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且还能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推动学生更为全面的发展。因此,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成为广大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文章从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出发,简单探究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方法探究
一、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探寻学习方法的重要时期。该年龄段的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尝试兴趣。另外,初中生正处于心智与思维快速发展阶段,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到的人和事会直接影响他们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精神内涵,将其与语文学科教学结合在一起,既有利于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及健全的人格,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了学生差异化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所以思维方式和智力发育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根据学生的差异化进行教学,而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整体教学,就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下”的现象。久而久之,学习能力优秀的学生会因为教学进度过慢,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会因为学习难度太大,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还有部分教师会过分重视好学生,忽略对学困生的关注程度。这样的教学行为不利于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没有做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忽略了学生的差异化发展。
(二)不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合
首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和教师忽略了融合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融合不够重视。教师没有在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识,对教材中蕴含传统文化的内容不重视。其次,在教学中缺乏人文性教育。语文教材中不仅蕴含传统文化知识,同时,对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也有很大的教育价值。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过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知识的传授,忽略了传统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这样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教学方式落后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部分教师会为了赶教学进度,没有时间和精力创新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中仍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内,教师一直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中只能记笔记,然后在课后自主消化。久而久之,学生会慢慢失去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意识,对教师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同样也会限制自身思维的发展和扩散,学生会抵触接触新的知识和变化等。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影响。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初中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的融合价值
(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增加课堂的教学深度,为学生提供更深层次的可探索的空间。在融合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实现了打破语文教学素材、扩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直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包含很多历史名人以及历史文化古迹等,这些都是可以结合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深层次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入钻研传统文化的教学,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探讨,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实现传统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让学生铭记历史,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当前多元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文化和思想很容易受到冲击。教师在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深入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可以进一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知识對初中生的教育非常重要,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让学生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保证学生有能力步入社会,并在社会发展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价值,通过自身角色的变化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也曾存在一些破旧、落后的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腐朽、落后的文化已经被慢慢淘汰,被更为优秀的文化所代替。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更优秀的文化,而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学生进行高效的教育。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积极创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制定高效的教学计划,努力探索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的契合点,实现中华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策略
(一)拓展教学内容,营造良好传统文化氛围
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基于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与拓展,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由此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思想形成。拓展教学内容需要多个方面、不同角度的,这样才能将传统文化渗透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营造出更适合学生成长的传统文化氛围。例如,在教学《社戏》的时候,课文着重讲解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留恋之情,并且描写了社戏的“盛况”。学习完该篇课文之后,教师为学生详细讲解了社戏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充分了解了我国传统艺术的发展,由此推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此外,教师还组织学生对相关的片段进行了模仿表演,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高效的传统文化渗透。
(二)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语文学科中的知识都源于日常生活,要想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语文知识,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仅凭教师的口头讲述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以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逐渐深化对语文知识及传统文化的理解。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传统文化学习,进而顺利完成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例如,在教学《安塞腰鼓》的时候,作者通过描写一群朴实的后生在黄土高原上展现壮阔、雄浑、豪放的腰鼓场面,展现了中华民族古老、淳朴的民间艺术风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仅凭对课文内容的朗读与讲述,学生无法准确想象出激越、豪放的腰鼓场面,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对此,语文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展示背景:中国改革开放于1978年12月,刘成章先生远离家乡来到省城,面对日新月异的景象,回想起家乡陕北那雄浑、粗狂、力量十足的安塞腰鼓令他怦然心动地进行创作。开展这种简单的“观影”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到了安塞腰鼓中原始的意味和浓厚的乡土气息,顺利完成了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三)深入挖掘教材,强化学生传统文化认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发展,语文教材进行了多次调整,其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内容越来越多。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只注重对教材表面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对教材更深层次的挖掘。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在备课阶段对教材进行研究,寻找更合适的传统文化渗透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强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例如,在教学《核舟记》的时候,很多教师会将该篇课文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所以不会对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讲解。对此,教师可以在完成基础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对知识进行拓展,向學生介绍我国古代的微雕艺术,展现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强化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四)创新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不够深刻。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通过讲解文人著作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探索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特点,向学生灌输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积累诗词名著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教师在灌输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边读边写,进行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更加快速地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在不断的积累中,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
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感受作者的笔风,欣赏文章中优秀的表现手法,运用品读人物的方法精读文章,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然后教师可以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对本篇文章的学习,写一篇有关自己儿童时期的作文,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
(五)改变教学观念,完善传统文化教学模式
受传统教育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霸占”课堂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有效地控制班级纪律,但是对培养学生思维发散以及创新、创造能力有一定影响,阻碍学生掌握更多的传统知识。在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完善传统文化课堂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不能因为想要完成教学任务,或者应付考试忽略学习传统文化。
例如,在学习孟子的文学著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借阅孟子的其他经典读物;或者教师可以在教室开设读书角,在教室里备好相关的书籍,供学生阅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和学习传统文化的习惯。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让优秀、经典的文学著作出现在学生的日常阅读中,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上时间,组织阅读心得交流会,让学生抒发自己阅读完名著的感受,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可以促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而且还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及全面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探究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有效策略,拓展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传统文化氛围,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入挖掘教材,强化学生传统文化认知,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建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文学教育,2019(11).
[2]于丽艳.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
[3]李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课外语文,2021(21).
[4]张连合.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途径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1).
作者简介:
曹慧,江苏省高邮市,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