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中“读思达”教学模式的校本应用与评价标准分析

2021-01-05 08:17魏敏
考试周刊 2021年96期
关键词:读思达语文教学高中语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语文课程教学模式也与时俱进地变化和革新,越来越多新式的教学方式开始被广泛应用和普及。“读思达”教学模式就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文章首先论述了“读思达”教学模式的提出背景和应用意义,尝试从日常课程教学实践出发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培养,并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之上对“读思达”校本应用的具体途径和评价标准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读思达”;语文教学

一、 引言

“读思达”学习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不仅拓宽了原本课程教学的形式,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学习空间,将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和“读思达”学习方法进行充分的融合,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和阅读思考表达的过程中,培养语文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逐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环境,转变传统学生被动式学习的课堂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二、 “读思达”教学模式的提出背景与实践意义

阅读、思考、表达是日常课程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时只有经过这三个环节的完整学习过程,知识才能转化为素养。这是一种面向核心素养、让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法,是面向所有学科、所有学段的“通式”教学法,也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能力。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课程校本化已经成为众多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之一。在“读思达”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转变了,强调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思考和表达过程中积累语言知识和发展学习能力。在实践应用中,“读思达”教学模式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读思达”的教学互动中,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求知,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求知欲,进而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地思考探究,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二,突出了教师教学的交互性。“读思达”教学模式是动态的教与学的过程。它提供了多种教学互动方式,包括学生自读时提前与课程内容的交互、思考表达时与教师和学习伙伴的交互。这样,既可以使学习活动生动活泼,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提高了課堂教学的针对性。传统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端是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而学科素养视域下“读思达”教学模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自读环节,认知水平落后的学生可以通过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而认知水平超常的学生可以直接学习新知识,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第四,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传统的课堂突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教学策略上往往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被动接受训练,导致学生有依赖心理,缺乏积极进取和主动学习的精神。而学科素养视域下“读思达”教学模式中,学生首先自主面对大量的交互性强的资源,必须根据教学目标主动寻求知识,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态度的形成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读思达”教学模式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策略

(一)强调语文阅读输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

阅读是“读思达”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在实践教学应用过程中教师要指引学生在课程活动开始之前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学习,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思想。在课前导学阶段扫清语文阅读学习的障碍并记录自己的阅读疑问,在阅读后的讨论活动中引导学生去自主的思考和分析,奠定学生前置学习的基础。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教学方式,“读思达”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在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达到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目的。为此,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学习认知需求出发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充分激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中逐步落实“读思达”教学方案,优化传统课程教育质量。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诗词中许多词语的运用都非常巧妙,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要指引学生尝试去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以及在诗词中的作用,如“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等,这些词语的运用在整体诗歌中都有别具一格的具体意义。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将这些词语进行梳理和串联,尝试解读作者通过这种语言描写方式所要表达的具体含义。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从课前阅读思考到课内探究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的学习方式去分析文章的深层含义,认真体会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刻思想。通过这种学习活动的设计,在课前导学阶段就可以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本节课程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内容。这样在课内学习的过程中才会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既可以培养锻炼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学习习惯。

(二)引导学生课内思考,深化学生语文鉴赏能力

思考是“读思达”教学模式的核心与关键。在学生完成基础语文阅读学习任务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阅读学习的反馈情况,围绕学生在阅读学习时遇到的疑问进行集中地探究和解答,让学生在参与互动的学习中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具体含义,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读思达”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的深层应用价值是让学生在日常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课本资源中蕴藏着丰富的语言文化精髓,这些优秀的学习资源是提升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发展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让学生在“思”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层次的学习体验,主动地感悟学科文化内涵,深化语文学习鉴赏能力。例如,在学习《离骚》这篇课文时,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堂学习活动去领悟屈原的爱国思想和品质,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参与实践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初步鉴赏和评价古诗文的能力。由于古代文学的语言运用特点和汉字含义与白话文有着明显的不同和差异,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基于这一实际教学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从“读思达”教学方案中的“思”入手设计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实践中去逐步提升语文素养。在学生完成课前导学活动的基础之上,为学生引入思考探究学习问题: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如何?在这篇文章中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当时作者处于哪种政治境地……在课内导学设计阶段,教师要从语言文字的运用特点出发去指引学生探究作者的写作方式,深入感知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语言素养,在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提升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三)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知识运用

