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

  • 1923 年关东大地震期间日本暴力排华事件始末
    华法案,驱逐排斥华工,并于1923 年关东大地震期间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屠杀华工事件,民间一般称为“东瀛惨案”:700 余名华工被残忍杀害,约3000 名华工遭受强制收容与遣返。事后,日本政府销毁罪证,公然否认屠杀。一百年来,被害华工遗属一直没有放弃对该事件的追问,中日两国有识之士也从未停止对该事件真相的调查。但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日本政府依旧拒不承认屠杀事实。在日本屠杀华工100 年之际,本文梳理1923 年日本暴力排华事件脉络,揭橥日本社会排华本质,还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23年3期2023-12-29

  • 一战英招华工遣返问题研究
    俄、英从中国招募华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大约20万名华工前往欧洲帮助协约国生产备战,为协约国最终取得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并为中国在一战后的国际舞台上争取大国地位,维护国家利益增加了筹码。在这20万名华工中,大约有95000名是英国政府招募的华工。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英招华工的遣返问题也提上日程。英国政府对于华工的遣返非常重视,1918年12月英国战时内阁决定:“海运大臣(the Shipp

    安徽史学 2023年4期2023-08-09

  • 一战华工遗珍
    珍贵,为复原一战华工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关键词:第一次世界大战;华工;文物一战华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和中国赢得战胜国地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德国在山东的利益被日本攫取,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一战华工是五四运动的先驱者[1],为中国的无产阶级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民众开始觉醒。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群体被世人遗忘了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而一战华工文物经过百余年的时间,遗留下来很少。在此,我们选择一些

    东方收藏 2023年1期2023-05-30

  • 中国美术史扛鼎之作 ——程丛林《华工船》亮相拍场
    程丛林《华工船》布面油画183×183 cm 1984 年《华工船》以十九世纪华工背井离乡、漂洋过海的血泪史为题材,是程丛林的代表作之一。这幅创作于1984 年的作品在中国嘉德2007 年秋季拍卖会上曾拍出3000 万元的天价。时隔15 年,这幅中国美术史上的扛鼎之作、伤痕美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再度亮相嘉德拍卖,值得期待。《华工船》是“能切入民族命运深层”的当代艺术名篇。此作以上世纪底层华工为表现对象,重新将艺术表现与民族精神进行了历史性的联系与思考,是中国精

    艺术品鉴 2022年31期2022-12-19

  • 《古巴华工调查录》与清政府的华工政策
    出洋至世界各地的华工人数迅速增加。据统计,1801—1850年华工出洋人数总计32万,1851—1900年总计203万,出洋人数比前期增长近六倍。(1)陈泽宪:《十九世纪盛行的契约华工制》,《历史研究》1963年第1期,第176—178页。有不少华工,被拐骗至东南亚、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从事苦力劳动。其中,被诱拐至古巴的华工数量巨大。古巴英国总领事署统计资料显示,在1847年及1853—1874年的23年间,华人前往古巴者共计143040人,(2)陈兰彬、谭

    国际汉学 2021年2期2021-07-01

  • 我的爷爷是华工
    战中,竟有14万华工(绝大多数是中国的贫苦农民)被英法招募到欧洲,一部分在工厂、矿山工作,一部分在前线为协约国军队挖战壕、修工事、运弹药、铺路架桥、运送伤员、掩埋尸体、清除地雷等等。总之,在炮火连天的欧洲战场上,干着最苦最危险的重活。我的爷爷刘继孟(1889~1948),一个山东青州偏僻乡村的穷苦农民,就是这14万华工中的一个。一、一张来自法国的照片在我家,至今还珍藏着一张老照片。这张老照片历经了100多年沧桑岁月和无数亲友的抚摸传看,已发黄皲裂,十分破旧

    世纪 2020年6期2020-12-10

  • 一战华工历史论述的语境变迁与意义重建*
    0350)“一战华工”是个现代的称谓,意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俄三国为补充自身人力短缺,来华招募的数十万男性劳力。在历史上,该类华工则多被称作“参战华工”或“欧战华工”。由于俄国在十月革命后退出战争,此后提及一战华工多指英、法两国政府招募的、在西线战场工作的约14 万名华工,亦可称为“西线华工”。①至于一战华工数字问题,根据徐国琦教授的研究,西线华工人数约14 万,其中,英招华工约94,000 名,法招华工约4 万名;另据奥尔加(Olga V. A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20年1期2020-12-06

