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炳芳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口奔向城市打工,留守儿童已成为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的关爱和正确的引导,这一任务落在了我们班主任的肩上。随着“立德树人”理念的提出,我们班主任的责任更加重大。本文首先指出了留守儿童群体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接下来探讨了我们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有效开展策略,希望能对活跃在农村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有所助益。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教学;教育教学
引言
一直以来,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外,都承担着培育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其健康成长的任务。小学生正在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我们班主任作为与他们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更对他们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留守儿童是农村地区特殊的学生群体,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我更加感受到我们班主任工作对其成长的重要性。我们班主任必须主动行动,以自己的责任和爱心,助力留守儿童灿烂绽放。
一、留守儿童群体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困难
放眼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压力较大是摆在留守儿童家庭面前的第一道难关。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前往城市打工,家中负责照看孩子的祖父母年龄较大,一部分罹患长期性疾病,难以承担家务、农业劳作等,直接导致了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紧迫,生活水平低下,营养获取匮乏,身体健康受到了极大损害。
(二)教育基础薄弱
教育基础薄弱的问题同样困扰着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照管留守儿童的均为祖父母,这些老年人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难以有效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监督和指导,大多采取听之任之的方法。同时,一部分农村老人坚守错误的价值观念,同样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认知,造成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甚至出现了逃学、辍学的状况。
(三)行為发展偏差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期,这一阶段儿童的年龄偏小,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但负责照管孩子的农村老人精力有限,难以引导规范留守儿童,使得留守儿童极易被社会上的不良因素感染,导致一部分留守儿童接受了不爱劳动、学习态度不端正、行为自由散漫、集体精神匮乏等错误价值观,直接影响到其行为生活,甚至出现了抽烟喝酒、沉迷网络、打架斗殴的现象,对其人生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伤害。
二、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一)主动沟通,倾听需求
与其他学生相比,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基础薄弱、成绩低下,极其重视周围人的看法,容易沉默寡言、自我封闭,提升了后续工作的难度。我们班主任应当意识到留守儿童的这一特点,主动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倾听每一位学生的需求。
面对班级中学习基础薄弱的后进生,我有意选取课后休息的时间,主动邀请其进行沟通交流。例如我担当的班级中有一位学生,虽然有时能够完美回答问题,但成绩一直处于后半,课后也经常沉默寡言。我主动倾听这位学生的想法,才得知,这位学生因之前的成绩薄弱,回家后受到了祖父的严格批评,逐渐丢失了学习的自信,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担忧自己的成绩被其他学生和家长嘲笑。针对这一情况,我主动引导他明确自身学习的动力,并邀请他针对我担任的课程共同分析自己的薄弱点,鼓励他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攻破,借此激发他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一段时间后,这位学生的成绩小有进步,性格也开朗了起来。我们教师的主动就如同一支火把,能够有效点燃留守儿童心中的主动性,借助他们的倾诉了解其最真实的想法,增强了我们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
(二)借助活动,发扬大爱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会收获喜悦,更会遇到困惑和迷茫。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的陪伴,心中的困惑无法化解,时常会有孤独感。我们班主任不仅应当主动关爱这些学生,更应当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带领每一位同学发扬大爱,共建有爱的班集体。
陪伴和关爱。
我在每天的班主任工作中,首先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留守儿童的重要性。不仅在每周的班会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针对问题学生及时疏导,同时向学校管理层提议,建立了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暖化留守儿童的心灵。同时,我在班级中积极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借助多样的活动和比赛,磨炼留守儿童的意志,带领其树立健全的人格。例如,我在每月第一个星期的班会课上,设立了电影交流活动,利用互联网搜寻正能量电影,以这种直观生动的方式带领学生思考感悟。多彩的活动成功吸引了留守儿童的注意力,并使其逐渐参与其中,感受到周围的爱,作为班级中的一分子阳光成长。
(三)家校沟通,全面教育
家庭一直是科学的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知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带来的巨大影响。每星期,我都会借助家访,了解班级留守儿童的情况和表现,并详细地记录在工作手册上,据此指导后续的工作。同时,我也常利用中午时间与周末时间,与照管留守儿童的老人沟通,普及一些教育的基本理念。借助学生、家长、教师的三方联动,为留守儿童带来全面的教育,带动农村家庭成长。
三、总结
综上所述,现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其他学生相比,长年缺少父母陪伴的他们更需要得到关爱。我们班主任身为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成年人,应当主动行动,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想法与需求,始终坚守自身的教育职责,借助文化教导、心理疏导、道德开导等多种方式,从学习和内心两方面化解留守儿童的压力,使更多的留守儿童能够在班级、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得到温暖,坚定他们的成长信念,推动农村教育不断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菡丁.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班主任关怀途径探索[J].智力,2021(6):169-170.
[2]李金艳. 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C].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1125-1127.
(作者单位:茂名市信宜市合水镇第一小学,广东 茂名 525341)