表达是“读思达”教学活动的输出过程,也是学生联系课文进行交流和互动的主要途径。在实践教学应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实际需要去设计针对性的学习问题,让学生在学习问题的驱动下高效地完成课内学习过程,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表达过程中准确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而不断地调整课堂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高中学生学习发展而言,表达的学习过程不仅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同时也是思维能力和思维过程的直接体现,在学生进行语言输出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时,文章很巧妙地运用了以美衬美的写作手法,通过描写家乡的秋天美景,渲染了整篇文章的主题思想。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更好地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在课堂设计活动中教师要明确课程教学的思路和方法,指引学生在有效学习的基础之上去讨论自己家乡的秋天美景。在这种直观的情景带入下让学生产生感同身受的学习体验,并借助文章的语言文字去发掘感知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与情感,切实发挥出“读思达”教学方法的教育作用和价值。除此之外,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融入写作表达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围绕“家乡的秋天”为主题,去进行自由写作,在读写结合的学习活动中拓宽表达的途径和形式,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化。

四、 语文学科中“读思达”教学模式的应用评价与反思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基于学校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课程校本化教育模式正在逐步成为众多学校教学创新发展的主要趋势。在实践应用过程中,由于实际学生学情差异性特征的影响,在“读思达”的教育实践中所取得的教育效果也是各不相同的,就本校当前教学应用现状而言,“读思达”教学方式已经初步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成效。

首先,教师教育观念正在逐步转变,专业化技能也在不断地提高。在“读思达”的教学实践应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逐步发生本质性的变化,真正地将课堂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思考和探究,并在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中获得学习能力和课程教育质量的提高,这一教学形式的转变也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对于教师教学而言,结合学科实际教学要求和新课程标准在进行备课设计时也能够逐步掌握“读思达”教学的关键要点,不断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在实践应用和反思总结中逐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其次,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发展。“读思达”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教育模式,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能够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切实落实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去。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中,学生不仅获得了更多主动参与学习和发言的机会,同时也能够在教师教学问题的驱动下通过自主实践参与主动地获取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课堂教学过程变得更加高效,而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能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和进步,更有助于落实因材施教的基本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最后,构建了一套符合实际学情的校本教育体系。通过日常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应用反思,“读思达”教学形式在实践中的应用不仅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教育效果,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本校教学方式的优化和改革。对语文课程教学而言,以阅读学习为导向的“读思达”前置学习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基础;以导学问题为驱动的课内学习互动是“读思达”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探究交流为媒介的课后表达和输出是“读思达”教学应用的拓展活动。通过系统的设计和融合教学应用,转变传统单一说教式的授课方式,为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自主学习空间。

五、 结语

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读思达”教学方式的应用不仅能够促进学科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完善,同时也能够带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实践应用时,应当立足“读思达”教学方式的教育优势和价值,结合本校的学情和生情,将语文课程教学活动和“读思达”教学方法进行充分的融合,以“读”为基础和媒介促进学生在“思”的过程中锻炼学习能力,通过“达”的输出去交流和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实践与参与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优化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罗裕水.“读思达”教学法与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J].读与写,2021(12):2.

[2]杨兴凤.“读思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宝黛初会》为例[J].语文课内外,2020(9):49.

作者简介:

魏敏,福建省福清市,福清第二中學。

猜你喜欢
读思达语文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读思达”教学法的数学学科实践
浅谈“读思达”教学法之思与行
营造“六和”数学课堂 彰显“读思达”魅力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