  • 跨域视角下的美国铁路华工研究述评*
    大工程的建造中,华工是建造铁路西段的主力。2014年5月,美国劳工部将铁路华工群体载入华盛顿宪法大道200号的劳工部大楼荣誉堂,以崇高荣誉纪念铁路华工的巨大贡献及其对美国人生活方式产生的深远而积极的影响。这条铁路的修建是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大事件,是中美交流的重要文化资源,对当今中美关系的发展依然有着深远影响,自然成为中美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深入开展美国铁路华工研究,对中美学界相关研究历程进行回顾,无疑具有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近几年中美合作研究取得了新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20年2期2020-12-02

  • 被遗忘百年的一战华工
    ,历史上称“一战华工”2017年9月,退休的英国房地产经理约翰·德·露西在家中翻箱倒柜,被一个陈旧的木箱险些绊倒。约翰对木箱颇为好奇,打开一看,是祖父威廉·詹姆斯·霍金中尉40年前留给他的珍贵遗物——数十张玻璃幻灯片——记录着一战期间,远离家乡5000英里的中国劳工的真实影像。2017年11月12日,英国第四频道电视台播出了纪录片《英国被忘却的军队》,时长一小时的纪录片,展示了有关一战华工的信件、日记和文件,从华工后代和历史学家的口中追忆这段未被记录的历史

    百姓生活 2020年2期2020-09-12

  • 华工科技创新高
    中国激光第一股”华工科技(000988)业绩再创辉煌。4月18日,华工科技发布了2019年年報。去年,华工科技实现营业收入54.6亿元、净利润5.03亿元、扣非净利润2.39亿元,3项数据分别同比增长4.35%、77.28%、21.76%。这是华工科技自2000年在A股上市后取得的最好成绩,它是如何做到的?主营业务“一降三升”华工科技的主业是激光技术及其应用,业务范围主要涵盖激光先进制造装备、光通信器件、传感器、激光全息防伪四大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华工

    支点 2020年5期2020-05-11

  • 工人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登场”
    现代文学诞生的“华工”“劳工”等工人形象,作为工人形象建构的前史,不仅有着文学史的价值,对研究晚清到五四时期的工人形象,对左翼文学工人形象建构产生的影响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关键词:华工 劳工 工人形象一、工人形象在中国的产生“工人形象”是随着西方工业化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断传入而产生的。在中国,工人形象建构的特殊性是多方面原因形成的。首先,对“工人”这个概念的认识出发:“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多指体力劳动者)”①一般意义上的工人是与

    参花(下) 2020年2期2020-03-10

  • 一战时期的法国华文报刊和华工教育
    的战争辅助工作。华工的到达极大地补充了协约国紧缺的劳动力,成为一支重要力量,但同时也带来了如文化沟通、生活管理和权益维护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在此情形下,一批中外有识之士自发参与了华工军团的服务和教育工作,而创办华文报刊便是其工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在这类面向华工的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有《华工周报》《华工杂志》《旅欧杂志》等三种,它们兼具服务性、教育性和信息性,在价值取向上保持相当的一致性,在时间上相互接续,贯穿于华工在法的整个时段,为华工团乃至一战做出了很多贡献。

    现代出版 2019年5期2019-12-04

  • 十九世纪中期贩运华工至秘鲁的苦力贸易
    刘金妹摘 要:华工到达拉丁美洲主要是通过“契约华工”的形式,殖民主义者将其称为“苦力贸易”,我国史书称之为“贩卖猪仔”。在国际国内因素的交互作用下,苦力贸易在十九世纪中期达到高潮。无论是在掳掠时、航程中还是到达秘鲁后,华工都遭受了深重的苦难,他们是欺骗行为和剥削奴役的受害者,其经历可谓是华侨史中辛酸的一页。关键词:十九世纪中期;华工;秘鲁;苦力贸易一、拉美掠卖华工的基本情况清末张荫桓在《三洲日记》中记载道:“华人谋生外国垂二百万人,即美、日(日斯巴尼亚,即

    青年生活 2019年16期2019-10-21

  • Tracks Across TIME
    0年前,一萬多名华工参与了美国洲际铁路的建设,可他们的名字却一度消失在历史中In the spring of 1868, as the snow melted on the rugged peaks of the Sierra Nevada, local newspapers reported a chilling sight: the emergence of the frozen bodies of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19年6期2019-09-10

  • 一战华工
    列队的华工。图/FOTOE1915年夏,西方列强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付出沉重代价,人力匮乏。作为“中立国”的中国政府于1916年初开始向法国输送华工华工与当局签订一份3-5年的合同,注明工作范围及报酬,薪金劳工领一半,另一半发给国内家人。赴欧劳工上船前消毒洗澡,发放印有编号的外衣、裤子、腰带及内衣、草帽及鞋袜等,还统一配置毛毯、铺盖、水杯和铁饭碗的工具包,并在离国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军训。1916年夏,英国也开始招募华工。此举不是简单的劳务输出,还把中国命运

