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超
一战前后赴欧华工思想变化探析
董振超
一战爆发后,北洋当局采用“以工代兵”方式参战。超过14万的中国劳工远赴欧洲,为协约国从事战地设施建设以及后方运输等任务。他们接受招募赴欧,起初是为赚钱以解决生计问题。但赴欧之后,他们受到欧洲文明的影响及欧洲军士为国死拼精神的感召,萌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在学习西方先进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产生了强烈的工人阶级意识,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回国后,他们成为传播西方文明的先行军,为改良中国社会及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战;欧洲;华工;思想变化
一战爆发后,英、法等协约国大批青壮年奔赴前线作战,后方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使协约国劳动力短缺态势更加突出。为此,英、法相继计划在中国招募价格低廉、勤劳能干的劳工。
鉴于这种情况,曾经出任袁世凯政府总统府秘书长、后出任民国政府内阁总理的梁士诒,综合考虑中国财政和军备状况后,向北洋政府提出了“以工代兵”的战略计划。他认为此计划有诸益处:一是华工可得报酬,接济家庭;二是“中国政府不费分文,可获战胜后之种种权利”[1]。计划首先得到法国政府和军方的积极支持,遂成立陶履德招工团与中国惠民公司以商业名义招募华工,以避免德国指责中国破坏中立协定。随后,英国政府也开始与中方合作在山东威海卫设立华工招募和培训机构,主要在中国华北地区招募劳工。
据史料记载:自1916年5月输出第一批劳工开始到一战结束,协约国在中国招募了15万余劳工,俄罗斯也在华北招募了5万人。赴欧洲西线的华工,近10万人被分派到英国,4万人被分配到法国,另有1万人被派给后来参战的美军[2]。华工按照军事化进行管理,主要工作是战地后勤,也进入英、法工厂服务。中国对德宣战后,有少部分华工加入法军参加战斗。华工虽遭遇了较大伤亡,但大多数华工在战火中得以生存下来,并于1919年秋陆续被遣返回中国。赴欧参战对华工整体素质产生了重要影响,思想的变化尤为明显。
(一)赴欧前的动机
华工出国前,时值中国社会动荡、自然灾害频繁,大多数农民生活困苦,整日为维持生计而苦恼。此时,协约国在中国招募劳工的计划给了他们重新生活的希望。故此,这一时期赴欧华工的观念是维持生计,希望出国发大财。
以当时华工主要输出地山东省为例,灾荒频发,旱涝交错,土地危机严重,时值山东讨袁护国战争的爆发,社会动乱不断,广大农民最基本的生计问题都无法解决。“虽然所招收的是35岁以下的壮年,但形容憔悴,满脸皱纹和饱经风霜。”[3]为了养家糊口,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另谋生计。
当时英、法等国招募华工时,承诺给予丰厚的报酬,这成为推动中国劳工踊跃报名的又一大助力。当时,在山东威海卫流行这样一则广告:“带着至少5年的合同去法兰西吧!你的年收入将达到2 000法郎,回来时你将成为大富翁。”[1]英、法在付给华工报酬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定期补助华工的家属。曾作为华工的山东泰安人严振盛说,“全村34名华工出国前的共同信念:趁此时机出国发大财,以后富贵还乡。”[4]777他还在回忆录中引用为招募华工做宣传的基督教徒王培绪的话:“凡参加者除每月工资12元外,再由教堂每月发给家里10元。这10元足能籴一千多斤高粱,何如干华工好呢! ”[4]776
由于当时在国内,广大农民不能获得安稳的生活,赴欧参战、获取丰厚的报酬成为广大劳工一致的初衷。
(二)赴欧后的观念
华工到达欧洲战场后,参与战地建设、后方运输等多项工作,他们的思想发生了较大变化。华工不再以单纯的赚钱为目的,开始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他们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知识与技能,并且初步具备了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
1.饱含强烈的爱国情怀
华工出国的目的就是单纯的获取报酬以维持生计,但当他们真正站在硝烟弥漫的欧洲战场,面对各国民众为保护家园而奋力死战的场景,他们的内心被极大地触动。而且,华工在欧洲从事繁重工作时受到的歧视,也激发了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尊心,他们希望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自己的后盾,他们甘心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1917年,中国北京地区发生天灾,华工知晓后积极捐款。李俊在给外交部的报告中写道:“多者一人独捐200法郎,少者1法郎。到1918年3月底,共收到华工捐款10 138法郎。 ”[5]
