西伯利亚大铁路占据俄国东部地区经济开放和发展主导地位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把俄国连接起来,缩小了中心地区与边疆地区之间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差距,改变了西伯利亚和远东昔日闭塞、荒芜人烟的面貌。铁路的修建:(1)推动了农业和牧业的发展。由于移民人数的增加和华工共同带动了农业和牧业的发展,西伯利亚成为全俄最大奶制品和产粮区;(2)工业发展惊人。西伯利亚和远东工业因铁路的修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采金业仍持续高速发展,煤炭开采业后者居上。炼铁业发展势头大幅飙升后由于各类因素走向低谷。(3)西伯利亚大铁路承担对内外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铁路承担着运输货物重任,在西伯利亚经济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加速了集市贸易的瓦解,方便农牧产品输出、工业品的输入等;除此之外,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承担着中转中国茶叶的任务。

(三)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华工印迹

俄国建设西伯利亚大铁路原本打算完全使用本国工人,一方面是让投资花在俄国人身上不外流,另一方面是可以增加远东的移民。但实际表明这是行不通的,从欧俄招的本国工人很快就逃散。日本工人要的工资太高,而且也吃不了苦,最后决定采用中国工人。翁特尔别格指出:“组织中国工人做工,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和任何困难。中国人无论对土方工程,还是建造房屋全都习惯,对中国人来说毫无不习惯之处。”①[俄]翁特尔别格.滨海省(1856—1989),第207—211页。这些华工主要来自山东、河北等地,他们有的走水路、有的走陆路来到俄国参加筑路工程。筑路工程从挖土方到架设桥梁,从修建车站票房到修建营房,从运沙石到搞爆破,缔造了铁路工程建设史上的一个个奇迹,无处不留下了华工身影。例如,1908年底竣工,华工参与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乌苏里铁路段的谢苗诺夫高架桥迄今已经110余年历史,百年来,高架桥实际上没有变化(除了更换栏杆外),其工程之优秀验证了华工无可置疑的高超技能。西伯利亚大铁路建设中,华工们在崇山峻岭之间凿路基、打隧道、架桥、铺轨,常常因为雪崩、洪水、塌方、爆炸造成伤残或丧生,可以说这条铁路是在华工的尸骨上修建起来的。因此,翁特尔别格也承认“铁路工程的极大部分是华工完成的”。正是因有华工参与铁路的施工建设,西伯利亚大铁路以前所未有过的速度向前铺设。

三、旅俄华工创造修筑摩尔曼斯克铁路的奇迹

时值英美日等列强在远东国际舞台上激烈角逐,再加上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为了从英、法、美等协约国运输军用品,又下决心修筑摩尔曼斯克铁路。摩尔曼斯克铁路在十月革命前被称为“最重要的工程”,由于各种困难,这条铁路30年末能动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施工难度极大。但该条铁路对俄国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俄国政府于1914年11月提出了摩尔曼斯克铁路工程计划。被派去建设摩尔曼斯克铁路的1万名华工处境则更加悲惨,他们冒着零下四十摄氏度的酷寒,日夜三班无节假日,加紧施工,许多人冻掉了脚趾头[6]。他们不仅要受监工们的侮辱和打骂,就连工地上参加施工的德、奥战俘也常常打骂华工。这里的生活条件极端恶劣,一年四季阴惨惨的,到冬季一连几个月见不到太阳。许多人喝了当地有毒的水后中毒死掉。根本吃不到新鲜蔬菜,只能吃到少量干菜,许多人的牙齿都吃坏了。他们住在土窑里,没有劳动保护,更没有医疗,工资仅是俄国工人的1/2左右。铁路建设史上号称“空前的速度”施工的铁路不知断送了多少华工的生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华工依然完成了在欧洲劳工目光里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将中国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欧洲人的脑海里。

四、结语

穿越历史的回响,时光拂过一个个道钉,回顾一百多年以前华工在俄国参与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和摩尔曼斯克铁路这段历史时,让人们看到的是荒凉险峻的大山脉,感受到北极圈的酷寒,体会到英勇无畏华工开荒者的艰辛和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时至今日,华工的身影已经离我们远去,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用惊人的智慧,用生命闯过俄国工人难以忍受的难关,在俄国修筑起来的铁路是俄罗斯的生命线,为俄罗斯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猜你喜欢
招工华工西伯利亚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
留守媳妇
西伯利亚的熊妈妈
一战时期的法国华文报刊和华工教育
浪漫成灾,蝴蝶“入侵”西伯利亚!
招工景象
永春县多措并举协助企业做好招工工作
鲜为人知的华工“一战”故事
李鸿章为秘鲁华工维权
招工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