    看历史 2019年7期2019-07-20

  • 刘绍周:海外救华工,绽放光彩
    命后从事办理救济华工事务,是中华旅俄联合会(1918年改组为旅俄华工联合会)创办人。1919年2月11日,刘绍周代表旅俄华工联合会出席莫斯科工兵代表苏维埃全会的会议,他走上主席台,热情致词:“实现国际理想的时刻到了,不仅对于西方的无产阶级,对于东方无产阶级也一样。”当年3月2日,刘绍周又以中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名义,参加了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国际讲坛上表达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的心声。会议期间,列宁专门接见刘绍周,告诉他“东方革命是对世界革命的有力促

    莫愁 2019年14期2019-05-27

  • 刘绍周:海外救华工,绽放光彩
    命后从事办理救济华工事务,是中华旅俄联合会(1918年改组为旅俄华工联合会)创办人。1919年2月11日,刘绍周代表旅俄华工联合会出席莫斯科工兵代表苏维埃全会的会议,他走上主席台,热情致词:“实现国际理想的时刻到了,不仅对于西方的无产阶级,对于东方无产阶级也一样。”当年3月2日,刘绍周又以中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名义,参加了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国际讲坛上表达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的心声。会议期间,列宁专门接见刘绍周,告诉他“东方革命是对世界革命的有力促

    莫愁·时代人物 2019年5期2019-05-23

  • 从《华工周报》看一战期间赴法华工的教育
    生创新项目《一战华工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资助(编号:GIP2018011)【摘 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服务于十四万赴法参战的中国劳工,以晏阳初为代表的青年会中国干事创办了《华工周报》,对华工进行文化、道德以及爱国等多方面教育,使华工们在《华工周報》的影响下追求进步,提升了文化素质,提高了道德修养,焕发了爱国精神。《华工周报》作为那个时代的见证,为驻法华工开拓了视野,增进了知识,唤醒了华工的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是战后中国寻求新的国家认同的先锋。【关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3期2019-04-29

  • 历史应该铭记他们
    曾经招募了14万华工驰援欧洲,其中英国10万,法国4万,法国后来转借给美国华工1万,为美国欧洲远征军服务。顾杏卿就是这十几万劳工中的一员,他给劳工担任翻译。诚然,当年被招募的华工并不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们出国是为了钱——相比于在家种田来说,待遇优厚:一个月能拿25法郎左右(一块银圆兑5法郎),只要去了欧洲,家属还能领10块银圆。因而报名的人非常踊跃。虽然,尽管华工“初心”并不高尚,但他们到了欧洲后却让人们刮目相看。即使他们的待遇远比不上他们的付出,也完全

    清风 2018年12期2019-01-04

  • 历史尘埃里的一战华工
    。“以工代兵”的华工命运“既然我們在中国举行纪念日活动,那么,我在此也想讲述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一战的欧洲战场上,有14万中国劳工为盟军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一个世纪以来,这段历史在世界各国的史书中都鲜有提及。” 11月11日,加拿大驻华大使麦家廉在使馆举办的一战停战百年纪念日活动上说。所幸,在众多人士和组织的推动下,那些被遗忘和淡忘的历史正在记忆中回归。时钟拨回到100多年前。由于日本的强烈反对,中国虽在1915年不能直接参加一战,但提出一个杰

    齐鲁周刊 2018年46期2018-11-21

  • “我的父亲是一战华工”(口述历史)
    国战场,同14万华工兄弟们为协约国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经过法国前线战壕战的生死考验,在战争中有幸活下来并安然回国。如今想起父亲在法国的经历,更是感慨万千。21岁远赴欧洲父亲于1896年2月17日出生在山东成武,从小在私塾学习,家里希望他日后能够光耀门庭。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远在欧洲的大战很快就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成为真正的世界大战。当时山东盘踞着英德等交战国势力,尽管最初北洋政府宣布中国为中立国以避战。但随着战争的扩大和日本的加入,一些有识

    环球时报 2018-11-132018-11-13

  • 徐国琦:“一战”与14万华工
    大战》《一战中的华工》《亚洲与大战》《文明的交融》《为文明出征》等五本专著。他发现,西方学者认为“一战”与中国关系不大,“一战”华工不过是苦力的观点完全不正确。在徐国琦看来,中国在“一战”中的角色至关重要。因为中国参战,欧洲的内战才演变为真正的世界大战,东方文明加入到拯救、建设西方文明的进程中。华工在前线的援助,帮助协约国避免人力资源破产之虞,获得整体战的胜利。而对于中国而言,“没有一战,何来五四?”1919年11月29日,日本在福州引发“台江事件”后,3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43期2018-11-09