华工用实际行动来维护祖国的尊严。一战结束后,5 000多名华工受邀参加在比利时举行的运动会,以庆贺协约国的胜利,他们见会场各国国旗中唯独没有中国国旗,遂向举办方提出强烈抗议并愤然离场。在回国的路途中,拒绝下船踏上日本国土进行休整。一系列的实例证明了国家、民族尊严在来到欧洲的华工思想中已经不再是抽象化的概念。
2.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华工在爱国情感迸发时,也被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深深吸引。他们开始思考中国和西方国家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距,怎样做才可以使中国强盛。他们发现,法国军民不分男女、不分阶级,各司其职、尽心尽力且工作效率很高。“他们都急欲将这些经验心得带回中国,传播给同胞,共同努力使中国强盛。”[6]
在欧洲的履历使华工有机遇亲身体验西方的生活方式,他们可以在工厂等部门工作。他们寄予在归国后能将这些新观念、新技术传播给同胞。山东华工傅省山在《华工周报》第一次征文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他除了对国内的女子缠足、迷信邪说等问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外,最重要的是意识到了农业中国与西方工业国家的差距,为此,他立志要“增长自己见识,将来回国,可开导本国人。 ”[7]30-31可见,赴欧华工整体素质的提升是显著的。
3.工人政治意识的觉醒
华工赴欧前,大都是封建农民且基本处于文盲状态,缺乏系统的知识教育,他们连工人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都不具备,工人政治意识更是无从谈起。来到欧洲后,在与欧洲工人的工作生活中,他们开始意识到农民与工人的差距,深刻理解了知识教育对于个人的发展乃至国家进步是何等重要。他们非常渴望接受教育,不仅是为了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更是想回国后为祖国的进步作出贡献。不少华工开始注重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他们组织工会,抗议歧视与虐待,进行罢工活动。“据统计,仅为抗议虐待,华工组织的大规模罢工抗议活动近30次。”[8]
华工们工人阶级意识萌芽。他们开始团结在一起成立各种工会组织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旅法华工会。工会章程明确指出,要学习和吸收西欧的长处,培养专门的技术工人,为自己的同胞扩张生计,也为将来回国后力助社会改革。从工会章程可以看出,华工不仅在意自己的利益,而且时时刻刻为祖国的发展着想,这正是工人意识觉醒的表现。
(一)欧洲军士为国拼死奋战的冲击
中国劳工到达欧洲战场时,眼前除了战争造成的一片狼藉外,更使他们感到震撼的是当地人们为保卫自己的国家所付出的努力。一位华工说过,赴欧前他们并不真正理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只知参军是为赚取军饷以养家糊口,但到了欧洲战场,看见外国人为国家浴血奋战,心里就不知不觉燃起爱国之情。
欧洲军士在殊死奋战、保卫国家的同时,也启迪了华工们的爱国情感。《华工杂志》有一篇文章记载:华工经历了欧洲战争才理解,欧洲军士为国拼死奋战不是为军饷而是为信仰、为义务,“既守卫国家,又庇护己身,始知征兵制度之善”。可见,华工不仅知道欧洲人为国奋战来源于人们强烈的爱国情感,更重要的是认识到欧洲征兵制度的利处。华工也开始初步理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并产生了一定的爱国情怀。
(二)欧洲文明开化的影响
欧洲近代的社会风气一直比较开明。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使人民政治觉悟提高,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使欧洲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一战爆发后,不少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呼吁中国参战,这不仅是中国收回部分主权、提高国际地位的契机,而且也是中国借此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的良好机会。当时,李石曾阐述了华工赴欧带来最重要的利处,他认为欧洲社会风气开化、思想活跃、科技发达,如果中国劳工能长期置于此种环境中,必会“耳濡目染,吸其所长,他日次第归国,必有益于社会教育之进行,而大减阻力。 ”[9]
华工通过在前线及后方的观察学习,亲眼目睹了中国与欧美国家的差距,意识到中国社会的封建迷信、女子缠足等问题对社会发展所造成的阻碍,他们希望回国后能够参与革除这些弊端。
(三)协约国开办教育机构的成效
华工初到欧洲,由于风土人情、语言等差异,容易与当地军民产生隔阂,加之由于大多数华工知识能力有限,所以经常发生不必要的误伤事件,例如不些华工误饮工业酒精而丧命。