  • 木棉花开,“理”静默绽放
    波实力开门见山,华工是一所实力大于名气,具有较高性价比的大学。华工在国内的各类高校榜单中,排位稳定在20~30名。很多外省同学报考的心态都差不多,顶尖高校的分数太高读不了,读得了的学校要么实力不行,要么专业太冷,要么地域太偏,要么不是“985”,而華工就跟“和稀泥”一样:实力可以、专业可以、地域可以,还有“985”护体,分数也不算特别高。舒适广州是公认生活舒适度很高的大都市。广州的绿化面积大,仅说华工,从五山校区百年大榕树到大学城缤纷紫荆花,让你感受一年四

    高考金刊·理科版 2018年2期2018-11-06

  • 华工的战场
    是最后一个辞世的华工,活到105岁)曾回忆当初看到的招聘广告:“带着至少5年的合同去法兰西吧!你的年收入将达到2000法郎,回来时你将成为大富翁!”告示一贴,报名者无数。1916年8月,第一批华工,大约1000名,搭乘轮船抵达法国马赛港。在先后抵达欧洲的14万华工中,英国人要走了10萬,法国人要走了4万,法国后来还转借给了美国人1万名华工,为美国欧洲远征军服务。按照最初的约定,中国派出的华工是不参加战斗的,可在战火连天的欧洲战场,华工怎么可能置身事外?前面

    爱你·心灵读本 2018年6期2018-09-10

  • 华工的战场
    是最后一个辞世的华工,活到105岁)曾回忆当初看到的招聘广告:“带着至少5年的合同去法兰西吧!你的年收入将达到2000法郎,回来时你将成为大富翁!”告示一贴,报名者无数。1916年8月,第一批华工,大约1000名,搭乘轮船抵达法国马赛港。在先后抵达欧洲的14万华工中,英国人要走了10万,法国人要走了4万,法国后来还转借给了美国人1万名华工,为美国欧洲远征军服务。按照最初的约定,中国派出的华工是不参加战斗的,可在战火连天的欧洲战场,华工怎么可能置身事外?前面

    爱你 2018年16期2018-06-21

  • “一战”中的14万名中国劳工
    (最后一个辞世的华工,活到了105岁)曾回忆当初看到的招聘广告:“带着至少5年的合同去法兰西吧!你的年收入将达到2000法郎,回来时你将成为大富翁!”原文可能与朱桂生的回忆有出入,但大致意思差不多。由此可见,当时吸引华工去欧洲的主要诱惑,是钱。到底有多少钱?按照当时给出的标准,去欧洲的普通华工,每人每天可以领到1法郎,如果是工头或管理者,还会更多一些。这样算下来,一个普通华工一个月能拿到25法郎左右(当时1块银圆兑5法郎),此外,只要你去了欧洲,每月你的家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8年6期2018-06-21

  • 华工:不能忽视的一战英雄
    国山东省的13名华工,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和故土,于1919年春经过长途跋涉,踏上了处在硝烟弥漫中的比利时国土。他们被安排在比利时与法国交界的伊普尔、波普林格地区,与那里的1.2万名华工一起,参与战地后勤工作,主要承担清理战场和城市重建工作,并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17年11月15日,德国对波普林格市的中国营地发动了突然空袭,13名华工不幸当场丧生。他们遇难后,被其他华工葬于波普林格的一条小河边。随着历史的变迁,当年13名华工的墓地不知被迁移到何处,

    读书文摘·经典 2018年6期2018-06-09

  • 血泪贡献不应遗忘
    也做出了同样招募华工的计划。为了不打破中国名义上的中立,这些招募工作都是以民间公司名义进行的。1916年7月至11月,索姆河战役爆发。在这场针对协约国的夏季攻势中,德国人彻底打破了英法首脑短期内结束战争的期盼,13.1万英军、20.4万法军阵亡。大规模的伤亡和战争动员导致英法两国人力资源告急。在1916年的夏天,英国政府终于同意了招募华工的提议,而且认为从纬度上看中国山东地区气候条件和法国类似。山东人体格健壮、踏实肯干,比其殖民地的黑人更加适应法国战场的环

    兵器 2018年5期2018-05-21

  • 华工:不能忽视的一战英雄
    国山东省的13名华工,告别自己的亲人和故土,于1917年春经过长途跋涉,踏上了硝烟弥漫的比利时国土。他们被安排在比利时与法国交界的伊普尔、波普林格地区,与那里的1.2万名华工一起,参与战地后勤工作,主要承担清理战场和城市重建工作,并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17年11月15日,德国对波普林格市的中国营地发动了突然空袭,13名华工不幸当场丧生。他们遇难后,被其他华工葬于波普林格的一条小河边。随着历史的变迁,当年13名华工的墓地不知被迁移到何处,消失在了

    文史博览 2018年2期2018-03-20

  • 华工:不能忽视的一战英雄
    国山东省的13名华工,告别自己的亲人和故土,于1917年春经过长途跋涉,踏上了硝烟弥漫的比利时国土。他们被安排在比利时与法国交界的伊普尔、波普林格地区,与那里的1.2万名华工一起,参与战地后勤工作,主要承担清理战场和城市重建工作,并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17年11月15日,德國对波普林格市的中国营地发动了突然空袭,13名华工不幸当场丧生。他们遇难后,被其他华工葬于波普林格的一条小河边。随着历史的变迁,当年13名华工的墓地不知被迁移到何处,消失在了

    文史博览·文史 2018年2期2018-03-19

  • 华南理工大学—金山WPS联合实验室启动
    工大學(以下简称华工)-金山办公软件(以下简称金山WPS)共建的“华工-金山办公软件联合实验室”启动会暨揭牌仪式顺利举行。关于华工-金山办公软件联合实验室,金山WPS副总裁庄湧表示:“华工在NLP(自然语言处理)等AI领域有深厚积累,金山WPS具有工程领域强大的研发能力。因此,华工—金山办公软件联合实验室一方面能帮助金山WPS全系列产品实现功能创新,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联合实验室能帮助华工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培养更多人工智能方面的研发人才。”华工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8年42期2018-01-22

  • 迟到的纪念:“一战”中的14万中国劳工
    是最后一个辞世的华工,活到105岁)曾回忆当初看到的招聘广告:“带着至少5年的合同去法兰西吧!你的年收入将达到2000法郎,回来时你将成为大富翁!”原文肯定与朱桂生的回忆有出入,但大致意思是差不多的。由此可见,当时吸引华工去欧洲的主要诱惑,是钱。到底有多少钱?按照当时给出的标准,去欧洲的普通华工,每人每天可以领到1法郎,如果是工头或管理者,还会更多一些。这样算下来,一个普通华工一个月能拿到25法郎左右(当时1块银圆兑5法郎),此外,只要你去了欧洲,每月你在

    中外书摘 2017年11期2017-11-22

  • 龙潜欧洲:被历史忽视的14万华工
    年英军在威海招募华工赴欧洲参战,WJ Hawkings成为华工营的一个中尉。“祖父对于中国很热爱。” John de Lucy说。就像早期闯荡中国的西方人一样,WJ Hawkings有很强的考察和记录意识,随时随地将在华见闻记录在案。WJ Hawkings有一部相机,记录下华工部队从成立到奔赴战场最后又归国的全过程。英国人招募华工的背景是:1916年英法联军对入侵法国的德军发动索姆河战役,伤亡惨重,急缺人力,在中国招募合同劳工。英国和法国分别招募了约10万

    世界文化 2017年9期2017-09-12

  • 华南“你攻”,专攻何术?
    大学(以下简称“华工”)以增长1690元的“成绩”拿下了冠军。也许你会问,华工是何方神圣?这种冠军也敢拿。首先,它真的很牛,不怕没人报;其次,它是出了名的奖学金额度大、奖励项目多的学校,学生回本是分分钟的事。不信?且容我为你慢慢道来。先有校园,再有校名华工创校于1934年,或1952年。你可能想说,你逗我呢?建校时间怎么会有两个?事情是这样的:华工的前身是1934年建立的中山大学工学院。这所工学院在建立一个月后随中山大学整体迁入了广州石牌,即现在的华工校址

    求学·理科版 2017年4期2017-04-25

  • 一战前后赴欧华工思想变化探析
    振超一战前后赴欧华工思想变化探析董振超一战爆发后,北洋当局采用“以工代兵”方式参战。超过14万的中国劳工远赴欧洲,为协约国从事战地设施建设以及后方运输等任务。他们接受招募赴欧,起初是为赚钱以解决生计问题。但赴欧之后,他们受到欧洲文明的影响及欧洲军士为国死拼精神的感召,萌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在学习西方先进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产生了强烈的工人阶级意识,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回国后,他们成为传播西方文明的先行军,为改良中国社会及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战;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8期2017-03-22