为了尽量减少华工不必要的伤亡,提升华工的素质,提高工作效率。英法等国开始开办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训华工,如华工学校等。法国政府除了借给学校用地外,每年还资助法郎。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华工在正式工作之前都要受到系统培训,以便能够迅速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掌握各种专业技能。陈三井在所著《华工与欧战》中提及到,大多数华工赴欧前出身贫苦,绝大部分人是文盲。赴欧后,“经青年会等机构之熏陶,已能写普通家书”[10]。
华工赴欧后在文化知识及工业技能方面得到明显提升,除了华工本身的勤勉努力外,这与青年会等教育机构的培训是分不开的。这些机构的努力将华工牢牢地团结起来。
(四)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付出
蔡元培指出,如若提高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首先要了解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文明,而在欧华人就是中国学习西方文明的前驱[11]。李石曾、晏阳初等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预见到了受教育的华工回国后对祖国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遂致力于华工教育。
早在20世纪初,李石曾就积极主张中国人应踏上欧洲土地向西方学习。一战爆发后,他和吴稚晖、蔡元培等人于1915年在法国巴黎创设了勤工俭学会,与法国合作在中国招募华工,其宗旨是以勤工俭学的方法,来提高华工的文化水平。1917年,李石曾等人在法国巴黎创办《华工杂志》,特地为广大华工提供国际和国内的时事信息。战后,他成立了留法勤工俭学会,为中国人留法提供帮助,如邓小平、周恩来等人留学都得到过这个组织的帮助。
受华工影响最大的是晏阳初,他说:“我去法国原是想教育华工,没想到他们竟教育了我。”[12]1918年晏阳初从耶鲁大学毕业的第2天便赶往法国,开始了为华工服务的漫长历程。他首先在华工营举办华工识字班,并使用“滚雪球”式的教学方法,在华工营进行一场识字运动,扫除了大多数华工的文盲状态。“在赴法华工中,原来识字的人只有20%,经过一年多识字班的教育,识字的人增加至38%。”[7]34华工经过识字读书,整体精神面貌得到了改善,社会政治意识也得到提高。为巩固华工所学到的知识,也为进一步提升华工的整体素养,晏阳初在基督教青年会的资助下开办了《华工周报》并担任主编,报刊开设了“祖国消息”“欧美近闻”等专栏,还经常举办一些以爱国教育为主题的征文竞赛,众多华工踊跃报名。这些活动提升了华工的思想境界,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作为中国参战代表的14万余华工为中国参加战后和平会议开辟了道路,晏阳初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地位,不是外交家的辞令换来的,而是被中国人轻视被外国人践踏的苦力争来的。”[1]最重要的是,经过一战的洗礼,华工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立志改变中国社会风貌。
(一)传播西方文明的先行军
回国后的华工每个人都充满新精神,他们把封建守旧的中国社会作为传播新思想的沃土。本怀考察学习目的的山东博山和尚村的孙干,经过在欧洲2年的考察,回国后撰写了《欧战华工笔记》《世界大战战场见闻记》。他的出发点就是立志向国内同胞介绍他在欧洲的见闻。他还仿照法国乡村教育模式,在博山建立了第一家女子学校,这在华工传播西方文明过程中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不少华工回国时都捎带了许多的新鲜玩意,如留声机、手摇电影机等,这些东西在中国农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还有人捎回来国外的风光照片,介绍西方的军事现代化、农业机械化以及西方的娱乐方式等。这些都使受封建思想禁锢的中国农民体验到了西方文明的魅力,而这些东西不仅成为传播西方文明的载体,更是国人认识西方的一个窗口。
(二)改良中国社会的促进者
一些华工长期在工厂服务,掌握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并受到一定程度的西式教育,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等,“凡此种种,均为日后促进工业化的关键。”[13]还有华工回国后积极研制机器并获得了专家的认可,他将自己在国外2年的经验也广泛分享。接触到西方新思想的华工也立志要改变中国的社会风俗,提倡新型的生活方式,比如革除女子缠足陋习等。
毫无疑问,赴欧后的华工在思想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祖国的期望高涨,并且愿意为祖国的发展献智献力,做改良中国社会的促进者。
(三)工人运动的推动者