  • 从化外之人到清国子民 ——论清政府对古巴华工权益的维护与晚清国家近代化
    —论清政府对古巴华工权益的维护与晚清国家近代化李心宇作者通过清政府对古巴华工状况的认识和调查,展示了清政府经过外交努力,使古巴华工的处境得以改善,体现了晚清国家的近代化。清政府 古巴华工 权益 外交 国家的近代化古巴华工问题,学术界已有大量研究。多数学者着眼于外交层面,以清政府对古巴华工权益的维护为出发点,探究晚清外交近代化的过程。[1]笔者认为,以上学者在论及清政府维护古巴华工权益时,仅关注到外交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晚清国家的近代化和中国传统治国理念

    长江丛刊 2016年19期2016-11-26

  • 华工教育了教育者
    派了30万左右的华工到欧洲各国帮助修建建筑工事,从事运输。这些华工因语言不通,且不熟悉欧洲各国风俗习惯,与当地人相处时常常发生误会和纠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陆军青年会决定在美国各个大学中招募中国留学生到法国去当翻译。正在美国耶鲁大学攻读政治经济的晏阳初休学应征入伍,前往法国。在法国经过两个月的战时知识技能训练,晏阳初被分配到白朗华工营内的战时临时商店当售货员兼翻译。一天,一位劳工来到商店,请求晏阳初帮他写一封家信,晏阳初满足了他的要求。没想到第二天,此

    百家讲坛 2016年18期2016-11-01

  • 晚清百万华工在异乡
    国无外交,清末的华工为了生计活路,在国外干的总是牛马活,过的依然是非人生活。有资料显示,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劳工输出, 可以追溯到2200 多年前的战国后期, 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成规模的劳务输出是在晚清进入常态的,当时那些劳务输出的工人被称之为“华工”。较早从中国招募劳工的是美国,“始自(清代) 咸丰年间”。另一个规模性地从中国招工的国家是秘鲁,《清史稿》上记载:“同治九年(1870 年),秘鲁船一只在澳门贩载华工三百十三人”。当时的粤海关税务司统计汇报,同

    看历史 2016年8期2016-10-18

  • 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原因探析及反
    华法案》;种族;华工;少数族裔工人1882年5月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史上第一个限禁外来移民的法案——《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律》,即通常所谓的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1882年的美国刚刚经历了南北战争、解放黑奴等重大历史事件,民族平等的思想深入民心,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会签署这样一份具有民族歧视性的法案值得我们深思。一、《排华法案》的历史背景自从1848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出现了很多“淘金客“,矿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但是美国远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年2期2016-03-15

  • 轻蔑与敬畏
    路时,有一万多名华工参与了这条铁路的建设。可是,这些华工在当时根本不被当局放在眼里,在开通隧道、爆破山腰等危险地段上,他们就让这些华工来建设。 在铁路建设初期,林肯总统来到铁路沿线视察。他指着一些建设者问道,他们都是哪里的人? 随从告诉他,那些是华工,他们只是从事一些简单的苦力。随从的脸上露出满是轻蔑的神色。 林肯总统轻轻“哦”了一声,一言没发,从那些劳工身边默默走过。 后来,在修建这条铁路时,发生了巨大的灾难。接近5个月的暴风雪致使雪崩频发,铁路建设被迫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6年3期2016-03-10

  • 海外华工小说艺术探寻
    学艺术研究]海外华工小说艺术探寻苏哲(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西安710062)阿英编选的《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中有小说卷,共计8篇。其内容指向与当时爆发的反美华工禁约运动互为表里。小说结合历史事实,以审美之艺术手法为反美华工禁约运动造势。这些小说以现实主义的笔法叙写,暗含沉重之悲剧审美意味。华工小说;艺术价值;现实主义;悲剧美学一、近代华工问题华人出国谋生古已有之,近代以来,列强要求开放通商口岸,在华谋求廉价劳动力,从自愿到被迫到暴力胁迫,华工人数急剧增加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3-04

  • “受害者”
    批欲求出外谋生的华工成为发达国家在中国被廉价诈骗去“淘金”的对象。远在异国,即使报酬低廉、条件苛刻、种族歧视,但中国华工们没有任何选择,最终以牺牲掉数千人的性命为代价完成重任,不少华工因为无法返回中国,而且得不到侨居地的公民权利、无法获得移民资格而客死异乡。之所以提及这段关于华工的历史,是因为8月1日在白盒子艺术馆进行的“受害者—张卓良公共实证艺术项目”的展览,此次展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华工历史背景的考证”和“599—反烟草艺术项目”。两个项目都和“死人

    东方艺术·大家 2015年9期2015-10-13

  • 从《滨江时报》报道看20世纪20年代旅俄华侨华工群体
    几十年,哈尔滨是华工赴俄最重要的中转站。《滨江时报》是近代哈尔滨民办报纸中寿命最长的报纸之一。在十月革命后的20世纪20年代,《滨江时报》对旅俄华工的生存状况、救济措施以及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报道和详细解析,这不仅对研究中苏早期关系具有学术意义,也对理解和处理当下中俄关系具有借鉴作用。关键词:华工;苏俄;滨江时报中图分类号:K835.128.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15)03-0075-11华侨华工问题一直是中外

    西伯利亚研究 2015年3期2015-09-28

  • 再现被淹没的历史
    时期远赴欧战场的华工研究,重现默默无名的华工与参战国家的多层次交往关系以及近代中国的国家认同的命运,深受国际学界肯定。通过徐国琦对于中国与一战、一战华工的研究,我们可以理解或许一战华工的参战对于协约国在军事上的最后胜利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对中国与一战的关系绝对意义重大。在欧战百年之际,徐国琦教授的研究可说是使一次大战的国际史有了中国人的坐标。徐国琦教授于1962年出生于中国安徽的穷乡──枞阳县。1962年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悲惨的年代之一,由于1959-1961

    博览群书 2015年2期2015-09-10

  • 轻蔑与敬畏
    大决策,有上万名华工参与了铁路建设。可是,华工被当局瞧不起,在险要地段、开通隧道、爆破山腰等危险地段上,他们就让华工上。在铁路建设初期,林肯总统来到铁路沿线视察,指着一些建设者问道:“他们都是哪里人?”随从告诉他,那是华工,是苦力。随从的眼神里露出轻蔑的神色。林肯总统轻轻“哦”了一声,一言不发。后来,接近5个月的暴风雪致使雪崩频发,铁路建设被迫停工。林肯总统心急如焚,他再次来到铁路沿线视察。他看到,因天气恶劣,几乎没有人在施工。一路上,林肯总统心情格外沉重

    做人与处世 2015年21期2015-09-10

  • 浅析旅俄华工接受和传播马列主义的历史过程
    64399)旅俄华工作为沙俄侵华政策的产物,其处境十分悲惨,后在布尔什维克的影响下与俄国工人阶级并肩战斗,加入到十月革命斗争中,有效的捍卫了十月革命胜利的果实。旅俄华工在布尔什维克的帮助下逐步接受马列主义,而且促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架起到与共产国际沟通的桥梁,帮助中共建党,为我国革命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一、旅俄华工接受马列主义在十九世纪末俄国在进行中东铁路修筑时开始招募大量的华要,而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沙皇政策又招募了大量的华工用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0期2015-08-15

  • 鲜为人知的华工“一战”故事
    张小白 华工在法国冒着枪林弹雨挖战壕,修工事,装卸炮弹,救护伤员,掩埋尸体,做别人所不能做、不愿做的工作。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欧美国家举办了各种纪念活动。中国前外长李肇星特地前往法国,凭吊安葬在诺莱特华工墓园的884名一战华工。当年,大约14万名华工来到欧洲参与了战争,其中有近万名客死异国他乡。虽然华工在当时应募的动机主要还是养家糊口和求得生计,但他们的表现可圈可点,令人起敬,甚至还为国家争取到了一定的权利。华工的招募和命运1840年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5年9期2015-04-02

  • 为最早赴美的中国农民工群体摇旗呐喊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黄安年/著2014年8月版华艺学术出版社1862年7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太平洋铁路法》,授权修建一条横贯美国东西的铁路干线。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负责东段,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负责西段。铁路东段由于多为平原,又雇佣大批爱尔兰移民,加上铁路通过密西西比河,较容易取得物资供应,因而进展较快。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承建的西段,从1863年1月破土动工,两年时间只铺设了50英里铁轨。由于该地段多为险峻山区和沙漠高原,在艰苦的条件下,许多劳工都不愿前往

    世界知识 2015年6期2015-04-01

  • 第一次世界大战百年祭回望被历史湮没的华工军团
    战中不可忘却的“华工军团”。1917年的春天,江苏清江浦的青年农民张长松百无聊赖地走在街上,打算找个工作,他已经20岁了,可是依然一无所有,成亲娶媳妇的事情丝毫没有着落。这时,他看见了大街上贴着的一张广告,上面写着:“带着至少5年的合同去法兰西吧!你的年收入将达到2000法郎,回来时你将成为大富翁”。看到这样充满诱惑力的标语,张长松怦然心动,前去报了名。同样是1917年的春天,山东荣城县的农民董方成站在威海卫的码头上,紧紧地抓着背后的行李,他马上就要登上去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4期2014-09-10