一些华工归国后自发组织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工会之一,即“归国华工工会”,以争取提高国内工人的权利为宗旨。该会工人洁身自好,立志不赌、不嫖、不酗酒、不抽鸦片[14]。工会一直积极组织各种社会活动以扩大工人阶级在社会上的影响。此外,他们还组建了“归国驻法华工会”“参加一战者工会”等组织,推动了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
“五四”运动爆发后,赴欧归来的华工作为工人阶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凭借自己在欧洲所学的经验积极参与国内工人运动,“有很多是在20年代把‘五四’运动推向极端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要分子。”[15]而身在国外的华工也以各种方式来声援“五四”运动。
同时,从俄国归来的华工成为传播马列思想的源泉,为共产国际和俄共在中国开展革命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尽管北洋政府担心大批华工回国带回激进思潮扰乱其统治,且筹划一些措施阻止华工回国,但大部分华工最终重返祖国,成为国内开展革命运动的坚实根基。
华工赴欧,是中国结合当时的国际社会局势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主动做出的积极应对。虽然有学者认为这是国弱的表现,但作为战胜国一方的中国最终以大国的身份出席了战后和平会议,收回了部分主权,开始参与国际政治。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刺激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促使中华民族大觉醒,这一切的基础都是由14万余华工的血汗堆积而成的。
赴欧华工在出发前大都以维持生计、解决贫困为根本目的。赴欧后,在欧洲现代文明、战争的冲击以及社会教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他们不仅更加明确了国家的概念,而且有了更强烈的爱国情怀。他们认真了解和学习西方先进文明,无论是文化水平还是政治觉悟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归国后,他们在传播西方文明、促进社会改良、推动工人运动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3月30日,一战最后一位华工在法国逝世,享年103岁,这意味着这段由数以万计的中国劳工书写的辉煌一页就此翻过,我们不能忘记、抹杀他们对历史的贡献。
[1]宋德星.赴欧华工一战中的特殊军团[N].解放军报,2014-08-07.
[2]王平贞,赵俊杰.一战百年:华工赴欧启示录[J].世界知识,2014(21).
[3]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省志·侨务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45.
[4]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山东文史集粹[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
[5]陈三井,吕芳上,杨翠华.欧战华工史料[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391.
[6]徐国琦.文明的交融[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134.
[7]吴相湘.晏阳初传: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M].台北:台北时报文化事业公司,1981.
[8]张建国,张军勇.悠悠岁月话一战华工[N].中国档案报,2003-08-08.
[9]李石曾.李石曾之移民意见书[J].东方杂志,1917(7).
[10]陈三井.华工与欧战[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143.
[11]高平叔.蔡元培全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219.
[12]宋恩荣.晏阳初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306.
[13]丛爱娟.参加一战的华工与威海卫[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96.
[14]康荣,柳宗书.激流中的“一战”华工[J].百科知识,2014(13).
[15]周策纵.五四运动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9:48.
(编辑:王苑岭)
K258.9
A
1673-1999(2017)08-0105-04
董振超(1992—),男,安徽大学历史系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
2017-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