  • 激流中的“一战”华工
    是早年赴欧作战的华工。时至今日,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些奔赴异国战场作战的人?踏上异国疆土华工是在什么情况下远离故乡、踏上异国疆土的呢?1914年11月,欧洲大陆上激战正酣,中华民国外交部参事伍朝枢提出,中国最好避免直接同日本交涉包括山东问题在内的许多外交纠纷,力争将包括日本侵华问题在内的一切争端提交战后和会讨论、裁决。回忆20世纪初的中国,国内局面尚未完全稳定,再加上当时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尴尬地位,当局政府只能寄希望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来提高自身国际地位,从而更

    百科知识 2014年13期2014-06-19

  • 十四万华工赴欧陆:中国寻求国际化的“西行漫记”
    东田《一战中的华工》徐国琦著潘星、强舸译尤卫群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版48.00元大学期间在我有限的阅读里,曾经“发现”过“华工”这个词,但对于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来自哪里,做过什么,却一无所知。后来进入出版社工作,因所学专业是历史学,部门领导提醒我多注意有关世界史的选题。不巧的是,我对世界史并不熟悉,于是决定从相对熟悉的中国史的角度寻找世界史的线索。幸运的是,我再一次“发现”了“华工”,并且联系到了此方面的研究者、时在哈佛大学的徐国琦先生,而他在

    博览群书 2014年11期2014-06-05

  • 华工MBA学员访问宝捷精机
    宝捷企管与华工MBA学院教授、学员合照宝捷企管向华工MBA学员介绍公司概况宝捷项目总监向华工MBA学员介绍公司的高端技术华工MBA学员参观宝捷注塑机生产线宝捷企管向华工MBA学员介绍压力振动注塑机宝捷精机作为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十分重视与商学院的交流与合作。近日华工MBA学院雷鸣教授带领学员分二批次共20多人到公司开展商业考察及交流活动。商业考察及交流活动期间,宝捷精机企管人员向学员介绍了宝捷的商业理念、组织结构、管理心得以及实际案例等,围绕MBA理论与实际

    塑料制造 2014年11期2014-05-30

  • 飞越“天之子”疯人院
    军营,而是“一战华工总部”。新民国政府急于参战,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活命无门,自1916年开始,14万中国农民“以工代兵”漂洋过海,来到完全陌生的地方。此刻,欧洲工业文明正盛,亦是热兵器枪炮激烈对抗的大战之时。在中国的千年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如此众多的农民走出贫苦的家舍,集体跑到地球的另一端。他们大多数只知道要“做工”,赚现洋养家糊口,但对做什么样的工与“一战”一无所知。14万华工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到过努瓦耶勒小镇,或中转到比法前线,或在法国内地。小镇常驻华

    看天下 2014年18期2014-04-08

  • 欧洲战场上的中国泪
    战,筹码就是派遣华工前往欧洲,“以工代兵”。在现实需求面前,英法俄等国代表不再像前几年那样顾忌日本,他们同意了中国的要求。1917年8月14日,中国终于能够排除日本干扰,正式向德国等同盟国宣战,搭上了协约国的末班车。“绝不会上战场”1916年,中华民国代表梁士诒与法方签订了劳务输出合同。根据合同,每名赴法的华工,每天需要工作10小时,每周7天有一个休息日(但是很少有人能享受到),每天薪酬在2法郎到5法郎之间,从这一年开始到一次大战结束,中国派往法国的华工

    新天地 2014年3期2014-03-06

  • 李鸿章为秘鲁华工维权
    年,共有10万多华工被非法拐骗、劫持到秘鲁。当时的美国驻秘鲁公使多马斯记载道:“秘鲁人待华工,残暴至极。八年工满,一千人不得一人能活。”华工的惨状,连外国人都看不下去了,美国驻秘鲁公使接连两次向清政府转递了华工的求助信件。李鸿章愤怒地表示,秘鲁与中国并未建交,双方更无任何有关输出华工的协议,往秘鲁贩运华工纯属非法。1873年,秘鲁派葛尔西耶前往中国商谈建交通商等事宜。李鸿章以强硬的态度提出,先遣返华工再缔结相关条约。葛尔西耶矢口否认有虐待华工一事,谈判陷入

    共产党员(辽宁) 2012年6期2012-08-15

  • 美议员要求政府向华工道歉
    时候让美国政府为华工遭受的不公正遭遇做出正式道歉了。”美国加州两名议员日前在一项“向历史上受到虐待的华工道歉”的议案中发出了上述呼吁。美国华工在历史上为美国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然而得到的却是缴纳特别税款、不能拥有房产、受到恐吓威胁等种种不公正待遇。近年来,美国黑人、日裔以及夏威夷土著都已就各自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道歉,很多华人希望,美国政府也能还华工一个公道,向他们做出正式道歉。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就此事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经过持续的努

    环球时报 2009-06-19200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